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化机制分析_产业集群论文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机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性论文,产业集群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作为当前区域经济的一大热点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在世界各地,成功产业集群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国改革开放后,集群现象也层出不穷。观察发现,集群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演进过程,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那么,这种网络化的组织形式是如何形成和演进的,其内在机制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做这一方面的探索。

一 对集群经济理论的评述

有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特征、竞争优势以及形成机制给出了不同视角的分析。马歇尔首次描述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地域集中和发展的情况,并提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概念。[1] 韦伯以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cs)的概念解释集群现象。[2] 波特建立“钻石模型”解释一国产业集聚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把产业集群纳入了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3] 克鲁格曼通过“中心—外围模型”来说明区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4] 以意大利学者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则对新技术条件和需求环境下发达国家一种典型的集群——“新产业区”进行内部特征分析。[5] 此后,企业网络理论、“柔性专业化”理论、全球商品链模型、新竞争模型、劳动分工理论、社会文化环境模型等都被用于对“新产业区”现象进行分析。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模型则以发展中国家集群为研究对象,对集群的成长机制做出阐述。[6]

但以上理论的分析都是静态的。事实上,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成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众多集群理论家的关注,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集群成长阶段划分方法。其中以下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种是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如同产品存在生命周期,集群也具有一个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克鲁格曼、波特都持有类似的观点。[3][4] 第二种是集群的进化理论。范迪克基于对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基于进化理论的集群六阶段成长模型。[7] 莫洛也阐述了产业集群主要的演化路径。[8] 塞格列和迪尼也进行了相关的集群进化阶段研究。[9] 我国学者汪少华和王慧敏发现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演进、深化的过程。[10] 进化论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了集群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阶梯,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集群具有借鉴意义。第三种是两阶段论。意大利学者布鲁诺根据对集群干预时间先后将集群发展分为两阶段:自发成长和机构促进成长的阶段。区别于前两种理论对集群演化自发性的强调,两阶段模型指出有意识的干预活动对集群演化的重要性。[11]

以上三种理论从不同的分析视角揭示了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但是,不同阶段的内在转化机制是什么,制约或促进产业集群阶段性转化的因素有哪些,在现实的理论中我们却找不到答案,这也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

图1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图

二 集群阶段性演化的内在机制分析

我们从“地理因素”——空间聚集和“经济因素”——产业联系两个维度对集群进行阶段性划分,将集群演化分为以下三阶段:地理集聚但未形成产业分工联系的集群→地理集聚并形成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空间扩展但有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下面,我们对这一演化过程的内在机制和制约条件进行研究。

(一)第一阶段:地理集聚但未形成产业分工联系的集群

这是集群发展的初级形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几乎所有企业生产或提供基本相同的生产或服务,这一区域类似某种产品生产基地,但区内企业间并不一定形成稳定的产业分工联系。其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任意一个区域工业化的起点上,首先出现生产某一产品的单一企业。出于各种原因——或是满足这类产品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或者是弥补城市大企业不愿生产的“空隙”、或者是因为具有生产这一产品的“特质性要素”等——“创始企业”获得不错的发展。[12] 在许多产业中,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包括管理、生产技术和市场知识)是可以传播的,于是很快就在这一区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起初,由于地理邻近更容易模仿成功企业,加之亲缘地缘因素,这些企业在狭小的区域范围内集中。随着企业聚集,集聚产生了“外部经济性”,如知识的溢出效应、劳动力和中间投入的专业化、共用各种基础设施、促进竞争、增加信任、促进合作、信息共享……“外部经济性”创造了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不仅更多企业在本地生成,还吸引了外地企业的迁入,集群发展形成了一个“自我增强”的机制。这样,第一阶段的集群就形成了。由以上分析可知,企业知识的可传播性是这类集群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生产设备投资较高、生产技术难度较大、对知识产权保护较严密的行业中,企业知识就难以传播形成集群。因此,这一类集群形成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就是:在该行业发展初始阶段,进入的资金和技术壁垒较低。同时,由于整个区域都是生产同类型产品企业的高密度聚集,因此集群产品还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1)市场需求足够大、顾客对产品有多层次的需求。这种多层次性也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多层次性,这包括品种、款式、外观造型、色彩、原材料、品牌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多层次性,这主要是指同种产品内在质量的差异。2)有足够大的生产资料供应源可以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13]

(二)第二阶段:地理集聚并形成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

这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并在企业间发展起密切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企业是按产品的价值链联系组织的,每个企业只从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这一类集群是由第一阶段的集群发展而来的。随着生产同一产品集群的不断扩大,这一产业也产生出大量的需求,包括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产品销售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类生产与非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庞大的需求牵动了产业相应的上、下游部门在这一地区的出现,这既可能包括新生成的本地企业,也可能包括从外地迁入的企业。于是,在该地区的中心产业与配套企业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同时,随着聚集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主出于追求更高生产效率的考虑,在某些企业集群内,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开始被分离出来,一部分企业在生产中逐步发展起自身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某种工艺,以“中间产品”为主业的企业,许多企业于是由原来生产整个产品转而专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高附加值环节,而把非核心环节的生产外包给配套企业生产。这样,我们所分析的第二阶段的企业集群形成了。这一阶段集群与第一阶段集群的根本差异在于,企业内部分工实现了外部化或社会化,群内企业形成了密切联系。但分工的推进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因此,社会分工能否实现以及推进的速度,取决于生产费用降低和交易费用增加这二者之间的净收益是否增加以及增加的程度。企业在地理上聚集的好处就在于,在充分享受分工所带来的生产费用降低这一收益的同时,比起非聚集的企业,能够极大程度避免高昂的交易费用。这主要是由于:集群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集群内,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趋于稳定;增加了交易的频率——数目众多的同类企业地理接近,市场参与角色增加,有足够数量的交易;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不对称性——地域邻近使企业间了解变得相对容易,企业可以较方便地在市场获得交易伙伴,增加谈判力量,减少专用性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

进入到第二阶段后,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使这一地区主导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而大多数竞争性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固定。在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势必日益激烈,于是企业开始分化:一部分具备某些优势的企业逐渐成为这一区域中的“领头羊”,其他企业则围绕这些“核心”企业进行配套。

虽然第二阶段的集群都是由第一阶段发展而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第一阶段的集群都可以成功转化,能够顺利实现演进的集群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1)集群产品存在技术可分性。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2)集群产品的价值链比较长,较长的价值链为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三)第三阶段:空间范围扩展的有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

随着集群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特别是伴随着部分核心企业的出现,集群开始出现空间上的扩展:一部分企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把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置于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集群整体发展以及企业个体发展,空间聚集带来的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

前面我们提到地理聚集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性”并减少交易费用,但聚集经济也会给企业带来“拥挤成本”,这种“不经济性”可以体现在:地价攀升、人口拥挤、工业污染、劳动力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受限制、过度竞争、高级生产要素有限等等。[14] 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企业必定会对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作一个比较,作为决定其进行区位选择的重要依据。

在集群形成发展初期,集聚“经济性”对企业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小企业而言,所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大的,而“非经济性”则尚未表现或并不明显,集聚的经济性大大超过了非经济性,因此集群仍处于一个“自增强”的良性循环中;在第一阶段集群发展的后期,随着企业数目的不断增加,“非经济性”开始出现,在有的集群中,非经济性就有可能超过经济性而导致整个区域的衰败;但有的集群能够成功地发展起企业之间的分工和联系,提高生产效率,使集聚的“经济性”仍不断扩大而超过“非经济性”,从而成功进入到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集群发展到第二阶段,核心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核心企业出现后,空间集聚对这些企业的意义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化。一方面,集聚的“经济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下降的;其技术实力往往比较强,其他中小企业的“技术外溢”对其没有作用或作用甚微;在原材料市场上形成较强的谈判实力,无需与其他企业共同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发展起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并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而不再需要进行“区域整体营销”;税收对当地的影响极大因此可以独自和当地政府进行“讨价还价”……另一方面,集聚的“不经济性”却是日益明显:地价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上升限制企业规模的再扩大;集群内固有的发展模式可能使企业陷入“锁定”状态;优越的融资条件,与更上级政府的紧密关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等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而这些资源在当地都难以寻获……这样,当“非经济性”超过“经济性”时,企业的某些部门就会出现“离心化”的趋势,企业开始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利用不同区域不同的比较优势,可能采取以下方式:将生产部门迁移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更低,或者有特别优惠政策的区域以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是更接近销售市场或原材料市场以降低运输成本;将研发部门迁移到更具有创新环境的区域;将销售部门搬迁到信息更加丰富的地区;将总部迁移到省会、首都等政治中心或金融中心等等。由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原生地”一定会形成产业发展的某些优势(否则整个集群早已衰退),因此,整个大企业整体迁移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这样,区域范围内的集群就出现了空间上扩散的现象,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产业分工和联系。第三阶段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当然,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编码化知识可以在全球大部分区域内无障碍地快捷传递是这种扩展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第二阶段集群,才能够演化进入第三阶段:整个产业发展成熟,在进行“成本竞争”的同时,更要进行与创新有关的高层次的竞争,因此在不同环节需要有差异性较大的生产要素:某些环节需要高级生产要素,如创新的环境;某些环节只需要普通的生产要素,如较低的生产成本;而在同一地点往往不可能同时拥有差异性较大的多种生产要素,因此企业才有在不同区域配置资源的需要。

三 案例证明

广东省相当一部分集群属于第一阶段。以中山大涌为例,它是远近驰名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该集群就是在偶然的机会下,由一家“创始企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一位当地农民收集解放前生产的红木家具修补后进行销售,市场销售情况相当好。随着交易量扩大,这位农民开始加工红木做成家具后再对外销售,获得可观利润。这家企业当时设备简陋,产品简单,生产工序不复杂;而且在其所处的村落中存在着长期形成的亲情和友情,因此生产红木家具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很容易传播,在当地形成了许多类似企业。随着企业聚集,企业主发现他们可以共同购买原材料、共享市场信息,共同解决生产工艺中的问题,以区域的产业影响力不断吸引来自江浙等地的能工巧匠,充分享受到企业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在这一阶段的其他集群中,“外部经济性”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以纺织业集群西樵为例,西樵轻纺城是国内纺织业最大的批发和零售市场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户,在市场可以得到有关纺织品各方面的信息,中小企业在轻纺城发现客户和订单,依靠轻纺城对外交货,成为大量中小企业走入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渠道。在东莞虎门的服装业集群中,不仅成立了服装职业技术学校,专门为服装产业输送技术工人,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来到虎门工作,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产业“人才库”。

处于第二阶段的企业集群在我国也有出现,例如中山古镇的灯饰业集群、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集群。温州柳市集群的发展过程很有代表性。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当地一位农民了解到低压电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开办了一家家庭作坊生产五金电器。虽然这家企业由于政府的打压而很快解散,但由于电器制配业的丰厚利润,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减弱,各个村纷纷办起了工厂,遍布柳市各地。这一阶段,企业之间都是生产基本同样的产品,企业间也没有产业联系。后来,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越来越多,在面积不过50平方公里的市镇上,集中了1400多家工业企业(尚不包括那些数量众多的家庭作坊式工厂)。这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彼此形成了较强的分工协作关系,在配件生产企业、成品装配企业和销售公司之间构筑了一条鲜明的产业链条,并且围绕该产业链出现了一些服务性机构(如几大国有银行在柳市的分支机构等金融机构)和行业组织(如柳市的商会、柳市企业家协会和专业技术协会等)。在分工协作发展的基础上,柳市出现了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公司。2002年柳市镇已经有了以正泰、德力西为代表的约30个低压电器集团公司,它们处于集群中的核心层。集群组织中的中间层次是一些中型企业,它们主要进行低压元器件的装配、检测和销售,是集群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最基础的配件生产则由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承担,作为大中型企业的外协配件供应商和配套部件生产企业,它们主要生产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剂、酸洗、模具加工等上万种规格的几十万种产品,因此低压电器产品的200个大类中的70 %产品都可以在柳市找到配件(俗称为“5公里经济圈”), 而且其他外部供应商也在本地设有办事处和分销点等机构。[15][16]

第三阶段的企业集群在我国也同样出现,例如我们在上文中介绍的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就出现了空间扩展的情况。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之一——正泰公司为了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等国设有5个分公司;绍兴的轻纺产业群也在宁波、 江苏等地建立新的轻纺市场。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集群的发展大多集中在前面所介绍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空间扩展型的集群相对比较少。但在世界范围内,这一类的集群早已出现。如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就是美国、韩国产业群在低生产成本地区的扩展。

标签:;  ;  ;  ;  ;  ;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化机制分析_产业集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