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排水工程作为市政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严格把握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这一项目已经被城市基础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市政工程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在城市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对城市的污水进行收集、输送,使人们免受脏水、废水的影响,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及其对城市的外貌进行改善等。所以说,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进行探讨与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意义
市政工程是一种公益性工程,其主要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排水工程是城市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给排水管道的重视,保证排水管道顺畅,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能够承担城市水循环能力,保证居民拥有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2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2.1.1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
在全面展开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之前应先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依据勘查结果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部分处理方式和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不相符,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质疑,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问题合理的解决。
2.1.2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检查
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也是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首先应积极组织施工材料招投标工作,选取市场信誉好、具有相关资质和企业规模较大的材料供应商,然后在工程材料进场之前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材料不予以进场使用。通过严格的施工材料质量检查工作来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1.3调查地下管线铺设情况
在施工前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区域资料并联系相关部门对施工区域地下埋设管道线路的情况进行摸查,将管道线路的用途、数量、位置以及铺设走向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果需要将管道进行拆迁,应制定拆迁方案,确定拆迁时间和拆迁措施等。仔细的调查地下管线的铺设情况确保后期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种施工状况。
2.1.4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之前,相关工程负责人应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处理。所以相关工程负责人应在考察的过程中及时将所观察的问题记录在本,并注明解决方案。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环境较为复杂,在工程施工之前应做好充足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沟槽开挖的两侧设置相对应的安全措施。
2.2沟槽开挖
(1)在对管道沟槽进行开挖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扰动槽底的土壤,如果出现了超挖现象,不得使用回填土进行处理;(2)槽底不得有水浸泡或者受冻,随着槽底开挖,应及时进行排水处理;(3)应依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机械的规格和开挖能力、季节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来制定槽底的开挖方案。如果使用机械开挖槽底,应在距离槽底设计标高20到30cm处改用人工开挖。
2.3管道支墩
管道支墩前应对管道进行最基础的处理,并压实管坑,清除管坑中的杂物等,再放入支墩。为进一步巩固支墩位置,或受外因作用而导致支墩位移,施工人员可采用混凝土对支墩进行加固处理,但使用混凝土后需让其凝固至少一周后方可继续下一步工序。此外,为进一步保证支墩构造的准确性,在埋设支墩前,应查看其与周围的紧密性,并尽可能减少缝隙的数量,以提升支墩的稳固程度。在放置支墩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地基稳固处,进而提升支墩的稳定性,使其不受外力因素影响。若无稳定的地基,可临时搭建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以起到支护的作用。
2.4钢管安装
钢管安装前,施工人员应仔细复核钢管的尺寸、种类和数量等,并根据施工的图纸要求对其进行编号、配管。配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管壁厚等同、管径相关最小等对接原则,进而有效降低或避免接缝缝隙,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管对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使用专业的焊工,并确保焊工是持证上岗;焊接过程中,必须完全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对于纵向和环向的钢管焊缝处,不能使用点焊的方式;且管节焊接前,应先进行修口。钢管端的端面坡口、间隙和钝边等部位,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进行点焊、对称处理,并保持其薄厚的程度和第一层焊接基本接近。
2.5试压技术
在完成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后需通过管道试压保证其实际施工质量。应用分段试压管道法,将最大试压长度设置为1km,附件管道的最大长度设置为0.5km。如果试压管段材质不同,则可选用多种试压手段。针对管道的支撑挡板部分,不但应对其牢固性进行监测,还需尽量避免支撑设施松动及脱落,检查是否遗留阀门封板。准备压力表、试压泵时,若选用弹簧管压力表,那么应确保其精度为1.5级以上,表盘直径最低为15cm,测量范围达到试压标准的1.4倍,确认试压时相应阀门的开启状态。完成管道注水操作后,将水压控制在0.2~0.3MPa范围内,确保管壁被全部浸泡,浸泡时间至少为2d。通过逐级升压形式进行试压,每级最好为0.2MPa。进行试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检查漏水情况,并进行试压后渗水检测。如果10min落压不足0.05MPa,则为合格,无需进行渗水量的检测。
2.6雨水孔施工技术
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的过程中,出于对汛期泄洪作用的考虑,需要应用雨水孔施工技术进行管道连接,以此将多余水分及时排出,确保路面环境。雨水孔作为最稳固的构件,对此应用合适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管道承压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标高和中心线间的最佳距离,通过对中心线区域线路的设计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在管道内部做好补缝处理,保障内壁与内井的密实性。
2.7闭水试验
在确认管道井外、管道检测合格,沟槽没有积水,预留孔洞牢固、严密的情况下进行闭水试验检测水位,一般在注水完成后一天内进行,当管道内顶的水位受到井室影响低于2m,则应结合实际高度情况进行重新计算,注意测量渗水量时间不可低于30min。
2.8土方回填
闭水试验合格以后,应进行土方回填,回填的土方不应有混凝土块、石块、碎砖等尖锐的杂物。回填的过程中,应确保回填土有一定含水量,且不过分干燥或潮湿。回填前,施工人员还应对土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以确保其最大的干密度和最佳的含水率;在回填期间,施工人员应保证槽内无明显的积水。回填结束以后应对回填土进行夯实,并对每层的土方进行质量检验;同时,强化管道两侧的高度差,以免出现“高低坡”的情况。
3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3.1严审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方案
施工监管或监理部门应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前,审核相关的图纸和图纸上的数据;一旦发现图纸有问题,须及时告知设计方和施工方,让其立即进行整改;对于整改后的图纸还应进行复核,只有复核通过后方能进行施工。对于设计的图纸与预期图纸存在较大的差异,监管部门也应要求设计方队设计图纸进行修整与完善,并适时调整施工的范围。此外,监管部门应与施工方拟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进而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并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3.2加大对施工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的材料、设施、方案以及施工人员等,进而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和技术。在勘察施工现场过程中,监管人员应全方位分析勘察的结果,以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能够满足预期的标准,对于影响施工质量的部分,应立即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以便其作出整改,进而保证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完工,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3.3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
①根据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施工的时间以及流程等进行科学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流程、操作和相关规范标准基本一致;②严格监管施工技术应用的每个过程,并详细掌握施工技术使用的情况,以便提升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紧密相连,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市政建设工程,同时与城市人民的正常生活紧密相关,优化排水管道施工工艺,保证其市政排水的系统质量。
参考文献:
[1]鞠忠.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10(16):65.
[2]刘毅.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浅谈[J].绿色建材环保,2017(1):158.
[3]季鑫书.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J].绿色建材环保,2017,5(86):314-21.
[4]杨芷英.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技术的应用[J].绿色建材环保,2014,10(4):159-161.
论文作者:陈正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图纸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