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数民族的教育理论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少数民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少数民族分布在全中国大陆及台湾省各地,暂不论中国大陆少数民族来源如何,依台湾省之少数原住民的来源分析,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定论。有人以北来说,认为台湾原住民来自北方,这是因为有少数原住民分布在恒春琅峤一带移民,也有学者以为自琉球迁来;也有人以为西来说,也就是说来自中国大陆,这是有些学者从地下出土的陶片、石器及古物来证明属大陆系之成分较大;更有人以为南来说,就是来自南海岛,许多学者认为从语言、体质和文化层面来证明与南方相似。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不能说全部台湾原住民来自中国大陆,或来自南方海岛。而且原住民之迁居时间各有其不同,先后有差别。大体上,我们或许可说,今居于山区的泰雅族及布农族等是早期的迁入者,其文化较接近大陆系,大约在六千五百年间自大陆迁入,可能与绳纹陶和龙山形成期有关。至于居住在平地的诸族,如阿美族、卑南族和葛玛兰族等迁入较晚,其文化接近南岛系[(1)]。不论是来自北方或是来自西方或是来自南方,绝大部分直接从中国大陆或间接由中国大陆而至南洋,再由南洋至台湾,台湾原住民之祖居仍是中国大陆。
二、少数民族之教育初探
少数民族的问题在近十几年来越受重视,一方面固然是受世界潮流趋势影响,另一方面是受70年代的台湾本土教育改革运动及80年代的政治改革运动之影响[(2)]。就世界潮流而言,“同化理论”曾盛行了大半个世纪,主要理论基础建立在一个多族群的国家里,少数族群会放弃许多自己文化的特质而融入主流文化中。不过同化理论在60年代以后就逐渐淡化,主要是与现实状况有所差距。目前世界各地族群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诸如美国印地安人、加拿大英语系及法语系族裔对抗、英国北爱尔兰与英格兰之争、南非的黑人民权运动等。因此有些学者提出“文化多元论”来推翻“同化理论”以维护少数民族尊严及文化,强调一个国家里的每一族群文化在整体社会中都扮演独特的角色,都有其贡献。弱势族群不应被强迫同化于强势族群,而且大社会应设法保留其特殊的文化特质[(3)]。就在这样的世界潮流趋势之下,少数民族之教育问题在近几年来倍受重视。至于台湾本土教育改革及政治改革运动,多放在学校教育的阶段,其实不论是提升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这个主题加以探讨,进入主题探讨之前,应先就台湾原住民的概况做一些背景情境的分析:
台湾原住民的文献记载由于各居住地区及语言、社会文化特质及体质等的不同而区分为平埔族及高山族,这种分类显然缺乏科学依据,然而始终为一般所袭用。
平埔族居住在西部平原地区,与平地汉人接触已久,大多汉化,已失去其固有语言文化。高山族则居住在山区及其附近,与汉人接触较晚,汉化较浅,大部分保有其固有文化特质、语言及其传统习俗,现就各族之地理分布情形略述如下:
平埔族可分为10族,人口约10余万人,各族人口分布大致如下:
1、凯达加兰(Ketagalan):分布在淡水、台北、基隆一带,现皆汉化,仅留下地名,如艋甲、奇里岸、大龙峒等。
2、雷朗(Luilang):分布于台北县中和一带,现已绝迹。
3、葛玛兰(Kavalan):分布在宜兰、罗东、三星一带以及移住花莲市附近及东海岸之丰滨,台东县长滨乡等地区,丰滨乡新社村还保留其语言。
4、道卡斯(Taokas):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等一带。
5、巴布拉或拍布拉族(Papora):分布在台中县大甲一带。
6、猫雾拣或巴布萨族(Bapuza):分布在彰化一带。
7、巴则海族(Pazeh):分布在台中县丰原附近,即今神岗一带。
8、洪雅族(Hoanya):分布在彰化、南投、嘉义一带。
9、西拉雅族(Siraya):分布在台南至屏东一带,以及移住花莲县富里乡、台东县关山、池上等地。
10、邵族(Shao):分布在南投县日月潭附近。
高山族以其分布地区及文化差异等可分为9族,人口约36万余人,其分布情形:
1、阿美族(Ami):阿美族是台湾原住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约有13万余人,分布在台湾东部白花莲到恒春一带。北部阿美人自称邦咱,南部阿美人自称阿美斯,目前官方以阿美族为族名。昔日民族学者以其地域、习俗、语言之差异将其划为5个地域群体即南势、秀姑峦、海岸、卑南(台东)和恒春,分布情形如下:
南势阿美:
南势阿美是阿美族最北边的一族,在花莲市附近、新城乡、吉安乡、寿丰乡等地区。与秀林乡之泰雅族太鲁阁群及平埔族毗邻,昔称“南势番”或“南世番”。
秀姑峦阿美:
秀姑峦阿美为中部阿美,位于凤林以南,新港以北,海岸山脉以西,中央山脉以东,即有太巴朗、马太安、奇密、拔等社。秀姑峦阿美与万荣乡之泰雅族及卓溪乡之布农族相邻。
海岸阿美:
海岸阿美是中部阿美族之一,位于海岸山脉以东之太平洋沿线,即花莲县丰滨以南、台东县长滨乡、东河乡、成功镇等,主要部落有丁仔漏、猫公、港口、静埔、长光、白守莲及成功等社。
卑南阿美:
卑南阿美是南部阿美主要族群,因其分布在台东附近,主要部落有马兰、都峦、都历、大马武窟、小马武窟及加只来等,又称台东阿美、卑南阿美,与卑南族、布农族、排湾族、鲁凯族及平埔族相邻。
恒春阿美:
恒春阿美是因地名而称,亦就是大部分居住恒春一带之阿美族群,也是最南之阿美族群,现在大部分分布在大庄与公埔以南海岸山脉以西,主要部落为屏东县牡丹乡之旭海。
2、泰雅族(Atayal):泰雅族是我国古代古越民族之一,其祖居可能来自华南地区,亦是台湾诸群中来台最早的一族。因为泰雅族人尚不知制陶,同时泰雅族也保存较多的古越文化特质。泰雅族在台湾原住民中为第二大族,人口约7万余人,因各地语言及风俗习惯之差,所以泰雅族又可分为两群,即泰雅亚群(Atayal-Proper)及赛德克亚群(Sedeqproper)。泰雅亚群又分为泽敖列群(Tseole)和赛考列克群(Seqoleq)。赛德克亚族亦分为3个族群:德奇塔雅群(Teka-Daya)、托鲁阁群(Toroko)和道泽群(Tausa),分布在台中县仁爱乡及花莲县秀林乡、万荣乡、卓溪乡立山村等地,每一个族群又可分成若干不同的系统。
3、排湾族(Paiwan):排湾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是台湾原住民诸群中仅次于阿美、泰雅族的第三大族群。今日排湾族主要分布在屏东县,其中台东县及高雄县境内亦有分布,以族群关系可分为如下:
a.拉瓦尔群(Rava):分布在屏东县三地乡北部。
b.布曹尔群(Butsul)
c.西排湾:
巴武马(Paumaumaq):分布在屏东县三地乡南部及玛家乡、泰武乡、来义乡。
察敖保尔(Chaoboobol):分布在屏东县春日乡及狮子乡。
巴利泽敖(palidaliao):分布在台东县达仁乡、金仑、太麻里乡、大武乡、卑南乡及台东市。
4、布农族(Bunun):
布农族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山区,以南投县信义乡为中心,周围分布在仁爱乡、高雄县的3民乡及桃源乡、台东县之海端乡及延平乡、花莲县的万荣乡马远村及卓溪乡等地区,人口数占台湾原住民族群中第四位。布农族原有6个同祖群,即峦社群(Lanpan)、卡社群(Kasavan)、丹社群(Tanpan)、卓社群(Taketoio)、郡社群(Isibukun)及兰社群(Takepuvan)。相传布农族最早是居住在西部平原,如峦社人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地是在Lokaag,郡社人说是在Linpao、Linkipas、Taulak及Lamtas等地。这些地方可能是指鹿港、林祀埔(竹山)、斗六以及南投等地方。
5、卑南族(Puyuma):
卑南族仅分布在台东县卑南乡及台东市境内,古有8社,即知本Katipor,今台东市建业里;射马干Kasavakan,今台东市建和里;吕家Rikavon,今卑南乡利嘉村;大巴六九Tamarakao,今卑南乡泰安村;阿里摆Alipai,今卑南乡宾朗村;北丝关Murivarivuk,卑南乡初鹿村;卑南Puyuma,今台东市南王里。今人口约1万余人,比附近之阿美族及排湾族人口要少。但卑南族却是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群,清代明有8社,在台东很有势力,被封为“卑南王”。卑南族自称“漂马”族,少年的入会与训练是卑南社会中的最大特色,因为卑南族的男孩在12、3岁到15、6岁之间要进入“会所”接受严格训练,完成勇士的基本教育。
6、曹族(邹族)(Tsao):
曹族又称邹族,皆为音译,可分成3三个亚族,即阿里山曹亚族(Arisan Tson)、卡那布亚族(Kanakanabu)和沙阿鲁阿亚族(Sa arua)。曹族原有18个社,其分布地区可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以阿里山乡为中心,包括曾文溪上流及陈有兰溪左岸楠子脚台地的一部分,称为“北曹”,亦即现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及南投县信义乡一带。南部之曹族称为“南曹”,主要分布在下淡水溪上流、荖浓溪及楠梓化溪流域,即现在高雄县三民乡的卡那布亚族和高雄县桃源乡的沙阿鲁亚族。曹族之人口数大约在6千余人。
7、赛夏族(Siasiat):
赛夏族分布于新竹县内之五指山和苗栗县内之大东溪一带,人口约5千余人,可分为南北两群,但其发祥地在传说中都为大霸尖山,与泰雅族和客家人毗邻而居。因此,在文化上深受两族的影响,南群分布在苗栗县南庄乡为主,人口也不少,每年在向天湖举行矮灵祭;北群分布在新竹县五峰乡,每年在该乡之大隘村举行矮灵祭。由于历史的变迁及地域之限制,对南群和北群有不同的影响,使得北群的赛夏族人泰雅化,因其受泰雅文化其深,在语言上,泰雅语已取带赛夏语为日常会话;南群的赛夏族人亦客家化,因为南庄的赛夏族人与客家人杂居相处受其影响所致,大部分南庄之赛夏族人都会讲客家话,除了几个纯属赛夏族的部落仍以赛夏语为日常会话。
8、鲁凯族(Rukai):
鲁凯族是台湾原住民人口最少的族群,原有20个聚落,分布在中央山脉南端两侧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雾台乡及台东县卑南乡境内山区。与排湾族有极多相似之处,如土地所有权属于贵族,艺术方面与排湾族同样精于木雕。鲁凯族在清代称为“傀垒番”或“下三社番”,自称“萨利先”或“大巴六九”。鲁凯族分为3个族群,其分布情形如下:
a.下三社群(Torokuka-Longatawan-Oponob)
分布于高雄县茂林乡境内荖浓溪支流蜀水溪流域,自称“萨利先”,又因居住在四社群之南,故有下三社群之称,现分布于玛雅村、茂林村及多纳村。
b.大南群(Taromak)
大南的鲁凯族人自称大巴六九,分布在台东县大南海上游,即卑南乡境内之山区大巴六九社,现改名为太平村,原有之下南社也改为大南村,后又改为东兴村。
c.鲁凯群(Rukai):
鲁凯群分布在屏东县雾台乡境内,隘寮北溪上游之山地,他们自称鲁凯,主要部落有大武安社、塔拉马考社与收勒拉社等,现合为大武村,雾台社与排湾族布曹尔群之伊拉社等合并成雾台村,口加婆敢社现为好茶村。
9、雅美族(Yami):
雅美族人是保存故有文化最完整的一族,目前均居住兰屿岛上,岛上共有6社,即6个村落。红头社在西南面,隔红头溪与渔人社为邻;椰油社位于西海岩的中北部突出点椰油溪的左岸,右岸原为伊瓦达斯社,现已并入椰油社;朗岛社在兰屿岛北部的中央部;东清社与野银社位于东岸的东清湾内。从上述地形分布而言,可以看出红头和渔人,东清和野银,椰油和伊瓦达斯等各形成一对偶村,只有北岸的朗岛成为单村。[(4)]
三、少数民族教育程度的分析
在1620年前南岛系族群是台湾唯一的主人,至清帝国晚期,台湾正式建省,汉藏语系人口大量流入,台湾原住民逐渐失去优势地位。1895年日本人占据台湾,因原住民(日本人称为高砂族)顽强抵抗,鉴于其民风强悍、文化特殊,而设定山地保留区(蕃界),将原住民和外界隔离,造成原住民自成封闭社会经济系统。但由于山地资源缺乏,交通又不便,因而使原住民失去足以与优势族群抗衡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获得之机会[(5)]。台湾光复以后,由于快速工业化,造成产业结构的改变,冲击了台湾社会的经济生态与分配,原住民的社会也受到影响[(6)]。
一般人对原住民的印象是愚笨的、落后的、好吃懒散不知上进的、酗酒的、婚姻关系随便等等。之所以认为原住民愚笨、落后,那是因为原住民对于教育资源的利用相当有限,与台湾大社会间有很大差距,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甚低,此外,原住民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适应与成就普遍较差[(7)]。从原住民的民族性而言,原住民可形容成“活泼、开朗、乐天知命”。一般来说,活泼开朗的人,大都比较外向、好动,不愿被约束静下来,甚至很少动脑筋。但是读书的人就不一样,却要冷静、头脑要清楚,并且要专心,否则无法获得。因此。原住民的民族性正好犯了读书的大忌,我们可以从目前各级学校看出,原住民考上省中的机率少之又少,但在体育及舞蹈或音乐方面,则表现杰出。此外,在生活方面,原住民大都务农,很少动脑筋,出外工作也大部分选择模板工,只要按工程师指示,原住民就照样敲敲打打,一天工资就可领,只需劳力不需要动脑筋。原住民只爱喝酒不爱打牌,那是因为打牌要动脑筋,喝酒则不必动脑筋。有人说最近原住民也有人在打牌,其实那都是知识分子在打牌,因为知识分子肯动脑筋。再谈到乐天知命的人,这种人比较乐观风趣,也就是喜欢唱歌跳舞,不论遇到任何挫折,也就容易把痛苦和忧愁排遣。原住民容易受骗、上当也很认命,这种乐天知命的人,很容易给人不知上进、懒散的感觉。
其次是文化之差异,在许多优势文化常借象征符号形塑并强化其优越性,相对的贬扬其他文化。例如在中、小学之教科书中,要不就是忽略原住民的存在,要不就是把象“吴凤”这样的故事编入教科书中。其实吴凤是为革除原住民的生活习俗而牺牲了自己,这样的故事表现汉人是高贵的,原住民是野蛮的、无知和残忍的。再不然可常在台湾电影中以原住民为题材的电影,发现在这些影片中触及到汉人与原住民的关系时,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就是汉人对原住民的征服、启蒙与教化,这意味着汉族文化优于原住民的愚昧和无知[(8)]。另外,从历史、文化与情境3方面来探讨。首先就历史的经验而言,台湾原住民共同经验是土地被侵占、被同化与被征服的卑劣处境。就文化层面而言,原住民的社会在大社会文化冲击下,传统规范逐渐失去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族群的认同。且在政府的同化政策下,原住民不论是透过教育或其他的影响,都被社会化去认同汉人的文化与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尊卑地位很容易就被原住民确立了。再就原住民所处情境而言,其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都与大社会相距甚远,而政府的政策又多施以“积极性差别待遇”的措施,例如原住民生活辅导及其他优惠措施等,这样的待遇往往让原住民体会自己的“特殊”性,而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从以上的分析看来,台湾原住民不论是在人口比例、社会经济背景、教育程度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与不利地位。
在学习效果方面也有差异,我们可以从文字、语法结构及数的观念来探讨。首先就文字上讨论,台湾原住民目前均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绝大多数引用罗马字拼音,当初泰雅圣经是用国语注音符号拼音,只是多加几个谐音。1981年以后,也改用罗马文字拼音,所以很多文化未能用文字记录留存,仅由老一辈的人口述传授,时间一久,遗漏失传许多,又自成特殊文化与汉文化迥异。其次,语法结构又与国语不同,造成学习语言障碍,例如:
1、国语“你要去那里?”原住民母语“那里你要去?”
2、国语“你的学校在那里?”原住民母语“在那里学校你的?”
3、国语“我明天要去花莲。”原住民母语“要去我花莲明天。”
如果说语法结构与内容如果是相似,学起来就很容易贯通,但原住民可就不同,必须经过转换的过程。也就是说听到国语后,先转换成原住民母语,再转换成国语,待有点了解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时,老师早已经讲到第三句或第四句话了。由于不能把老师的话一气呵成的连贯,只能片断地、一知半解地学习,当然造成原住民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再其次就是缺乏数的观念,原住民母语的数字,只能念到百(泰雅族)或千位数,千位数以上就没有,如果是有的话,那也只是外来语(日语)。原住民对数的念法音节多而且复杂不便,比如1~10的念法在国语、台湾士语均为单音节,但在原住民母语而言,大都为两音节,11~20、30、40、50……的念法国语台湾士语均为两音节,英、日语为2~3音节,原住民母语则为5音节。如果念到100以上则原住民母语都在5音节到10音节以上不等,念起来实在不方便。还有原住民很少用数字来形容距离的远近,大都以语调的长短来表示,例如(阿美族语言):
我家住那边(很近)
我家住那—边(远一点)
我家住那——边(比较远)
我家住那———边(很远)
我家住那————边(更远)
我家住那—————边(远到大约爬山涉水了)
这就是以“那”字读音之长短来表示住家之远近。由于原住民所用的数字有限,念法又不便,日常生活也不常用的结果,自然缺乏数字观念,数理也就不好,脑筋就转不过来,所以原住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负担,远较汉人之学生为重。
家庭因素也是主要关键之一,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的基础,也是塑造个人人格特质之重要因素。弗洛依德说:“六岁以前的家庭生活,影响一个人毕生的人格”。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豪威贺(Sigmund Freud)说:“家庭是学校的准备,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大部分依据其在家庭如何行为准备而定”。由此可见,即使是科技最发达、民生最富裕的国家,学校也不能完全取代家庭的地位,家庭仍然是儿童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父母亲、兄弟姊妹、祖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情绪、人格发展的因素,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以整个家庭系统运作的方式为重点。而原住民的家庭状况又如何?依原秀林国中李文成校长在1991年调查情形如下:
1、家庭破碎,发生变故者(父母离婚、父或母死亡、父或母又再婚或未再婚者均属之)约占三分之一弱。
2、父母2人或父母1人在外地工作,不能每天回家,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有亲戚住邻居,能就近照顾者,约占三分之一弱。有些连祖父或亲戚等大人也没有,孩子们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甚至国中的孩子是家中年龄最大者,须扮演父母的角色,照顾弟妹、帮弟妹煮饭、洗衣、洗澡。他们是极需慈爱的年龄,却要付出慈爱,又能付出什么品质的慈爱?比较起来,他们生活的负担太重了,成长的过程也太辛苦了。
3、父母健在,婚姻持续者,约占三分之一强,但其中的6成左右,父母喝酒、喝醉[(9)]。每个家庭的结构、气氛、社经地位、教育方式及其衍生的独特文化,都影响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生活习惯的培养、自我观念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适应。艾里克森(Erik H.Erikson)则以文化和社会影响发展“人的八个年龄阶段”,认为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影响自我发展的危机。因此学校教育的成效大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
四、少数民族未来教育之发展
少数民族教育之发展是全国国民的责任,应发挥群策群力,提供经验改选少数民族之教育,使之与汉人有相同之教育发展机会。我非专家,也非学者,只是基层工作者,实在不敢轻谈教育之发展,这是多么严肃而又巨大的问题,岂是我能力所及,但为我少数民族寻求一点帮助,尽我绵薄之力,提出个人浅见供参考:
1、加强少数民族儿童的辅导
来自少数民族社会阶层的儿童,由于家庭背景、地理环境、文化刺激等影响,通常学业成就远低于其能力所应达到的水准,且常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挫败的自我观念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及语言学习困难。我们应该站在教育机会均等之立场上,鼓励少数民族的学童学就学方案,以补偿其所受不利环境的影响。这类儿童需要的是补偿教育,也就是借助各种方式,有效弥补人生重要发展文化经验的欠缺;以经济学的利害关系来看,如果不是在正常管道之外为这类儿童提供适当的补偿教育,这些少数民族儿童日后在竞争激烈的工业社会中独立自主的机会是很渺茫的,不但会形成社会福利照顾的终生负担,甚至可能走上违犯社会规范的违纪行为。
2、加强维护传统文化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教育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阶梯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或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所以少数民族之教育不但要配合教育当局所订颁之教育法令规章外,也应配合当地少数民族之现代化生活,并维护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能顺利融入一般社会生活。一方面与各族群共存共荣,在工作上进行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保存并发扬固有的语言文化,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
3、加强亲职教育,建立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
依据研究结果,影响教育成就的因素中,父母的管教态度最为重要。亲职教育的目的是提供父母有关对待子女正确的观念与适当的方法,借以改善家庭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效果。首先应加强就业辅导,政府应在各县市设立少数民族就业辅导中心,凡是未就学或未就业者,应调查其兴趣给予职业技能训练,学成后给予辅导就业或给予贷款融资创业,并追踪辅导。对家庭妇女也应调查就业意愿,若不愿就业者,也应加强家政妈妈教室教育,辅导其日常智能、理财、保健、亲子关系等常识,以改变观念,提高生活素质。其次,加强辅导戒除酗酒恶习,养成储蓄美德。另外,应协助父母了解并应用教养子女的专业知识,同时特别协助低阶层社会组成分子的家长,培养适当的教养子女的态度及方法。
4、加强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
少数民族因受环境及客观之因素影响,先决条件就比汉人差,因此接受学习能力也比汉人之同年龄差,所以接受学校教育时比较困难。就加强学前教育工作,除增设国小附设幼稚园免费学前教育外,应编制双语儿童读物,提供学习丰富生活经验及母语、文化,消除少数民族在语言、知识、文化价值学习上的困难或障碍。幼稚园教师之延聘除具备幼教资格外,要有耐心及热心来担任,幼教工作复杂又繁重,而且对未来的学习价值观影响很大。
5、加强培育少数民族师资
少数民族之教育应是多元化之教育,除在各师范学院保留一定比例的公费名额,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以培育少数民族籍教师外,也应在师院或各大学院校教育学程中开设多元化课程,供学生修习,以培育多元化教育素养。同时加强少数民族教育人员在职进修、修习相关的文化课程,增进多元化的教学能力。
6、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调查显示,有些少数民族的族群居住在城市,与汉人为邻,其子女起初虽不能适应与汉人在一起之感觉,但久而久之,功课虽不如汉人,但也不比汉人差。其因受环境及时空的影响,这可从近两三年考高中、大学录取分数比较得知。这些少数民族的程度应该是同等的,只是其父母居住在大都市环境,为了适应与汉人之竞争,个人则不断自我发展,努力适应大环境;还有自幼在市区长大的少数民族儿童,到了国中后忽然转学至少数民族学区就读,平时在市区学校成绩平平或以下,但转了学校以后,变成该校的最优者,因其在城市环境长大及学习,其所受的教育环境及各项师资设备不同,比原在少数民族区就读的学生就不同。除应该让城乡教育发展要均衡外,师资及学生也应该相互交流。
五、结论
少数民族之教育可说是最繁杂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的影响及文化的刺激,在在影响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要从活泼、开朗的情境中转换成聪明上进的少数民族儿童,除了将其优良之传统保存外,其不良之恶习应加强宣导改善,使之成为乐观进取之现代民族青少年。当然少数民族成人之教育也不可忽视,美国成人教育大师Knox(1993)有鉴于“终身学习”将成为下一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而成人与继续教育在许多国家里愈来愈受重视,并逐渐成为未来教育之主流。在这样的世界潮流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的成人教育也应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