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综合管廊能够全面整合城市内的各条线路,从而实现对城市综合管线的全方位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综合管廊的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城建部门应当全面了解综合管廊有关的日常管理以及综合建设模式,简化管廊建设的全过程,便于进行管廊维护。在此前提下,地下综合管廊就能达到最优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关键技术
1 综合管廊概述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的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把电力、供热、燃气、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其应用过程中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同时,在综合管廊形成过程中,需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从而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逐渐提升现代城市的建设水平。实践中设置综合管廊时,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及建设要求,重视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的配合使用,确保综合管廊设置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科学处理,满足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方面的要求。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2.1 综合管廊建设中的管理方式
随着城市不断的建设,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保证工作能够快速有效的运行,应在地下空间内明确权属的同时,和相关法律相结合,统一解决规划的问题,才能实现地下统一规划,综合管廊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等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2.2关键技术
2.2.1明挖法
从管廊施工的基本特征来讲,明挖法特有的施工优势就在于耗费较低比例的施工资金,同时也能显著缩短整个施工操作流程。如果选择了明挖法来辅助开展管廊施工,则必须去除现存的路面整体构造。因此可见,运用明挖法的侧重点就在于定时完成相应的路面排水来维护城市内部的综合管廊。从现状来看,明挖法施工应当关注于预制拼装,通过运用吨位较大的起吊设备来实现上述的全过程施工处理。因此可见,运用明挖法在客观上将会耗费较多资金,施工人员本身也要拥有优良的技术水准。在夏季开展的地下管廊综合施工时,施工方通常都会选择此类管廊施工模式。然而夏季施工时限较短,因此在客观上要求选择整体拼装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全面制成综合管廊,还应当浇筑现场的混凝土。遇到特殊情形时,施工人员如果察觉到某些零部件已经表现为破损或者逐渐老化,那么对其就要立即予以相应的替换处理,确保整个施工流程的完整性。
2.2.2 盾构法
盾构法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同样较为广泛,比较适用于软土地段,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这种方法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因此使用到的人力资源较少,降低了施工组织的难度。施工人员的工作也偏向于机械操作管理。相较于其他方法,盾构法的施工速度较快,安全系数高,可以为施工过程中的很多作业项目提供盾构保护。但盾构法对工艺的要求偏高,采用这种方法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目前,在一些比较繁华的地段,如建筑物分布密集的区域,常常采用盾构法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因为它对施工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虽然具备多项优点,但盾构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适应工程变化的能力较差、隧道覆土浅时地表沉降的控制难度较高、进行小曲线半径隧道施工时的难度较高。除了这些技术性问题外,盾构法的施工成本较高。
2.2.3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就是指在距离地表附近的地下洞室中进行暗挖工作的一种施工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技术在底层岩性较差,附近环境复杂的区域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相较于上述两种方法,该项技术操作更加灵活,同时路面环境与地下管线等因素不会对施工产生过大的影响,并且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干扰。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主要是应用了新奥法的施工原理,通过初次支护设计,来对全部基本荷载进行承担,随后运用二次衬砲施工方法来增强暗挖法施工的安全性。这两次施工都能够对荷载起到承载作用。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可利用多种方法来对暗挖法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辅助,比如采用超前支护来对围岩进行加固,增强围岩承载性能。并且也可借助不同的开挖方式来达到联合支护的目的,使围岩的承载性能得到有效发挥。为了确保暗挖法施工质量与安全,需要在施工期间对支护结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以免发生塌方或是沉降等情况。
2.2.4各类截面的施工方法
在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法。例如,针对各类截面应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如对于圆形截面,应该选择预制装配式的开槽施工工法或是顶进施工、盾构施工等不开槽的施工工法。对于矩形截面,则应选择预制装配式现浇施工或是盾构施工。对于异性截面形式,则应选择顶进施工浅埋暗挖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预制装配式施工法受断面尺寸的限制较大,起重量最好控制在 20 t 以下。
2.2.5明挖预制拼装法
明挖预制拼装法在具体运用时,需要具备大规模的预制场与大吨位的起吊设备,并且其对于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施工所需成本较高,该项技术与现浇技术相比,其施工质量更加具有保障,并且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同时具备节能环保性。
2.2.6顶管法
顶管施工的切入点在于管廊的各个边长,通过运用开挖与顶进相结合的手段来实现施工处理。具体在开挖管廊时,应当能够适度延长现有的管道,以便于顺利实现后期的管廊预埋处理。因此可见,顶管法具备突显的施工优势,其能够显著简化整个操作进程并且耗费了较少的设备投入。此外,运用顶管施工还能妥善规避地面影响。在现有的顶管施工流程中,关键在于预先进行切槽处理。在遇到图软弱土层时,技术人员还需运用相应的方式来规避土层沉降。
2.2.7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
首先,在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尤其是对于侧壁、顶板、底板等管家部位,必须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对于埋深较深的部位,要对厚度进行合理设置。对于特殊节点部位,必须考虑到各类管线穿插的空间需求。此外,要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抗渗性能的材料,明确结构承载部件。其次,根据设计要求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测量工作,提高测绘控制点的布置密度,并在布置完成后进行闭合检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等作业必须严格依据标准控制点。最后,依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形式和施工图纸的内容,对主体结构的浇筑和安装工序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开展施工作业活动,保证施工测量的精确性,保证钢筋帮扎的牢固性,同时正确处理好侧墙、顶板、底板等方面的问题,保证浇筑工作达到设计目标。需注意的是,在浇筑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管廊在城市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工程,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由于其需要将各类管线进行综合,所以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出线口、维护口、遇到紧急情况的疏散口等,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规划管廊。
参考文献
[1]李志刚 , 赵艳珍 , 董绍环 , 等 . 地下综合管廊三维可视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J]. 城市勘测 ,2018(4):17-20.
[2]刘闯 . 浅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J]. 招标采购管理 ,2018(8):49-52.
[3]杨和平 , 吴爱国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发展简析 [J]. 居舍 ,2018(20):22-23.
[4]张万胜,覃逸帆,文睿 . 浅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及其要点分析 [J]. 智能城市,2017,3(11):25-27.
论文作者:张业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城市论文; 地下论文; 盾构论文; 截面论文; 较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管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