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周鑫

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周鑫

当今时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我国建筑行业中的钢结构产业也顺利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引领潮流。在建筑钢结构处理中,焊缝无损技术是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程序之一。然而在检测过程中,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缺陷,这与其焊缝独特的结构有着密切关联。本文结合钢结构相关特性,简要介绍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在注重钢结构质量的前提下,同时对钢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可行的科学数据。

1、建筑钢结构归纳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泥土机构,大部分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性能好、成本低、能够接受较重的载荷,坚忍、经久,使得工作人员施工时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但是,随着国家制钢、炼钢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实施中,其自重较大,建筑施工进度不稳定,易受天气和人力所限制,因此容易造成耗时较久的困扰。同时,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不一,出现墙体破裂,混凝土掉落等情况,工作人员修复时较为复杂。与之相比,建筑钢结构作为一种承重结构体系,其质地轻、强度高、韧性好,可塑性强,抗震性能较好等特点深受建筑师和工程师的青睐,在我国桥梁和高层建筑等区域得到广泛应用。

具体来说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①质料均匀。钢材的内部材料与各向同性较吻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弹性材料;②钢材质地的可塑性强,韧性好。钢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当建筑材料出现相互拉扯时,有较为显著的屈从领域,因此不会出现因超重而突然撕裂。尤其是在地动时,通过结构的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能够吸收部分的轰动能量,可以有效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③结构强度高、自重轻。钢材与其他材料相比,强度要高得多,在同样的荷载条件下,钢结构构件截面小,自重轻;④钢结构制作周期短,施工效率高。钢结构大部分构件一般是在工厂制作完成,现场施工时只需要对其进行焊接组装即可从而可以使建筑物较快投入使用,发挥投资效益⑤施工污染小。钢结构建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空气污染等比混凝土结构少许多,有效的降低了施工过程对周遭环境的污染力度。此外,钢材还是一种绿色可循环利用的材质。

2、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

2.1焊缝缺陷

焊缝缺陷是指焊接过程中产生于焊缝金属或附近热影响区钢材表面或内部的缺陷,较为常见的情状有裂纹、烧穿、咬边、夹渣等现象。在焊接过程中,若焊接工艺条件选择失当,焊件表面不干净,钢材化学比例不合理等情况出现,易导致裂纹的发生,而这也是最为危险的情状。

焊缝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对接及角接焊缝的构件连接的焊缝工作中,可以说焊缝缺陷是影响焊缝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缺陷的出现尤为重要。但是如何检测焊缝质量对建筑整体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多数情况下会采用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种,外部观察。外部检查主要是检查外部是否存在较为显眼的缺陷以及焊缝区域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

第二种,内部无损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比于外部检查,内部无损检查主要采用超声波检验,但是由于在利用超声波仪器进行内部无损检测时,易受到仪器的水平性和仪器水平刻度精确度影响,对缺陷的性质不能准确辨别;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检验焊缝质量的方法还有各式各样,如磁粉检验、荧光检验,X射线以及拍片,其中采用拍片技术涉及范围较广

2.2缺陷定位

缺陷定位是在对焊缝采用超声波技术检验建筑钢结构质量。但是在对钢结构工程中的构件进行检测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很容易受到钢结构构件设备自身的水平线性的影响干扰。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采用水平调整——将缺陷位置和三次进行的相应位置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工作人员就会知道缺陷的大致位置,比如存在于焊缝的上部、中部还是下部。并且,设备自身的水平刻度的精确度也会对干扰检测工作,以及工作人员测量时自身的基线比例会对影响水平刻度的数值,也就是说一旦仪器本身的水平刻度产生较大误差的时候,缺陷定位难度也将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要想避免或者解决检验过程钟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能够减少影响焊缝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因素,及时了解建筑钢结构材料中的缺陷,并且通过焊缝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相应的检测。此外,工作人员通过利用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定位缺陷因素进行及时的排查工作。

2.3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目前对建筑钢结构工程中的焊缝无损常用的无损检测方式主要有射线探伤、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渗透探伤、全息探伤、磁记忆探伤、超声C扫描探伤几种。其中全息探伤虽然技术水平还算不上高端,且其检查成本较高、应用领域较小,但大部分建筑领域专业人员认为全息探伤后期将会成为无损检测的有利工具。

3结论:

针对建筑钢材结构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问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加大焊缝无损探伤方法检测区域,减少建筑工程中的盲区,尤其在利用超声波探伤技术上加强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2)注重全息探伤技术的应用,在减少投资成本的情况下,扩大应用领域。

(3)针对焊接过程中影响建筑钢结构质量的因素,制定相关的级别评定标准。

(4)针对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状况,制定一定的评定标准。

总的来说,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水平还待提升,对于该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同时工作人员也需注重并尽力减轻影响焊缝无损技术引述,发挥该技术的实际水平,使其能够更广泛得应用到建筑行业,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涛.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103.

[2]施翔,高晓,洪志健.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1):50-51.

[3]马猛,在役石油钻机安全检测检验体系的建立[J].中国安全生存科学技术,2016(01):156

论文作者:周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周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