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产业观的形成与发展_国民经济论文

现代教育产业观的形成与发展_国民经济论文

现代教育产业观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教育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属于第三产业。它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教育产业的概念,是在整个社会产业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最终确立下来的。因此,我们在考察教育产业属性时,有必要从社会产业的演变叙述起

产业观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内容和范围的。十八世纪初叶,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牛顿古典力学的诞生,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科学理论的建立为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以纺织机的出现为先导的技术革命,能源革命终于使延续了几千来的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化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机械动力代替了自然动力,整个社会的主导产业结构彻底改观。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生产的巨大变化:“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从事创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造成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这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就是指的引起整个经济体系所发生根本改变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产业观念随之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近代的产业观念。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和“产业”在英语里是同一个词——“Industry”,都是指当时的资本主义大机器、大工业生产。

十九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又经历了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都曾引起过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尤其是当代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角被称为新的技术革命的影响更为深远,许多崭新的产业逐渐形成,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结构。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使人们的产业观念再次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当代的产业概念的含义已经从“产业是以生产物质资料为主导经济特征的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为生产新技术服务,并以信息、知识和思想为特征的一切生产部门。因此,“Industry”一词在当代,则不仅指工业,而且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部门到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文化教育等都可称为“产业”。正如马克思所说:“这里所说的产业,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可见,产业概念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随着产业概念的不断扩展,教育,这项人类古老而崇高的事业,也成为社会产业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这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和将要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然而,人们对教育产业的性质的认识,却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历程。这首先反映在对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的不同认识上。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对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认识加深了,从把教育单纯看成是一种消费活动、福利事业,到认定教育是一种生产性的事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第二次认识的飞跃是现代教育产业观的建立,即树立起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有一般产业的共同性质,也同样需要遵循产业活动的共同规律的观念。

这种对教育认识的深化,是以客观事物的发展为根基的。教育起源于劳动,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教育作为传授生产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一种活动,与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联系着,然而这种联系是比较浅薄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教育与物质生产的联系就深厚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向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培养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新的劳动力,并把科学技术转移到生产过程中去,使之变成新的更大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代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了现代社会,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作为产业的地位也就最终确定了下来。当前,世界各国在处理国民经济各行业关系时,都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例如:世界银行在统计分析中采用的AIS法(即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把教育归属为第三产业。我国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也把教育明确列为第三产业,并指出它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对产业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为各国普遍接受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三次产业的划分,最早是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A·G·f-isher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C·G·Clark于四十年代创立了“产业结构理论”,正式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又称“克拉克大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产业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分类的,它反映了产业形成的实际客观过程。当人类社会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第一次产业(即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作坊,于是第二产业(即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公用事业和煤气、电力、水等)超越第一产业而居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人类社会进入到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随着人类科学史上,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发生,带来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影响的深远,使人类社会迈向更加完善、更加高度工业化的新阶段。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公共行政和国防以及社会事务、娱乐和个人服务等。)遂急剧地发展起来,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比重中达到很高的比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著名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通过对20多个国家庞大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变动(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同时他们还指出了当今三次产业发展的趋势:第一产业的国民产值及劳动力都呈下降趋势,而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则趋于上升。这反映了世界工业化过程的共同趋势,而构成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主要内容的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归属哪一产业。目前认识还不一致,有人将其归为第三产业,有人将其称为第四次产业。尽管分类有分歧,但对信息产业产生的条件、背景、地位、作用却不乏共识。教育,在信息产业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三次产业的演变史,为教育产业概念的建立,提供了历史的依据。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观念形态的东西都是历史的实践的反映。如前所述,教育产业概念的形成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建立起来的。三次产业演变的历史过程,就是教育产业建立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原因。但是,一个科学理论概念的建立,除了反映历史和实际情况外,还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思想以及本世纪六十年代完善起来的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西方教育经济理论,为教育产业概念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出发,指出“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是影响劳动生产率和单个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从而确立了国民教育的普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思想。

教育的产业性质,首先表现在它的生产性上。马克思正是从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来阐明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得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的结论的。同时,他还从教育能够形成科学研究的能力、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在职业变换中的多种适应能力等方面,深刻地阐明了教育的生产特性。马克思对教育的生产功能的分析,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力投资理论。他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这就是说,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费用构成了劳动力的价值,因而要维持其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就要进行人力投资,马克思的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阐明了教育作为产业的基本特征,从而为现代教育产业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从对人自身进行投资来增强自己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这一命题入手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无代价的,它要消费稀缺性资源,因而要进行“对人投资”。这种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设施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对教育的投资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人投资”,使劳动者提高了知识水平和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这在经济上有重要的意义。在西方国家,这种通过“对人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要比传统资本(物质资本)增长快得多,它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致使西蒙·W·舒尔茨认为它是“使经济现代化的一种投资方式”。多年的研究使他“越来越感到科学的进步并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于是,“开始要求对此更全面的解释”。“我逐渐认识到,人所获得的能力是尚未得到解释的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解开了现代富裕、经济增长之谜。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研究了教育对个人所得和国民收入的贡献。他指出:“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的结果,它们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研究经济增长时忽视知识和技能,就如同解释苏联意识形态时试图不提到马克思。”进而,他得出结论:“我的初步估计表明,劳动力的教育资本量在1900-1956年上升了近8.5倍,而再生产性资本量却只升高了4.5倍”,“这种人力资本的增长幅度之大和速度之快,使得它们很可能成为解开经济增长之谜的关键所在。”他还引用了爱德华·F·丹尼森的估计:1929-1957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1/5左右归因于教育。教育产业概念的形成,从这些研究成果中获得了丰富的理论养分,使教育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显示了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以上我们循着教育产业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了它的理论渊源,目的是要使这一理论概念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作为产业的作用,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把教育确定为一种产业,这不仅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把教育作为产业,是从教育与经济的内在辩证关系上来认识教育的本质的,它不仅体现在教育与其他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外部关系上的经济联系,而且也涉及了教育内部所应遵循的经济活动规律。因而单就确立教育产业概念本身就可以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教育与经济的各种联系,把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从教育的外部关系上来看,确认教育是一种产业实质是要重新确定和调整教育部门同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落实教育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战略位置,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求实现教育的发展速度、投资规模、质量与效益的综合最优化,发挥教育作为产业的职能,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教育内部关系看,教育产业概念的建立和教育产业地位的确立,有助于认识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规模在教育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使教育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规律得到合理的阐释。

近几年来围绕教育基本属性的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论,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使这些争论尖锐化,明朗化。人们担心,把市场经济的某些活动规律“引进”教育内部,教育事业还那么“神圣”吗?教育规律还能得到很好地遵循吗?因此,他们对诸如教育产业、教育商品、教育市场这一类带有鲜明市场印记的概念讳莫如深。

其实,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论教育的内部还是外部,都与经济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它的内部,又的确存在着诸多经济现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例如,办教育,就要消耗教育资源,就有资源配置问题;教育的投入要讲求经济效益,要精打细算,计算教育成本;劳动需要交换,价值需要补偿,为获取教育服务而支付教育报偿成为理所当然;教育管理需要引入质量、效率、竞争观念,提高办学效益等等。承认教育内部经济现象的存在,自然就要遵循经济规律办事。因此,经济活动中的某些规律不是被“引进”教育内部,而是办好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理直气壮地把教育看成一种产业,把它当作产业来办,就能使教育领域中的经济规律得到尊重。那么,遵循经济规律是否会妨碍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我们把教育看成是产业主要是从它与经济联系的这一视角来说的;无疑,教育还有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功能,还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正是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的表现。遵循产业规律与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二者不是对立的,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不致于走向偏方向。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直不敢正视教育的产业性质,以致使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改革中涌现出的许多新鲜的事物,不断丰富着教育作为产业的内涵,因此在理论上论证和确立教育产业的位置,将对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发展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一方面教育经费的紧缺,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惊人的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教育当作一种产业来办,而把它视为单纯社会福利事业的陈腐观念影响至深。办教育的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无视教育工作中的经济法则,更不懂得违反了它是要受到惩罚的。于是,奉命办学,使教育陷入缺少生机和活力的僵化状态。如果从产业的新视角来思考和对待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层次的问题,许多疑点就会不辩自明,许多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探讨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问题,不仅为摆脱教育困境寻求一条出路,也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柱。

“教育产业”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就它最本质的含义看,是指向教育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规律以及与教育外部的经济联系。因而“教育产业论”所研究的不是教育的全方位,在研究中,既要分析不重视教育产业性质带来的种种弊端,又要防止片面强调它的产业性质而忽视教育其它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这就较好地消除了某些人们的疑虑。当我们提出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就不是说要用经济规律取代教育的其它规律,而是要用产业发展的规律来指导教育产业的有效运行,使教育事业得到健康的发展。

标签:;  ;  ;  

现代教育产业观的形成与发展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