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加强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举措。面对建筑材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要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创新检测手段,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有效。本文主要对影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在建筑施工材料检测中必须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其系统分析,提升材料检测质量,进而为建筑施工作业奠定基础。而相关质量检测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加强对检测规范以及程序进行严格规定,通过科学的检测方式与手段,利用应用的检测设备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可以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的精准性。
1建筑材料检测的作用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是建筑结构最基本组成,建筑材料的性能会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结构或者构件的性能,进而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甚至关系着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高质量合适的建筑材料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建筑物在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等,同时也为施工人员作业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建筑材料在使用前的检测至关重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1.2建筑工程成本节约的有效途径
建筑材料检测是高效地筛选出性能好,价格低的建筑的材料基本保障,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成本投入,提高建筑的性价比。
1.3建筑工程材料发展的有效动力
真实客观的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能够高效地淘汰劣质建筑原材,这不仅能直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而且能大大促进材料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能提高常规的建筑材料如:建筑用砂、建筑卵石、碎石、钢筋、水泥等原材的质量,并且还会带动开发出既环保、性能高并且低成本的新型原材,为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
2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2.1温度湿度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与湿度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及质地。当温度升高时,建筑材料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强。负责材料运输及存放管理的人员,要加强防护措施,调整存放空间的温度及湿度,使其变化程度在不影响材料的属性范围内,进而保证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检测结果也能够真实有效。
2.2检测设备不先进
部分检测单位为节约成本,检测设备不及时更新换代,仍坚持使用性能及效率不符合实际要求的仪器,自动化水平不足,对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阻碍,使之失去真实性,不能如实反应整体材料的属性。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逐步提高,极大地活跃了建筑材料市场经济,材料的性能及种类日趋丰富多样,传统的检测设备在性能上无法完成对新型材料的检测,导致检测工作质量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检测单位专业资质不够
就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来说,部分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有限,技能水平不足,不重视常规检测手法,无法严格遵守统一的检测标准,在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上弄虚作假,导致质检工作无法体现实际价值,检测结果自然没有任何可信度,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样本不具代表性,试件尺寸及精度的干扰
(1)通常检测人员会抽取样本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实际样本检测数据并非反映建筑材料的综合检测结果。施工方以利益最大化为主要宗旨,忽视了施工材料选择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购入的材料不符合工程需要。(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施工方将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送至专业部门实施质检,而实际施工方为彰显自身强大的竞争优势,通常会使用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导致材料检测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取样人员不能够积极的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导致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失真。例如,水泥取样时,需要按照不容标号从中随机抽取20袋以上作为样本,取样器在包装袋的对角线方向插入收取实体水泥,保证单次抽取的样量一致,取样数量在12kg以上;检测建筑材料时,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试件尺寸与精度。各试样尺寸与精度具有不一样的要求。(3)在实际检测材料时,检测人员要保持高水平的试件尺寸和精度,保证试件检测的结果真实有效。部分检测人员在专业知识储备上不全面不扎实,技能水平有限,无法精确把控建筑材料的尺寸精度,导致试验结果的评估失去可靠的依据,检测结果自然也会发生偏差。
2.5合理处置数据误差
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误差,检测人员应当积极的有针对性的作出调整,保证数据信息能够为工程提供准确的依据。检测过程不规范,技术不标准,人员专业技能差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建筑材料检测误差涵盖了下述几个层面的内容:同一样品而不同试件间的误差与同一实验试件间的误差等的存在均会引起误差。
3提高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措施
3.1适当确定检测项目
在建筑材料检验过程中,检验项目作为其一个关键性部分应当是准确而有效的,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出具的是准确而有效的检验报告。技术监查单位应对存在于施工现场的各种类建材按照建筑行业相关规定对其开展恰当的项目检测。如对水泥材料进行相关检测时,应根据批次对水泥的凝固周期、细度、安定性及其强度开展有关检验;若工程对于混凝土采用了C30等级,应将其检测重点放在其压碎性能上;若选用的是粗骨料,因其相对疏松的质地,应着重检测其坚固性等。
3.2提升取样与试样的规范性
当面对的是大工程量时,无法详细的对所有建材按部就班的检测,如若逐一排查,就会使工期延误并造成较大损耗,针对于此只能采用取样检验的方法。对建材抽样时,应合理抽取代表性建材,按照常规的抽样办法,于同一批次建材的不相同部位以及随机数量抽取样品,但需要加强注意的是取样人员要保证合理规范选择取材部位,同时保障是正确合理的抽样数量。在对建材检验抽样时,需要特别注意:(1)抽取样品时要关注安置周围的环境,要能够保障抽样的规范性;针对于膏质、水性品、乳液等流质半流质样品,应将其进行适当搅拌处理,并将其封入洁净、干燥的密闭不透气容器内。(2)依照各种材料不同的总储量来合理有效的取材。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使整体建材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分批次抽取建材,要严格依照标准规范来规定所进行的取材数量的确定。(3)如何对样品取回后进行摆放。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存放,严禁随意摆放,按标准对样品进行标记,并派遣专员专门管理样品。
3.3加强检验设施管理
通常来说,建材检验的高准确率不可能缺失了随着科学进步的更为先进的检验设施和设备,就目前而言,新型的建材并不能保证有优良的品质质量,其甚至可能还存在某些未知缺陷,这就要求要有数量庞大的精确设备对未知建材进行质检,通过这种方法来对建材检验准确性有较大提升,在购进先进仪器设备的同时要做到:检测单位要积极了解熟知该如何操作该机器并对该机器的各种机能准确掌握,能对该机器进行确实有效作用,用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在购进设施时要对生产厂家进行积极考察,如果机器在使用了超出其应运范围时,要积极对其采取相应检定及校准工作来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定期对机器进行养护维修,保障仪器设施在正常运行状态。
3.4减少试验的误差
建筑材料检验选择检验方式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操作。但其实部分检测人员在实际进行检验中,相关人员并没有严格遵循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检验,比如,在实验钢筋的拉伸过程中,只是检验到样品出现颈缩现象而不是按照规定将其拉至断裂,所以说于上述情况而言并不符合对样品的检验要求,所以有很大可能会造成检验不允许误差,导致并不能得到一个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因而,在建材检验试验过程中,对其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差。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如果误差还在标准规范的范围之内,就可将其记作考虑。如果存在较大误差,那么此检测报告就是无效的,检验单位需再次对其检验,用以有效减少检验结果存在的误差率。
3.5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并加强监查管理
有关的检测单位以及监管机构有必要采用更切实有效的方法措施,用以确认并不会存在不利的外部周围因素来对建材的检验的进程以及相关结论起到不好的影响,例如商业方面、财务行政方面对检验结果有不恰当的干扰波及,尽可能让可能发生的商业受贿情况消失。同时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需要确保送检的样品是真实的,实验室与检验单位人员保证出具了真实有效的检验报告,并且保证检验机构与被检单位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瓜葛。
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是施工质量最基本的保障,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与机构必须真正认识到材料检测的重要性,深入建筑工程中材料检测中的各个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用多方力量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国家要发挥积极的干预指导作用,建筑工程三方要加强材料检测与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国家基层建设贡献出建筑行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欧春.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四川水泥,2015(02):123~124.
[2]李振敏.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42):32~33.
[3]邹志威.浅析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6(08):290+292.
论文作者:勾宇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误差论文; 建材论文; 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