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发展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20 (2001)03—0102—05
一、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教育的世纪。“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谁就能在未来剧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否则,国家就会落后,落后就要受欺侮,就要受制于人。”[1]因此,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综观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师范教育的高层次、高标准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方的日本、新加坡,为了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都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因而优先发展教育,把师范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目标和重点。一些发达国家竞相提高师范教育的结构层次,取消了中等师范教育。
美国在这方面是行动最快、最早的国家。迄今,全美的中小学教师有94.9%是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培养的。近年来美国在改革中取消了中等师范教育,将中小学教师提高到硕士、博士学历,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不断升格。法国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多次进行改革,延长中小学教师接受学习培训的年限、学制,学校规格也不断升级。1984年开始,法国将师资培养培训作为教育三大改革之一,也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制延长为4年,与普通大学学制相同。波兰于1992 年取消了中等师范和二年制师范学院,并在大学和师范大学开设五年一贯制的教育硕士课程,以培养中小学教师。
亚洲的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力发展教育,其成就与影响是尽人皆知的。1985年,日本共有47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大学,都设立了硕士课程,并决定先由培养师资有名的东京学生大学和其他国立大学,共同携手设置了研究生院博士生课程,以便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识水平、能力和素质,为中小学教师的在职进修提供方便的条件。后起之秀的新加坡,1965年开始独立,一直把发展教育,提高教师水平和素质作为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1968年,新加坡的教育部长强调:“今日教师训练的最大挑战是使我们的教师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扮演一个崭新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的义务外,还要全面发展自己,包括自己的公民责任和领导责任。”[2]因此, 新加坡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很高。具体规定是:大学预科班毕业生,经考试合格进教育学院学习两年,取得文凭后方可任小学教师;取得普通学士学位或者荣誉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经考试进入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取得教育专业文凭,方可担任中学教师。90年代,新加坡又采取新措施,继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和学位,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强调文理渗透,加强基础课程。世界各国师范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十分强调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尽力促进文理渗透、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代和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前,普通基础课只有苏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几门课程,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程。90年代以后,为之大变,普通基础课程有文学、历史、外语、人类文明史、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课程,显然是加强了人文科学教育。美国自1986年的《霍姆斯报告》尖锐地批评了教师教育课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里依然与19世纪中期的课程体系没有多大变化的现状后,便致力于课程改革,意欲从根本上改革教师教育,用丰富、系统、连贯的文理知识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来武装高师学生,设置文理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语言以及健康教育和体育等多门课程,占总课时的40%。日本高师院校的普通基础课程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体育,这些课占总课时的37.7%。日本的新型教育大学还开设有文科、理科、体育科、艺能科、实业科、家政科等课程,总趋势是朝着大文科、大理科的方向发展。文理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汇,已成为国外教师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
2.重视教育学科,强化教育实践。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从教能力,各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都普遍重视师范生教育学科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而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的时间所占总课时的比例也较大。目前俄罗斯高师教育理论课程改革有两个特点,一是增加课程门类。从心理学课程看,开设有普通心理学、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家庭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几门课程。教育学课程有普通教育学、教育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中学的劳动教育体系、中学经济教育方法、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工作方法等。二是改进课程教法,强化教育实践。俄罗斯高师教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除课堂教学外,还安排了实践,如课堂讨论、参观访问、写观感、心得等。教育实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一般从一年下期开始安排,连续四个学期,每周4学时,一至三年级共计256学时。目前美国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为20%。日本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所属的教育学院的课程中教育类课程占15%。英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为25%。在增加教育类课程课时的同时,也都延长了教育实习时间。法国80年代中期后,改变原来把教育实习放在最后的做法,实习时间为486 课时,占两年培训总课时的25.7%。
3.扩展学科专业课程内容,致力从师执教素质培养。国外普遍认为教师教育要适应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素质全面,“一专多能”。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教师为学者、教育者、交往者和决策者”的目标。在专业课设置上,国外与中国所设的学科相对应,多采用主辅修制。日本非常强调专业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又有必修和选修之分,而选修科目占较大的比例,专业学科的学分数占总量的50%以上。
(三)教师的高素质、高待遇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东方的日本、新加坡、朝鲜,都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质量,设法提高教师的素质,并大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教育危机”以来,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提高教师素质。一是吸引优秀的学生就读教育专业;二是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提高师范教育层次,取消本科教育专业,建立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方可当教师;三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四是建立教学评估和奖励优秀教师制度。据美国全国教育和美国未来委员会1996年9月的调查报告,全世界17 个发达国家中教师工资水平较高的排序是:瑞士、荷兰、奥地利、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丹麦、芬兰(前10位),而美国则居15位。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解除“教育危机”,美国大力改善教师生活待遇,提高教师工资,从而使教师工资连年增长,生活待遇不断提高。美国联邦政府制订了《公元2000目标),克林顿总统又在1997年2月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十大行动纲领”。 其中第二条“确使每一问教室内,均有肯奉献且有才能胜任的教师”。这是全美教育改革行动的关键,其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师范教育质量,提高新师资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因而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成了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和关键,“并且已取得较明显的成果”。[3]英国为提高教师素质, 采取提高师资培养要求,严格选拔师范学生,改善教师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师的资格标准以及淘汰不合格教师(如提前退休、强制性离职)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等有效措施,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从而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重视教师的继续培训
国外教师教育有三种主要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向型”、“非定向型”和“综合型”,又分别称之为“封闭型”、“开放型”和“混合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改革了师资培养培训的体制,绝大多数国家现行的是混合型的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而且把师资的培养培训纳入一体化的格局,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
目前欧洲所有的教师职前教育与高等教育趋于合作和统一。不管这种转变是早或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负担教师教育的机构必须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统一起来。在发达国家,教师职前教育内容以基础性为核心,使师范大学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之后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因此,职前教育的课程不是无限地增加,而是突出作为教师的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职教育被看成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度化、普遍化。教师在职教育以实践性为重点,侧重于发展和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使之形成其独特的教育教学个性和风格。
国外高度重视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已将教师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在职进修和提高上,并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使学习化社会所要求的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的思想首先在教师教育中得到体现与贯彻。其特点是: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法规、政策,划出专款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教师进修,规定定期进修,使教师进修制度化。如法国规定小学教师每6年脱产进修12周,教师终生进修接受培训;俄罗斯规定在职教师每5年参加一次进修。②建立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并举办各种继续教育活动。③在职进修可以提高学历或取得学位,还可晋级加薪。如德国教师通过进修可取得包括校长或督学的任用资格;日本把教师进修所得学分和学位或者年资作为晋级提薪的参考依据;英国和美国为鼓励教师进修提高,采取直接加薪的办法,因而促进了教师进修的积极性和进修活动的实际效果。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4 ]教育的特殊使命和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继续不断地学习。发达国家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素质,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培训前后连贯结合为一体化,使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既具有阶段针对性,又具有连续性,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潮流。
二、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对照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要深化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应采取以下举措和对策。
(一)明确教师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意向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体现着人类社会教育的价值观念,规定着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和期待的发展结果,从而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与实践,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作用。正确、合理的教师教育目标必然反映教师教育的规律,揭示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国外通过对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揭示了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特点,认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即适应、稳定、创造和成熟阶段。在这四个阶段,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作为高师院校在校的学生——“明日的教师”,职前的培养,只是为其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而奠定基础,因而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应当是全面的、基础性的,而不能要求过高,不能以一个教师成熟期的标准来要求即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
作为从事素质教育的21世纪的新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知识结构和素质呢?国际教育界专家认为,未来的新型教师应具有10个方面的基本素质:①喜欢接近青少年,并愿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献身;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有共同的理解;③具有广博的学识教养;④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具有正确的感受性;⑤熟悉专门学术的探究方法及技术;⑥对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开发创新的能力;⑦对于教育组织,能深入理解并有判断力;⑧具有教育者的责任感;⑨对于人格的陶冶,具有探究精神;⑩对能力的发展,愿意为此作出终生的努力。[5]
从教师双学科的特点要求来看,我们认为新型教师应当具备6 个方面的基础素质:一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师德修养;二是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三是较强的教师职业技能;四是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五是较强的教研教改意识和能力;六是善于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6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因此,教师素质教育要注意基础性和全面性,既要坚持师范性特色,又不能忽视学术性,把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以达到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目的。[6]
(二)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不庸讳言,目前高师的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师范特色,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特别是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时代的要求,甚至落后于中小学。”“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新型师资需要;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不能适应迎接来自各方面挑战的需要;因此,高师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7]当前 高师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创新, 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高师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基础,使文理渗透,科学与人文紧密结合,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此外,还应注重综合课程和隐性课程设置,使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适应素质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充分反映出现代学科不断发展、融汇的新特点,反映出新兴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基本面貌。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发挥其在陶冶高师学生的情操、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形成浓厚的“育师”氛围,使学生受到良好师德、师魂、师能、师艺的熏陶和浸润,为他们日后从师任教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突出师范性特色。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师范性应当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不可厚此薄彼。当前,主要是充实教育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增加课程门类和课时量。尤其要注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要开设教育技术手段、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师学生日后从事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因此,高师院校要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大事来抓。要“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问题,归根结底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了解当今高技术发展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长的源泉”。[8]所以, 高师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实现“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师资建设目标。当务之急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搞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开展全方位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范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和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教师的培训与提高要与学科建设、骨干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学历结构等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当前主要是解决高职称、高学历比例偏低的问题,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为重点,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尤其要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师能培养,以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和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的教书育人、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
2.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传统的师范教育在师资培训和新师资的培养上只注重教书匠的塑造,忽视了教师的专家、学者性格的培养,因而导致师范教育学术性不强,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较低,这是一大缺陷。因此,高师院校在突出师范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术性。通过教师的科学研究——基础学科、专业学科和教育学科的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学校学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人才素质的提高。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高层次的科研型教师作支撑。因此,应当采取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开展学术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在新兴学科、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等领域中开展科研攻关,促进学科发展,为社会两个文明进步提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总之,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应是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师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四)实施教师终身教育,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
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指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渠道融为一体,使教师教育在统一的教育机构中实现整体规划和全面实施。教师教育建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这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有利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格局,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袁运开教授说:“所谓终身教育思想,对于师范教育来说,其基本原则有三:一是连续性,即保证教师的整个专业生涯都能受到连贯一致的教育。二是一体化,即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相互联系起来,实施一体化的师范教育。三是可教育性,即保证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学力。”[9 ]中国的师范教育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道路也是面对国际教育竞争,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状况看,我们的师范教育基本上处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的局面,教师的职前培养基本上由师范教育来承担,职后培训、进修基本上由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来实施。这种局面对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改革。近年来江苏、上海、河北等省市教师教育结构和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实施教师教育一体化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扩大了高师教育的服务功能、服务范围,提高了教育研究实力,密切了与中小学的关系,促进了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因此,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新格局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