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探析论文_席风臣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探析论文_席风臣

席风臣

河南立新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当前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对工业生产有着重要保证,所以,一旦出现故障,就必须对电气设备故障做出精准的判断,同时制定维护管理措施,从而满足企业高效生产的要求。所以,本文对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进行探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维护探析

一、电气设备故障的类型及其诊断分析

电气故障一般可分为2类:显性故障。例如接触器线圈温度过高、冒烟、接头有所松动以及发出异常声音等,这些问题都很容易使人发现;隐性故障,由于隐性故障体现在设备表面上的现象并不多,所以也不容易被发现,而隐性故障主要是存在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比如因为对电气设备进行了不适当的安装、维护,造成线路中的触头及接线头接触不良、设备的损坏和缺失,甚至是导线老化,这些都能成为引发线路故障的起因。一般来说电气线路越复杂类似的故障出现的概率便越高。这类故障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最容易发生并被忽视的,又因为这种故障的特征和外在迹象直接传达给工作人员的线索较少,最终能精准地推断出故障的来龙去脉所花费的时间还是过长。因此借助各种测量工具和仪器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这类问题一般只要找到故障点,通过简单的调整就能使设备正常工作,所以能否找到故障点成为了关键。

二、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1、电源故障分析

电源的正常工作是顺利保证其他所有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十分必要的条件。如果电源存在故障,则电路必然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可能损坏设备。电源的类型并不是统一的,一种类型的电源有着与其他电源相区别的性能参数,所以电源的故障类型也是各种各样的。每一用电设备对与自身相匹配的电源参数都有其独特的要求,这就为寻找电源故障的过程带来些不便。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电源参数,会使电源产生故障。

在电气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此时电源的参数不稳定,例如电压、电流时大时小,频率忽高忽低等,这些都极易使电气设备产生故障。要想找到这种故障,只需用相关设备进行仔细测量即可。但某些故障查找起来则有些难度,比如波形失真、相位错位、频率稳定度、谐波分量等参数,则需凭借更复杂更精密的设备方能对故障进行有效的判断。

2、线路故障分析

线路故障分为导线故障和导线连接部分故障。导线绝缘皮过度老化或导线破损断裂均可引起导线故障。如果连接处发生了氧化、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则极易引发导线连接部分故障。发生线路故障时,控制电路会变得很不稳定,会出现时断时续、接触不良等现象。接触不良是一种常见又很麻烦的故障,插件松动、接点表面氧化、焊接不良、接触簧片弹性退化等都是导致线路发生接触不良的原因。正因为这些故障源头太细小,所以这种故障初期都很难被发现。

3、元器件故障分析

元器件损坏故障是元器件性能变差导致的故障。元器件如果在长期工作中环境条件超过规范或遭受过不可忽视的外力破坏,就极易对自身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坏。元器件损坏会给电路正常工作带来干扰或使其缺失部分功能甚至瘫痪。但元器件损坏的故障表现比较明显,易及时发现并找到症结所在。而元器件性能变差这一故障却由于在故障前期并无明显征兆而使人难以查找。工作环境的改变或受其他故障的影响都会引起元器件性能变差。若电气控制电路的元器件性能持续长时间达不到要求,则会导致整个电气系统故障。

三、故障排查处理

1、直接排除法

当我们面对故障现象并分析问题时,应依据所观察到的故障现象,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然后逐个分析、排除在排除时要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提高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比排除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利用现有的、相同型号的且能够正常运行的设备作为参考对象,和故障设备电器之间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故障点。

3、替换排除法

替换法是指使用正常的设备部件来替换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从而找出故障点的方法。它主要用于硬件故障的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替换的部件必须是相同品牌、相同型號的才行。

为了使排障工作有章可循,在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提高处理故障的效率,可以在故障排除及处理时按照先易后、从简到繁、由外而内、由软到硬;故障排除完了不代表故障的处理的结束,我们要针对故障元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故障造成的原因。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构成,直接原因包括元件工作的方法,利用这些原则和方法针对具体现象具体分析,这样可以加快故障处理的速度,提高排除效率。

4、故障总结及预防

电气设备排除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其直接原因有电压、频率、负荷等,间接原因包括元件的工作环境、灰尘、湿度、温度等。分析总结故障原因是我们提高技术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最有效的途径,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同时根据分析出来的原因我们可以对设备进行整改或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使设备良性运行,最大限度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由于电气设备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覆盖层次广,故障现象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排除方法和步骤,有的故障往往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一眼就能识别得出,有的故障原因却比较隐蔽,每次遇到故障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实际运用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故障的水平是随理论和实践中的经验提高而提高的,所以如果希望能够成为电器设备故障的排除高手,就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做好每次故障排除的记录,学会处理故障的方法,每查清一个问题都用心的去找出问题根源以及解决方法。这样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四、落实电气设备的具体维护办法

一般来说,电气设备具体的维护办法很多,电器设备的实际工作条件、具体的种类同技术要求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实际的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之中,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维护办法,具体表现在:第一,看,也就是电气设备各个部分外在形态上的变化观察,如绝缘器是否出现了碳化发黑、设备熔断器是否烧断、紧固硬件设备是否出现松动、对设备检测仪表的各种显示出的数值进行观察。第二,听,也就是对运行过程中设备发出的各种声音进行认真的倾听,这样就可以判定设备实际的运行情况,如当无法启动异步电动机的时候,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在运行电动机的时候,如果出现轴承损坏的情况,就会有“沙沙”的声音出现。第三,闻,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通过鼻子去闻散发出来的各种气息,进而判断实际的运行情况,如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过载或者是短路等故障,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设备的温度,从而散发出一种刺鼻的烧焦味。第四,测,也就是针对电气设备,使用测量仪器对运行过程中绝缘电阻值以及各项具体的参数进行有效的测量,从而找准问题的所在。第五,做,即结合电气设备所对应的维护保养周期,严格的按照具体的要求,做好设备定期的维护、清洁、保养以及检查工作。

结束语

电气设备故障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运行,而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对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灵活的分析与判断。基于能量损耗和运行状态的计算,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在短期内做出初步判断,找出故障的位置和原因,然后再对问题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推理,从而判断问题的源头,并予以解决,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贾雪,王晓旭.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综述[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2(06):49-52.

[2]田家伟.浅谈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与诊断[J].机电一体化,2015,21(07):68-72.

[3]王青柏.电气设备故障排除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06):153.

论文作者:席风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探析论文_席风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