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虫(Triticum aestivum L.)传统饲养方式的要点_大麦虫论文

小麦虫(Triticum aestivum L.)传统饲养方式的要点_大麦虫论文

大麦虫传统饲养模式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麦论文,要点论文,传统论文,模式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麦虫又称超级面包虫,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大麦虫个体大,且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口性好,是专业渔场及高档宠物繁育场的一种重要的活体饵料,有取代黄粉虫、蟋蟀、蚯蚓等动物饵料的趋势。大麦虫饲养模式与黄粉虫接近,相对较简单、省工,但在传统饲养模式下,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一、种虫挑选。

好的种源决定着商品虫的产量和质量。通常把体型大,色泽鲜艳、体态饱满的成年幼虫挑选出来留做种虫培养,可在培育种虫的饲料中适量添加精饲料如玉米粉、小麦粉、大麦粉等。挑选种幼虫可用接近四日的筛网对幼虫进行过滤,四目以上的成年幼虫均可留做种虫。

二、饲料搭配。

大麦虫食性杂,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幼虫生长的关键。若以合理的复合饲料喂养,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率。在传统饲养模式下,以麦麸、玉米面为主,辅以青菜叶饲喂。若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成大麦虫幼虫饲料,则可大大提高大麦虫养殖效益。

三、饲养设备。

常用盒、缸、木箱、纸盒、砖池等器具进行饲养,但要求内壁光滑,器具缘深8~10厘米,以防幼虫、成虫逃逸。

四、饲养管理与防疫。

1.幼虫饲养:饲养前,先在饲养箱、盒等器具内放入经纱网筛过的麸皮和其他饲料,再将大麦虫幼虫放入,幼虫密度以布满器具为准,最多不超过3~5厘米厚。最后在上面铺放菜叶,任其自由采食。每隔1星期左右,清除1次虫粪。一般幼虫体长达到60毫米时颜色由黑褐色变浅,且食量减少,这是老熟幼虫的后期,很快会进入化蛹阶段。

2.蛹期管理:初蛹呈乳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深黄褐色。应及时将初蛹从幼虫中分拣出来集中管理。要调节好温、湿度以防虫蛹霉变,经10~13天,便羽化为成虫。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温湿度适宜,羽化率最高能达到95%。

3.成虫饲养:将羽化出的成虫放置于饲养容器内,喂给麸皮及青菜,初时虫体呈灰白色,以后渐变为浅褐色,经过1星期后体色逐渐变成黑褐色,这时便开始产卵。再经过1~2个月即进入产卵盛期。

4.卵的收集:大麦虫卵的收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产卵筛,即在成虫产卵时,在产卵筛的铁纱网下垫的白纸上撒1层薄薄的麸皮,让虫卵从网孔中落到下面的麸皮上,一般接卵纸4天左右换1次,将换下的麸皮、虫卵放入饲养器具中,约经7~10天便可自然孵出幼虫。

联系电话:0771-2625848

标签:;  ;  ;  ;  

小麦虫(Triticum aestivum L.)传统饲养方式的要点_大麦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