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绵羊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上连续放牧、践踏和粪便返回地里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雯[1](2021)在《放牧方式对典型草原群落水平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功能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群落水平的性状是连接植物个体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桥梁。在草原放牧生态系统中,不同放牧方式如何影响群落水平性状、群落组成、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利用内蒙古典型草原毛登牧场所设置的不放牧、羊单牧、牛单牧和牛羊混牧4种放牧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分别测定了5种优势种的21个个体性状以及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5种生态系统功能,分析了群落加权平均性状、功能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对放牧方式的响应,探讨了功能多样性及群落加权平均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群落水平的功能性状对放牧响应明显,放牧后高度减小,比叶面积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有减小,植物氮磷含量增加。2.放牧显着降低了物种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和生态系统固碳能力。2019年放牧后地下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中牛单牧增加最多(增加了602.91 g/m2);而2020年放牧后地下生物量显着减少,其中羊单牧最少(为884.98 g/m2)。3.羊单牧和牛羊混牧显着降低了群落水平高度、碳含量、碳氮比、地上生物量和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说明放牧羊对草地的不利影响较大。4.放牧牛后(牛单牧和牛羊混牧)显着提高了群落水平的氮磷含量,有利于草地的养分循环,并且放牧牛后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更密切,潜在的改变了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调控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草原生态系统适当减少对羊的放牧、增加牛的放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本项研究可为草地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陈振江[2](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苏日古嘎[3](2020)在《不同放牧家畜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放牧是内蒙古天然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家畜是放牧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家畜种类及其组合对草原植物群落有不同的影响,但关于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放牧强度和时间,而对不同家畜种类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中度放牧强度下3种家畜(牛、绵羊和山羊)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采用区组试验小区设计,共使用16个放牧草地小区,代表4个处理(3种家畜+无牧对照),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1)不同家畜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组成: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显着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重要值(P<0.05),而放牧牛显着降低羊草和大针茅重要值(P<0.05),放牧山羊显着降低大针茅重要值(P<0.05)。与放牧绵羊相比,放牧山羊和牛显着降低草地中羊草重要值(P<0.05),但显着提高糙隐子草的重要值(P<0.05)。大针茅重要值在放牧三种家畜的草地间没有显着差异。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牛显着提高了草地的物种丰富度、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H)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R)(P<0.05),而放牧绵羊和山羊的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对照草地无显着差异;放牧牛的草地三种多样性指数也显着高于放牧绵羊的草地(P<0.05)。2)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地植物地上现存量: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显着降低了大针茅、糙隐子草和其他杂类草的地上现存量(P<0.05);放牧牛和山羊则显着降低了羊草、大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地上现存量(P<0.05)。放牧绵羊草地的糙隐子草地上现存量显着低于放牧牛和山羊草地(P<0.05);放牧牛草地的羊草地上现存量显着低于放牧绵羊的草地(P<0.05)。放牧山羊的羊草采食量显着高于放牧牛的采食量(P<0.05),但与放牧绵羊无显着差异。3)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地植物功能群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和山羊显着增加了根茎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但降低低矮丛生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P<0.05);放牧牛显着增加一、二年生植物的相对生物量(P<0.05)。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无显着影响。4)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水平空间格局: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家畜降低了群落中植物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即无牧草地中大针茅和羊草种群明显的斑块特征在放牧草地中没有出现。说明草地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虽受放牧家畜的影响,但土壤微地形和土壤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5)中度放牧条件下,连续三年放牧对土壤(020 cm)含水量和容重没有显着影响。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牛草地土壤010 cm全氮全碳含量较低(P<0.05),放牧绵羊草地土壤010 cm全磷含量较高(P<0.05)。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采用实验的方法同时比较三种主要家畜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加深了家畜放牧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动态的认识,并可为优化草原放牧管理,尤其优化畜牧群结构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徐文兵[4](2020)在《畜粪添加对高寒草地植被及土壤特征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藏系家畜与高寒草地的互作,是青藏高原高寒放牧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家畜排泄物含大量NPK及矿质养分,其沉积类似于养分添加或土壤施肥,青藏高原拥有1300万头牦牛和3000万只藏羊,其排泄物数量大、分布广,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畜粪作为排泄物主要形式之一,具存留时间长、分解缓慢特征,在高寒草地生产力维持和退化草地恢复中起关键作用。已有畜粪对高寒草地的研究集中于:粪种子库、粪与植被互作、牦牛粪窒息效应及其时、空特征;但畜粪添加对植被的异同效应及添加形式对高寒草地的作用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通过:牦牛粪(破碎与否)添加方式和添加量(0、10、20和30 gN/m2)下高寒草甸,以及畜粪添加种类(牦牛粪、藏羊粪和尿素,添加量均为10 gN/m2)下退化高寒草原土、草特征及恢复效果研究,确定高寒草甸管理的适宜牦牛粪添加量及方式,退化高寒草原恢复的适宜畜粪添加种类。主要结果如下:牦牛粪添加对草甸的施肥效应为破碎>未破碎,破碎比非破碎提高牧草N和P含量1.1-1.7倍和1.1倍,未破碎牦牛粪添加显着降低草地植被盖度;随粪N添加量增加,破碎牦牛粪利于草地植被生长,未破碎牦牛粪对草地植被窒息效应增大,粪添加第2年未破碎牦牛粪有弱施肥效应。牦牛粪、藏羊粪和尿素添加,提高第1-3年高寒草原牧草高度约1.2倍、1.4倍和1.5倍,地上生物量约1.1倍、1.4倍和1.8倍;第1-3年,增加禾草生物量比例56.1%-74.5%、57.9%-72.5%和59.5%-70.6%,维持3年群落中禾草高生物量比例。畜粪添加增加禾草重要值及植物物种数,提高群落Shannon-Winer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提高牧草NP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牧草NP和土壤有机质的正效应持续2年以上,对牧草N的效应较无机肥滞后。随养分添加时间持续,高寒草原群落植物物种Raunkiaer频度直方图逐渐呈反J型,群落趋于稳定,退化高寒草原逐渐恢复;恢复效果为藏羊粪和尿素>牦牛粪>对照。综上,高寒草甸适宜牦牛粪添加方式为破碎,且N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牦牛粪、藏羊粪添加提高土、草养分,增强群落稳定性和正向演替,均可作为退化高寒草原恢复的管理恢复措施之一。
郭鹏辉[5](2020)在《高寒牧区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特征》文中指出藏羊是青藏高原优良畜种之一,是维持青藏高原环境-草地-家畜-人居系统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存栏量超过5000万只。然而,由于低温、缺氧和高海拔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国内外对藏羊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消化代谢,尤其是肠道甲烷排放特征等研究尚不够深入和系统。为此,研究了自由放牧、零牧(将新鲜天然牧草刈割后直接饲喂家畜,可防止家畜放牧过度践踏草地,减少家畜行走等能量消耗)、放牧+补饲、舍饲等管理方式下的藏羊消化代谢、肠道甲烷排放的季节特征及其生产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自由放牧下藏绵羊消化代谢及其季节动态暖季高寒草甸自由放牧藏羊的单位代谢体重采食量(DMI/LW0.75)和粗蛋白采食量(CPI)分别为冷季的3.5倍和7.9倍。暖季高寒草甸自由放牧藏羊对高寒草甸牧草的表观干物质消化率(DMD)、有机物消化率(OMD)、粗蛋白消化率(CP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消化能(DE)、代谢能(ME)分别比冷季高15%、19%、6%、18%、14%、39%和34%。(2)零牧和燕麦干草舍饲对藏绵羊消化代谢和肠道甲烷排放的影响暖季,零牧藏绵羊的DMI/LW0.75和CPI分别比100%燕麦草舍饲藏羊低4%和5%,DMD、DE、ME以及氮沉积分别比100%燕麦干草舍饲藏羊低11%、15%、16%、26%(P<0.05),肠道CH4排放量、甲烷能(CH4-E)分别比100%燕麦干草舍饲藏羊高11%和5%;年际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冷季,50%燕麦干草舍饲藏羊采食量、消化代谢水平及氮沉积显着高于零牧和100%燕麦干草舍饲(P<0.05),其DMD可达64%;50%燕麦干草舍饲显着降低藏羊的肠道CH4排放量,零牧、100%燕麦干草舍饲和50%燕麦干草舍饲三种管理方式下,藏羊的肠道CH4排放量分别为23.89 g/d/head、18.62 g/d/head和17.82 g/d/head。零牧藏绵羊暖季的DMI/LW0.75和CPI分别为冷季的1.2倍和1.4倍,DMD、DE、ME以及氮沉积分别高于冷季17%、23%、17%、38%(P<0.05);暖季零牧藏羊的肠道CH4排放量、甲烷能(CH4-E)分别低于冷季的44%和50%。三种管理模式下,藏绵羊的采食量、能量利用效率、氮代谢水平及肠道甲烷排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年际和季节的交互作用对零牧藏绵羊的采食量和消化代谢及肠道甲烷的排放量影响极显着(P<0.001)。(3)补饲燕麦对藏绵羊屠宰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燕麦草舍饲对藏绵羊的体尺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但50%燕麦干草舍饲显着提高藏羊的屠宰率和胴体重、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P<0.05),其屠宰率和胴体重由高到低依次均为50%燕麦干草舍饲(47.64±2.06%,47.64%)>100%燕麦草舍饲(45.98±3.65%,45.98%)>零牧(44.87±2.81%,44.87%)。管理方式对眼肌面积、GR值以及花油、羊肉的嫩度、熟肉率以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4)高寒牧区牧草能量代谢与及放牧藏羊肠道甲烷排放预测模型以高寒草甸牧草的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为自变量,构建了牧草消化能(DE)、代谢能(ME)以及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寒草甸DE和ME分别与藏绵羊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有机质消化率(OMD)、消化有机质消化率(DOMD)和总能消化率(GED)呈显着正相关(P<0.01),其中DMD是预测DE含量的最佳解释变量(R2=0.806),GED是预测ME含量的最佳解释变量(R2=0.916),以DE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建立的预测ME含量的模型,其R2均大于0.9,MPE(平均预测误差)均小于0.015。放牧藏绵羊CH4排放量的最佳预测因子为干物质采食量(DMI)(R2=0.780,SE=2.17),利用DMI或DMI结合牧草应养成成分(DM,OM,NDF,ADF,GE,Ash,N,WSC,EE)建立的线性预测方程(P<0.01),其R2值均大于0.8,能够较好的预测放牧藏绵羊的CH4排放量,为青藏高原放牧家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和排放清单的制定提供依据。综上所述,暖季藏羊的消化代谢和能氮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冷季,肠道甲烷排放量则与此相反。本研究通过家畜试验确立的放牧、零牧和补饲藏绵羊的肠道甲烷排因子,填补了IPCC关于相关生态区域和家畜种类的肠道甲烷排放因子的空白,可为准确评估和制订青藏高原地区放牧家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优化牧场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刘慧紧[6](2019)在《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文中认为禾草和白三叶混播可改善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经济效益。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草地养分、施肥及植被组分等,其建植方法主要为直接播种建植法,少为家畜宿营法,但对轮作改良建植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寻甸县种羊场常规和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群落高度、盖度和物种数,植物种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土草养分(有机质、全N、全P)及经济效益分析,探究适宜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地建植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轮作改良草地优势种为鸭茅和白三叶,亚优势种为黑穗画眉草,主要伴生种为牛膝菊、直立婆婆纳和多年生黑麦草;常规改良草地优势种为鸭茅和艾蒿,亚优势种为白三叶和黑穗画眉草,主要伴生种为石生繁缕和猪殃殃。(2)物种丰富度指数为轮作改良(29种)>常规改良(23种),Simpson指数为轮作改良(0.496)<常规改良(0.690)。轮作改良草地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黑穗画眉草的植株分蘖数多,草地更稳定。非播种禾草地上生物量比例为常规改良(19.4%)>轮作改良(13.2%)。(3)草地建植方式对土壤和根系全N含量无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轮作改良(6.55%)>常规改良(5.17%),死物质及活物质全N含量为轮作改良(1.30%和2.06%)>常规改良(0.85%和1.62%)。(4)株丛分蘖数,常规改良草地鸭茅、黑穗画眉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57.3%、56.6%和47.2%分别集中在035、035和010,轮作改良草地鸭茅、黑穗画眉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38.4%、37.5%和45.5%分别集中在3670、3670和2130;两种改良草地3种植物幼苗储备富,成年植株生长状况较好,均属相对稳定增长型种群,轮作改良草地相对更稳定。采用光叶紫花苕+夏种青贮玉米+禾草/三叶草草地建植模式,可提高草地经济效益,改善草地肥力;该草地建植模式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草山草坡和退化草地改良有效方法。
图门巴雅尔(PUREV Tumenbayar)[7](2018)在《蒙古国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对放牧利用持续时间的响应》文中提出蒙古国是草地畜牧业国家,伴随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外投资的不断提升,以及全球气候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情况日益突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明确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规律,揭示草-土-畜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不但对蒙古国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以及草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蒙古国和内蒙古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为分析和探讨蒙古国草地利用现状,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为蒙古国草地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基本国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本研究在蒙古国库苏古尔省巴彦朱日和苏木选取全年放牧、夏季放牧和围封禁牧3种放牧利用方式,每一放牧利用方式选取2种地形(平地和山坡地),每一地形选择3个试验点,构成了双因素(放牧利用方式和地形)有重复试验设计。于2014年~2016年8月份对各试验点植物类群、群落特征、群落物质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测定,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双重筛选逐步回归以及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1)不同植物类群受放牧利用持续时间和地形影响的敏感性不同;在平地,豆科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受放牧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夏季放牧导致苔藓和菊科植物增加;在山坡地,没有发现莎草科和一、二年生植物类群,受放牧影响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急剧下降,菊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增幅显着。无论平地还是山坡地,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均是按照围封禁牧、夏季放牧、全年放牧的顺序递减;且禾本科和杂类草构成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主体。2)在植物群落物质含量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间主要呈正相关关系;水分含量、代谢能、总可消化养分、无氮浸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间也主要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前者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干物质含量与前两组的部分指标呈极显着负相关;粗纤维含量与其余指标均无相关性。3)群落牧草体外消化率随着利用年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不同利用持续时间条件下,牧草体外消化率表现为全年放牧>夏季放牧>围封禁牧,即放牧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牧草体外消化率提高;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平地牧草消化率高于山坡地。4)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仅有土壤有机质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随着放牧持续时间的延长,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显示出随放牧利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变化趋势;土壤速效磷随着放牧利用持续时间的增加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速效钾表现为放牧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但是夏季放牧增加的幅度较大。5)各植物类群对群落特征产生影响,其中物种数与植物类群的回归关系较弱。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无氮浸出物、总可消化养分和代谢能均受禾本科、莎草科、菊科、一二年生植物、苔藓和杂类草的影响,且禾本科、菊科、苔藓和杂类草植物类群对体外消化率影响较大。6)夏季放牧利用方式对草地可持续利用十分有利,且在平缓的草地上放牧(相对山坡地)对于保护草原也具有积极作用;草地在利用过程中,应该适时的进行草地管理,主要是在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上展开深入的研究的和关注。针对蒙古国草地利用现状,划区轮牧、适时的禁牧休牧等放牧制度的引入和推广迫在眉睫。
吴恩岐[8](2017)在《蒙古高原中蒙典型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蒙古高原典型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和蒙古国东部地区,该地区两国的自然地貌,植被特征相似,人文历史,语言文化相通。游牧制度在蒙古高原传承几千年,至今也是蒙古国主要的生产方式,中国内蒙古近30年来以定居放牧为主,草地被围栏分割,游牧逐渐消失。哪种放牧制度更符合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面临蒙古高原草地畜牧业的重要问题,因此比较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制度、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生态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项研究主要以中国内蒙古定居放牧、内蒙古二季轮牧、蒙古国四季游牧、蒙古定居放牧四种放牧形式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的放牧强度比较结果: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以定居为主的草地上重度超载面积(58.95%)极显着高于以为游牧为主蒙古国(14.89%);蒙古国适度放牧和少牧草场面积(74.47%)极显着高于中国内蒙古(12.63%)。内蒙古典型草原平均超载率极显着高于蒙古国典型草原。2.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内蒙古草地退化程度严重高于蒙古国。蒙古国以游牧为主的草地在总盖度(60.40%)、分种盖度合(64.85%)、基盖度(37.64%)、枯草盖度(27.77%)、抽穗率(12.61%)、株丛数(183.44株丛/m2)、鲜草产量(249.21 gFW/m2)和物种数(18.73种/m2)等方面均显着高于以定居放牧为主的内蒙古(总盖度38.5%、分种盖度44.99%、基盖度18.43%、枯草盖度13.18%、抽穗率8.75%、总株丛数81.03株丛/m2、鲜草产量129.91g FW/m2、物种数13.52种/m2)。其中退化草地的基盖度、枯草盖度和砂石盖度差异极显着,是草地退化评价的重要指标。鉴于放牧和气候等因子的影响,在生殖枝、营养枝高度方面两国差异不显着。不宜作为草地退化的评价指标。3.中蒙不同放牧方式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影响研究:蒙古国定居放牧草原群落中多年生植物比例极显着高于内蒙古定居放牧,而一、二年草本植物显着低于内蒙古;蒙古国游牧放牧的植被群落的多年生和二年生草本植物显着高于内蒙古二季轮牧草原群落,而一年生草本显着低于内蒙古。群落水分生态型研究显示:蒙古国定居和游牧草原群落的旱生、旱中生、中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均显着高于内蒙古定居和二季轮牧群落。蒙古国游牧方式较内蒙古定居放牧利于维持了群落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4.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研究结果:以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主的内蒙古定居放牧草场的饮水点相对固定,草地的践踏损伤程度高于以地上水源为主的蒙古游牧,内蒙古植被群落平均总盖度(38.49%)、基盖度(18.43%)、枯草盖度(10.0%),显着低于以蒙古国利用地表水放牧类型的平均总盖度(53.70%)、基盖度(34.14%)、枯草盖度(19.57%);蒙古国定居草场的砂石盖度(21.93%)显着低于内蒙古定居草场的砂石盖度(32.76%)。5.中蒙典型草原放牧方式对群落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总平均全氮(0.28g · kg-1DW)与蒙古国(0.26g · kg-DW)差异不显着;全磷、全钾含量(2.23和0.75g · kg-1DW)显着高于蒙古(1.19和0.47 g · kg-1DW);糖含量(33.32 g · kg-1DW)、叶绿素含量(2.64 g · kg-1DW)和胡萝卜素含量(0.70 g· kg-1DW)也显着高于蒙古(18.41、1.51 和 0.41 g· kg1DW)。放牧方式、放牧强度和放牧水源距离等放牧因素对典型草原主要植物营养特性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内蒙古定居放牧、二季轮牧放牧方式间的营养差异显着,而游牧为主的蒙古国放牧方式对草原营养特性的影响不明显。6.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在四季游牧为主的蒙古国典型草原,放牧方式、放牧强度和水源距离对土壤营养含量及比例关系影响不显着。而在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方式、放牧强度和水远距离均有较大的影响。中国内蒙古与蒙古两地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间的差异显着。其中内蒙古土壤的 N、P、K 含量(0.62 g·Kg-1、0.23g·Kg-1、6.66g·Kg-1)显着低于蒙古国 N,P,K 含量(14.97 g · Kg-1、0.45 g · Kg-1 8.69g · Kg-1)。7.不同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种子库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蒙古国总平均土壤种子库密度(3098.92粒·m2)极显着高于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2492.29粒·m2)。以四季游牧为主的蒙古国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3122.26(粒·m2)显着高于内蒙古两季轮牧(1578.55粒·m-2);蒙古国打草场种子库密度(11963.03粒·m2)显着高于内蒙古打草场(2350.73粒·m2);内蒙古定居放牧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1643.41粒·m2)显着高于蒙古国定居放牧草场种子库密度(3207.66粒· m 2)。8.蒙古高原不同放牧制度的生态学差异研究结果:中国内蒙古长期定居放牧后,草地生物的食物链断裂,阻断了物质流的交融互补,降低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被破碎化管理,打破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损伤的自然恢复。而蒙古游牧制度则相反,以不断变换移动的放牧方式适应蒙古高原复杂的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植物群落特征,维持了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蒙古高原上游牧制度有其独特的社会和自然属性,有其严密的科学性和生态学价值,今后应重视蒙古游牧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弘扬其生态学价值,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蒙古民族的智能游牧制度。
李永强[9](2016)在《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荒漠草原是旱生性最强和对外界干扰最敏感的草原生态系统,承受着严重的风蚀和放牧双重胁迫。开展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利用强度对风蚀过程影响的研究,可以阐明草地放牧对干旱区风蚀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科学规划放牧制度、合理制定草地区域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在连续开展11年的随机区组放牧样地(设置4个载畜率0.93、1.82、2.71、0sheep/hm2/year)布设BSNE集沙仪,通过2年(2013年4月——2015年4月)共4个采样期的监测,研究载畜率与风沙通量的定量关系及风蚀物粒度特征;并通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风洞吹蚀试验,研究载畜率与风蚀速率的定量关系及估测不同载畜率荒漠草原风蚀总量。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载畜率对风沙通量影响显着:荒漠草原区,日平均风沙通量在2.38-31.39 g/m/d之间,平均为16.00 g/m/d(所有季节均值);载畜率对风沙通量有显着影响,随载畜率的增强,风沙通量逐渐增加;生长季风沙通量明显小于非生长季;载畜率和季节对风沙通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非生长季节不同载畜率间的风沙通量差异远小于生长季载畜率间的差异。(2)不同季节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风沙流结构影响各异:生长季风沙流结构垂向分布符合经典的风沙流指数递减函数,而非生长季,该函数拟合效果较差,可能由于植被留茬高度的差异,风沙流结构表现不同的规律;生长季,载畜率主要增加近地表含沙量,非生长季,50 cm以上含沙量明显增加。垂直高度较高的风沙流,主要受季节控制,载畜率影响较小,载畜率间的风沙流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近地表层次。(3)荒漠草原风沙沉积物粒径分选作用与垂向分布结构明显:风沙沉积物颗粒<250 μm的土壤颗粒为主,占所有沉积物颗粒的85%以上;随着高度增加,风蚀物颗粒组成逐渐变细,风蚀作用下,土壤表土中D50颗粒(<50μm)最为活跃,而D50-125(50-125 μm)和D125-250颗粒(125-250 μm)在表土中有相应的聚集现象;重度和中度放牧区,<50μm颗粒富集比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规律较稳定,而CK和LG区,在50 cm以上,富集比随高度增加不再变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放牧导致更多的细颗粒在更高垂直高度累计,这一层次属于悬移颗粒,有可能传递更远的距离,对草地营养损失可能影响更大。(4)风沙沉积物C、N等元素含量水平输移垂直分布梯度明显: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区,每1000kg风蚀沉积物,含有全碳30.90kg、全氮2.87 kg,风蚀过程带走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沉积物的养分含量与载畜率有直接的关系,对照区保留有更丰富的营养,风沙营养水平更高,随着载畜率的增强,沉积物全碳和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近地表沙尘营养含量最低,但随高度增加,在50 cm高度沉积物营养基本达到峰值的95%,然后随高度变化较少。风沙沉积物垂直高度和载畜率之间对营养含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CK和LG处理,不同高度间沉积物养分水平差异较小,MG和HG区,不同高度沉积物养分水平差异较大,高载畜率风沙沉积物营养水平有更显着垂直梯度分布,特别是近地表层次。沉积物C/N比为平均为10.88,但C/N计量关系受载畜率影响显着,随载畜率增加,沉积物中全碳含量下降更显着,使得C/N比表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风蚀带走了土壤中最富营养的部分,与表土相比,几乎所有的元素含量在沉积物中都表现更高的富集浓度。(5)载畜率增大了荒漠草原风沙沉积物营养的流失:营养通量是养分含量和风蚀颗粒质量的综合反映;荒漠草原区,非生长季养全碳和全氮通量分别占到全年通量的68%和65%;随载畜率增大,营养通量逐渐增加,重度放牧区平均营养通量是对照区的1.8倍,重度放牧区风蚀物营养水平低但有较高的营养通量,风蚀和放牧加剧了土壤养分的进一步流失。(6)基于风洞吹蚀方法的不同载畜率风蚀强度估测:基于风洞试验并结合试验期间每10分钟详细风速风频数据分析,风蚀强度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CK区风蚀强度115.24 t/km2. Year,重度放牧区达到648.95 t/km2. Year,与典型草原的重度放牧利用相比,风蚀强度高出10倍。放牧活动导致的土壤践踏强度增加及可食性牧草减少是导致风蚀强度增加的共同因素,但其作用过程并非线性关系。(7)放牧-风蚀耦合影响荒漠草原稳定性的机制:放牧利用是草地管理的主要方式,相对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退化原因,风蚀和放牧过程的耦合,是导致荒漠草原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细颗粒损失、带走更丰富的营养、放牧区更活跃的风沙流结构,这些都是荒漠草原草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草地禁牧政策和措施,在推动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抑制了草地风蚀和退化趋势,说明政府在近年来实施的草地管理方略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宏观的调控和政策引导,草地风蚀与荒漠化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未来草地利用中,应当继续实施草地保护的策略和措施,促进草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张俞[10](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文中研究指明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喀斯特地区具有世界最典型的脆弱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不断扩大的石漠化问题已经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改善“贫困—掠夺资源—环境退化与恶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是我们目前恢复石漠化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熊康宁,1999)。袁道先(2014)院士指出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是治理石漠化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国务院2008年批复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中,如何充分利用牧草资源提高牧草利用效率来发展草地畜牧业是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研究石漠化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是非常必要的举措。在2013-2016年以生态学的生态位互补理论、动物营养学的健康养殖理论、自然地理学的空间异质性理论为基础。根据“自然地理特征-植被-动物”一体化农业生产体系。选取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的典型代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典型代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示范基地。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了解石漠化周边相似原生植被群落、植物适生耐旱耐寒特性、不同地貌部位或生境梯度差异等为参考背景;野外与室内实验取证分析方法测定不同牧草的营养价值;结合牛羊的实体消化,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等级石漠化条件下的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体系。分别在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理论基础、耦合模式、关键技术、技术示范、监测评价、模式推广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依托“自然地理特征-植被-动物”的生态畜牧业生产理论提出混合牧草营养转化率要高于单一牧草,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的最佳混合比例为3:7,加强更多品种科属牧草的搭配来满足牛羊的营养需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选取优质的适生牧草白三叶(trrifoliumrepensl.)、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扁穗雀麦(bromuscatharticusvahl.)、多年生黑麦(loliumperennel.)、鸭茅(dactylisglomeratal.)、皇竹草(pennisetumsineseroxb)及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等植物,通过瘤胃瘘管法对单播、不同混合比例牧草营养成分降解率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羊对该地区白三叶、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牧草的营养吸收利用状况较好,混合牧草营养转化率要高于单一牧草,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的最佳混合比例为3:7。动物营养需求的多样性是维持家畜健康的基础,多物种建立的系统符合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在石漠化地区草地建设中应充分遵循这一基本规律,适当增加草地生产系统的多样性,以提高草地系统对自然地理的适宜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在优质的牧草中优化配置,加强更多品种科属牧草的搭配来满足牛羊的营养需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2)在不同等级石漠化条件下提出牧草的营养搭配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模式,研发出牧草营养搭配与草畜配套两大体系,接下来需要发展良种繁育技术优化产业布局来完善草蓄配套体系。基于不同等级喀斯特生态环境中适生物种的选取和牛羊营养需求的标准提出了牧草的营养搭配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模式。依据不同科属牧草营养的差异性,充分利用混合牧草来进行营养的差异互补,采用实体消化实验得出混合牧草营养转化率要高于单一牧草,同时加强牧草营养的搭配产量能提高14%-25%左右,能有效的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提出了牧草营养搭配系统模式。草畜配套系统是将牧草和畜牧业的关系有效的结合,加大草畜配套系统设施、加强牧草种植技术培训、建立牛羊等牲畜养殖基地、畜禽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形成完整的产业技术链条。在未来发展牧草营养搭配体系中饲草作为牲畜的主要营养来源,为促进草地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应该更加注重牧草的质量与数量,选育和引进更多品种牧草,增加乡土植物对牛羊营养供给的贡献率。(3)提出牧草种植技术、牛羊的饲养技术、冷暖季型牧草的建植组合分区技术和牛羊棚圈的建设技术,在此基础上有待扩大技术体系完善技术流程。牛的饲养方式采用舍饲喂养,能有效控制牛对牧草的践踏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运动量有助于增肥。羊的饲养方式采用舍饲加放牧。放牧加饲补的育肥方式更加注重草地上的牧草状况进行判断,决定晚上舍内饲补的精料多少,秋冬季节牧草的供给量大大减弱,一般要按照体重的0.5%-1%补饲混合精料。建议加强野生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饲草新能源,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精饲料补充料,形成以优质牧草为主、精料补充的营养相对全面的饲草饲料生产格局。(4)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在毕节撒拉溪、贞丰-关岭花江示范规模55hm2,示范效果良好,下一步可扩大示范点分布数量,发展典型示范农户。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于2013年9月份开始实施。示范技术有,牛圈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羊圈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牧草营养搭配技术示范工程。草地改良技术示范工程、牧草种植技术示范。目前示范区内草饲技术已经得到百姓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百姓积极参与其中发展种草养畜产业,示范区畜牧业已经步入良性循环。但是示范布局相对较少,百姓参观学习条件欠缺。在今后的示范工程中应该加大示范面积,扩大示范点分布数量。组织典型示范户,给当地百姓传授经验。(5)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的监测评价显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收入增加、石漠化面积减小,石漠化治理出现良性的发展趋势,可进一步完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采用半放牧半舍饲、舍饲的喂养方式,通过人工能够有效的控制高强度高频率的连续放牧。有助于牧草的恢复、增强牧草的覆盖度、提高草场利用的均匀性,从而比连续放牧有较高植物多样性指数。通过长期的牛羊消化试验、体重增肥效果和牧草野外产量营养动态监测,发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牧草混合搭配比例适中。土壤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侵蚀模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民经济状况改善。在未来的监测评价中,要增加监测评价指标,扩大监测面积,保障草地畜牧业对石漠化治理的贡献率。
二、绵羊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上连续放牧、践踏和粪便返回地里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绵羊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上连续放牧、践踏和粪便返回地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放牧方式对典型草原群落水平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植物功能性状及其研究进展 |
1.3 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
1.4 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
1.5 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1.6 科学问题 |
1.7 技术路线 |
二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锡林浩特市气候年动态特征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取样方法 |
2.4.1 植物功能性状 |
2.4.2 地上生物量 |
2.4.3 地下生物量 |
2.4.4 碳交换指标的测定 |
2.5 计算公式 |
2.6 统计分析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放牧方式下的特征 |
3.1.1 放牧方式对群落水平形态性状的影响 |
3.1.2 放牧方式对群落水平元素性状的影响 |
3.2 放牧方式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3.2.1 不同放牧方式下功能群物种组成 |
3.2.2 不同放牧方式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
3.2.3 不同放牧方式下的功能多样性变化 |
3.3 放牧方式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3.3.1 不同放牧方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放牧方式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放牧方式下的碳交换指标变化 |
3.4 不同放牧方式下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3.4.1 群落加权平均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3.4.2 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四 讨论 |
4.1 不同放牧方式对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方式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 不同放牧方式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4.4 结合群落水平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解释放牧方式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五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论文选题来源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改良 |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
1.6.1 多年生黑麦草 |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方法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2.4 讨论 |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
3.3.7 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 |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
6.3.2 土壤化学性质 |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6.3.7 结构方程模型 |
6.4 讨论 |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3)不同放牧家畜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1.1.2 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1.1.3 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
1.1.4 放牧家畜对草地土壤系统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和植被构成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设计及处理 |
2.2.2 植物-土壤调查和测定 |
2.2.3 计算与统计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1 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 |
3.1.2 不同放牧家畜对典型草原植物组成的影响 |
3.1.3 不同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1.4 不同放牧家畜对主要植物高度和基部盖度的影响 |
3.2 不同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地上现存量 |
3.3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3.3.1 不同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功能群生产力分配的影响 |
3.3.2 不同家畜放牧下草地植物群落净初级生产力、牧草采食量和季末残留量 |
3.4 不同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的影响 |
3.4.1 大针茅种群空间自相关系数 |
3.4.2 大针茅种群空间变异函数 |
3.4.3 大针茅种群空间格局2D图 |
3.4.4 羊草种群空间自相关系数 |
3.4.5 羊草种群空间变异函数 |
3.4.6 羊草种群空间格局2D图 |
3.5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地上现存量 |
4.3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4.4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硕士学习期间发表/参与发表的论文 |
(4)畜粪添加对高寒草地植被及土壤特征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畜粪成分及排泄量 |
1.1.1 畜粪成分 |
1.1.2 畜粪排泄量及时空分布 |
1.2 畜粪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1.2.1 畜粪对草地植被的施肥与窒息作用 |
1.2.2 畜粪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1.3 畜粪对草地土壤的作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牦牛粪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高寒草甸的作用 |
2.1.2 养分添加种类对退化高寒草原的作用 |
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2.1 植物种重要值 |
2.2.2 群落特征 |
2.2.3 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其构成 |
2.2.4 植物多样性指数 |
2.2.5 牧草养分 |
2.2.6 土样养分 |
2.2.7 草地稳定性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牦牛粪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高寒草甸的作用 |
3.1.1 主要物种重要值 |
3.1.2 植物群落特征 |
3.1.3 生物量构成 |
3.1.4 草地群落植物科、属、种多样性 |
3.1.5 牧草养分 |
3.1.6 土壤养分 |
3.2 养分添加种类对退化高寒草原的作用 |
3.2.1 主要植物重要值 |
3.2.2 植物群落特征 |
3.2.3 功能群生物量构成 |
3.2.4 植物物种多样性 |
3.2.5 牧草养分 |
3.2.6 土壤养分 |
3.2.7 草地稳定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草地群落结构特征 |
4.2 草地牧草养分 |
4.3 草地土壤理化特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寒牧区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高寒草甸放牧家畜消化代谢及牧草营养价值评定 |
2.2 温室气体甲烷的产生与排放 |
2.3 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的测定方法 |
2.4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量的计算与预测 |
2.5 反刍动物肠道CH4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4.1 主要研究内容 |
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寒牧区自由放牧藏绵羊消化代谢及其甲烷排放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 |
2.2.4 放牧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量测定 |
2.2.5 样品分析 |
2.2.6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自由放牧藏绵羊各分析指标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动态差异性分析 |
2.3.2 自由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代谢特征 |
2.3.3 自由放牧藏绵羊氮代谢特征 |
2.3.4 自由放牧藏绵羊能量代谢特征 |
2.3.5 自由放牧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特征 |
2.3.6 自由放牧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量预测 |
2.3.7 自由放牧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寒牧区零牧藏绵羊消化代谢与甲烷排放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样品分析 |
3.2.5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零牧藏绵羊各指标的年份与季节变化动态差异性分析 |
3.3.2 零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代谢特征 |
3.3.3 零牧藏绵羊氮代谢特征 |
3.3.4 零牧藏绵羊能量代谢特征 |
3.3.5 零牧藏绵羊甲烷排放特征 |
3.3.6 高寒草甸牧草DE和ME含量预测方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冷季补饲藏绵羊的消化代谢及其屠宰性能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 |
4.2.4 样品分析 |
4.2.5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不同观测指标的影响 |
4.3.2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屠宰前体尺的影响 |
4.3.3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4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羊肉品质的影响 |
4.3.5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羊肉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禾草/三叶草草地的类型及分布 |
1.2 禾草/三叶草草地建植方式 |
1.3 禾草/三叶草草地管理措施 |
1.4 刈牧利用对禾草/三叶草草地的影响 |
1.5 禾草和三叶草竞争、互惠及群落稳定性特征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草地改良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草地建植后的管理 |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1 样地设置 |
2.3.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3 土/草样样品采集和分析 |
2.3.4 草地生产效益分析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常规/轮作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 |
3.1.1 主要植物种重要值 |
3.1.2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1.3 主要植物种株丛大小 |
3.2 常规/轮作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生物量构成 |
3.2.1 死/活物质及根系生物量 |
3.2.2 功能群生物量构成 |
3.2.3 草地群落植物种Raunkiaer频度系数 |
3.2.4 草地群落稳定性指数(Gordon指数) |
3.3 常规/轮作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土草养分 |
3.3.1 牧草养分 |
3.3.2 土壤养分 |
3.4 常规/轮作改良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经济效益 |
3.4.1 常规/轮作改良草地建植投入 |
3.4.2 常规/轮作改良草地牧草效益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物种及生物量构成 |
4.1.2 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 |
4.1.3 主要种群年龄结构 |
4.1.4 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蒙古国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对放牧利用持续时间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草地的分布及功能 |
1.2 放牧对草地植物功能群组的影响 |
1.3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1.4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养分含量的影响 |
1.5 放牧对草地牧草消化率的影响 |
1.6 放牧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6.1 放牧对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6.2 放牧对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特征 |
2.1.2 气候特点 |
2.1.3 植被特点 |
2.2 试验地位置及取样设计 |
2.2.1 试验样地地理位置 |
2.2.2 试验数据获取及样本容量 |
2.3 试验测定方法 |
2.3.1 牧草化学成分的测定 |
2.3.2 牧草消化率及相关指标测定 |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放牧对不同功能群组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1 放牧对禾本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2 放牧对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3 放牧对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4 放牧对菊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5 放牧对一、二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6 放牧对苔藓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7 放牧对杂类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8 植物类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 放牧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1 放牧对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
3.2.2 放牧对群落盖度的影响 |
3.2.3 放牧对群落凋落物的影响 |
3.2.4 放牧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5 群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放牧对群落牧草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1 水分含量差异 |
3.3.2 干物质含量差异 |
3.3.3 粗蛋白含量差异 |
3.3.4 粗脂肪含量差异 |
3.3.5 粗纤维含量差异 |
3.3.6 粗灰分含量差异 |
3.3.7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 |
3.3.8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 |
3.3.9 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差异 |
3.3.10 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 |
3.3.11 代谢能差异 |
3.3.12 群落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3.4 群落牧草体外消化率差异 |
3.4.1 不同年份之间体外消化率差异 |
3.4.2 不同放牧利用持续时间之间体外消化率差异 |
3.4.3 不同地形之间体外消化率之间的差异 |
3.5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3.5.1 土壤pH之间的差异 |
3.5.2 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差异 |
3.5.3 土壤氮含量差异 |
3.5.4 土壤磷含量差异 |
3.5.5 土壤钾含量差异 |
3.5.6 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 |
3.5.7 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3.6 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与群落特征的关系 |
3.6.1 相关性分析 |
3.6.2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
3.6.3 各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与群落生物量的关系 |
3.7 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与群落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 |
3.7.1 相关性分析 |
3.7.2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
3.8 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与体外消化率之间的关系 |
3.8.1 相关性分析 |
3.8.2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
3.9 土壤理化性质与群落特征的关系 |
3.9.1 相关性分析 |
3.9.2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
3.10 土壤理化性质与群落物质含量的关系 |
3.10.1 相关性分析 |
3.10.2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
3.11 不同层次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3.11.1 不同植物类群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3.11.2 群落特征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3.11.3 群落物质含量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3.11.4 消化率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3.11.5 土壤理化性质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3.11.6 综合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放牧对草地植物类群及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4.2 放牧对草地牧草物质含量及消化性能的影响 |
4.3 放牧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 蒙古国目前草地利用现状及注意问题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蒙古高原中蒙典型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草地资源概述 |
1.1.1 草地资源及其地位 |
1.1.2 全球草地资源及其人类活动 |
1.2 蒙古高原草地资源概况 |
1.2.1 中国内蒙古草地资源概况 |
1.2.2 蒙古国草地资源概况 |
1.3 国内外草原放牧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1 草地放牧生态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
1.3.2 草地放牧利用制度 |
1.3.3 国内外草原放牧利用方式的研究 |
1.4 蒙古民族游牧生态学 |
1.4.1 游牧及游牧民族 |
1.4.2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渊源 |
1.4.3 草地退化与放牧制度关系研究 |
1.5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
1.5.1 放牧对天然草地的主要影响 |
1.5.2 放牧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5.3 放牧对草地土壤性能的影响 |
1.5.4 放牧对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1.6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1.6.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概述 |
1.6.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1.6.3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 项目研究概述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目标 |
2.3 技术路线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研究方案 |
2.6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6.1 研究特色 |
2.6.2 创新点 |
3 研究区域概况、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放牧制度和放牧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 |
3.2.2 草地生产性能、草地健康状况和土壤性状的研究方法 |
3.2.3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4 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 |
4.1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点与材料(见第二章)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群落特征影响 |
4.2.2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群落特征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盖度的影响比较 |
4.3.2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枯草盖度的影响比较 |
4.3.3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表面砂石盖度的影响比较 |
4.3.4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高度的影响比较 |
4.3.5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繁殖特征的影响比较 |
4.3.6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生物产量特征的影响比较 |
4.3.7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植物种数的影响比较 |
4.4 小结 |
5 放牧强度对中蒙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 |
5.1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点与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超载程度比较 |
5.2.2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的相关性比较 |
5.2.3 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的关系 |
5.3.2 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
5.4 结论 |
5.4.1 放牧强度对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的影响 |
5.4.2 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
6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 |
6.1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地点与材料(见第二章) |
6.1.2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饮水方式对放牧强度影响的比较 |
6.2.2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放牧强度影响的比较结果 |
6.3.2 不同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影响 |
6.4 结论 |
7 放牧对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材料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2 放牧强度对中蒙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3 水源距离对中蒙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3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组成与放牧方式、超载率和水源距离相关性 |
7.3.1 群落生活型组成与各放牧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7.3.2 群落水分生态型组成与各放牧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7.4 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组成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4.1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4.2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水分生态型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5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方式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
7.5.1 放牧方式对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7.5.2 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7.5.3 放牧饮水对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7.5.4 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各放牧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7.6 放牧对群落重要值的影响 |
7.7 讨论 |
7.7.1 放牧对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组成影响的分析讨论 |
7.7.2 放牧对典型草原群落水分生态型组成影响的分析讨论 |
7.7.3 群落生活型组成与多样性指之间的关系 |
7.7.4 放牧对群落多样性指数影响的分析讨论 |
7.7.5 放牧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
7.7.6 各群落特征与重要值关系的强弱 |
7.8 小结 |
8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研究材料 |
8.1.2 研究方法 |
8.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土壤营养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研究材料 |
9.1.2 研究方法 |
9.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土壤营养特性的影响 |
9.2.2 放牧因子与中蒙典型草原群落土壤营养特性的相关关系 |
9.2.3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植被特征与土壤营养特性的相关关系 |
9.3 讨论 |
9.3.1 放牧因子对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影响的差异 |
9.3.2 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的差异 |
9.3.3 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与放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异 |
9.3.4 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与植被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差异 |
9.4 小结 |
10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及植被与种子库关系影响的比较研究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研究材料 |
10.1.2 研究方法 |
10.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的影响 |
10.2.2 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与植被群落特性相关性分析 |
10.2.3 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与放牧因子相关性分析 |
10.3 讨论 |
10.3.1 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与放牧的关系 |
10.3.2 中蒙典型草原地土壤种子库特性与地上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 |
10.4 小结 |
11 讨论与结论 |
11.1 讨论 |
11.1.1 蒙古高原蒙古民族游牧制度的现代生态学价值 |
11.1.2 蒙古高原不同放牧制度的现代生态学比较 |
11.1.3 草地退化与放牧制度关系 |
11.1.4 放牧方式、放牧强度与植被特征 |
11.1.5 放牧方式、放牧强度与植被植物多样性 |
11.1.6 放牧方式、放牧强度与土壤特征 |
11.1.7 探讨草原健康评价法 |
11.2 小结 |
11.2.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下载畜量和放牧强度比较 |
11.2.2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影响的研究 |
11.2.3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的植被特征相关性研究 |
11.2.4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研究 |
11.2.5 蒙古高原典型草原放牧方式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1.2.6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植被营养特性的比较研究 |
11.2.7 放牧因子与群落营养特性相关性研究 |
11.2.8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间相关性研究 |
11.2.9 放牧因子与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相关性研究 |
11.2.10 放牧因子与土壤植物营养特性相关性研究 |
11.2.11 放牧因子与土壤种子库特性相关性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植物名录 |
作者简介 |
(9)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1 风蚀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
1.1.2 放牧和风蚀是影响荒漠草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
1.1.3 放牧强度对草原风蚀过程影响的研究不足 |
1.1.4 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草原的典型性 |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2.1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
1.2.2 放牧对土壤结皮影响的研究 |
1.2.3 风蚀对土壤颗粒和养分损失影响的研究 |
1.2.4 风沙流研究 |
1.2.5 风蚀模型研究 |
1.2.6 风蚀采样方法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植被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和分析方法 |
2.3.1 风沙流输沙通量和结构测定 |
2.3.2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 |
2.3.3 风洞吹蚀速率测定 |
2.3.4 植被和地表结皮特征测定 |
2.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 不同载畜率风沙流输沙通量及其影响因子 |
3.1 输沙通量变化 |
3.2 不同载畜率处理风沙流结构 |
3.3 利用风沙流指数函数估算不同高度风沙流分配 |
3.4 植被和枯落物盖度对输通量的影响 |
3.4.1 不同载畜率植被和枯落物盖度变化 |
3.4.2 植被和枯落物盖度与输沙通量的关系 |
3.5 群落高度对输沙通量的影响 |
3.5.1 不同放牧强度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
3.5.2 群落高度和输沙通量的关系 |
3.6 讨论 |
3.6.1 风沙流结构 |
3.6.2 风蚀率和输沙通量 |
3.7 小结 |
4 不同载畜率风沙沉积物粒径特征 |
4.1 风沙沉积物粒径组成 |
4.2 风沙沉积物小于D250颗粒富集比 |
4.3 土壤表面结皮盖度及粒度特征 |
4.4 讨论 |
4.4.1 垂直高度和放牧对沉积物物粒径的影响 |
4.4.2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地表及粒度特征 |
4.5 小结 |
5 不同载畜率风蚀过程中的养分运移 |
5.1 不同载畜率风沙沉积物碳运移规律 |
5.1.1 沉积物全碳含量 |
5.1.2 风沙沉积物全碳通量 |
5.2 不同载畜率风沙沉积物氮运移规律 |
5.2.1 风沙沉积物氮含量 |
5.2.2 风沙沉积物氮通量 |
5.3 不同载畜率和采样季节风沙沉积物C和N关系 |
5.3.1 不同载畜率和季节沉积物C和N相关性 |
5.3.2 不同载畜率和集沙高度风沙沉积物C/N比变化 |
5.4 风沙沉积物和土壤表土C、N、H、S化学计量特征 |
5.4.1 风沙沉积物和土壤表土总碳组成变化 |
5.4.2 风沙沉积物和土壤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及相关性 |
5.5 讨论 |
5.5.1 风沙沉积物化学计量特征 |
5.5.2 风蚀对土壤养分及碳循环的影响 |
5.6 小结 |
6 基于风洞模拟的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抗蚀特征比较 |
6.1 不同载畜率原状吹蚀样方植被和土壤粒度特征 |
6.2 不同载畜率草地风洞吹蚀速率 |
6.3 风洞吹蚀速率与植被特征的关系 |
6.4 2013-2015年荒漠草原风蚀损失评估 |
6.5 讨论 |
6.5.1 风蚀速率和风速的关系 |
6.5.2 风洞方法与草原风蚀速率 |
6.6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展分析 |
7.3 问题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草地营养与牛羊健康 |
2 草地营养与牛羊健康的关系 |
3 草地营养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理论基础 |
1 牧草营养成分状况及适口性分析 |
2 牧草产量分析 |
3 草地营养利用率对牛羊健康的影响 |
3.1 实验研究设计 |
3.2 单一牧草对牛羊的消化代谢影响 |
3.3 混合牧草对牛羊的消化代谢影响机制 |
四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耦合模式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4.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五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
1 喀斯特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
1.1 牧草种植技术 |
1.2 牧草刈割技术 |
1.3 牧草贮藏技术 |
1.4 草地建植技术 |
1.5 牧草评价技术 |
1.6 牛羊棚圈建设技术 |
1.7 牛羊的营养饲补技术 |
1.8 牛羊的疾病防范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
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3.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 |
六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
1 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
1.1 毕节撒拉溪朝营示范点 |
1.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示范点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2.1 毕节撒拉溪朝营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
2.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
3 畜牧养殖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
3.1 毕节撒拉溪朝营示范点畜牧养殖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
3.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示范点畜牧养殖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
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 |
4.1 工程化设计与工艺流程 |
4.2 工程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 |
5.1 毕节撒拉溪朝营示范点建设成效 |
5.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示范点建设成效 |
七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监测评价 |
1 试验检测样地设置 |
2 生态效益评价 |
3 经济效益评价 |
4 石漠化治理评价 |
八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推广与应用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推广与应用 |
1.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草畜配套技术模式适宜地区及综合整治措施 |
1.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草畜配套技术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推广与应用 |
2.1 贞丰-关岭花江示范区草畜配套技术模式适宜地区及综合整治措施 |
2.2 贞丰-关岭花江示范区草畜配套技术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九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绵羊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上连续放牧、践踏和粪便返回地里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放牧方式对典型草原群落水平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D]. 王雯.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3]不同放牧家畜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苏日古嘎.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畜粪添加对高寒草地植被及土壤特征的作用[D]. 徐文兵. 兰州大学, 2020(12)
- [5]高寒牧区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特征[D]. 郭鹏辉. 兰州大学, 2020
- [6]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D]. 刘慧紧. 兰州大学, 2019(08)
- [7]蒙古国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对放牧利用持续时间的响应[D]. 图门巴雅尔(PUREV Tumenbayar).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8]蒙古高原中蒙典型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D]. 吴恩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9]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李永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