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现代化
引言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项目管理,抓住重点,突出优势,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功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对水、路、渠、林的改造和配套,更是实施土地平整、土壤结构改良的一项田面工程,是一个系统完整地提升耕地持续生产能力的综合性措施,集结了现代管理理念、良好配套基础设施、高级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它的具体要求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特征功能有:基本农田生产功能、农民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社会安全保障功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警戒线功能、农田景观功能。主要作用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平台;是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保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自理的重大问题。
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模式选择
针对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集约节约型
促进土地的集约与节约利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土地是城镇化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基础,而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地矛盾尤为突出,因此,这类地区未来土地利用的方向应是发展集约节约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进行成片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发达地区的耕地保护,提高人们的耕地保护意愿,也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品质的契机。
2.2产业发展型
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进行统一的建设、规划与运营,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与管理,因此,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围绕效益农业的要求,在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能够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的示范基地。
2.3资源开发型
资源开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一些边远地区土地后备资源丰富,但往往存在干旱缺水、低温、水土流失等多种限制因素,耕地的肥力质量与利用水平低。因此,若加强对耕地的开发与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洪涝旱灾等,就可以将劣等的农田转换为高标准优质农田,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生态保障能力。因此,对于这类地区,适宜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农田整理应放在坡改梯、堤岸防护、坡面防护、沟道治理等水土保持、水利建设项目上,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增强农田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潜在耕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特色运作型
地区发展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根本。囿于地理区位的限制,一味的追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投入并不一定带来高产出,相反,一味提高建设的标准可能影响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在资源和生态约束严重的地区,应当注意保持生态的协调,保护当地自然特色,实现农田建设与资源、生态利用的和谐发展。因此,这类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结合当地特色,实现资源的精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
2.5科技引领型
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保证。技术运用方向是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目标,更新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区域内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的特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该重点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引导农民改进种植方法,如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物有机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业等,并采用综合措施,通过土地平整、治理等,提高农业机械率,以达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发展高效型农业。
3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策略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政策激励。充分调动积极性各地各级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职责,层层明确目标任务急,强化责任落实。县级以下政府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体,担负着主人翁的角色,上级党委政府帮助和支持打好主战场,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人心,可采取会议、电视、广播、公开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政策,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目标宣传透彻;2、统筹规划,实现整体推进。坚持规划引领、布局为先的原则,打破各自为政、低端重复、分散碎片的局面,着力统筹好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做到连片开发,分期推进,确保建一片成一片。打破户界、组界、村界,按照统一规划进行土地治理。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契机,抓好土地流转工作,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3、加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债、贷、投”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融资平台。着力统筹好各类项目和资金,包括发改、农业、水利、国土、财政等所有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一核定建设投入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掌握。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采取财政贴息、先建后补、委托代建、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4、加强监管,实现长效管护。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应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永久性标志牌,标明工程的范围、面积、主要设施及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及时办理好移交手续,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项目管护责任层层落实。项目所在地要成立管护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管护专人。落实好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经费,确保专项管理经费足额到位。各级职能部门要对项目日常管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结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必须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本文就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的作用与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高标准农田建设迎来更多利好[J].乡村科技,2019(10):2.
[2]李鑫贤,田旺海,尹志涛,刀正良,熊德彪.新平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09):174-175.
[3]霍加权.浅谈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J].治淮,2019(03):56-58.
[4]郭永田.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9(01):35-38.
论文作者:梁达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农田论文; 高标准论文; 农业论文; 耕地论文; 土地论文; 地区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