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论文_林水华

身份证号码:44088319881201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加强深基坑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场地较为平坦,地形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施工人员在对项目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等进行勘察后发现,施工现场的场地地层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①素填土:主要由细砂、粉质粘土、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等组成,场地一定范围内的钻孔深度为0.6~9.0m;②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场地钻孔分布相对均匀,地层厚度为4.5~14.0m,部分地段有煤层分布;③该地层主要包括含砂砾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岩体的稳定性较强,同时勘察人员在对该地层进行抗剪断强度试验后发现,其属于极软岩,岩质特性较为完整。

2场地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①地质构造:该场地岩层整体走向为北东,约向北西倾斜10~15°,且场地内不存在的活动性较强的构造带,整体稳定性较强;②场地稳定性评估:经过对施工现场的勘探发现,施工现场的南侧存在局部山体崩塌现象,且再次出现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为了保证该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已结合该处山体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固化抗滑处理, 以保证场地南侧地质的稳定性;③地震烈度的确定:本工程场地设计的加速度和抗震防设雷烈度分别为0.05g、6°;④场地土类型:本工程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素填土、含砂砂岩等组成;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土属于中硬土。

3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独立的结构体系,必须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护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受荷载,或出现压屈、局部失稳;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挡式结构因其持力土层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土体渗透破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因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渗流或施工因素而造成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土体变形; 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允许出现这种强度或者稳定极限状态,同时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一般的支护结构是以水平位移为主。一级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大于30mm,对于较深的基坑,应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0.3%;对于一般的基坑,其最大水平位移不宜大于50mm,避免产生较为明显的地面裂缝或沉降。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分别对基坑的东西南北向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核对,具体参数见表1。

论文作者:林水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论文_林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