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是施工管理的关键,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施工人员。只有保证施工安全,不断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通常,重视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伤亡等问题,所以在建筑过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会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大力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预防、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施工。本文介绍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了案例分析水泵站改造工程。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的安全性与参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紧密相连,施工安全环境能保证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风险性与伤亡性也较高,因此,建筑安全管理成为人们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安全生产、安全作业是施工单位首要扛起的责任。
1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建筑业已经成为支柱型的产业,建筑物具有产品形式多样、体积庞大、工种多、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施工技术复杂、机械化程度低、高处作业和地处作业相交叉、人需要与机械频繁的接触、施工现场的安全变化比较大等特点。就我国目前的伤害事故中,建筑业的事故伤害已经接近矿山业了,各种特大、重大安全事故常有发生,在如此高频发生事故的建筑行业,相关施工企业和各级管理人员有责任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努力做到安全第一。近年来,尽管国家非常重视施工安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些举措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进行了预防和控制。但是与一些发达的国家比较,我国在百亿元产值死亡率和事故发生总量方面的施工安全形势还十分的严峻。究其原因,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质量太低。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项目施工是其最前沿的阵地,而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必将成为项目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2 案例分析水泵站改造工程
2.1 工程概况
某泵站总占地面积1953.3m2,由于城市发展,泵站现状收水面积约为原设计收水面积的1.7倍,泵站的排水能力已无法满足现状排水要求,泵站内设备老化,本次雨水泵站改造工程包括泵站进、出水管道改造和泵站主体改造工程。
2.2 泵站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1)工艺设计参数
1)泵站设计流量为9.4m3/s;
2)2-2200×2000mm进水箱涵,管底高程:-4.300m.T.D。
3)2-2100×2500mm压力出水箱涵,管底高程:0.400m.T.D。
4)雨水泵站出水排入泵站西侧蓟运河:蓟运河洪高水位4.670m.T.D,常水位2.670m.T.D。
5)雨水泵站设计地面标高:1.500m.T.D。
6)水泵性能参数
本工程选用四台潜水轴流泵,在泵房机器间内设置4台潜水轴流泵,在每台水泵出水管端部设置拍门,起到防止水倒灌的作用。水泵性能如下:
3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的现状
3.1 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施工安全的不重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实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当中,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很多的建筑单位会注意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这些都是由于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而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3.2 安全施工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虽然都有安全员的参与,但安全员本身缺乏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还忽视了安全职责的履行,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在具体的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标准来进行,安全监督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3 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的欠缺。目前构成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农民,加之受到当地环境的限制,这些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不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够高。除此之外,对于施工现场中的纪律以及相关规范,都会因自身技术的低下使得对应安全能力不够,另外,对于一些相关的施工安全教育知识的缺失,有限的技术水平,都会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发现。
4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效对策
4.1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各级安全领导机构,有助于安全施工管理,在水泵站改造工程中,需要层层落实好安全生产机制,根据本项目建立起项目经济责任人,然后再建立起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安全施工,并且在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环节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进行有效防控制技术,并且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从而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事故的发生做到有效控制。
4.2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只有先加强施工人员的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掌握了解建筑施工现场所可能发现的安全事故,通过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4.3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坚持安全检查。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把工程质量落实到位,并且建立起完善的领导责任制,可以加强建筑管理方的质量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市场准入的标准,严格要求建筑资质等级,杜绝不符合专业技术的人员与设备进行场地开工。
4.4 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与监控系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建立起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有效的把项目安全目标计划、安全培训、隐患排查、风险预警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此同时,不断规范管理流程,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能够及时、有效的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信息化的监控,实现对项目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对于危险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其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工程安全是重中之重,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有利于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更具有社会效益,也将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3(3):55.
[2]蒲小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3]徐晓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08:316.
[4]徐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门窗,2016,06:181.
论文作者:刘帅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泵站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