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学生大都已具备了独立思考、研究和自学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倡探究式学习很有必要。探究式学习是教与学双方完美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式;高效课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89-01
相比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已经在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创新性方面上更进了一步,并且高中学生因其年龄和心智特点,都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这不但有利于学生高考的需要,也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来强调并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的。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既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更要为教学活动的良好有序的开展创设各种条件,包括为学生积极地提供参与探究从而获取知识的各种方式方法。明确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职责之后,教师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清醒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一起去交流、讨论和探索,用自己的经验影响学生们对知识以及人生意义的建构,同时和学生们分享探究成果,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过分突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很多改革和努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正视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对此,笔者发现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教师自身的素质会直阿接影响探究式学习的效果。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面对的不仅是凭本门学科的知识就能够解答的问题,当前的很多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的丰富知识,对于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自己能有清晰明了的掌握,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把握探究式学习的方向,保证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进行;二是教师要真正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信任。若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问题。信任学生不仅包括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而且也包括他们出错之后给予他们鼓励和引导,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二、创设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猜想开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地去记忆和理解教师的课程内容,而是要主动、敏锐地去发现和探索,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法。有鉴于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大有裨益的,能够有效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数学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因而仅仅凭借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导入教学主题,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探索的欲望,进而有目的地开展数学的探究式学习。至于数学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个数学情境是可以为多个知识点作素材的,同样,同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数学情境。必须强调的是,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素材并不仅限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是可以源自生活,源自其他相关的学科。通过将具有刺激性的数学材料呈现给学生,便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诱发他们的质疑和猜想,从而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与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开展合作交流
每个学生进行的探究都是个人独立的自主学习过程,其中所获得的问题和知识都是个人的,而倘若将这些问题和知识在学生中间加以相互的交流,开展合作性学习,便能够使得每个人的成果效用最大化。在开展合作活动之际,教师必须首先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此外,教师自己也必须参与到合作小组的组建过程中。因为如果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往往容易出现同质分组的状况,导致能力强、学习好的分在一组,而能力弱、学习较差的在一组,不科学分组将会极大地影响合作交流的效果。教师在参与分组时,就必须重视科学分组和均衡分组,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学生能力的均衡,这样才能丰富小组开展交流和合作的视角,使得合作交流取得预期成效。通过开展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将自己探究式学习的成果与同龄人分享,这样既能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样化的思想,也能使得他们从身边同学的身上获取探究学习的灵感,更能够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获得信心和满足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欲望。
总之,探究式教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造空间,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思考,如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情境,同时有效地开展合作和交流。当然,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远不止这些,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发现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方法和途径,不断丰富探索式教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仲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3(12)
[2]郑春元.让学生在探究的状态下学习[J].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9(03)
[3]汤海宁.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0(11)
论文作者:张晓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数学论文; 式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