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设计思路探讨论文_于海明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摘要:老小区海绵改造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小区情况一般比较复杂,涉及内容比较多,如何做好老小区的海绵改造是推进海绵改造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腾龙苑小区海绵改造工程为例,结合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城市老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 老小区 改造

为进一步打造、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国家格外重视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1]。本工程腾龙苑小区项目属于旧小区海绵改造项目。

腾龙苑小区于2005年左右建成,属于老城区建设密集区,雨污水管网标准偏低,改造难度大;加上当时的城市规划监管体系不完善,腾龙苑小区被人为的建成了低洼地区,汛期积水严重。因地势高差、地下管网排水不畅及内河水位较高等原因,腾龙苑小区在汛期强降雨时内涝严重,虽然通过管网疏通改造已有所改善,但仍具有很强的改造需求。在腾龙苑小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消除内涝积水点,对老城区海绵改造具有综合示范作用。

1 小区简介

腾龙苑小区位于新桥大街以南,龙六路以西,辽河路以北,华山北路以东。腾龙苑小区总面积18.5ha,其中一期总用地面积10.37ha,二期总用地面积8.13ha。

2 小区现状分析

2.1现状下垫面情况

腾龙苑小区下垫面主要分为建筑屋顶、车行道、人行道、停车位、广场、绿地等。经调研,小区内屋顶均为硬屋面,车行道为水泥铺装,人行道和停车位为干砌铺装,广场为花岗岩铺装。道路及广场周边绿化为高势绿地。现状不同下垫面规模如表2.1所示

2.2现状分析

腾龙苑小区建设年底久远,存在问题比较多。

(1)汛期积水严重

腾龙苑小区建设时间早,属于低洼地区。小区地势比周边道路低,雨季会有客水进入。汛期雨水管排水困难现象普遍存在,小区内出现积水现象,给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点源污染严重(主要为雨污混接、错接现象严重)

腾龙苑小区因建设年代较远及后期管理的问题,存在雨污水混接、错接现象、阳台污水接入雨水管道等问题,严重影响周边水体水质。

(3)面源污染严重

由于腾龙苑小区年代久远,小区脏乱差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居民直接往下水道乱排杂物,下雨时冲刷地面形成面源污染进入小区内雨水管道,最终排入周边河道,引起水体污染。

(4)基础设施差

腾龙苑小区存在部分道路、雨水口破损,二期存在停车位不足、绿化景观效果差等综合性问题。

(5)养护管理落后

因经费不足、养护手段有限严重制约该部分小区的地上设施及地下设施(主要为排水设施,部分雨污水管道存在淤堵,疏通不及时)养护。

3 小区海绵改造原则

基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腾龙苑小区在推进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结合小区具体条件,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造。

(1)问题导向原则

腾龙苑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低影响开发系统,排水管渠系统、内涝防治系统进行腾龙苑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提高小区内涝防治能力;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解决点源污染问题;通过新建海绵措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渗透,解决小区面源污染的问题。

(2)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考虑腾龙苑小区现状基础条件特点,解决排水系统问题时要合理选择技术措施。

(3)功能提升原则

海绵城市改造同时要兼顾小区的实际需求,做好两个“协同推进”,一是海绵与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如:补充停车位、散水坡修复等)协同推进,二是与小区绿化提升改造协同推进。

4 小区海绵改造方案设计

腾龙苑小区海绵改造主要包括4个方面。

(1)内涝防治设计

本工程腾龙苑小区,四周道路均比小区内室外地坪高,汛期外围河道洪水位也很高,小区属于低洼小区,汛期排水不畅,设计应采用强排水模式。小区内涝积水,排水不畅,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市政管网。设计在小区雨水排出口处设置泵井,汛期强排入周边河道。分别在腾龙苑一期南门、二期西门、云台山路下游排出口处各设置1座泵井,泵井规模分别为0.44m3/s和0.4m3/s和0.50m3/s。保证小区主要排出口均有泵强排,目前泵井均已正式运行。2017年6月10日,新北区降雨达24小时234mm,小区基本没有出现积水,说明改造已见成效。

2)雨污分流改造

通过主管的雨污混接、错接改造和阳台立管雨废分流改造,实现源头污染控制。根据物探资料及摸底情况,保留小区内现状污水主管系统。

①通过局部新建污水管网,提高污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完成雨污分流。在腾龙苑小区部分单元楼南侧新建污水收集井及DN200mm污水管道,解决雨污混接问题。

②针对阳台污水私接问题,改造充分尊重居民的生活需求,进行既有建筑排水立管改造。即:新建独立的DN100mm污水立管,确保雨水立管和污水立管完全分离,避免居民污水进入雨水管道。

同时,部分淤积的管道及检查井进行维护管理。

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采用分散式源头控制为主,通过不同汇水分区(腾龙苑一期)的竖向关系、绿地及硬化铺装分布、屋面雨水排放特点(内排水、外排水)等,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

4)综合整治

绿化提升改造,停车位增加(含局部车道拓宽);侧平石改造等。

结论

老小区海绵改造是个系统工程,强调系统耦合,结合地上地下措施,协调给排水、景观及道路等多专业合作,系统构建。老小区海绵改造是个综合工程,不能为了海绵而海绵、一味追求海绵建设目标,应切实解决小区现状突出问题,协调推进。本项目的实施,为老小区改造提供样板,为其他设计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

论文作者:于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老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设计思路探讨论文_于海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