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施工工艺的不断升级,新的建筑模式开始广泛应用,为城市建设、建筑的合理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增速,造成了建筑群密度不断增加,建筑物的地下空间占用量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地下连续墙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阔。本文将针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探索施工技术要点,并对该技术的具体施工步骤进行阐述,为优化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提出可行性理论指导。
关键词:特殊条件;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 地下连续墙的概述
地下连续墙,是指在地面以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渗或者挡土支护而构筑的连续墙体。一般来说,它是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并借助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的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中浇筑适当的材料,进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地下墙体。
1.1地下连续墙的优缺点
地下连续墙墙体的厚度大,受土压力大,逐渐成为现阶段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重要挡土支护结构;由于地下连续墙的刚度较大,比较容易设置埋件,为此比较适合逆做法进行施工;与一般的建筑施工相比较,地下连续墙在施工时噪音较小,而且震动幅度和频率都较小,在城市施工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同时,地下连续墙还可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对地基的使用范围较广,不论是软岩还是硬岩,都可以建造地下连续墙。
相比地下连续墙自身的优势,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地下连续墙在城市里进行施工时,产生的废泥浆较难处理,如果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不正确或者工地的地质条件较特殊,可能会直接导致相邻的墙段不能对齐或者出现漏水现象;而且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果地基过硬或者过软,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施工难度。
1.2地下连续墙的分类
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地下连续墙可以有以下4种不同的分类。
其一,按照连续墙的用途可以分为,防渗墙;承重墙(永久挡土墙);临时挡土墙以及作为基础使用的地下连续墙。其二,按照墙体材料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塑性混凝土墙;自硬泥浆墙;泥浆槽墙;钢筋混凝土墙;固化灰浆墙以及钢制地下连续墙。其三,按照城墙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即槽板式、桩排式、组合式。最后按照墙体的开挖情况可以分为地下防渗墙(不开挖)和地下连续墙(开挖)两种。
1.3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包括多个环节,首先在挖基槽之前要保护基槽上口的导墙,它是控制地下连续墙各项指标的基准,一方面,它可以支护槽口土体,另一方面,可以承受地面荷载和稳定泥浆液面;其次,用泥浆护壁,泥浆的制作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并且进行二次质量检测,然后,按照预先设计的墙宽与深分段进行挖槽,同时放置钢筋,用导管关注混凝土置换护壁泥浆,进而形成钢筋混凝土墙。
2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在特殊条件下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必须经过挖槽、清槽等工艺环节,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如果泥浆得不到及时处理,则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施工进行中需要进行挡土设施安装,一些施工方会将连续墙作为挡土设施,这一做法会增加施工难度,徒增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次,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地质问题、技术难点等,都会对连续墙施工造成影响,地质问题是造成连续墙施工难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在特殊条件下,地下连续墙还会出现由于坑度过浅造成的墙体地基深度不够的情况。这一问题会造成坑内出现渗水,造成工程质量严重下降,增加建筑物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坑基不稳定,会导致全部工程重新开坑,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造成建筑成本的大幅上升。
3 地下连续墙在特殊条件下的具体施工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多采用逐段施工法,循序渐进实现地下连续墙的整个施工工程。针对于每段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施工准备工作,造孔成槽工作,泥浆护壁工作,槽孔孔型检查及清孔验收工作,铺设钢筋笼工作,混凝土浇筑工作,墙段连接及墙体质量验收工作。
3.1施工准备与造孔成槽
在地下连续墙正式施工前,需要保证“三通一平”,做好泥浆处理工作,为混凝土施工做好准备。进入造孔成槽阶段后,需要具备专业的挖掘设备,主要使用设备冲击钻。具体操作流程为:冲击钻提升至特定高度,利用其自重作用对岩石钻孔,从而形成施工所需要的孔槽。需要提起注意的是,使用冲击钻过程中需要对周边岩壁实施固定措施,可以利用泥浆加固。
3.2泥浆护壁
这一施工环节的重点在于泥浆的制作,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泥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这就需要保证泥浆质量良好,还要根据施工环境、地质特点等进行调制,使泥浆制作合乎规格。在完成泥浆调制后,还需对泥浆液面实施一定控制,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此外,在刷壁阶段包保证连续墙的侧面不出现粘土,实现新旧混凝土的良好结合。做好泥浆护壁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渗漏现象发生。
3.3槽孔孔型检查及清孔验收阶段
造孔成槽工作结束后,检测孔位、孔深、孔斜、孔型、孔宽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造孔的质量落实严格的检查验收工作。其中各项指标有其合格标准值:黏度不大于30s;淤积厚度小于等于十厘米;孔内泥浆密度小于等于1.3g/cm3;含沙量不大于10%
3.4孔槽验收与钢筋笼铺设
孔槽验收能够对孔槽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验收环节要针对既定质量指标进行严格评价。其后的钢筋笼铺设,能够起到有效预防渗漏的作用,需要将钢筋笼置于预设高度,铺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上述工作完成后,则可进行混凝土全面浇筑。
3.5混凝土浇筑阶段
泥浆向下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施工作业。浇筑的完成,完全是利用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下的自由下落,不能实施辅助振捣工作,因此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有其特殊要求,规范规定,混凝土入孔时的坍落度变化范围为18~22cm,扩散度在34~40cm之间,骨料直径在四厘米以下。
在泥浆下放置直升导管,导管底口距离槽底15~25cm,将规格合适的木球放人导管,实施混凝土开浇后挤出木球,先用砂浆,再用体积总量多于导管容积的混凝土,把木球压至管底埋住导管底端,等灌满之后,高度上升20~30cm,木球被迫跑出,混凝土随即流人孔内。此时要保证,在进行完导管提升后,底部能埋人混凝土内。在混凝土面的持续均匀上升过程中,导管也不断提升,连续浇筑,直至实施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
3.6墙段连接及墙体质量验收阶段
在该阶段的施工工作当中,拔接头管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工作。要注意混凝土的凝固情况,依据混凝土的实际凝固情况,决定在什么时候进行接头管的松动以及拔出。在完成混凝土试块的初凝确定之后,实施接头管的松动,松动时间一般定在混凝土浇灌4h之后。接头管拔出前,先确定底部混凝土已完成终凝。对最后一节接头管实施拔出工作时,要先确定墙体顶部混凝土已有硬感。
4 结语
总之,施工单位要想做好特殊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一方面要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规范,加强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为人们建造高水平的建筑楼房,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加俭,马丹.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2]方伟,王输.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及机械[J].地质装备.2012(03)
[3]胡龙乾,尹金军.解析特殊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J].《新材料新装饰》,2014(5)
论文作者:储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地下论文; 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导管论文; 工作论文; 墙体论文; 条件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