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十年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论论文,当代中国论文,话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话语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文论界学者在文本分析和理论阐述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话语”运用到当代文论研究的场域中,他们运用话语理论研究探讨文艺发展规律,形成一股潮流,引人关注。
一、关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失语”
最早引发人们对文论话语失语问题关注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东方文化复兴的论述,他指出:“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①斯论一出,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学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支持,或反对。《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等期刊相继组织专栏或刊发文章进行讨论。话语问题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界十年来的一大热门理论话题。现在,文论“失语”的呼声已在众声喧哗中沉寂下来,重新审视当时文论“失语”的论争,可归结为拥护派和反对派两派。
(一)赞成文论话语“失语”的拥护派
拥护派认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在西方霸权话语的挤压下,已经失语。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曹顺庆。他先后发表了相关文章数十篇,阐述自己对文论话语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论“没有自己的一套文论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②中国文论界没有自己的理论和声音的基本原因在于自身“患上严重的失语症”,已经成为当前文论界最严峻的问题,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语症。③陈炎认为,中国文论在20世纪的发展中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失范”,一个是“失语”。④宋伟认为,现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实际上处于一种“无语”的状态。⑤郭昭第认为,由于疏离社会政治的本体化和边缘化,导致了缺省原动力的软骨症。由于轻视文学事实的学院化和玄学化,导致了丧失话语能力的失语症。由于理论基点的苏俄化和欧美化,导致了原创性理论贫乏的贫血症,这些都致使中国文论在世界文论话语体系中丧失了独立地位和深刻影响。⑥
(二)质疑文论话语“失语”的反对派
他们对拥护派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中国文论并没有失语。借用西方文论话语来阐释中国的文学文本,并不意味着中国自身文论的失语,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论话语,给中国文学批评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蒋寅认为,“失语”这个命题是个虚假命题,中国文论根本不存在失语的问题。⑦郭英德认为:“失语”这个命题是个伪命题,“失语”是一种漠视传统的“无根心态”的表述,是一种崇拜西学的“殖民心态”的显露。⑧蒋述卓指出:“不要片面地以为,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失语’,一点儿也没有自己的理论与批评方法。”⑨沈立岩认为,所谓“失语”并不是对当前文论状况的一个准确的概括。⑩谭好哲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立场出发,认为“以‘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来概括本世纪中国文论的总体状况,显然存在着严重的失真之处和极端的片面性。(11)
二、关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建设
由于学界在文论话语失语问题的论争最终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建设路径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也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观点。
1.西学话语观。持此观点者主要是一批西学新潮论者,尤以“海归派”学者为主。他们大都有着留学背景,有着较好的英语水平,既熟悉中国当代文论的现状,又接受过西方的良好教育,对西方的文艺思潮比较熟悉。他们积极倡导西方现代文论思潮,主张学习借鉴西方文论话语,建设中国当代文论。(12)实际上,10年来西方文论思潮走马灯般进入我国,形成了“接受美学热”、“结构主义热”、“解构主义热”、“后现代主义热”、“现象学文论热”、“后现代主义热”、“后殖民主义热”、“女权主义热”、“文化研究热”、“文化生态学热”等等,是西学话语论者所做的切实努力。然而,由于西方文论的政治、文化背景与中国有很大差异,这些思潮被中国本土文论界同步同时段非消化性的接收,最终导致了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范畴的断裂与错位,于是,话语霸权引起学界的普遍忧虑。(13)
2.本位话语观。与盲目崇拜西学话语观相反,一些学者积极倡导民族特色和文论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学界很快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本位主义立场。具体可分为“现代转换派”和“师古派”两种观点。
现代转换派。他们认为固守中国古代典籍无法应对现代挑战,抱残守缺对建设当代文论话语更具危害。因此,必须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1996年西安召开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思路引发了不少学者的讨论,他们开始主张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14)钱中文认为,现代转换实际上就是用“当代性”来审视古代文论,对古文论遗产的转换和阐释必须“以当代意识为基础的现代性,和与之相通的不断生成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性为准则”,并且要“结束那种绝对化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即在学术思想上,避免那种绝对对立的、独断式的思维”。(15)陈伯海则认为,不仅古文论需要现代转换,整个古代的学术传统、文化传统都需要转换。(16)张少康认为,确实有必要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因为当代文论仍然走的是以“西学为体”的道路,与古代文论不搭界。(17)刘保忠、古风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转换,要继续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转’,带着现代文论的问题,到古代文论的宝库中去寻找参照或答案;二是要‘换’,即用现代文论的观念和思想,对古代文论进行新的发现、开掘和阐释”。(18)曹顺庆认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途径,主要借助于古文论的“现代转换”。(19)
“师古派”。师古派认为中国文论没有失语,它有自己的根脉,也有自己的话语。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民族本位,回归母体,接续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以古文论的人文精神、思想气质和话语方式,建构中国文论话语,形成新的理论形态。蒋寅说:把古文论研究做成“历史”是惟一的途径:通过其文献的、个别的、特殊的和本土的呈示,“历史”既可以拯救当代文论缺失了的立场,恢复对一切文学的经验,还可以展示中国传统和古典的精华,保护地方性和本土性,抵制西方的模式延伸到中国。⒇郭英德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完全是个“伪命题”。(21)胡明则说:“现代转换”已经“收工,‘转换’、‘贯通’的历史要求并未落实,最多只能拿出一些用来炫耀与装饰的皮毛功绩、一堆思考与探索的半成品。”(22)陈良运认为,要建设中国新文论,对古代文学理论传统进行认真继承和融合,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界多数同仁们的共识。(23)罗宗强认为,仅从一些方法着眼范畴转换,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不同的体系,不同的理论,试图找到一个古文论的体系,并将其转换成现代文论体系,是很难的。(24)徐亮认为,必须反对借“中国式”的口实,避开对经典的刻苦研读,走捷径。(25)杨俊蕾认为,中国古代文论在思维方式、言说方式、操作方式等方面可能对当代文论话语重建更具有某种实质性意义。(26)杨星映认为,中国古代文论更切合文学的具体可感的属性,更切近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深入发掘梳理,准确阐释转译,大力普及推广。(27)
3.全球语境观。主要认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建设必须在全球语境中实现对话。分为比较诗学对话观、跨越边界对话观和平等交往对话观三种观点。
比较诗学对话观。主张打破东西方文化的界限,谋求中西文学理论乃至东西方文学理论之间的对话。主要由乐黛云、钱中文、曹顺庆等人所倡导,并对中西文论对话的现实性、可能性、基础、意义以及对话中的话语问题作过比较深入的阐述。(28)其中,就文论话语的建设,曹顺庆可作为代表,他提出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及方法,认为中西诗学对话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路径之一,是增进东西方理解与沟通融合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世界文论的发展与更新,重构整个世界文学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期望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以期从“杂语共生”中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29)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用《文心雕龙》和王国维的诗学理论来跟西方对话,对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更具积极意义。(30)
跨越边界对话观。主张摆脱狭隘的文学研究边界而广泛探讨当下活生生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学科来观照中国当代文论。陈传才认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观念、范式及话语形态的多元拓展与对话,越来越聚焦在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形态与既定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相互关系上。对人类文化变迁与文艺发展规律的阐释,必须联系全球化的语境,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文艺实践,从学理层面对文艺蜕变与当代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31)金元浦认为,文学理论的“越界”、“扩容”,发生文化转向,是当代学术对全球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向传统学术、传统学科提出的巨大挑战的回应。它打破原来的固定界限,其开放性及其超学科、超学术、超理论的研究方式适应当代多元范式的时代要求。(32)朱立元认为,文学理论的边界随文学艺术边界的变动而变动,文学理论应回应现实提出的问题,也应变动。文学理论的边界在这方面应予扩大,文学理论对其应予以解释。(33)余虹认为,文学的边界首先是一种意识边界,随着时间变化,意识也在变化。(34)
平等交往对话观。交往对话观最早由钱中文提出,他认为,交往与对话是中西双方的文学理论获得复苏与生存进而走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35)顾祖钊也认为,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必须实现中西文论的融合。中西文论融合具有共通、互补、对接、辨析四种模式。(36)孙绍振认为,要提倡真正平等、深度的中西文论的对话,通过对话对西方文论进行补充、修正、改造、衍生甚至是全部或部分颠覆,对中国文论进行创造性建构。(37)赵勇认为,重建当代文论话语,应该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民族主义姿态,少一些虚构杜撰的中西对抗立场,多一些打量他者话语虚心、善意的目光,同时也多一些消化它们、为我所用的自信和气量,我们的话语重建工作才可能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38)事实上,中国文论话语建设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既要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保持自己的特点,同时又与西方文论话语进行整合。将中国文论放入“跨文明”的比较视野中进行研究和重建,成为建设中国文论的必由之路。
三、总结与展望
当前,西方文论话语已经在明显地冲击影响着我国的文艺界。文论话语“失语”与重建问题的提出,就表明了我国学者对于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现状的内心焦虑,也体现了我国当代文论学者探寻建设中国文论路径的急切。可喜的是,经过十年来当代中国文论学者的积极探索,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研究已经由以前只重视话语的概念内涵逐步向话语的特征、类型等方面深入,文论话语研究者的观念不断开放,视野不断拓宽,成果明显增多。
注释:
①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②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l期。
③曹顺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④陈炎《走出“失范”与“失语”的中国美学和文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⑤宋伟《文学理论话语的独立与自觉》,《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⑥郭昭第《中国20世纪文论话语建构的症结》,《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⑦蒋寅《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⑧(21)郭英德《论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⑨蒋述卓《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⑩沈立岩《关于文论“失语”和“话语重建”的再思考》,《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
(11)谭好哲《走向文艺理论研究的综合创新》,《文史哲》2003年第6期。
(12)王宁《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学理论的国际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13)古风、章洁慧《试析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4)屈雅君《变则通 通则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1999年第l期。
(15)(35)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l期。
(16)陈伯海《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文学遗产》2006年第l期。
(17)张少康《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l期。
(18)刘保忠、古风《是谁在“转换”——再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延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9)李夫生、曹顺庆《重建文论话语的新视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理论与创作批评》2004年第1期。
(20)蒋寅《文学医院:“失语症”诊断》,《粤海风》1998第9一l0期。
(22)胡明《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伦理与逻辑起点》,《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23)陈良运《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代文论》,《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24)罗宗强《古文论研究杂识》,《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25)徐亮《文论话语的有效性与适度理性——关于我国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症结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6)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第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杨星映《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3期。
(28)乐黛云《比较:必要、可能和限度(笔谈)》,《读书》1991年第2期。
(29)曹顺庆《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0)谭佳、曹顺庆《〈文心雕龙〉研究与中国文论话语建设》,《求索》2004年第11期。
(31)陈传才《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当代文论话题——关于当代文学的生存境况与发展前景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2)金元浦《当代文艺学的“文化的转向”》,《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3)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34)余虹《现代性与文艺理论(笔谈)》,《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
(36)顾祖钊《论中西文论融合的四种模式》,《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7)孙绍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38)赵勇《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的基点在哪里》,《胜利油田师专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