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一个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困难的部分。尤其是对小升初孩子来说,更是头疼。因此,我们要掌握好学习古文的技巧方法,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初中文言文学起来才会比较轻松。
一、习惯养成自习、预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所以建议同学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倡诵读课文,培养阅读语感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习惯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好观点。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蕴。
三、具备相关的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地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五、多背、多记、多练、多查
首先在朗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背诵一些课文。如果背诵的时候还能抑扬顿挫地体现出原文的韵味和情感,那就更好了。一般说来,提出一段或一句,我们能立即知道出自哪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基本功。只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掌握一些古代的语言材料,就可从中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规律。
其次多记。文言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词语、文字、语法、音韵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其中应首先强调的是词语。多记一些文言常用词,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学习课文的时候,凡遇到常用词中不认识的字或不会讲的词,就要随文记住其意思。
再次多练。就是随时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练习的主要方法就是翻译。翻译课文,有助于熟练掌握文言知识和加深对词语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课文笔译成现代汉语,或者口头翻译。怎样做翻译练习?流传有这样的口诀:“一针对一线,不增也不减。 直译是原则,意译莫随便。文言单音多,可用双音换。 专名照样写,成语不必变。既要会句式,还要会标点。 原文有赘词,译文可以免。原文有省略,括弧要贯穿。 是否信雅达,译完读三遍。”
最后多查。即善于借助工具书,解决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会使用工具书,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种能力。初学文言文的人,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字、词、成语、典故、句法等,必须及时查阅工具书来加以解决。
六、培养好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迁移能力
1.学新而温故 。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要孤立地去学习,应先联想起与新学有关联的旧知识,使已经所学的有关旧知识与将学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认知结构。促进记忆,既有助于巩固旧知识又有助于理解新知识。起到以旧联新,以旧促新的好效果。
2.先求同,后求异。知识之间有相同的因素,学习时互相影响,可能产生正迁移,也可能产生负迁移。当两个对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时,往往容易掩盖其相异点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所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求同”中与“求异”并进,在充分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共同性时,强化对个性的认识。求同求异思维协调活动,符合创造思维发展的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创新知识的发展,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现代的“内化”式学习,由被动参与为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我们的语文课本中选取了那么多优秀的古代篇章正是由于这些篇章在现今社会还有其现实意义,闪耀着它的思想光辉。所以我们要让这些旧思想、旧理论继续指导我们的生活,赋予它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利用这种学习迁移的规律,注意发挥学习中的迁移正作用,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还有利于培养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论文作者:何 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5
标签:文言文论文; 文言论文; 知识论文; 课文论文; 语言论文; 能力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