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呈金
江西省永丰县石马镇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作为承载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对于一个人知识的增长与素质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启蒙式语文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基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情景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从广义上来看,情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以说,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无法摆脱情景。教育教学中的情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种环境,可以是一个场面,可以是一处景点,可以是一幅图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模式是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式。小学语文的内容比较枯燥且篇幅较长,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难以用心地阅读和理解。鉴于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这些情景是经过教师优选或优化的,"剪"去了许多无关的"枝蔓",因而更集中、更鲜明、更有利于儿童观察,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情绪,更容易触动孩子的情感,更容易诱发孩子的想象,也更接近孩子的表达水平。情景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众多老师的青睐,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情景教学法实质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性地创设真实形象的教学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去,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语文知识中去,还能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区别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让他们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和探究,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和创新意识,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枯燥的知识,小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有限,在加上理解能力的限制,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着较大难度,依靠教师单纯的知识讲解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和具象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会有冥想提升,这样就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情景教学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学生语文学习的焦虑感会降低,这样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情景教学应用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要考虑好教学知识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距和相融难度,从而创设形象可感的情景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力与兴趣点。
(一)运用情景教学,创设感知氛围
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会随着氛围的改变而变化。能全方位调动其感知的教学情景,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观的积极参与。
例如,一位教师上《桂林山水》一课时,开课前教师便用多媒体投影呈现出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图,同时教室里还回荡着一阵舒缓的轻音乐。上课开场,老师就提问:"知道这是哪里吗?"学生齐答:"桂林!"教师继续问:"去过桂林的同学请举手。"教室里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紧接着点了两个举手的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眼中的桂林是怎样的,两个学生都说桂林很美,具体美在哪里没有说清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老师顺势导入新课:"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桂林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走进《桂林山水》领略美景。"在课堂推进中,老师没有呆板地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分析写作手法,而是紧紧抓住学生对桂林美景的好奇与喜爱,边出示图片,边品味课文内容。当读到"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时,一幅漓江美景图便出现在学生眼前,耳边传来的也是悦耳的流水声……
这位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生活分享。教师找到桂林的美景照片、自然声响与悦耳的音乐,给了学生更直观和美妙的感受,并让去过桂林的同学谈自己的游览体验。课堂上师生之间便有了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学生参与度增加,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运用情景教学,发散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巧妙的情景创设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展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无比。
例如,在一次小学作文观摩课上,教师竟然直接将课堂搬到了古色古香、佛光普照的"归元寺",这个"归元寺"其实是教师利用VR影像投影创设的。在悠扬的配乐中,学生们都被"归元寺"的独特景物所吸引了,眼里和嘴上满是惊奇。然后教师用略带凄婉的声音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并提问:"在一座荒凉的小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位小和尚……请问,小和尚会如何请求老和尚讲故事呢?"
此时学生的回答比较单调,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于是为了呈现真实的场景,教师竟穿上了老和尚的服装,戴上了头套,手里拿着一个钵盂敲着,同时演小和尚的学生也穿上了一件破旧的僧衣,也戴上了头套。所有的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表演完后,教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想一个小和尚求老和尚讲故事的方法,然后小组成员分配好角色再来演一演。经过一番讨论后,很多新奇的方法出来了:激将法、死缠烂打法、学柯南探案法、机器人杂技法……
在这堂独特的作文课上,教师没有过多地讲解写作技法,而是动用大量的手段来设置情景,有了情景,学生们就会进入角色;有了角色,学生们就会思考;有了思考,写作技法就会变成灵动的写作语言了。
(三)情景教学的情感体验
情景教学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有些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把实物、教具简单呈现给学生,没有较好的情感引导,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机械感知,无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投入,情感体验将会缺乏。所以,情景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参与。
如一次语文课上,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山沟里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艰难求学,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在漆黑的山路上,伸手不见五指,天边的云黑黑的,地上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让学生闭上眼睛来感受,又运用多媒体适时播放狼的叫声来增加效果,让其"亲身"感受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条件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教师再适时讲述山沟里的孩子不怕艰难、刻苦学习的故事,学生们的心灵都受到了触动,有很多学生不禁掉下了感动的眼泪,这堂语文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情景教学,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立龙,李楠楠.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41+146.
[2]栾淑玲.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33.
[3]周婷.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J].华夏教师,2018(10):63-64.
论文作者:吴呈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情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法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孩子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