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转的挑战--打造和发展品牌民族_三只松鼠论文

不可逆转的挑战--打造和发展品牌民族_三只松鼠论文

不可逆转的挑战——品牌族群打造与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逆转论文,族群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粉丝、草根、屌丝,一个个的新名词,反映了当前互联网上群体的活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80后、90后等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成长,市场上形成了一个个消费群体,其作用和影响力或对企业的意义有别于以前相对孤立的单个消费者。比如“粉丝经济”,反映的就是对某一活动、产品或者个人有共同兴趣、爱好与价值观的群体,他们有共同的行为,彼此之间联系。

      这些群体自由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痛快地给予消费评价,这股新生的消费潮流已经在改变传统的购买方式,给品牌打造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思路。小米手机的红火,让人再次见识到了粉丝群参与打造新品牌的重大作用。

      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新生品牌也好,老品牌也好,要接“地气”的话,都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族群”。但是,品牌族群如何打造?如何开发?

      族群建设:凭什么让别人“粉”你?

      尹佳晨 八八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个人对族群有一个肤浅的理解,创始人创造一个企业,就好比是一个老公,那族群其实就是他的对象,他要围绕族群去生出一堆儿子出来,那这些儿子就是他的产品。

      今天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包括小米、罗振宇、罗永浩、黄太吉,这些新兴的通过非常规方式打造出来的品牌,他们更加重视粉丝。这些粉丝在说法上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叫它“目标人群”,今天我们叫它“族群”。

      今天我们围绕这个话题来作一个探讨。第一个话题是:谁是你的粉丝?凭什么让别人“粉”你?

      “核心是建立客户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王崇阳 析易国际商业模式研究院院长

      这个时代各种新族群层出不穷,我们研究族群的时候,上网一搜,发现200多个各种各样的族群,一些高级俱乐部的VIP会员也是族群,不知道的族群还有许许多多。“族群”也算一个新的名词,也有人把它叫做部落,其实最早叫“发烧友”。

      企业现有的核心资源已不再是传统上说的那些硬件,比如专利,而是拥有的客户群。族群非常具有一种传染性的力量,企业如果能够建立族群,就战无不胜了。那么如何建立族群?

      企业习惯性的传统思维,是企业要与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企业通过会员制还是其他类似的组织,都是从企业跟顾客这个角度来建立的。这样的角度其实是生意的角度,无论企业给顾客优惠也好,或者提供其他服务也好,本质就是商业关系,这样的关系之下难具有黏性,就建立不了族群。

      所以,要想建立族群,核心就是企业要建立客户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是建立好族群要知道的第一条。企业要做一个品牌,要成就一个品牌族群,首先要搭建一个平台,来引导族群之间建立关系,而不是从企业与客户角度来做。族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那企业的价值观不仅要为族群服务,还要让族群之间互动起来,这样企业就会有一个正反馈的方式,回馈会越来越大。

      “族群最后还是要落地到文化上”

      牟蕾 慧聪研究副总裁

      族群是由很多的粉丝构成的,那粉丝跟普通的用户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粉丝,其实最后落地到跟普通的用户最大的差别是一个“爱”字,一种情感。

      现在的品牌有粉丝,那以前的品牌、传统品牌、大牌有粉丝吗?有。为什么耐克、可口可乐这些传统品牌,当没有现在这种互动营销的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粉丝?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文化,深深地抓住了这一部分人群,这部分人群爱它,喜欢它,可以跟随着他们一起走。所以,品牌能不能形成自己的族群,其实最后还是落地到文化上面。

      谁是你的粉丝?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问自己,想让谁成为自己的粉丝?你的产品也好,服务也好,你要抓住的是哪些人呢?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人的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非常多,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摄影,有人喜欢画画……那抓住哪部分人群的哪些点,是你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谁是你的粉丝,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要回归到最基本的西方经济学的原理,你要想自己的产品卖给谁?卖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

      “雷军为什么看起来像屌丝”

      尹佳晨 八八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王院长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视角转换。这个视角转换是什么呢?是指在过去企业老想着去跟目标客户建立关系,而这个时代变化了,变成我们要跟别人去建立关系,要去帮助具有相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人彼此建立关系。

      谈到雷军我发现一个现象。我觉得想要做族群或者粉丝之前,咱们是不是先想清楚一个问题:你想要去做什么样的族群你得先像什么样的人?在这一点上,国内有一个行业是做得很好的,就是理发行业——只要是搞洗剪吹,他一定把自己的头发弄得很像洗剪吹,很可能他想做的就是这一类的族群,以后是这一类的族群多买单。再看雷军,他做的是屌丝生意,所以雷军在很多场合公开形象的时候,他自己得先看起来像个屌丝,穿红色的T恤、牛仔裤、球鞋,虽然他很有钱。这点恐怕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现象。

      “建立粉丝群的两个基本途径”

      施炜 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第一次接触粉丝这个概念是很多年以前,美国有一个摩托车品牌叫哈雷,它就是典型的粉丝营销例子。我去过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总统山,哈雷摩托的车主们三年前在那里的一个小镇上搞过一次“摩托秀”,喝啤酒,秀车技,要搞几天几夜。

      那现在我们怎么样建立粉丝群?

      我想可能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这种社群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与你建不建没有关系。比如说“老男人”、大叔一类的,他们喜欢摄影,穿着牛仔裤,背个大包,带着几十万一套的设备,不管拍得好不好,行头总是要到位的。再比如某个小区里跳舞的大妈也一个社群,不管刮风下雨她永远要去跳。对于这种社群,你融入到里面去就事半功倍了。这是建社群一种比较好的模式,方便,效率也高一些。

      还有一种途径,是重新建一个基于某种价值的社群,就是要营造一个价值或者一个对象,把一群人联在一起。哈雷的模式就是这种,用哈雷这个载体把摩托车主这群人连接在一起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像茶叶、食用油都可以这样做。

      再看一个例子。粉丝营销,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歌手Lady Gaga。关注Lady Gaga的人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大概有五千万,这五千万人里面有一百万人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小妖怪”的群,类似一个俱乐部,Lady Gaga去哪演唱,这一百万人跟着跑,听演唱会、买唱片。实际上Lady Gaga90%的收入是来自这个小妖怪群。美国还有一个黑人摇滚歌手,很有意思,他的歌曲随便下载听,都免费。他到处演唱的时候攻击那些唱片商和演出商,对歌迷说,“你们都不要交钱,我的歌都不要钱。”那他怎么来赚钱呢?他也是靠他的铁杆粉丝群,比如卖三千美元一张的黑胶大碟,全球限购一千张,那些富二代、高富帅粉丝无所谓,都会买。

      所以,第二种建粉丝群的方式,无论推出的是价值还是对象,都要对粉丝有极其强烈的吸引力。不像“老男人”群,大家都爱好摄像,本身是因互动才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横向互动。但Lady Gaga这样的粉丝群不同,本来大家不认识,靠Lady Gaga生生地把大家吸引到一起,然后彼此之间才产生一些互动;这种互动也不是主要的,这个群里还是粉丝与Lady Gaga之间这种纵向的互动更多,因为他们都围着Lady Gaga转。

      所以,第二种方式建粉丝群不是特别容易的,它要有极强的纽带。

      小米的模式与此类似。有些人天生是演说家,往台上一站,就会有人欢呼,雷军就是这样。马三立的相声原来我也听过,他往那儿一站,什么都没有说,气氛就哄起来了。有一些演员,或者说有一些企业家他天生就有这种气质。杨元庆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也很有魅力,做了这么大的CEO,但是他不善于大众下的言谈。所以有的时候,粉丝营销还跟企业创始人或者形象代言人的气质有非常大的联系。

      “企业需要思维上的转变”

      黄少军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副总经理

      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给品牌族群打造带来了机遇。品牌族群建设,必须要做粉丝。

      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在互联网这一块加大了投入,甚至投入了巨资,但成功的企业有很多,失败的企业也不少。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是不是移动互联时代下品牌族群的概念不适合它?或者说粉丝经济不合适它?

      实际上,企业打造品牌族群需要做几个思维上的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整个的互联网思维的转变,包括企业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比如,互联网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重视企业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参与感。

      对很多企业来说,品牌族群参与感的建立面临挑战——企业的名气还不够。而一些企业投入巨资,由于对于互联网的思维不了解、不理解,结果可能就是活跃的越多,死得越快。像美特斯邦威投入6千万做邦购,兴致勃勃提出“时尚青春从邦购开始”,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就消亡了;永辉超市的电商项目,存活时间更短——两个月。

      另外,我们一直坚信产品应该成为企业最大的战略,因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或者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最根本的关联点在产品。消费者是通过产品来对品牌或者企业产生认同,有认同感之后才会转化为粉丝,产品做到极致,他才会信任你,顶你。

      很多的企业在整个互动过程非常重视消费者,往往都是停在口头上,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或者说不愿意花更多的脑力去想怎么样与消费者互动。那不与消费者互动,没有了消费者之间的这个关联,企业的转变就不可能成功。

      “为什么小米能成功,为什么诺基亚不成功?”

      骆永华 北京环宇通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

      粉丝其实是人们对于偶像、对于品牌的一种很热爱的关系和一种仰视的关系。族群是一种自组织,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叫“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比如华人百人会,欧美同学会,还有骷髅会,还有地方上的业主委员会。你跟粉丝的关系被剪断了的话,粉丝迁移会很容易,但是如果你在粉丝关系加上自组织,粉丝的黏性就会提高很多。

      组织起一个自组织来很难,所以即使没有一个偶像,没有一个品牌作为核心,你自组织的发起人也要很有号召力。如果有一个品牌作为主题,或者有一个明星作为主题,自组织的形成就会加速很多。

      粉丝可能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我特别服气你这个人,或者特别服气你这个产品;第二种是可能我很认可你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海底捞,它的产品不一定很极致,但是它的服务让你很认可;第三种是给他制造了一个很大的愿景,或者给了他一个平台,让他在这个平台上有参与感而且有不断地成就感,不断地证明自己。这三种方式,都可以让他对你产生情感,成为你的粉丝。

      2007年之前,当时有两个网站,一个叫“粉丝网”,一个叫“粉客帝国”,都没有做成,为什么呢?因为它跟粉丝之间是新兴的关系,既不耀眼也没那么有吸引力。为什么微信时代,粉丝就比较好运作?因为只有微信,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与人随时的连接,然后自组织才能够以以前不一样的状态真正发展起来,所以有了自组织有了族群粉丝之间的关系,才会真正有效。

      对于产品,我一直认为产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比如说一个理念,一个观点,一种文化,一个服务,发起的一个自组织,或者企业领袖,都可以是带引号的产品,所以极致不一定是实物产品的极致,也许是这个自组织很极致,也许是你作为一个企业领袖很极致,比如锤子手机在很多的环节不行,但是罗永浩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士还是极致的。

      刚才提到了雷军。对雷军有很多的解读。我觉得小米的成功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做了米优(miui),相当于是一个准操作系统,第二个阶段是小米手机。在没有推出小米硬件的时候,米优的下载用户已经两三千万人了,这说明一些三星或华为的手机用户都愿意下载米优,把手机操作系统换成米优。那如果小米自己的硬件出来,和米优配合不是更好吗?所以米优做成功了,那小米手机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成功几乎是一个必然的事情。而米优的成功是很难的,它是不断地在安卓原生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迭代,不断地修改,然后找了一批发烧友做粉丝。这批发烧友能够容忍你系统不完美,而且恰恰是你系统不完美,别人不好用我能用好,我才能指导别人,才有成就感。米优每周周五都会在它的论坛发布一个新版本,说我们这个版本更新了哪些地方,哪个功能是哪个米粉提出的建议,那这个米粉当然就很有成就感。

      所以,为什么小米能成功,为什么诺基亚不成功?就是因为功能机和智能机是完全不同的,功能机功能的密度很小,智能机的功能密度太大了,而且大量的功能都在软件上,所以不可能有一个全知全能的天才把所有的东西都设计好,你只要接受就可以了。

      软件一定要通过迭代来做,不断地让用户卷入进来,不断让用户反馈,让他们帮我们一起去改进产品,迭代若干次以后,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程度。再匹配上硬件,产品就非常棒了。所以如果产品中有一部分是不确定性很强的,是创新性很强的,是你看不清楚的,那你把用户中最牛的那帮人,希望有成就感的人拉进来,让他参与产品改进,然后在水面下潜行,像滚雪球一样滚一个比较坚硬的核心,当你跳出水面的时候,这批铁杆的粉丝、发烧友会带来很多的粉丝,他们就像一些小行星一样会聚集一些粉丝。

      族群打造:参与感从哪来?

      尹佳晨 八八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之前的企业更习惯于象征性的做一些所谓的市场调研,按照市场调研的结果去设计一个东西,东西成型之后去卖给顾客,顾客爱要不要。这样的模式现在也在发生一些改变。

      我们现在都在谈要让族群能够参与到我们整个的产品研发当中来,那么族群怎么参与?参加感从哪儿来?如何让族群持续地对产品上瘾?

      “打造品牌族群有四个路径”

      王崇阳 析易国际商业模式研究院院长

      一个企业如何打造出自个儿的品牌族群?路径也许有好多,我说几个简单的一些路径。

      第一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族群,要提出一个鲜明的价值主张出来。我们原来有一个案例,山西一个做番茄酱的品牌,这个市场非常乱,以至于有一些人都不敢吃番茄酱,后来我们让这个品牌举出“我们是优质番茄酱的创造者”这样的大旗,号召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走在一起,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要建立共同的渠道。就是有了价值主张,还要有一个共同的渠道来传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要建立一个平台,让大家很方便进行沟通。族群为什么现在成为热点了?是因为这个时代变了,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沟通的成本降低了,特别方便,大家聚在一起很容易就建立了一个社区。

      第三个,要树立一个领袖。任何一个族群都有领袖,都有一呼百应有号召力的人。企业的品牌代言人也可能是领袖,比如说凡客诚品的“凡客一族”,王珞丹、李宇春都曾经是凡客族的领袖。小米是雷军创造的,那米聊族的领袖就是雷军了。每个族群,都要树立这样的领袖,才能有号召力。

      第四个,让你的族群对你的产品持续“上瘾”。提出价值观只是第一步,把价值观落实下来非常关键,落不下来就等于你做不到,那么你的凝聚力就会下降。比如,苹果手机从IPHONE 3、IPHONE 4、IPHONS 4S,到了IPHONE 5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吐槽骂IPHONE 5,说它形状像卫生巾,接口也不兼容,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这正好给了一个空子让三星崛起了。所以说,族群要有价值观,有了好产品还需要不断地强化再强化,如果不能强化,产品不能迭代升级,那么你的价值观将得不到支撑,这个族群就会迅速衰竭。因为它是因兴趣、爱好、价值观才跟你聚集在一起的,当你的价值观做不到的时候,族群的凝聚力就会下降。不是说建立了族群就一劳永逸。

      罗永浩的锤子手机现在卖得不好,一开始出来的时候他提出了“认真”的理念,为什么现在这个族群凝聚力就下降了呢?是因为他做不到“认真”了。“认真”代表着手机的高质量,代表着手机特别好用,但现在锤子手机做不到。

      所以,如果想让你的族群对你的产品持续“上瘾”,那你就需要不断地强化产品,我们叫“长远性的强化”。

      “‘三只松鼠’的启示”

      牟蕾 慧聪研究副总裁

      族群最开始的时候,是跟地域、民族、血缘有关系的,他们是自然族群,是跟自然属性相关的。再往下走,比如说爱摄影的老男人实际是社会族群,是因为人类的一些社会的属性才形成了不同的兴趣群,他跟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族群还差了一点。我把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族群叫经济族群,因为有很多经济元素加入,实际上是从商业利益出发的。

      所以,有同样爱好的人群,就一定都是你的目标消费群体吗?都是你的粉丝吗?不是,其中有人可能最基础的消费者。所以企业需要明白自己的品牌定位在哪个人群,要打动他们的哪个点。

      我觉得价值观是人类最高的一个精神需求,这点可以拽着你的族群,永远跟着你走。另外就是产品。现在大家听到很多次的一个词叫“互联网思维”,有很多做互联网产品的产品经理在讲找到客户的痛点,根据这个痛点把产品做到极致。这其实是说通过产品怎样触动用户跟你去互动。

      究竟族群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有一些人抛出一些片面的,或者是个性的观点,然后通过一群人产生互动,讨论争论之后形成一些比较统一的观点,凝聚了一群人。这是经济族群。

      那企业做的事情,哪些点是可以引起人们讨论的?大家看看做坚果的“三只松鼠”,它的创始人真的是把自己当用户,去思考许多细节问题,比如包装里面送小工具来打开坚果,送湿纸巾以方便擦手,送小纸盒方便装果壳,送夹子方便吃不完时锁紧袋口再保存。另外,送货时也会体现客户的尊贵感。当你订购了三只松鼠的坚果后,送到你家,你拿到包装,上面写着:“亲爱的快递员先生,我是非常珍贵的一个礼物,我的主人是对我关爱备至的,所以你一定要小心的轻拿轻放。”还有一点让我非常惊讶,比如说你买了一斤,里面会有一个小的包装请你先试吃,如果你觉得不好吃,可以整包的免费送回来。当对生活品质很有追求的人买到这样的一个商品时,会不会去跟身边的人说?会不会成为三只松鼠的粉丝,并帮它做免费的宣传?这是产品设计上可以操作的,体现的仍然是企业的价值理念。

      并不是所有的价值理念都可以做成产品和行业模式的。锤子手机不成功,是因为锤子手机给大家最大的标签是“认真”,很执拗,一些事情一竿子干到黑,但它没有在手机上跟这种气场结合起来。

      另外,从传播上也要找出一些方法,能够让用户参与进来,愿意去说、去分享。比如,广告里葛优说“三元的牛奶很好喝”,那很多人会马上去买吗?未必,因为大家已经对广告传播都有一些免疫力了。但是,如果你的父母说“三元牛奶确实是比伊利好喝”,那你会不会马上去买三元?所以,信任产品后,可能有一些用户对熟人进行口碑传播,转化成购买力。

      “做好粉丝营销的三个关键”

      施炜 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第一个,做粉丝营销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做粉丝营销,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粉丝。

      比如便宜的矿泉水做粉丝营销就比较困难,但是法国酒庄里的酒可能相对容易一些。所以我们首先就要确定好自己的产品适不适合做粉丝营销。

      不同的人群,对社群有需求,对互动有需求,但程度是不一样的。随便举个例子,当妈妈的女性互动的强度非常大,比如小孩怎么喂奶、怎么给小孩洗澡,她就不停地在那里网上问。那做母婴产品就比较适合做粉丝营销。通常来说,文化高的人比文化低的人互动的需求小,越屌丝越愿意互动。像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不互动,觉得这个事我已经想清楚了,我跟谁互动啊?

      第二个,在做粉丝营销时,需要建立一个操作上的逻辑框架。

      因为操作都在一些细小的节点上,哪个重要哪个次重要,哪个先哪个后,都需要用操作上的逻辑框架定下来。这个框架,就是两个前提,一个三角形。

      两个前提:一是产品要好,不好都不会有粉丝;二是要有一定的通路,比如微信这样现在传播很快的通路。

      三角形就是三个词:认知、信任、情感。认知就是首先要做粉丝对你的产品、企业还有企业的人认识,跟谈恋爱一样,得先了解对方。信任是粉丝营销的本质,不信任你怎么做你的粉丝呢?认识是为信任服务的。信任到极致了,就升为情感了,就喜欢你了,这叫产生了“品牌信念”。

      什么叫品牌信念?就是非这种水不喝,非这种衣服不穿,我就是喜欢这个品牌。所以,要赢得一个粉丝,第一你要用什么方式让别人认知,这个非常重要;第二个如何让别人信任你;再通过长期的交往,大家一来二去产生了情感,情感时间长了,有过程就有可能了。所有的操作都是从这三个点上来展开的,这是操作的关键。

      所以如果有好的产品,你首先要想的是怎么样通过认知来产生信任。上次来了一位朋友,问怎么做冬虫夏草。我说,很简单,你把所有的加工过程全部开放,请人过去看,看这里的虫草是真正的虫草,什么都没有添加。这就是由认知产生信任。

      过去企业家没有从深度的认知上、信任上去思考过问题,做产品推广往往是搞一个概念然后进行宣传。我觉得,中国的确是面临营销的又一次大变革,机会简直多得不可思议,所有的领域都要颠覆。油盐酱醋茶每个领域都有一个很大的机会,但很难大规模发展,不可能像农夫山泉一卖卖几百亿。

      第三个,要耐心和细致。

      现在粉丝营销,做社区营销,有人脑子里还是大众营销的模式,还是广告轰炸,迫不及待地想做大规模,做起来。做粉丝营销要有一点贵族气,即极致、耐心、细致,这个很重要的。我参观过瑞士著名的手表厂,几个老师傅一年做一块手表,一卖卖一千万人民币,而且不卖给中国的煤炭老板(说他们不懂手表),要卖给皇室的后裔。这样才有可能做粉丝,然后从这个点慢慢地把它放大。粉丝要这样做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西部某省找到了他自己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蜂蜜,问我怎么营销。我说:“很简单,先在你的朋友里面找收入高的10个人,半卖半送先给他们尝一尝;过了几个月就问他们喝了怎么样?味道怎么样,效果怎么样?然后让他们每人推荐10个人,就有100个人了。把这一百个人拉到原产地去参观,参观不了的人带视频回来给他们看,这个时候就开始互动了。这100个人每人再推荐10人就是1000人,有了1000个人的时候这个生意基本上就可以做了。因为这种蜂蜜800块钱一瓶,一个人年消费10瓶就将近一万块钱,一万元对年收入百万的人不是大钱,但你这个时候最基本的年收入就是1000万了。”

      再让这1000个人推荐,但这种蜂蜜的年产量也是有限的,等他有3000个消费者的时候就没有了。3000个消费者带来的销售额是3000万,利润是1500万,已经不少了。所以我觉得粉丝营销也要从微观做起,从点滴做起,你不要成天想着做到几百亿美金的规模,那样的事跟成为一个马云的概率是一样的,你不能想得那么多。

      但是,你有了这个蜂蜜带来的上千人至上万人的消费群体,再去开拓其他地方的什么健康优质的产品,那整个大健康的体系不就有了吗?事业是这么做起来的。

      “参与感是打造族群和粉丝的纽带”

      黄少军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副总经理

      对内来讲,参与感应该是企业从内而外的一个参与。

      打造粉丝的第一步是很难的,但企业可以首先打造内部员工的参与感,这是一个机会。如小米对员工是没有KPI考核的,高度的参与感造就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可思议。

      企业要做品牌的社群,那需不需要放下姿态去打造企业文化?现在80后、90后这些消费群已经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体,也正在成为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这个群体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与70后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所以企业文化也需要做全面的调整和改变。

      组织结构也需要调整。我们公司在促进内部员工的参与感这一块也做出了比较多调整,包括组织结构。我们是两层的组织结构,调整之后,我们员工的上下班,包括加班状态、工作效率和激情,的确有非常大的改进。所以参与感一定要从内部开始做起。

      对外来讲,打造参与感,让消费者也参与进去。

      我一个朋友在上海做社区就花了三个月时间。他没有产品,没有企业,就带着十几万元只身来到上海,每天早出晚归,在小区里、公园里和一些老头老太太沟通。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些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周一到周五活动也相对比较固定。他买了一些小礼品,每天和老头老太太们接触,就送给他们,包括自己住宿,前后一共花了十万元。关系熟了之后,这些人问他要干什么,开始两个月他不说,到第三个月问他时他才说他想做一件事,想把好的农产品从农村带到上海来,但不知怎么做。这时老头老太太们就给他出主意,其中许多人成为他在小区开展业务的领路人。

      有了这个基础后,他整个的社群和粉丝发展非常快,第四月时他开始给关系比较好的联络员、粉丝提供一些旅游,去周边的城市比如江苏一些地方做一些互动式的旅游,吃住全包,每个人200块钱。经过运作,算起来的话正好打住费用,是不花钱的。通过这种磨合、运作,与这些老头老太太非常密切的互动,更多地去讨论“我们怎么去把这个农产品带到上海的社区”。

      农产品进入社区之后,整个方案的制订都是大家一起来完成的,带头人是他。事情完成了以后,这些老头老太太主动提出:“我们要形成会员制,我们把钱给你,你去给我们采购,我们相信你。”

      所以,在1月份的时候,他做了一次募集就收到了500万元。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带着这帮联络员去全国各地,去找好的产品。当然,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

      这个案例就是说,无论以后要做多大的生意,前期潜移默化地把一大群的这种消费群体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高度黏性的族群,那后期的发展和整个推广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提升。

      “给用户提供工具,让用户自己去创造”

      骆永华 北京环宇通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

      打造参与感可以有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由浅入深。跟粉丝建立关系,有时候就跟谈恋爱一样,男女两个刚认识就拉手,行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二个原则是由易入难的。比如说要用户评论有点难,不是所有人都能发表看法,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独立观点,但点个赞、转发一下就比较容易。点赞点多了,转发多了,哪怕不是那么会说的人,也会偶尔去评价一下。

      第三个原则是从内容到互动。为什么很多做移动营销的首先做自媒体?因为大家是先看内容。内容好的话,100个人和1万个人看,你的成本不会有增加。但光做自媒体是不够的,你要做互动,做活动设计。

      第四个原则是由消费到创造。不同的人可以用手机做不同的事情,照相仅仅是消费吗?拍不同的照片,这是在创造内容,是更高层次的。

      这四个原则再补充的话,那就是:任何一个群体,所有的人都有不同的阶段,可能20%的人特别有创造能力,80%的人没那么有创造能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的用一个模式去套。

      然后除了四个原则以外,还有几点比较重要:

      一是要用户参与,得给用户创造参与的条件;

      二是参与感很大程度上是跟成就感有关的,所以要给用户反馈;

      三是让用户帮自己传播。

      拥有族群:企业是否就可以玩跨界?

      尹佳晨 八八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拥有了族群之后,企业是否可以玩跨界?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比如讲定位的说阿尔·里斯和特劳特就会站出来说不可以,说我们要坚持品类,比如王老吉、格力空调,要坚守自己的品牌,不要跨界。支持跨界的案例,比如说罗胖子明明是一个英语老师,非得去搞个锤子手机;罗永浩明明是一个媒体人,却去卖月饼,卖光盘,卖书籍,这个跨度比较激烈;跨的比较极致的还是维珍集团的老板理查德·布兰森,一个品牌跨了几百个品类。

      到底拥有了族群之后企业是否可以跨界?如果有条件,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

      “实现跨界的三个条件”

      王崇阳 析易国际商业模式研究院院长

      英国维珍集团的老板理查德·布兰森做了200多个行业,都是用“维珍”这个品牌。上次讲定位理论的阿尔·里斯来中国,一家媒体采访时提到维珍这个案例,问他为什么维珍跨了那么多行业还做得好?

      里斯的定位理论强调,一个品牌必须通过一个品类来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在一个领域做到最好。定位理念是非常反对一个品牌占据多个产品品类的,因为这会模糊消费者的认知。当时里斯回答很模糊,说这只是一个特殊现象。

      后来,里斯回国后又发了一个信来,解释说,这是理查德·布兰森做了一个个人的品牌。

      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理查德·布兰森做的,其实就是跨界。

      一个企业将产品或服务从一个领域延伸到其他领域,许多人都理解为是跨界。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非常模糊的,我们把它定位为越轨。相对于跨界,越轨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第一个叫融合,就是把几个行业或者是两个行业融合成一个行业。

      举一个例子,某温泉里面可以洗浴,又可以吃饭、休息,兼了酒店功能、饭店功能还有原来的洗浴中心的功能。它的业态是融合的,现在不能把当它是洗浴中心,也不能当它是酒店,刚出来的时候它没有归属,那慢慢的这样的温泉多了起来,一个新的品类出现了。

      第二个叫漂移,就是从一个价值低的领域或者行业,进入到一个价值更高的行业。

      比如橡皮筋,原来基本功能是用来扎扎头发,后来也用得少了,财务一般用它扎钱。2013年推出了一个好莱坞明星的时尚配饰,通过简单设计和改造,把橡皮筋从基本的功能延伸到配饰了,延伸到价值更高的领域。这就是漂移。

      第三种叫混业,就是其他几种行业混合成一种。比如大悦城这种业态就是一个混合的业态。

      跨界更多的是混业的情况。那么,一个企业能不能直接跨界,能不能实现混业呢?

      要看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它的族群能否共享,第二个是它的渠道能否共享,第三个是它的场所能否共享。

      如果不能共享,那就不是跨界了,而是做多元化的产品了,而且还不是多元化。不共享,那等于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做了两个事情,需要两个团队。

      “先看给族群打上的标签是什么样的”

      牟蕾 慧聪研究副总裁

      能不能跨界?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因为小米已经给大家说明了这个问题,族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跨越的。因为小米现在除了卖科技产品,还卖家居产品,还卖一些健康产品,现在还卖T恤。不知道有谁买过小米的T恤?我买过。

      有了品牌跨界,要玩跨界,要看族群和产品的连接是否深厚;如果连接深厚,再要去冲破它,这是比较难的。比如耐克,它一直是体育品牌,做运动产品,族群也是运动爱好者,如果耐克玩跨界,是不是比较难?

      在指导跨界这种商业操作的时候,其实有个问题要注意:在打造族群的时候,如果给这个族群打上的标签是偏精神层面的,偏虚的,那其实跨界是容易的;如果给这个族群打上的标签是更具像的,更产品化的,那跨界是比较难的。

      举个很典型的例子,格力以前说它要做最好的空调,那它如果要去做洗衣机,马上它的粉丝就会说:“你能做好空调,就能做好洗衣机吗?”就可能要打个问号。

      小米为什么很容易跨界呢?因为它是“为发烧而生”,那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发烧的,所以小米更容易跨界。

      所以,对于一些新型的商业来说的话,怎么样去打造自己族群的标签,其实是有可想的地方的。

      “西方人强调归核,东方人强调多角化”

      施炜 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企业经营上的一个老问题。战略的理论有两种,一种叫归核理论,就是回归核心业务;一种叫多角化经营。一般西方人强调归核,东方人比较投机,就强调多角化。

      我定义的跨界是多元化,既做小米盒子又做小米电视这叫跨界。跨界需要考虑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个是认知的关联性。

      即一个企业的品类之间,在部分的认知上有没有关联。举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做洁厕灵的品牌要去做高大上的美容化妆品,这可能吗?做空调的去做洗衣机做冰箱,这在认知上没有太多的障碍;但是做空调的去做彩电,在认知上会有一点障碍,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上彩电更科技一些。而小米做彩电、做手机、做盒子、做路由器,这些都不会有认知上的障碍。

      而做轮胎的米其林做服装,关联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轮胎行业最后卖的是一种性感,这个轮子黑黑的,上面有花纹,让富婆们一看,爽!对不对?那轮胎卖性感,服装也可以卖性感,这两个关联起来了,这个跨界更大了。

      第二个是需求的叠加性。

      同一个人群,他的需求是不是叠加的?如果是叠加的,就可以跨界,这在战略理念上实际就是顾客共享。这群人要喝水也要喝茶,那统一去做水也做茶,农夫山泉有农夫果园也做其他的东西。如果这群人的需求没有叠加性,那你可能就不能在这群人里面去共享了。

      第三个是你的资源是否有共享?共享之后的成本是不是有优势?

      比如你有没有共同的技术?假如有变频技术,那我可以做变频冰箱,做变频洗衣机,做变频空调;如果没有这个技术优势,你要硬生生的跨过去,就没什么优势了。所以企业的跨界,实际上有多种变量,有多种因素。

      我比较熟悉的美的,它从小家电跨到大家电,从空调跨到冰箱上都是基本上成功的;格力我就认为它跨的不够,我早就认为它可以跨了。格力一直在做空调,现在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因为空调市场份额也到顶了,就是份额很大很大,它的需求也不会再增长了。所以格力现在没有第二个增长空间了。

      美的下一步大力要做厨卫、抽油烟机、橱柜这些东西,这是巨大的空间了。所以美的在这方面转移得相对比较好,格力就不够,那海尔又有点偏宽了。海尔做手机、做彩电、做电脑,尤其是手机跟电脑和冰箱、洗衣机的认知关联度都比较低。我同样也反对TCL去做冰箱。

      “族群不是万能的”

      黄少军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副总经理

      有了族群之后跨界,不是完全能或者是完全不能这个概念。

      就像有的建材品牌,最早做卫浴,后来做橱柜,再后来做瓷砖,都在一个领域里面,瓷砖、橱柜还有卫浴在行业里做到前几位。这种横向跨界是比较可行的,但做卫浴的去做食品就有点问题。

      跨界是可行的,但族群不是万能的。就像锤子手机,罗永浩是基于之前他的粉丝群以及他对整个互联网的理解来做的,随着锤子手机上市并暴露出一些产品质量问题,那么他的一些粉丝在情感上不能接受,可能就流失了。

      这就是说,跨界能否成功,产品能否做到极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转型或者跨界能否成功,持续的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社群需要持续地去引导和互动,有参与感才有可能把消费者变成粉丝,把粉丝变成铁杆。

      这里的持续引导和创新,包括对产品的持续创新,就像小米一样——这对粉丝的打造是非常关键的。

      “原有优势跨界后还是优势吗?”

      骆永华 北京环宇通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

      跨界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当然是因为行业跟行业不一样。

      在互联网冲击各个传统行业越来越厉害的情况下,企业要跨界,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必须清楚要跨界过去的那个行业,哪个要素是最关键的,原来所在的行业里累积下来的比较有优势的资源要素,在新的行业里是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指标。

      互联网原来经常讲创新,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讲叫“打麻将一缺三”——走一步,建立一部分的资源再去找下一部分的资源,有30%的把握,绝对就敢去做了。传统行业做转型,一定是打麻将三缺一。

      所以跨界有两个标准,一是你原有的资源积累在你跨界过去时是不是核心环节,二是跨界所需要的那几个环节你是只有具备一个,还是说已经具备若干个了?只要集中去解决一个问题,成功率就可以高很多。

      那有了粉丝群体以后你能不能跨界?我想前提肯定是资源是重合的,如果不重合的话那你什么都没有了。

      在粉丝群体重合,粉丝对你有感情的情况下,有可能粉丝对你更有耐心一点,给你一点时间,你的机会窗口会更大一点;如果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强,自己也更有耐心,也许这种跨界转型的概率会高一些,如此而已。

      “要界定两个概念”

      尹佳晨 八八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实际上八八众筹对族群的理解,谈的是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族群更加倾向于文化属性,就是他身上会具备一种社会方面文化的特质。

      你有了族群之后,是否可以玩跨界?这个问题里面是有两个概念要界定的,第一个什么是族群?族群是按照社会统计学划分的目标人群,还是说按照我们今天这个新时代说的,他是具备某种文化属性的这样的一个人群?可能这个答案就会不一样了。

      第二个其实各位老师也谈到了——什么是跨界?有相关多元化,也有非相关多元化;有能够产生关联的,也有可能搭不着的。就像我每次拿纳爱斯牙膏刷牙的时候,怎么着都感觉有洗衣粉味——这个就是说有的东西关联在一起感觉很别扭。

标签:;  ;  ;  ;  ;  

不可逆转的挑战--打造和发展品牌民族_三只松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