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立人”为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先论文,立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1]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一、什么是“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只有爱也不是教育。“爱”是个抽象的词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关系,甚至不同的情境,都会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因此,也造成了“爱”经常被不恰当地运用。不是说社会上每个人都要对“爱”一词进行深入研究,先了解它的本质含义之后再去谈论“爱”,但现实中的确有很多人误解了“爱”,滥用了“爱”。
爱的本质是什么?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提出了爱的三元素:激情、分享感情、承诺。三元素共同的基础是:相互与平等,也就是说“爱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面的”,爱的基本前提在于:爱的双方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既不过分依赖对方亦不苛求对方。[2]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饲养宠物狗的人与宠物狗交谈、玩耍,宠物狗生病了会请假放下工作学习带它到宠物医院,还亲切地呼宠物狗“儿子”或“女儿”,买它喜欢吃的香肠、火腿、黄瓜、胡萝卜,精心烹制给它吃,给它洗澡、梳毛、做衣服。特别是对于一些孤单寂寞的人来说,宠物狗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不是爱又是什么?然而,事实上这确实不是爱。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切都只是以饲养者单方面的意志为中心的活动。他们希望宠物狗陪伴他们,慰藉他们的心灵,寄托他们的情感,以他们的欢乐为欢乐,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到宠物狗身上。如果他们真的觉得这是一种“爱”,说到底也不过是“爱自己”,他们的种种付出不过是想要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
二、教师的爱,学生为何体会不到
现实中,有很多做事干练、事业成功的家长、老师常常对孩子、学生要求甚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优秀,他们不停地指责孩子,要求学生。“手型、手型,注意手型!”“手腕别拱!”“指法!注意指法不要错!”“又错音了,重来!”……对于很多学钢琴的孩子来说,在练习时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和家长这样的大声叫喊。于是许多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只要弹琴,精神就高度紧张,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出差错。因为他们一丝一毫的差错都逃不过老师和家长的“火眼金睛”。他们被要求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没有误差,绝对精确,完美无缺。
家长、老师这样严格要求难道不是为了孩子好?难道不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可是,这种“爱”,在孩子看来却是避之不及的“苛求”。这些“高标准”“严要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反复的、枯燥无味的、机械化的乏味练习,磨灭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新奇感和兴趣。一味的要求、一味的打击,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无异于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成长进步的内部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过分苛求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大,进而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一味苛求的反面是一味给予。就像母亲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恨不得把很多高营养品一股脑儿塞到孩子嘴里,教师为了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不顾辛苦滔滔不绝地讲,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重要的知识灌进学生头脑里;就像父亲花掉大量的金钱,为孩子购买满屋子的玩具,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找大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就像有的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敢批评,甚至不敢在学生做错的习题上打“×”。
无论是一味苛求还是一味给予,教师都是把培养学生看成了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教师觉得只有成功地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才是自己做教师的成功,因而往往把自己的价值不自觉地依附于学生身上,只有学生成功才能证明他们的成功,学生失败就是他们的失败。于是,教师将成就自我的压力不自觉地转移到学生身上,一厢情愿地为学生“好”,不管是强迫学生学习,过分苛求学生,还是唯恐伤害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予学生过多,都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独立判断力的形成,阻碍了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相应的,如果学生没有独立判断力、没有自我个性,他们就很难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很难和我们“相互平等”地分享“爱”的情感,甚至根本分辨不出什么是“爱”,也感觉不到我们的“爱”。
三、爱学生,要让学生成为“他(她)自己”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督促”。学生是人,人不同于宠物,爱学生根本在于为使学生真正学会自立、允许学生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3]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就难以形成个人独特的个性,事实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无不来源于独立的个性。”[4]“个性的多样性、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5]。
一个人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他(或她)所具备的教养。至于教养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的独立人格形成的这一命题,在不同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中各有不同的研究探索。但是,强大的内在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这种观点在所有心理动力学的人格理论中都很普遍[6]。
因此,父母若是爱孩子,就要从小放手培养他“自己的事自己做”;老师若真正爱学生,就应该首先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一味苛求不是爱,一味给予也不是爱。爱,是复杂的行为,不仅要用心去爱,还要用脑去爱。真正的爱也不总是一团和气、一贯顺从,还会有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而这一切的关键前提就是,首先允许孩子(学生)成为“他(她)自己”。
标签:立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