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对策研究
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1 技术研发方面
2006-2007年被喻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中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在这一阶段里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2 市场方面
各级政府出台密集的扶持政策,使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200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其在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增数量超过5600辆,共有近30万辆广义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
1.3 产业政策方面
2009年1月,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汽车消费政策,扩大补贴范围。2010年6月,发改委、财政部等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
2 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问题
2.1 技术难度和实现低成本的矛盾
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不过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系统复杂化,能效大幅提高将导致系统非常复杂;二是如果实现复杂系统的动力装置,成本将非常高,难以产业化。而如不不这样,将技术标准维持低水平的话,能提高的效率空间则比较小,没有多大利润,从而形成能效、技术难度和实现低成本之间的矛盾。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新能源汽车其他领域中,如燃料电池汽车已具备很好的能量转化效率,但是由于其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的耗费太高,目前也难实现大规模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大规模供应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按照科学的划分,交通能源转型有3个阶段: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供应;通过新能源汽车的量产有效利用新能源。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战略规划不能够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即使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会没有竞争力,从而将置身于危险的境地。目前中国大规模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远未建立,国家也还没有制定出新能源大规模供应和能源基本转型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长久、稳定发展缺乏新能源供应这一物质基础。
2.3 汽车合资企业多,核心技术少
现如今我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侧重于对汽车的动力系统以及汽车底盘中的传动系统进行了改动,而其他的方面涉及的较少。比如,影响舒适性的行驶系没有做出改进。这种发展给人一种感觉,就像是当年 xx 集团老总造汽车的思路,汽车就是把两个摩托车捆绑在一起。但事实不是这样,当汽车发展已经迈出了最开始的第一步,就应该多找问题,尽快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应该多做一些耐久性的试验并且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就目前这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而言,若不尽快突破一些核心技术,加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一些电控系统技术上的差距,想要弯道超车是有很大的难度。长此以往,难免造成我们拿着原材料去换人家的技术,和之前的传统汽车工业毫无差别。掌握核心技术是汽车发展产业的关键,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4 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较少直接惠及消费群体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靠的是市场的需求,而市场需求的主体是消费群体。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一部分政策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大体上都是针对源头生产企业的,对于广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国家并没制定完善的政策,及时的给与补贴。由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比传统汽车高出1-2倍,甚至数倍,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补贴缺位,市场需求无法兴起。
3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策研究
3.1 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我国是实施新能源战略的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应意识到需要对发展背景的优越性创新提出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依靠国内核心技术,并结合国外技术开发应用于产业发展中,优先提出节能理念,将节能理念贯穿在生产过程中,多方向发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产业。综合考虑能源技术发展的现状,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另一方面,明确传统汽车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和使用上的区别,有效改进技术设备,发挥新技术的功能,有限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应用,提高市场占有率,掌握核心科技,为后续发展提供基础平台。技术的研发侧重于在技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在市场竞争中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效解决能源危机问题,结合国内外技术进行创新,明确发展方向。
3.2 逐步建立起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能够长期、持续和稳定,稳定的能源供应来源是少不了的。国家和业界主体企业要开始在全国逐步建立起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比如,建立一批加氢站、加气站和充电站。这样既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准备能量供应来源,也为企业的发展拓宽商业领域,对于国家来说,则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增加财税。
3.3 相关科研机构等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由于在技术、生产和管理等领域都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加快人才培养力度,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机构的共识。一方面要做好国内人才的培养,也要注意世界先进人才得引进,提供比较好的薪酬待遇。
4总结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向消费者普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知识,并引导消费者。
参考文献
[1]常俊良,韩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09):260-260.
[2]魏云逸,李维刚.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239-239.
论文作者:蔺于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新能源论文; 汽车论文; 中国论文; 汽车产业论文; 技术论文; 节能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