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作为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项目的按时完工的巨大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造价而言,其作用是影响整个建筑施工阶段的。在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完工后,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造价的控制,对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造价的控制水平。
关键词:建筑经济;招标阶段;造价控制
一、建筑工程在招标阶段实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趋势越来越激烈,反映在国内的经济现状则是各个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残酷淘汰。我国的建筑产业是一项关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行内竞争氛围十分紧张,各个建筑企业都想从节约成本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的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降低自己的竞争风险。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与建筑工程本身的成本投入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在招标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就可以让企业赢在起跑线上,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建筑企业良好发展。另外,企业在招标结束后,相关的造价规定都在合同上明确规定,双方的利益关系也在上面有着详细的说明,也就是说,招标文件的内容会最终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因此,在招标阶段中就实现良好的造价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筑经济中招标阶段的建筑造价存在的问题
1、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参差不齐
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共同作为开标、评标、定标和订立工程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根据实际情况,招标文件中存在些许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文件内容不够详细或前后不一致;文件内容不够明确,使得投标方抬高报价或施工过程中为谋取更多利益而提出不必要的索赔;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特性表述不清、缺项漏项、工程量计算错误等问题。
2、投标方恶意竞标
存在投标方为能中标,恶意低价报价,甚至报价低于工程项目所需材料费,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盈利采用不正当的手段降低项目成本并增加费用。这种非正当的行为为工程项目质量留下了不可估计的安全隐患,使得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失效。投标方在投标报价中常采用的非正当手段包括:订正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时,提高问题工程的报价,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谋取更多利益;预计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增加的工程项目与工程量,提高其单价并降低需减少工程量的单价;若存在不易明确工程量的项目,这部分工程量单价报价相对较高。
3、标底价格不合理
按照正常的招投标流程,在招投标开始前,招标单位会做好工程预算。在公开招标文件的时候,为获得更大的利润,公开的标底价格一定会低于工程预算,并且这两个价格的金额差距一定会很大。但因为这样的行为导致的标底价格往往不能真实的反映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影响的结果便是投标单位的利润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同时,在竞标的过程中,有些投标单位仍然会压低价格来竞争得到机会,最终导致建筑项目的质量出现问题。建设单位和业主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损失。(包括名誉损失和利润损失)
4、评标方法不恰当
规范我国招投标过程的法律一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的相关法律。然而,现实是在我国的招投标的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依旧存在。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因为资金缺少,各方的法律意识缺乏,在这些地区进行招投标时,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现象层出不穷,理所当然,这些行为均有失评标的公平与公正,同时也会影响评标的质量。如果参与投标的各方投标单位互相通消息,会恶意的抬高投标价格,这样不仅仅会损害招标方的利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样的行为还是在违法的边缘游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经济中招标阶段的建筑造价控制措施
1、科学合理地编制招标所用的文件
在招标进行的整个阶段,最为关键的就是招标文件,因为该文件在整个招标阶段都有着重要的监督以及指导的意义,所以,在编制招标文件之前,造价人员一定要对该文件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认真的收集,并且还要注意在招标阶段的相关要求以及有关规定,对评审的细则、合同签订的流程等需要细化,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合同,造价人员还要实施分类处理。此外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文件中有关的内容,其含义必须要明确,不能出现分歧,进而防止因合同中条款所带来的纠纷现象的发生。和项目施工中所用的材料比起来,更应该注意招标文件的细节问题,从而防止双方发生争议,确保可以顺利完成招标。
2、加强对各个投标方的资格预审力度
无论采用任何评标计算方法,招标方都不能忽视对各个投标方的资格审查,资格预审工作主要对申请方或投标方注册单位的资质水平、管理能力、业务水准、财务情况、获得业绩、信誉程度、类似相关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等等进行审查,考察投标方是否满足招标文件中各个条例的要求以及履行工程项目施工的能力,招标方应将资格审查条目在预审文件中明确指出,并规定申请方提供需要审查的证明材料。
3、对竞标价的流程需规范
对于竞标价格的合理制定,可以有效补救建筑项目在招标过程呈现出来的漏洞,这样可以避免个别的单位对价格轻易报出现象的发生。若竞标价格编制得不够科学,这或许会导致报价低于实际造价的状况,会对评估优秀的竞标单位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此外,有诸多的因素会对招标价的制定产生影响,如项目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人工以及机械等方面的费用,因此,招标价格的制定一定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确保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竞标价。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市场上劳务人员的人工费、建筑材料的价格等变化情况也要及时掌握;还要掌握建筑工程完工所用的时间等,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具备了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4、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
工程量清单多是由承包商编制的,而承包商单位内也是由专人负责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国家对此有严格规定,要求只有经过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审核通过的人员才有资格编制。很多小型企业都缺乏这类注册师,因此通常会将这项工作委托给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处理。企业挑选相关委托公司时,一定要探查清楚对方的编制质量,认真选择之后再决定委托公司。在委托之后,一定不能置身事外,坐享其成,对造价咨询单位编制出来的工程量清单也要再次审查,确保它的准确性。在招标阶段中,为了保证与投资工程的契合,承包商应该再次依据招标文件对清单进行审查,多次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投标。同时在审查过程中,承包商应该采用专业人员多方会审的方法,为造价控制做好前期工作。
5、优化评标方式
在我国现使用的是低价中标法,优化评标方式可以采用综合评标法。之所以要改正,是因为低价中标法会让一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而综合评标参考多方面因素,在企业的规模和各项业绩上特别注意,这样加权计算,得分高者便具有公平公正性。这种评标方法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而且也会使报价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6、跟踪审计对造价的管制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工程审计环节中的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分析的是产生成本的环节。需要建筑单位下发设计业务的时候,考虑的出发点是此项目的经济性以及其功能性,明确工程造价的范围,同时还要控制好建筑所用的材料数量,减少工程造价的同时还要确保建筑的质量。
结束语
在招标文件的编写、招标控制价的制定、评标方式的选用和合同内容的订立等方面,对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具体内容进行详尽分析,指出日后造价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重点研究方向,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缺陷和相应问题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嫒琳.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8(2):181.
[2]贾慧玲.试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8(13):56.
[3]马莉莉.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广东科技,2018(12):21.
论文作者:袁晴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招标文件论文; 招投标论文; 建筑论文; 评标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