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水利技术创新也得到了重视并成为水利行业提高服务效率、更好的建设发展的有效方法。此外,水利技术创新的同时水利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与有效方法。鉴于此,文章着重对水利技术创新与管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技术创新;水利管理;方法分析
水利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都江堰在人们生活与社会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水利工程涉及范围逐渐扩大,例如:工业、农业灌溉、日常用水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想要与时俱进也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水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规范、科学的推动水利工程与社会建设发展。
一、水利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水利技术创新不仅对水利工程建设有帮助性作用,对增强水利管理也有一定效果。水利管理是经过技术、工程、信息技术管理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现如今,仍然有一些人对水利工程技术创新缺少认识,认为对农业生产、工业加工以及社会建设无较大作用。显然,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没有科学依据的。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体现。加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不严谨使得废水、污水随意排放,给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怎样推动水利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管理力度,成为水利建设、管理的当务之急。
二、水利管理技术现状分析
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作业形式而趋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持,例如:水资源灌溉、生产等都离不开水利工程,目前农业种植趋向机械化,对水利工程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水利工程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也是发展必然。同时,工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水利工程,系统设备的运行需要依靠水资源的支撑,如何保证水资源供给也成为重要研究内容。近些年,通过多方不断的努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顺利,并无教导事故出现,但也并不表示没有安全隐患,还需要人们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工业废水排放污染严重、城市排水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废水被排放至河流内严重影响着自然环境。由此,还需要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处理力度,注重技术创新与管理,提高人们环保认知。
三、水利技术创新的分析与水利管理
(一)GIS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如今,水利工程技术创新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实现完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资源数据,便于更好的监控水利工程状态。不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防汛工作决策中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信息灵敏性,若出现紧急事故的多种状态还应加强关注,便于人们重视事故发展状态。这样一来,也为防汛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经过预警等级改变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更好的帮助决策,在信息系统内指定防汛预案更好的提供洪水预报。比如:洪水达到预警级别后,系统自动启动预警方案,便于管理人员更好的决策调度。同时,在决策前能够对放洪量准确计算,得到泄洪后对下游的影响获得模拟结果,便于掌握水利数据。此外,借助GIS资讯系统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是一种新的技术形式,安装在手机中即可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等,便于行业资料搜集、空间定位,信息浏览搜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IS技术的应用更好的为领导提供决策帮助。
(二)RTK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RTK是新型实时动态差分法,是GPS中一种新的测量方法。以往想要得到厘米级准确度需要通过静态、动态测量,而RTK的出现可以在户外实时获得厘米级定位准确性的测量方法。RTK技术综合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是GPS技术的一项新的技术突破,将其应用水利工程放样、地形检测、测量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相对于GPS技术,RTK技术优点更加显著,高准确性的GPS测量需要依靠载波相位观测参数,而RTK定位技术正是在载波相位观测参数下的实施动态定位技术,更好的提供测站点坐标系的三维定位结果。同时,实现了厘米级的精准性。RTK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基准站利用数据链把检测到的数据与坐标共同输送至流动站。流动站利用其数据信息搜集GPS观测信息,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参数展开实时处理,得到厘米级定位结果,其时间所需只有1s。RTK技术的应用还打破了以往的大地测量、项目控制测量形式,过去的三角网、导线网已经落后,不仅经济投入大而且效率低,还需要点间通视,精准性分布不稳定。基于GPS静态静态、快速静态方法,检测室难以实时定位精准度,若检测结束后发现精准度与要求不符还应重新测量。而通过RTK技术有效规避了该问题,具有实时掌握定位精准度的功能。若点定位符合要求即可停止观测,并且即时得到观测质量,提升作业效果。同时,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影响。
(三)加大创新科技投入,提高水利管理能力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一些相应的负面结果也随之产生,一些人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就城市中的问题来说,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业污染与居民生活用水排水出现了超标排放和直接排放的现象。这由于有些企业和部分群众缺乏对水资源保护意识,再加上有的城镇本身不具备系统完善的污水管网,此外,一些生态监管部门工作没有及时到位,存在着管理松散等问题,最终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水利技术与水利管理落后,所以应该加大对水利技术的应用以及水利管理的投入力度。
引进先进的设备来支持施工技术。我国的机械设备并不是最先进的,因此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设备来支持施工技术。部分企业认为国外的设备成本过高,所以仍然选用国内传统的设备。而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也可以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推动经济效益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与积极作用。
结语
众所周知,水人们维系生命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可持续建设、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发挥着重要影响。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保障,水利工程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技术创新得到了重视,在水利创新还需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加大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何世军,王振宝,余莉.松辽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实践与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7,35(12):64-66.
[2]付颖秋.水利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水利管理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7):95.
[3]梁侠.如何深化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建材与装饰,2017(29):289-290.
[4]周政.浅析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陕西水利,2017(S1):54-55.
[5]伊文君.依托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管理能力的实践探寻[J].农家参谋,2017(10):194.
论文作者:彭雄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实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