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论文_杨苗苗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论文_杨苗苗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中学 316111

摘要:初中是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这样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初中班主任如何积极开展德育工作的时效性,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时效性;措施分析

引言: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心理,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也会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所以班主任应该为班级管理工作作为核心,对学生道德规范的培养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1.德育工作具有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尤其是德育工作时其发展的基础条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能对社会的状态积极体现,初中德育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机制观念,对学生的日后成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非常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德育观念比较落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班主任对德育观念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通常情况下会把工作放在教学上;其次德育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肤浅,在教育时,班主任依旧把五讲四美等相关的传统思想和理念作为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比较重要,但是和时代发展需求不是很适应,与初中学生实际需求存在不符现象,不利于德育教育的积极开展。

3.加强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措施

3.1对德育观念积极转变

正确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基础,能为教育工作提供不断的指导。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全面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班主任要掌握初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心理发展中存在的差异,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德育教育,和社会、家庭等开展有必要的合作,促进德育工具的全面性。例如:班级上有一位学生从外边看对人漠不关心,但是有一次他后桌的同学由于生病,在课堂上突然呕吐,其他学生的反应都是捂着鼻子,有嫌弃的表现,只有一位学生主动向生病的同学递上纸巾。从这件小事就能充分的看出,这位学生有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但是为什么在性格上却很自卑和自闭呢?班主任应该和这位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得知由于小时候贪玩,手受伤留下疤痕,害怕自己被嘲笑,所以才不主动和他人交流,知道这一因素后,教师会利用班会时间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让学生知道只要不断努力、够自信和够坚强,就算有不足的人,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甚至可以超越常人的额成就。在学生观影完毕后,教师开展主题为“独一无二的我”讨论会,这样做的目的能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是独一无人的,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养成乐观、自信、向上的性格,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2积极调整德育目标

科学有效的教育目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班主任应该结合内外的环境变化,对德育开展有效的调整,这样不仅促进时效性,同时还能提高时效性。首先班主任要意识到德育素质在德育发展过程中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功德意识积极培养,能规范学生在社会中的言行,更好地学会为他人服务;其次班主任要知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就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时代背景下,初中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目前社会中存在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网络媒体等都会给初中学生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对他们的道德价值观进行扭曲,引发出走、校园欺凌、甚至自杀、杀人事件等,所以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积极引导,坚持德育教育水平应该与时俱进,对德育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及时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促进班主任的管理质量。

3.3实施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为了能够加强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实施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强道德素质和思想修养。教师要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所以班主任应该建立轻松化的德育教育,这样能促进德育教育的积极开展和顺利实施。例如:将“做良好公民”为主题的相生表演,情景剧表演等,这些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能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较好的融入到其中。再如:有的班级内学风比较浓,并且凝聚力很强,学生都有比较大影响力的班级。但学生的“傲”气却十分重,不屑于做小事,例如:在放学后,班级窗户不关就走了,大白天的几盏灯都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结合这些状况,班主任应该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主题班会,对小事上该管还是不该管进行辩论,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同学还会提倡在班会后,成立自愿团,定期为班级或者学校、社会做好事,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对德育工作内容积极创新

首先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班级上积极渗透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其次要对教育工作内容不断创新和完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树立较强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国庆期间,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或者开展小品相声等相关活动,这样能够为德育内容注入时代特色,充分为学生传递爱国的正能量。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德育的重要作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另外教师要对德育教育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措施,进一步实现班级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殷卉.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略谈[J].学周刊,2018(14):73-74.

[2]李坤霖.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J].教育观察,2018,7(04):41-42.

[3]张琰,赵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寻[J].学周刊,2018(06):44-45.

论文作者:杨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论文_杨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