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瑾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瑾

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建筑工程出现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那么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筑行业必须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与质量控制监督体系,同时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力度,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才能在确保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发挥出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1导言

如何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更快更好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质量保证。我国建筑工程上的主要任务便是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并在建筑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在管理体系、施工技术、质量监督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提出有效策略进行改进。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

2.1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维系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生命线,当下部分建筑单位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其直接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权责不清,进而出现偷工减料或非法操作等问题,即便部分建筑单位具备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但其落实效果不甚理想,流于形式,最终影响到质量监督体系的执行力。对监理单位而言,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对质量控制的意识,在监督力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未能按照招投标制度来确保监理措施的落实,部分建筑工程甚至出现了无人监管的现象,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中存在许多个体性质的施工队,对内成员往往是非建筑行业出生,当接到工程时,才临时组织搭建施工队成员。对这类施工单位而言,其自身培养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可能性较小,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单位和员工间更没有劳动合同的制约,以至于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另外,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大、施工时间长,其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施工人员数量众多,如果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施工技能,则可能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对施工质量构成严重的影响。比如,施工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应付了事,加上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流行形式,即便建筑工程出现了事故,也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形态,或者相互之间“踢皮球”,无法肩负起建筑工程中的艰巨责任。

2.3施工质量控制职能缺位

时代的发展使得诸多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得以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但部分建筑单位依然采取传统的作业模式,使得很多优秀的施工方法难以得到运用,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甚至部分建筑单位为减少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投入,其选择了从建筑材料上“下功夫”,选择使用廉价的劣质材料,这样不仅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容易在施工环节或工程交付后出现安全隐患。虽然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部明确提出了落实建筑施工企业的主体责任的相关文件,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命令禁止分包、转包的建筑工程,仍然存在隐性分包与转包等现象,特别是众多分包商缺乏严格资质审查,这就使得施工质量控制的各项落实无法得到落实,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建筑工程卫生间防水施工管理策略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卫生间需要很多的水量,设计卫生间的时候,要将防水技术进行合理应用:①就卫生间而言,要控制好其防水施工工艺,基于严格的工艺,施工者将相关措施落实好,结合卫生间实际,将工艺的运用落实好,对监督者做好合理的现场布置,使得施工工艺能够合理落实,进而保证工艺的高效性能。②控制好防水施工者的具体行为,积极激发他们的防水施工积极性,做好相应的质量行为控制,从而对他们的各项行为做好约束,结合行为控制措施,使得防水施工的可靠性得以充分的保证。③在进行卫生间防水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要重视各项试验项目,并且合理的结合相应质量控制措施,依据试验,对卫生间防水效果进行合理的监测,要将试验的标准等做好进一步的规范,合理进行实施,使得其防水效果得以确保,如果发现伴随漏水的隐患,要及时将相应补救对策做好。

3.2建筑工程涂料面层施工管理策略

就涂料面层而言,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确保腻子层是平整而干净的,并且不能伴随粉化等问题,如果在检查过程中伴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修补。结合涂料饰面进行施工的相关规范,就腻子基层而言,最好控制在9%左右的含水率才能在涂料面层涂刷相关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腻子基层是干燥的,如此才能防止涂料面层伴随开裂现象并粘贴牢固,故而,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等腻子层干彻底就急着施工。结合涂料面层的功能实际,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材料进行涂刷,前面一层涂刷干燥后,才能进行后面一层的涂刷,常温下,一般一遍间隔3h左右,施工最佳温度为高于5℃。在进行任意一道漆膜的涂刷之前,都要认真检查相应的上道工序,验证合格才能进行施工。结合施工工艺及产品,需要控制基层的pH值,不能高于10,因而,在施工时,需要先进行防碱底漆的涂刷,其有着较好的防霉、防菌以及较好的抗酸碱性能,能够较好的渗透腻子层,故而能够使得涂料层粘贴牢固腻子层。不能在5级以上的风力下以及湿度较高的天气里诸如雨天等进行涂料层的施工,预防风吹起的灰尘对漆料的表面造成污染,也保证施工表面的干燥度,并且,也尽可能的不要选择高温天气进行施工。

3.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监测施工管理策略

为消除相应问题,确保各项参数满足作业要求,应当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建设规定安装信息化温测设备,全面保障底板工程质量。连续浇筑14d内,监测间隔时间为1h,超过14d后,每日应当监测6~8次,所有运作频率应当超过2次。①当浇筑、振捣作业结束时,必须以1h为间隔开展测温作业,连续1周,1周后,必须以3h为间隔开展测温作业。符合相应标准后,可结束后续运作。②在相关操作期间,同样能够实现相关运作价值。③如果混凝土中央温差大于22℃,能够给管理员发布相应警示,若温差大于25℃,必须另行采用更合理操作方式。④测温作业结束后,应当具备责任意识,认真完成相应记录。⑤非本环节人员禁止入内,避免出现误操作。⑥温控措施:常规塑料厚度往往采用0.14mm。毛毡通常选用3层。若温差达到预警值以上,必须尽可能提高混凝土层数。

4结语

总的来说,施工质量控制及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对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起到保障作用,同时决定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应采取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强化质量控制工作等措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涛.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J].纳税,2017(36):106.

[2]黄灿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91+294.

[3]舒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177-178.

[4]吴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118-119.

论文作者:张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