提高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蔡祝君

提高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蔡祝君

蔡祝君(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小汉镇金广学校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科技、经济等信息处理的基础能力,是学生在社会上生存必备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发挥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引导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及学校带头构建教学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字】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6-069-01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有效地培养。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学习时会有很多的困难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教师的帮助学生在能力上的成长将十分缓慢。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例如:可以先以学生、老师的年龄为例出一题(学生的年龄是十岁,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二倍,老师多少岁?校长的年龄比学生和老师年龄的总和还大十三岁,校长多少岁?)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例题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设计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有人说: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再说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个性发展的教育,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我们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需要老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多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间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的意识。

三、构建良好学习氛围,保障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良好学习氛围作为支撑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从小学生的年龄角度来说,他们在一个相对和谐与轻松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拓展,他们的思路也就会更加清晰,使得他们对于知识没有一个抵触的心理。这也使得学生自主性会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氛围的打造。比如说给学生成分的展现自己的平台。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在他们讲解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就会得到有效的绽放。此外构建良好学习氛围,是少不了师生的良好沟通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认为老师是他的朋友的时候,他们就会减少课堂上的紧张感,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加认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

四、强化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

数学学科对于逻辑思维的要求较强,学生要以良好的逻辑思维与清晰的分析能力去分析数学问题。这便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将强化阅读和分析问题作为解题的必要能力进行训练,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一批零件需要加工,甲乙两人如果共同加工则需要20天完成,其中甲比乙每天能够多做3个零件,乙在加工的过程中休息了5天时间。在完工时乙加工的零件数量只有甲的一半。那么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在这道题当中,学生必须要对所有的变量进行有效解读,要能够对其中所包含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答案。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分析,以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实现问题的解读。只有掌握了问题的实质才能够做到正确解答。因此教师要在题目的分析和阅读思考上加强培训,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练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五、学校带头,构建教学新模式,落实活动,丰富情感

学校是教育的发源地,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学校多开展讲座,给学生教育。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观念和水平。组织数学活动,如“我最爱的七巧板”,让学生比比看谁拼的最好看。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是广为数学教师所接受的。但是,情境不应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旨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可是来自数学外部,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预设的;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所有问题情境只要能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益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数学知识的形成。并且,学生在掌握自主学习过程后,还可以作用到其他学科上,这就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高效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蒋贵斌.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J/OL].学周刊,2019 (11):94[2019-03-20].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82.

[2]黄荣近.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论文作者:蔡祝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提高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蔡祝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