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心血管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之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之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舒适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12-01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其中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微血管、静脉血管、动脉血管以及心脏等人体内运送血液的组织和器官,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等。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发病后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易受到严重威胁加[1]。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中由于病情严重,在治疗期间往往与外界隔离,很容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和治疗,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选择100例患者,分析和研究了舒适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心血管患者。入选患者经检查后均被诊断为严重心血管疾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参照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8.20±8.98)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7.62±7.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基于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联合使用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环境护理:病房内的环境对患者的康复也会起到一定效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保证去病房时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室内的湿度和温度适宜,通常情况下湿度一般在50%左右,问题大约在22℃~25℃之间,还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情况良好,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宁和舒适的休息环境;(2)心理护理:不论心血管疾病还是其他种类的疾病,都必须进行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心理和生理都十分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多与其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自己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还可以通过向其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疼痛护理:有效的疼痛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身体痛苦,首先,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对患者身体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尽量使用物理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以通过找寻患者喜欢的刊物、杂志、报纸,也可以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使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疼痛减缓情况密切观察,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4)饮食护理:良好的饮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因为食物刺激而引起的不适状况,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以低胆固醇、低热、低盐的食物为宜,多餐少食,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还要注意进食要适量,不应过饱以免造成心肌缺血和胃痛[3];(5)生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临床期间的疾病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尿失禁、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气管、尿管插管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管道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铺垫充气床。
1.3 评价标准
使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0分,并将其分为三个级别,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各自对应的分数分别为0~59分、60~84分以及85~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00%)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4.00%),P=0.006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患者心血管疾病严重时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如果发生不良事件则会给患者的康复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必须给患者提供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4]。
舒适护理针对患者的疼痛、生理、心理以及病房环境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可以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其各方面出院一个愉悦的状态,进而促进患者康复[5]。在本次研究中,实施舒适护理的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说明舒适护理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之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葛云蕾.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18,30(1):154.
[2]杨润.PDC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32(5):87-89.
[3]胡建云,谢士吉,杨万英.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临床影响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9(6):1412-1413.
[4]熊洪芳.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58(2):275-275.
[5]郝建英.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1(2):183-184.
论文作者:古丽格耶·吾尔买提,梁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心血管论文; 舒适论文; 实验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监护室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