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相对有效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财政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经济周期实施反周期调节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它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达到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效率,并实现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和持续增长。财政政策主要通过预算、税收、转移支付、补贴、公债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调控,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过3年努力, 初步达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199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继“软着陆”之后获得进一步发展,宏观调控的操作水平也逐步提高。中国经济连续两年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亚洲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的势态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平稳发展并持续增长,说明了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得力。特别是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已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侧重点,重点采取刺激内需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公共支出,使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操作上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政策操作在方向、时机、力度、效果上朝着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1978—1997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绩效进行有效性分析。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Analysis)方法最初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等人于1978年提出[1],国内学者[2~4]加以改进和发展,使得这种方法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等领域。该方法最初由经济学家Farell用于私人企业的评价,以工程上单输入、单输出有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评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相对有效性评价,DEA 方法更具有优越之处。 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DEA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仅可以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系统, 而且还可以用于非盈利性系统,如医院、学校和其它公共部门。对于非单纯盈利的公共服务部门,由于不能简单地利用利润最大化来对它们的工作效益进行评价,也很难找到一个合理地包含各个指标的效用函数,因此在这方面可认为DEA 方法是一个对这类部门工作进行评价较有效的方法。由于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并非是以单纯盈利为目的,且难于从定量上引入一个包含各个指标的效用函数来评价财政政策的实施绩效。因此我们引入DEA方法来分析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相对有效性。
2 DEA模型
假定由n个决策单元
,每个决策单元DMU[,j]有m 种类型的输入和s种类型的输出,设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 种类型输入的投入量,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产出量(i=1,2…,m;r=1,2,…,s;j=1,2…,n)。由于各种输入和输出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因此要对DMU[,j]进行评价,须对它的输入和输出进行“综合”,即把它们看作只有一个总体输入和一个总体输出的决策过程。这需要对每一个输入和输出赋予一个综合的权。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对输入—输出量之间的信息结构了解甚少或它们之间的互相替代性比较复杂,人为的自主赋权法带有过分的主观色彩。因此,一个合适的赋权方法应是由本来的数据按照某些优化原则自动赋权,这样更加客观。因此,我们并不是事先给定输入和输出权向量V=(v[,1],v[,2],…,v[,m],)[T]和U=(u[,1],u[,2],…,u[,s])。
现在我们来考虑C[2]R模型,其评价决策单元DMU[,0](DMU[,0] 表示DMU[,J0],以下总是以下标0表示下标j[,0])相对有效性的数学模型如下:
其对偶规划模型如下:
在评价财政政策实施绩效的实证中,把每一年度的财政政策实施绩效看作此模型的决策单元,对其中每一个决策单元DMU[,0] 或者具体地讲每个年份财政政策实施的绩效将利用θ[*]进行评价。
设C[2]R模型(3)的最优解为θ[*],λ[*][,j],S[*+]和S[*-],且当θ[*]=1,且S[*-]=0,S[*+]]=0时说明决策单元DMU[,0],即第j[,0]年度实施的财政政策绩效在n年中是相对有效的。
(1)如果
,为规模效益不变状态,此时所评价的决策单元DMU[,0] 处在资源配置合理的水平上。
(2)
,为规模效益递减状态,对决策单元DMU[,0]而言, 如果在原有投入量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只能获取相对较小比例的产出增量。
(3)如果
,为规模递增状态。说明决策单元DMU[,0] 在原有投入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投入量,能够获取相对较高比例的产出增量。
3 20年来中国财政政策相对有效性分析
为评价财政政策的相对有效性,本文选取财政支出、零售物价指数和城乡差异系数作为输入指标,选取财政收入、GDP、 国家财政预算外收入为输出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能较客观地评价财政政策实施的效绩,它们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的实施工具(财政支出和收入),反映了其实施效绩的衡量指标(GDP、零售物价指数、 城乡差异系数,财政预算外收入)。
在实证分析中,主要考察1978—1997年来的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并进行纵向比较。评价一个经济政策,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方向(紧缩还是扩张)、时机(经济运行态势,就业与公平是否失衡和平稳)、力度(赤字额,经济目标获得收益的代价)、效果(财政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最后是成本收益分析(牺牲的代价是否值得)。数据是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DEA相对有效性结果如下(表1,图1)。
表1 历年财政政策的DEA相对有效性评价结果
年份 相对有效性 ∑[,λ]值
效益
1978 1 1 规模有效
19790.88
0.76规模递增
19800.92
0.88规模递增
1981 1 1 规模有效
19820.97
0.78规模递增
19830.96
0.79规模递增
19840.96
0.91规模递增
1985 1 1 规模有效
19860.98
0.91规模递增
19870.98
0.80规模递增
19880.99
0.89规模递增
19890.99
0.94规模递增
19900.99
1.02规模递减
19910.98
1.01规模递减
1992 1 1 规模有效
19930.98
1.04规模递减
19940.96
1.05规模递减
19950.99
0.85规模递增
1996 1 1 规模有效
1997 1 1 规模有效
图1 财政政策相对有效性分析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1997 年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控效果呈现出5次反周期波动(1978—1981年,1981—1985年, 1985—1992年,1992—1996年,1996—1997年)。造成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或时机不到位。比如, 1986年应当适度松动,但却延续了1985年的紧缩政策,从而导致了1987、1988年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过大,造成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在其它年份的起伏波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财政政策还是逐步趋于稳定、有效的,在反经济周期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做一简要分析。
周期1(1978—1981年):1978—1980年GDP增长率逐年下降,通货膨胀率增长较快,特别是1979年到1980年间我国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了1979年和1980年两年财政高额赤字,累计达300亿元, 以至1979年度的财政政策相对有效性最差。1980年之后,中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支出上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由1980年的588 亿元压缩到1981年的422亿元,财政总支出下降8.1%,通货膨胀回落较快。模型结果显示1981年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相对有效的,在反经济周期中,抑制了过快增长的趋向,并使1981年之后经济增长开始反弹。
周期2(1981—1985年):在1982年到1984年底, 由于财政政策松动过大,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29.4%下降到1984年26.6%,财政负担不断增加,各种补贴高达540亿元。 同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货币投放量过多,造成1984年底出现投资、消费、信贷和进口“失控”的现象。这说明财政政策扩张过度,使得经济过热,造成财政政策的效绩较差。 1985年中央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有效地控制了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增长过快、外汇库存下降过快和信贷失控等问题。经济过热现象得到了控制,货币投放比1984年减少了366亿元, 财政出现了改革以来的第一个盈余年。
周期3(1985—1992年):由于1985 年采取了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过热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开始回落,但1986年上半年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此时若有所松动为好),以至于1987年的财政政策扩张过大,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财政赤字过大,使得1987年到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通胀率首次超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造成198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创下了历史的最低点。模型结果表明,在此次周期中,1987年的财政政策效绩最差。1988年之后中央立即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双紧方针,在1989年之后,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急剧回落,物价指数上涨率由1988年的18.5%下降到1990年的2.1%。 但这次政策实施力度过大,具有明显的“急刹车”性质,使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期内下降过快,以至于1989年GNP和国民收入的增速分别由上一年的11.2 %和11.4%下降到4%和3.5%。
周期4(1992—1996年):1992年开始出现经济偏冷, 我国及时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由于力度过大,特别是1993年上半年,实行了松动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投放超常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出现了开发区热。地方上乱集资、乱拆借、乱提利率问题严重,财政信用关系不顺,金融秩序混乱,资金供应异常紧张,国债的发行和销售出现了低迷现象。到了1994年,由于我国农业欠收等因素,使我国物价涨幅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点(21.7%),且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力度不够,导致1994年财政政策的绩效较差。
周期5(1996年至现在):1995 年中央采用紧缩性货币与财政政策,使通货膨胀急剧回落,1996年我国社会零售物价上涨水平下降8 个百分点。这是1993年加强宏观调控以来首次出现通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实现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位数的水平。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179亿元,增长率为19.05%,GDP增长率为17.43%。1997年, 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为增强其活力,财政和银行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1998年开始,我国商品市场告别了短缺时代,过热经济增长也在趋于平缓。总体看,经济增长的下滑程度平稳,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次周期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只是紧的程度略为过大。1998年下半年,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看,有效需求不足,投资缺乏热点,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从国际环境看,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尤其是1998年二、三季度日元连续贬值,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1998年下半年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适度松动,防止经济下滑。
总之,DEA 方法可为定量分析我国财政政策的相对有效性提供了新思路。把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对未来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