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_新型城镇化论文

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建设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域旅游、“旅游+”等理念的提出是对旅游融合势能的高度概括。全域旅游提倡全空间、全景化发展,从空间上肯定了偏远的乡村地区和作为服务极核的城镇体系的功能。旅游是一项大融合产业,“旅游+”指明了旅游与各部门与行业的密切关联。旅游对乡村地区的脱贫致富、再生再造所起的带动作用已备受瞩目,旅游与城镇建设同样有着密切联系。旅游与城镇建设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相通性,奠定了二者融合的基础并形成了二者融合的动力来源。

      一、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内涵

      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镇地域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及城镇建设与人们的旅游活动联系不断加强的现象。从旅游与城镇建设的方向、策略与保障三个维度来看,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合至少应包括发展理念的融合、生态建设的融合和科学规划的融合三个方面。

      (一)发展理念的融合

      旅游与城镇建设的发展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如皆以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延续地方文化、优化空间利用为己任。旅游业的发展是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差异,合理布局旅游空间结构,保证旅游活动有序进行;旅游业的发展中将“人本”理念贯穿旅游工作的全过程,全面落实旅游管理的人性化、旅游设施的人性化、旅游服务的人性化,创造宜居宜游的旅游环境;用文化理念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挖掘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繁荣发达的现代文化产业,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旅游也是一个低碳产业,城镇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将过去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城镇建设向绿色低碳城镇建设之路转变。

      城镇建设是要解决“产业在哪里布局、布局什么样的产业、人们在哪里居住、居住什么样的环境”等重大课题,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城镇建设也是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观的一种城镇发展形式,能够在推动城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调整城镇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精神文化内涵。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发展理念上的融合,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镇目标的实现。

      (二)生态建设的融合

      生态建设是后工业时代发展的不懈追求。生态诉求既是旅游者重要的旅游动机,也是当代市民亲近自然的基本渴求。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等城市化病,成为当前城镇建设中最强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镇。

      在城镇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环境宜居性相互协同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以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以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实现经济、环境、人居和谐的城镇建设空间格局是其不懈追求。

      (三)科学规划的融合

      旅游与城镇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都在规划的框架与指导下完成,旅游建设需要旅游规划,城镇建设需要城镇规划。《旅游法》在确定旅游总体规划的权威地位之后,“多规合一”的呼声越来越高。旅游规划与城镇规划虽隶属不同的范畴,但在许多方面存在交叉,如对资源基础的分析、空间的规划、分区的控制、项目的安排等。城镇建设的优化,关键是科学规划,走特色建设之路,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千篇一律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在对城镇规划引领作用研究的过程之中,城镇规划对推动旅游业发展起着龙头作用,通过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制定,协调解决城乡人口、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业在发展思路上注重城乡一体化,强调规划的一体化。旅游规划体系中虽然具有不同层级,但在全域旅游思想的指导下,旅游规划往往与城镇面貌的改进和休闲游憩功能的优化密切相关。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共同发展在于创造旅游和城镇经济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旅游即城镇、城镇即旅游的理念,强化城镇建设规划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全域旅游发展[1]。

      二、相关研究回顾

      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合,在实践领域和理论方面都由来已久。不少学者对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关系进行过探讨。鞠林江(2013)专门讨论过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认为“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力,以旅游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符合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意,又利于提升区域经济质量效益[2]。文伟(2006)认为,乡村旅游对城镇化建设存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等积极作用[3],是国内较早系统揭示乡村旅游助推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王娟(2010)以临安湍口为例,以特色旅游为切入点,探讨旅游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提出应注重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风貌景观三重协调[4]。殷景文(2010)等则认为,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二者具有共生关系[5]。张英(2013)等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对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了研究[6]。在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方面,马勇(2013)等将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认为旅游新型城镇化在产业集聚、乡村建设、特有品牌三个方面存在溢出效应,可促进城镇化发展[7]。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对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模式做了专门研究,认为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源于直接消费、产业发展和旅游地产催生的城镇化,并提出应当把握黄金机遇期,以旅游助推新型城镇化[8]。

      以上研究较为关注旅游与城镇建设的相互关系,奠定了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研究的基础,但在二者融合的动力方面的分析还较少。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合是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具象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如城市中的创意街区、历史街区的建设,积极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宜居城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是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典范。对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动力机制的梳理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二者的内在关联,寻求助推城旅融合的着力点,据此推动旅游与城镇建设实现更理性、更有机地契合与融合。

      三、旅游与城镇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

      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动力既源自区域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共同目标,也源自新常态新形势新局面下的新要求。旅游与城镇化建设融合的动力有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内生动力主要由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行业发展要求推动;外生动力主要有政策导向、旅游市场驱动等。综合来看,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存在六大动力机制。

      (一)区域持续发展与旅游需求旺盛的双驱机制

      “双驱”指双轮驱动。区域持续发展的诉求和日益旺盛的旅游需求是城旅融合的内生“双轮”。城镇化建设的终极理想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宜居、宜业、宜游,建构生态友好型、绿色园林型、包容开放型、产业健全型的让生活更美好的地方,最终目的是要有益于区域的健康、协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在不断摸索探寻理想适宜的发展路径。旅游作为后工业时代休闲的重要方式,其产业性质虽不足以支撑整个城市架构,但确实为和平年代、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来源,如新加坡、马尔代夫、巴厘岛等,旅游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战略选择和路径。再者,随着旅游活动的常态化、福利化以及旅游需求日益旺盛,需要更多的休闲空间和场所,这让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得不考虑区域整体发展格局之下的城市休闲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旅游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推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城市旅游化可以推动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化、就业结构旅游化、资源旅游化、空间结构旅游化[9],且有益于城市功能彰显旅游特色,包括城市环境建设功能化、建筑景观化和服务体系化[10]。城乡统筹是我国的旅游发展现实所需和大势所趋[11]6。

      1.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发展的诸多共同目标推动了融合进程

      区域发展越来越强调城乡功能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健全、有根有魂的文化基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生态传统、重文传统由来已久,人本关怀不仅考虑了旅游者需求,规划者也越来越多的重视到当地居民的发展诉求。美丽中国、美好家园更成了区域与旅游发展的共同愿景。这些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推动了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融合进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摆脱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探寻出一条生态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子。旅游作为一种环境依托型、文化引领型的特殊产业,不失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2.旅游内需持续扩大,为区域与旅游建设提供契机

      2014年,全年国内游客36.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30312亿元,增长15.4%。国内居民出境11659万人次,增长18.7%,其中因私出境11003万人次,增长19.6%[12]。国内旅游持续升温、部分景区节假日的扎堆现象同时暴露出城市休闲功能的不足。2013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8507万辆,比2003年增长13倍,在载客汽车总量的占比已达82.8%。近两年来,私家车数量仍在以年均1400多万辆的速度迅猛增长[13]。私家车进入大众百姓家庭意味着自驾游出游方式的迅速扩张,重要节假日的私家车免通行费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居民的出游需求,这需要区域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日益增长休闲需求。

      旅游需求的日益旺盛,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由此带来了人气、财气,为城镇建设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度假型旅游地、城市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城市旅游商务区(TBD)、中央游憩区(RBD)、特色旅游街区等多类型的旅游依托型城镇建设和街区建设就是旅游需求旺盛助推城镇化发展的最好例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态势愈发明显,正在逐步催生配套服务完善、养老居家适宜的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养老型度假社区,也将成为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新范式。

      (二)城镇化“缓速提质”与旅游环境建设的共轭机制

      “共轭”是指按一定规律共同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放慢城市扩张速度、提升城市品质与旅游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相通,二者中的任一举措都对另一方有利。在城镇建设方面,多地都提出并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发展方向。但在实践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面积和体量的扩张,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的“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用地紧张、公共活动空间压缩等现象。城市的综合功能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者的关注,放缓城市扩张节奏、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共同诉求。有学者针对以上问题做出过种种努力,提出了“有机更新”路径和“腾笼换鸟”路径。健康有序的旅游开发成为城市再生、乡村建设的有效方式。旅游建设是一项牵涉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工程,尤其是城市旅游、全域旅游思想的升温有力地推动了目的地系统整体环境的改善。在城市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概念框架之下,景城一体化,城是一处景、景是一座城也越来越被认可。无论是城镇景观塑造、还是景观化城镇如生态新城、科技新城、文化新城、产业新城、卫星小镇、旅游小镇等的打造,均可看出二者的密切关联。

      乡村旅游的日益兴盛以及传统村落保护的逐步升温以及“乡愁热”也让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乡村。从以往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古建筑的保护,转向更大空间层次的古村落整体风貌以及特色村镇、宜居村镇的建设开发,既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举措,同时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本底的优化建设。旅游往往在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地方得以开展。旅游者热衷的旅游胜地,除了自然景观的天然禀赋外,旅游目的地或景区所在的城市、乡镇及乡村面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对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的认知。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知名度的提升,资金的引入、人气的提高等也将助力于目的地的城镇化建设。反之,城镇品质的高低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兴衰。花园城市(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往往也会成为城市旅游者的追捧之地。因此,“城优旅优、旅带城进”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共轭机制,城镇化的“缓速提质”与旅游环境建设有相通之处,且有着五大契合(图1)。这五大契合助推了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融合。

      

      图1 城镇化“缓速提质”与旅游环境建设的五大契合

      (三)人居环境改善与旅游规划设计的耦合机制

      “耦合”此处是指两个正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旅游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本主义的落脚点之一。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的大兴土木建设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反思。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学者霍华德早已针对英国城市的种种弊端,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又译作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改革构想[14]。从其观念中不难看出,“田园城市”要满足产业和生活二元需要,尤其注重生活空间的田园性——要被乡村带环绕,满足人在城市中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需求。随着城市弊病的不断显露,城市建设中的人本关怀主义日益凸显,城市居住者的利益越来越被重视,人居环境改善成为城镇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与弱势群体的便利性设计也受到了城市规划者、管理者与建设者的重视。旅游规划设计不仅重视区域内旅游项目和景观的设计,还重视生态环境、游憩功能、服务功能、度假功能、便利性与舒适性等要求。尤其是近两年新兴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更是全面考虑旅居一体的全方位服务设计,城镇化的人居环境改善要求与旅游规划设计有着内在的耦合关系。

      人居环境改善与旅游规划设计的耦合更多是从人本主义关怀角度出发而牵引出的内在动力。城镇化建设目的在于让人们获得更便捷、更舒适、更健康、更合理的生活空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各大城市环境的恶化,人居环境改善成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旅游系统规划设计是在资源分析、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建构设计出对应的旅游项目和产品,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旅居一体、宜居宜游、城市面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延续传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成为城镇建设和旅游规划共同关注的内容(图2)。

      当代生态型旅游目的地依然是大众旅游追捧的热点,滨湖、滨海、滨江等滨水型、名山型旅游区、景区依托型旅游地产、度假地产等受到持续热捧,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对优质生态环境不变的诉求。这也为健康的城镇化建设和旅游共荣发展提供了动力来源。

      (四)城乡统筹与旅游入乡“空间相融”的吸附机制

      1.旅游对城乡二元区域的并重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契机

      城市旅游依托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乡村旅游凭借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旅游,二者正好实现互补,可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以农村盘活城市”来实现城乡统筹[11]6。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开发方式和呈现方式各有千秋,城市旅游侧重文化风情,休闲功能,人文痕迹更为明显,如主题公园、中央游憩区、文化遗产更多集中在城市地区;乡村旅游更偏重自然风貌、生态条件和民俗农事。前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展示区,满足都会文化体验;后者作为人类和自然的脐带,满足人们的自然回归与心灵回归。二者在开发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图3)。旅游开发体系中的历史文化名城评选、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特色文化名村的建设综合考虑城市与乡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开发梯队,亦可说明旅游对城乡二元体系开发的并重。

      

      图2 城镇人居环境与旅游规划设计耦合示意图

      

      图3 旅游发展对城乡二元体系的并重

      2.城乡统筹与旅游入乡的吸附机制运行阐释

      “吸附”指的是一端对另一端的吸引。此处主要是指城市和乡村基于差异的相互吸引带来了融合的可能。城乡统筹与旅游入乡的动力运行机制主要牵涉两极(此处的两极不单是城市和乡村,而是指富裕地区和相对贫穷地区,因此富裕地区既包含城市,也包含富裕乡村)和媒介(旅游),旅游在此的功能更多充当的是一种中间角色。乡村地区凭借着自身天然魅力吸引着富裕地区的有闲、有钱阶层,旅游宣传激发着他们的旅游动机并将其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或将其塑造为投资者心中的财富之地,吸引其进行旅游投资、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旅游者和投资者通过消费和投资的方式为乡村地区带去了外部资金投入,与政府投资一起,推动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条件的建设和改善,政府兴建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投资者建旅游专线或景区周边及内部道路;环境卫生的改善,如垃圾处理厂的修建、配置人员进行相应的环卫工作;引入生态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的保育与维护等。同时,随着人群流动带去的还有文化理念和先进技术的传播。这些理念和技术通过文化的涵化逐步渗入乡村地区,为乡村地区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如文化自觉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资源意识、经商意识、服务意识、产业转变意识等,这些意识可以推动乡村地区的文化复兴,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系统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曾被引入城市旅游提升研究之中[15],其实同样适用于城乡二元旅游格局的共时发展或序列发展。通过旅游景区景点的综合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综合影响呈现出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核心—边缘”态势;再者,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串联以致形成发展轴线是“点—轴”理论的实践形态之一;旅游热门地区逐步形成以旅游品牌带动土地增值、人气聚拢、产业多元升级等形式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核心地带向周边辐射、还是以点串线成面、抑或新兴增长极的形成,既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特征,也是旅游带动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演变格局。旅游促进了城乡的二元互动,整合了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

      

      图4 城乡统筹与旅游入乡吸附机制示意图

      (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与旅游文创产业勃兴的牵引机制

      此处“牵引”指有力地推动。我国城镇化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除了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利用空间、破除城乡二元格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外,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转型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保障。旅游产业是服务类产业,可为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娱乐体验、观光度假等服务,可整合多元产业,可为城市替代产业提供路径选择。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建设的路径之一,文化产业被认定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利依托。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唇齿相依。旅游不仅是社会经济活动,更是社会文化活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旅游开发是挖掘展示遗产价值的最佳途径,是促进文化遗产特色化、产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良策。《纲要》还指出:“开发遗产产业,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特色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中华文明展示水平和传播能力。鼓励对工业遗产、文化景观、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二者天然的内在联系和一系列政策的助推,大力推动了旅游产业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依托旅游产业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各类演艺活动、文化创意园区,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呈现方式,形成行业新亮点、新突破。黄爱莲(2013)曾专门以柳州为例,对旅游创新发展实现工业城市到文化城市的转变进行过研究[16]。

      旅游产业本身也面临着转型升级。除体验方式的深度转化、旅游产业的生态转型、文化转型成为两个重要方向。各类以名人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古村、古镇等为依托的静态展示为主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融合动态综合元素的文化演艺类项目,如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长恨歌等演艺品牌不断崛起,丰富了旅游观赏体验的内容,同时成了展示城市品质、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促进了旅游业新的腾飞。曾有机构总结过主题公园型、温泉型、养生养老型、滨水型、度假区型、乡村型六大类创意旅游综合体,并总结出产业链条整合化、产品功能复合化、收入模式多元化、管理模式一体化、投资分期组合化、营销战略品牌化、融资模式多样化、保障实施综合化八大商业模式[17]。商业模式是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内驱力,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引人气、聚财气、热地气、促发展、拓效益”逐步带动旅游产业、度假产业、生态农业、生活服务产业、手工制作业、艺术业、创意业等相关产业,逐步实现了对城镇化建设的综合推动。

      (六)生态导向的城旅发展与政策激励的促进机制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发展观、价值观与实践观[18]已深入渗透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形态。住建部门与旅游局在新制定的发展计划中也充分引入了生态理念,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城镇化与旅游的生态建设。

      在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中,生态导向和环保要求贯穿始终。从早期园林城市到新兴的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宜居城市、宜居乡村等新的发展理念,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导向和环保要求始终没有动摇过。2012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推动新型城市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将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绿色新生活行动作为六大绿色城市建设重点。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并提到要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并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建设工作,对镇区、乡村的自然风光、风貌、田园景观、农房景观和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有破坏的得到修复,环境质量达标,有新能源利用或注重能源循环利用等。此外,还启动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的工作。由此可见,生态导向下的城镇化不仅从常规的环境保护指标上考察城镇建设,如大气、水资源、噪声等,对生态景观、绿色建筑也同样提出了要求。同时,环境质量、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民居等也是目的地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生态设计也在逐步成为引领旅游区建设的新动向,这也成为二者融合发展的动力条件之一。

      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政策经历了从生态旅游到全产业生态化的过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态旅游,并在景区开发与评级中将生态环境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2011年,发布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对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质量、传统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安全、卫生、区域统筹、公共环境与社区参与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其中,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是整个标准的核心考察要素,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同年发布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对度假区的空气、噪声、地表水和土壤质量等环境质量相关要素同样做了严格规定。在《旅游景区等级质量评定》的各级标准中,资源和环境保护仍然是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主张在全行业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促进旅游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旅游目的地、景区、饭店、旅行社为重点,通过试点、示范和标准,落实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加大生态旅游的舆论宣传,在社会形成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与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的广泛共识。

      旅游业的生态策略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旅游业的生态觉醒优于其他产业。最初旅游业的生态观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以生态景观为依托,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强调环境教育、社区参与、生态体验以及生态保护的生态旅游。随着生态观的逐步深入人心以及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联,生态旅游逐步升级为响应气候变暖的“低碳旅游”行动、“乐活旅游”等,逐步形成了绿色交通、绿色酒店、绿色景区、生态景区、生态规划、生态管理、生态设计、旅游产业生态化等全产业型的生态发展理念。旅游业的生态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绿色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生态理念凝聚了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各项政策也在积极鼓励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生态建设,为二者融合创造了条件,也成了二者融合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梳理认识以上六大动力机制,可以此为基础制定复合型、双推型的城旅融合发展策略,以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如在城镇建设的相关规划中预留旅游用地,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交通服务、生态休闲空间、路网建设等方面兼顾旅游服务功能,在商品与服务监管的同时考虑旅游者相关权益如对旅游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在城镇建设的考评标准中注重旅游综合效应的评估,将旅游产业作为城镇生态产业的示范行业形成良好的展示带动功能,将旅游效益纳入考核体系。旅游行政部门在制定旅游规划、安排旅游项目之时,除了以满足旅游者的服务和需求外,还应充分兼顾城镇的运动康体、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同样以提升城镇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己任。做到城镇发展为全域旅游、全民旅游打基础,创空间,旅游发展引领城镇建设质量提升、创城镇建设亮点和引擎。实现旅游行业和城镇建设的协调、包容、双赢式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_新型城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