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发展与金融危机_金融风暴论文

东南亚地区发展与金融危机_金融风暴论文

东南亚区域发展与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F830.99文献标识码:A

近20年来,东南亚诸国一直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而倍受世人注目。1997—1998年间一场罕见的金融风暴,又颇令世人震惊。“风暴”不仅给东南亚诸国经济带来了几乎“毁灭性”打击,而且波及亚洲其它国家(地区)乃至欧美等地,演变成世界性危机。因此,研究和探索东南亚金融风暴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 东南亚经济崛起的世界经济背景

研究东南亚国家经济崛起和发展,离不开对世界经济背景的分析。东南亚诸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起始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这一时期,就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发达国家由于“石油危机”和工资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甚至不同程度的衰退;而战后(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又急于寻找新的出路,于是跨国公司大量形成并纷纷向海外扩张,“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海外转移”。二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明显。近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7—18世纪,美洲的发现和环球航行,“开辟了世界市场”,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端倪,19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40年代,随着冶金、铁路、电力、化工等新技术的出现,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兴资本大国同老牌资本大国重新瓜分殖民地,从而形成“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新的全球化趋势”。二战以来,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革命,殖民体系瓦解、冷战结束等为条件和契机,又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与产业梯度扩散(转移)全球性,商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的全球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新趋势;金融工具和市场不断创新又不断促进着这一趋势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生产、商品、资本)的全球化,为东南亚诸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亦是其70年代以来经济突飞猛进、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概述

本世纪50—70年代,东南亚诸国还一直是以农业和矿业为主、区域经济结构较为简单的地区。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依靠丰富的资源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仅限于矿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加之政府又长期奉行“进口替代”的政策,各国均未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缓慢,年均增幅不足5%。然自70年代始,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东南亚诸国迅速调整发展方略,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并积极引进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出口”为目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济开始起飞,尤其是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在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宏观环境中,东南亚诸国却独树一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表1),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葩。

表1 东南亚四国经济增长情况(1970—1997年)*

GDP年均增长/%

国家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4

泰国 7.1

6.4 8.3

马来西亚 7.9

5.2 8.4

菲律宾

6.0

1.0 1.6

印尼 7.2

6.1 7.6

GDP总值/亿美元

国家 197819891997

泰国 217.3

812.7 1,432.0

马来西亚 183.1

356.1

760.3

菲律宾292.0

439.6

638.7

印尼 520.0 1,059.5 1,746.4

人均GDP值/美元

国家 1978

1989

1994

1997

泰国 482.01,428.02,410.0 2,360.0

马来西亚1,382.02,052.03,480.0 3,569.0

菲律宾622.0 731.8 950.0

941.0

印尼 369.0 581.1 880.0

895.0

资料来源:1.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4年、1995年;2.世界经济统计年鉴1981年、1991年、1993年、1997年。

*1.1989年印度尼西亚、泰国GDP值及人均GDP 值实际为1990年值;2.1997年四国人均GDP值为换算值。

3 东南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金融危机成因

笔者认为,发端于东南亚诸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并不是简单的“金融信用”危机,更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简言之,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发展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金融领域的问题”,是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外部因素刺激而总爆发的集中体现。

东南亚诸国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区域发展对外依赖严重

过去20年,东南亚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外资大量、持续不断的注入。据统计,仅1986—1990年上半年,东南亚4国累计引进外资523亿美元,约占世界发展中国家同期吸引外资总额的1/4,年均增幅近50%,高居发展中国家榜首。外资的大量注入,虽然直接刺激了其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量”的调控,从而使得这些国家外债规模普遍过大,甚至远远超过了其国民经济整体的承受能力(表2), 给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留下隐患。

表2 东南亚4国外债总额占GDP总值比重/%

年份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199064.0 40.1 68.7

33.2

199556.9 42.6 51.5

34.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债务表》1996年

更为严重的还是外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外债比重过高,几乎是东南亚诸国普遍现象。1995年,东南亚4 国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比重分别为:印尼20.1%,马来西亚21.2%,菲律宾13.4%,泰国32.2%。大量短期外债,必然导致投资中的短期行为,促使资金流向所谓见效快的金融、房地产等部门,易造成这些部门虚假繁荣,进而引发“泡沫经济”。

政府过于鼓励外资投向出口导向型工业,造成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也是经济发展的隐患之一。如1996年马来西亚出口值占GDP总值的比重高达79%,泰国达30%,成为高度出口依赖型经济。“出口”已直接左右着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和增长。国民经济主体已演变成“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两头在外的典型外向型经济。这种模式虽然促进了东南亚4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同时也暴露出其国民经济整体易受制于人的致命弱点,为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3.2 经济结构失衡

外资的大量流入,改变了东南亚4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即由70 年代以前的农业国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国。如马来西亚利用外资发展电子产业等,使其整体经济结构由殖民地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若仅就此而言,其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但由于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没能适时地建立起自己的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主体的制造业结构失衡却日益突出。马来西亚生产电子产品的机械设备、主要技术和零配件等长期均依赖进口。经济结构的转变,使其“沦为”仅从事“装配性”生产的大装配车间。

东南亚国家由于劳动力充沛、工资水平低,外资长期热衷于服装、纺织、玩具、塑料制品、家电装配、家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基础设施如能源、交通等产业总体投入较少,造成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失衡。当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到一定程度,需与之相配套的基础产业则显不足和滞后,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呈现疲态,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据世界银行框算,1992年仅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因停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6亿余美元, 印尼也只能满足其城市用电需求量的50%及农村用电量的13%。

9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问题”虽已引起东南亚国家的注意,试图通过发展高科技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如马来西亚拟兴建“多媒体超级走廊”),然而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技术相当保守,并常附加许多苛刻条件,导致各国的工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转换难以顺利进行,产品大多仍维持在初期的劳动密集型阶段。可以说,多年来东南亚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多地还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不断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属粗放型。由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又主要是依赖外资的不断注入,因此,就根本而言,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其实是其国民经济结构长期失衡和产业结构升级迟缓、竞争力相对下降的综合结果。

3.3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对东南亚“引资”和“出口”构成严重威胁

进入90年代,世界范围内区域性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各国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参与者。连一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持反对态度的美国也一改初衷,于1992年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更是长期谋求区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区域性经济集团素以“强调区域内贸易互补”著称,由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如“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65%以上是在区内进行的。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首先对东南亚国家的引资提出严峻挑战,尤其是欧洲和北美两大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出现,严重削弱了东南亚国家吸引欧美资本的竞争力。1990年以后,除菲律宾外,东南亚各国引进外资的数量均逐年下降,年均降幅超过15%。马来西亚1990年外来投资额为23.03亿美元,到1993年则只有8.21亿美元。如此的世界经济环境, 东南亚国家要维持其高投入的经济增长,就必须付出比过去更高的利息和代价以吸引外资,这就增加了其利用外资的难度和使用风险。其次,东南亚国家对外出口受到限制。众所周知,东南亚国家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相似,彼此互补性差,因此区内贸易份额长期以来仅占其贸易总额的15%—20%左右,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则是欧美和日本。 以泰国为例, 1991年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为:美国21%、日本18%、新加坡8%、德国5%、荷兰4%。由于欧美等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 东南亚各国近年出口明显受阻。1995年泰国出口增速为23%,而1996年则仅为4.8%。 “外资”与“外贸”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推进器,一旦遇到外界的冲击,就会动摇其极不牢固的经济基础,区域性经济危机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

4 结束语

发端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发展经济的模式给我们以下启迪:

第一,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引进“外资”不可“盲目”,利用外资也不可“放任自流”。“外资”的引进(额度和方式)需要政府的调控,“外资”的投向亦需要政府政策加以引导。

第二,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可过于依赖“外资”,也不可过于依赖“外贸”。“外贸”和“外资”只是经济发展的“添加剂”和“助长器”,不是本,关键在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结构。

第三,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建立,不仅是“求同”(“求同”是增强“实力”),更要“求异”(“求异”则是强调“互补”),旨在组成系统而完整的区域性经济结构体系,而不仅仅是经济结构趋同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各项经济内容简单的叠加或重复。

收稿日期:1999—03—29;修回日期:1999—05—23

标签:;  ;  ;  ;  ;  ;  ;  

东南亚地区发展与金融危机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