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形成机理的经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企业集团论文,经济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集团是一种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高级的企业联合体。那么,企业为什么能够联合起来呢?企业集团中企业联合的内在机理和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一种市场机制的制度产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通过多种因素直接推动、影响和制约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一、市场交易内部化
企业集团的形成,从市场运行的机理看,与企业追求交易费用的节约有密切关系。当两个法律上完全独立的企业通过市场交换各自的产品或劳务时,会产生交易费用,它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费用。交易费用是交易中寻找交易伙伴、谈判以及协约的签订、履行、维护和调整等的费用。交易费用的成因,按威廉姆逊的分析,一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是人的理性有限性。机会主义行为指经济中的人都是自私的,市场上交易的双方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随时提防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双方都不敢轻率地在对方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协约的某一方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更改或终止协约,因此需要对协约进行维护和调整。人的理性有限性,是指人的理性能力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无误地预见未来的情况,交易中协约的订定不可避免地是不完备的,时常会发生纠纷。由于存在许多非货币的因素,如信息、时间、心理因素等,所以交易费用,难以完全精确地用货币进行度量。但从一般的定性或定量上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即资产专用性、内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资产专用性是指资产不可转移使用的性质,如固定资产、人力资产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资产的专用性越高,它的转移使用在经济上的损失就越大,潜在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以致于有必要建立某种保障机制以维持交易关系的持续性。保障机制的极端形式就是交易双方实行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内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就是与交易有关的各种内外部条件的不稳定性,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由交易内部的扰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例如,有可能因某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事件而发生纠纷。可见,不确定性越大,潜在的交易费用也越大。交易的频率是指某种交易的频繁程度,交易的频率越高,交易费用也就越大。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企业有一种不断将相关企业一体化的倾向。但当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便会使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升高,产生规模不经济。因此,主体企业并不是把所有的企业都一体化,而是将某些企业作为其外部的组织,并通过资金、技术、销售等纽带和它们保持联系。这些企业仍然是独立的法人,但与主体企业又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即企业集团。
市场内部化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为什么企业集团内部的行政管理比市场交易更有效率。市场内部化理论主要是由巴克莱(P.J.Buckley和卡逊和)M·Casson)等经济学家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指不完善的外部市场机制造成了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知识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为了提高这种交易效率,企业集团通过其有效的组织手段,行政结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所以,市场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假定前提一是由于自然的或人为控制的外在性,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和产品;二是企业和市场是组织生产要素或产品交易的可选择的两种方式;三是如果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那么将外部市场交易内部化。如果市场不能解决市场价格机制下的外在性问题,那么它们对要素和产品的配置就是非帕累托最优效率的。外在性可被视作一种组织交易的成本:有关信息的成本,协调的成本以及奖励卖者和买者的成本。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去传导信息、协调和奖励交易的参与者。当外在性不能通过价格体系反映出来时,那么市场就是非效率的。与市场相反,企业是通过集中决策和对雇员及其企业运行的控制来组织交易。所以,企业集团内部各公司之间行政协调关系代替了商品的交换关系。这时企业内部的雇佣关系也不是市场上的交换关系,雇员的薪水并不是由他的直接劳动成果来决定,而是根据他执行行政命令的好坏来决定的,这样,企业集团系统内的公司之间,公司雇员之间就可以减少相互欺骗的动机。而在外部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对某项产品的性能不了解等,相互欺骗的可能性就很大。越是信息不完备的市场,交易费用就越高。为了避免相互欺骗和投机行为,交易者都需要付出很多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企业内部的行政组织来协调交易,显然比市场中的直接交易更能节约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交易费用理论与市场内部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理论框架及推论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海纳特(J.F.Hennart)运用科斯等人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结合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市场失效理论,建立了关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交易成本学说。海纳特认为,市场和企业是经济社会两类可以相互替代的基本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商品交换基本上是在市场上进行的。企业集团的发展有效地运用行政等级结构取代了零散的市场结构。市场是通过价格信号来控制、协调供求双方行为,最后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而企业则以行政结构和薪水制度来结合个体,同时以行政命令来控制个体的行为。当市场机制不完善时,企业比市场对配置资源更有效率。因为企业集团将市场与个体参与者结合起来,使买卖双方同属于一个行政组织,减少其相互欺骗的动机;企业的行政命令和薪水制度取代了市场的价格系统,公司雇员不再会从投机行为中得到好处,而是从遵从和执行行政命令中得到好处。这就说明了企业集团将市场交易内部化,节省了交易费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但海纳特认为有时候不仅市场功能会失调,企业功能也会失调,因为企业将市场交易内部化,这种交易活动即是管理,而这种管理过程本身也会产生费用,即组织成本,而且组织成本也会高于市场交易成本,即企业组织过于庞大而造成低效率,使新的费用增加。所以,企业集团的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的比较确定了企业集团的规模。
二、规模经济效应
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导致企业集团产生的一个技术经济的原因是规模经济的存在。所谓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又称“规模效益”,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而引起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降低的现象。规模经济学认为,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是极重要的函数关系,生产同一种产品,生产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设备效能的发挥是随着大批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规模经济分为工厂规模经济(主要指同类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包括多厂联合)经济。也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性和外部规模经济性。
工厂规模经济性主要指在同种产品生产和一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下,工厂产量规模的扩大引起生产成本的降低。工厂规模经济是从设备、生产线和工艺过程等角度考察的,所以它又称为生产技术性的规模经济。马克西——西尔伯斯模型是工厂规模经济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马氏认为,就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而言,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由10万辆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5%,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成本下降的幅度急剧减少,在达到年产量100万辆的水平后,再加大产量就不经济了。所以年产量在40万辆左右时,其生产达到最优规模水平。
企业规模经济,不仅表现在生产上还表现在由经营范围扩大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这种规模扩张主要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样产品的各个生产线(乃至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阶段的若干生产线(或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企业规模经济具有显著的联合生产经营效应。其形成的具体原因除了由于企业内产品及其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专业化而产生的生产效率提高及管理费用与交易费用的节约外,主要是由于全产品生产线效益(fall product line efficiency)即指那种把整个连续生产过程统一在一个企业内,使得企业获得这个生产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所有产品的效益。与工厂规模经济相比,企业规模经济更多地是由组织创新组成的,主要体现于组织效率和经营效率等非生产技术领域。企业规模经济效益是建立在工厂规模经济基础上的,通过组织等非生产技术领域内以创新和联合所取得的。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由外部经济集中所带来的效益,如企业布局于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就近利用当地公用基础设施,持续生产协作和各种生产、生活服务,从而节约企业成本。
内部规模经济既表现短期生产经营成本效益又表现长期规模成本效益。短期规模经济效益,可以用盈亏平衡点法来测定企业或工厂的盈亏临界规模、经济合理规模和最优生产规模。最优生产规模是成本最低,企业盈利最大的规模。经济合理规模是介于盈亏临界规模之上,低于最优规模的经济规模量,其经济界限如图A所示。
(A)规模——成本曲线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规模成本效益,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即成本递减。如图B所示。长期是指在一个时期,能变动所有的生产要素来改变产量(短期只能变动劳动,原材料等要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实际上是一系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某种形式上的合成。图B所示,若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数目趋于无穷尽时,则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TC实际上就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TC)的包络线,是每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线,它用来作为建厂或扩大生产规模的根据。
规模经济效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方面的效益。生产规模扩大,可以采用高参数大型先进设备,使产量增加,投资减少,成本下降。指工程建设上0.6原则,即设备生产能力或容量扩大一倍,而制造设备的投资或成本只增加60%。企业规模大也利于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第二、专业分工带来的效益。生产规模扩大,促进企业内部分工细化,从而提高劳动效率;第三、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益。通过扩大采购、销售而带来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益。第四、金融与承担风险方面的效益。指生产规模大、融资信度高,便于融资,可以以较低的费用取得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筹集资金。大规模生产一般还能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与金融风险。
三、经营边界的拓展
企业集团的产生也与其拓展经营世界有关。经营边界指企业经营范围的市场界限。企业经营边界的拓展,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企业所属产业范围内,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品种增多,从而使其产品市场边界扩大;二是企业在继续生产经营原有主要产品的同时,又在新的产业领域中从事新的产品的生产经营,从而使其生产经营的产业范围实现了跨产业的扩大。显然,企业经营边界的拓展中必然意味着以总销售收入为衡量标志的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然而,若是企业已达到最优经济规模,或者其可能从事的新的产品与原有产品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时,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经济的。所以,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扩大经营规模,又能继续保持规模经济效益,并在新的产品(或产业)领域中获得较好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组织形式,而企业集团正是实行经营边界拓展的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
通过组织企业集团来扩张企业经营边界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股权形式以相对较少的资金,将某一新的产品的生产经营纳入自己的控制与支配之下,扩展新的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二是通过技术销售等业务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原有的前后向辐射效应,拓展企业的经营边界;三是通过互派董事等人事结合方式,使自己的经营意志能够尽量反映到有关新的产品的生产经营决策中。
四、垄断优势的发挥
垄断优势理论是美国学者海默在60年代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海默认为,垄断优势分为天然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和规模经济方面的优势。美国企业拥有的技术与规模等垄断优势,是美国能够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垄断优势的产生在于美国企业控制了技术的使用以及实行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经营。海默的理论得到了他的导师金德伯格(Chanes P·Kindleberger)的支持。金德伯格后来又系统地阐述了垄断优势理论。他强调市场结构的非完善性和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不通过出口或许可证交易方式来获取利润,而是通过直接投资国外,其原因在于市场结构的非完善性,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善。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交易费用,这对市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通过内部化来降低交易费用。另外,跨国公司的管理和组织技能、市场营销技术同技术创新可以归纳为无形的知识产权的范畴,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它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控制。公司通过直接投资使用这些无形资产的边际成本,或者为零,或者相对于直接投资的收益来说成本很小。这是因为母公司在开发这些无形资产时已经花费了成本,一旦这些无形资产开发出来,在它们的使用上就不需要花费很多成本了。金德伯格认为生产国公司所有的垄断优势分为三类,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二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秘诀,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管理技能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跨国公司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可以取得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当一体化经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公司对产品价格或原材料价格便有一定控制能力,公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压降原材料价格来获取利润。
垄断优势理论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企业集团同样具有上述垄断优势。尤其是管理和组织技能规模经济和垂直一体化经营优势等。因为随着资产专用性程度的加强,交易频率的提高和交易确定性机制的建立,企业间会出现一体化联合趋势。而垂直一体化是最为典型的一种企业联合。它是建立在零部件专业化或工艺化基础上的企业联合。因此,与其它形式的企业联合相比,这是一种比较高级而且成熟的企业联合形式。我国企业集团,尤其是工业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的形成,垂直一体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途径。例如我国一汽集团中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哈尔滨齿轮厂、无锡客车厂之间的联合等。
垄断优势理论表明,那些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横向一体化和垂直经营一体化是合理的,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企业集团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经济论文; 规模效益论文; 交易费用理论论文; 成本效益论文; 内部交易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生产效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