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NGN称为下一代网络,又称为次世代网络。它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在整合现有的市内移动电话、固定电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软交换技术是话音采用的交换技术,而IP技术为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基于此,本文主要对NGN接入层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NGN接入层;运行维护;管理
1、前言
NGN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它是电信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从发展的态势中可以看出,通过使用NGN,主要进行电路交换的PSTN网络不再存在,转而变成以主要进行分组交换的IP电信网络。它在传承了全部PSTN网络一切业务的基础上,为了减轻PSTN网络的负荷,它把大量的数据传输卸载到IP网络中;又由于许多新老业务可以通过网络融合新的特点进一步获得改进。从这个方面上说,NGN是根据IP/ATM的分组网络和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混合而成的,由于它的存在,我们可以在新一代的网络上提供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多媒体业务。
2、NGN的分层结构
(1)用户所产生的数据、语音、多媒体等信息在接入层通过各种接入手段将其变化成可以在分组网中传送的数据的样式,再把它转交到分组网络。业务接入问题一般是通过接入层解决的,这种接入可以是一些无线或有线的接入网络如局域网等,也一个完整的业务网络,如GSM、PSTN等。接入技术取得飞速的进步,但是它在传输宽度的使用上还是有很大的局限。
(2)传输层使用分组方式,不仅可以产生一个点到点的QoS保证,而且可以产生一个具有较高可信度的传送网络。能够使用ATM技术,光纤是它进行传输的媒介。
(3)NGN的核心是控制层,控制层负责业务交换功能、语音处理功能、操作维护功能处理和呼叫控制的能力、产生不同协议的接入点、相互通信的能力、管理业务的能力、解析地址的能力、给予访问权限的能力等。NGN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层是控制层,而控制层的核心是软交换。
(4)应用层可以向NGN提供业务应用,通常由一些服务器构成。完成增值业务处理,如业务生成、业务逻辑定义和业务编程接口等,以及在产生呼叫的前提下供给和不同额外业务控制系统对应的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是改层最主要的任务。除此之外,和业务有关的相应的管理如业务授权管理和业务费用统计等也是由应用层负责的。并且为了易于引入新型业务,该层具有供给先进的第三方可控制的接入点的功能。应用层由各种不同的和业务的使用相关的服务器构成,其中有AAA、服务器、SCP、策略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
3、软交换——NGN的核心技术
3.1软交换的定义
软交换最先来自于美国的基于企业网络的环境,用户以和网络相通的电话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和网络服务器相关的交换技术。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只需要达到与局域网的共享而没必要专门设立网络就能够统一网络的运行和维护,使得远远降低了投资的成本。因为企业网环境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对设备的计费、可靠性和管理要求不高,设备权限要求较低,很多厂商都能够运行出此相似的解决方法,因而能够让IPPBX被广大客户使用。由于IPPBX取得的成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商业利益,在此基础上,为了使网络更好的发挥作用,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更加的广为接受以及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是业界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想,两者彼此使用标准的协议且以纯软件为主来解决,基于这种情况,软交换的技术变被生产出来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软交换:从狭义上看,软交换被定位在NGN的控制层,指的是软交换物理设备。
在许多场合下,软交换几乎成为了NGN的同名词,使得软交换是当前业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严格说,软交换不如NGN包含的内容广泛,软交换为NGN具有对时间要求严格的业务提供呼叫等待和接送等待的功能,NGN是它的控制功能的抽象,它是下一代网络传呼与等待的最重要部分,属控制层技术之一。从广义上看,软交换泛指一种开放、分层的NGN的体系结构,它有四个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构成:一是传输层,二是媒体/接人层,三是业务/应用层,四是控制层。软交换相关的装置、应用服务器、信令网关、IAD等是它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狭义的NGN就是广义的软交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可以理解为IPPBX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即除了提供在电信层面上的厂商所需要的费用统计、路由方面的认证、资源维护和应用的功能外,还能呼叫控制功能等其他功能。简单来说,软交换是实现以往交换机需要实现的“呼叫控制”需求的实体,但以往需要实现的“呼叫控制”和业务是紧密相连的,不同业务需要实现不同的呼叫控制功能,而软交换与业务彼此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3.2软交换的特征
(1)软交换体系中部件间的协议接口都是和相应的标准相对应的,部件化促进了电信网络的开放性,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方便了各种异构网互通的实现,而且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
(2)将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完全分开是软交换系统的最大优势,使得引进新业务变得快速方便。
(3)软交换通过使用完全开放业务平台,用户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类型的新旧业务,并且用户的需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满足。
(4)通过使用软交换,以往交换机拥有的功能模块被分隔成单独的网络部件,并且不同网络部件的功能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没有干涉。
(5)通过使用软交换,移动和模拟用户、数字和SDN用户等多种网络用户可以获得自己喜爱的业务。
3.3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传送/接入分离与业务/控制是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不同实体之间使用统一的协议彼此传输信号。现今环境下,软交换主要具有相互连接和通信功能、呼叫等待功能、业务传输功能、费用计算功能、授权和认证功能、控制资源功能和QoS管理功能、支持开放的业务/应用接口功能、协议和接口功能等功能。
(1)相互通信功能软交换互通功能可以通过信令网关与智能网互通;可以通过信令网关使得分组网与现今环境下的No.7信令网之间进行相互的通信;能够采用SIP协议与SIP网络互通,采用H.323协议与IP电话网互通。
(2)接入媒体网关功能。由于此项功能,不同媒体之间的网关如PSTN/IP媒体网关、自动获取媒体网关、个体媒体网关、文字媒体网关等可以相互进行连接,H.248的功能由它完成,它被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同时它还可以直接连接H.323终端和SI客户端的终端,并提供相应的业务。
(3)协议的功能。软交换是一个开放环境下的技术,它一定要与外部的接口采用相同的开放协议。为了实现其开放的系统框架,软交换具有丰富的协议功能,这些内容如下:①软交换到达媒体网关的不同接口。用于软交换实现控制媒体网关相应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可在该接口上应用H.248/Megaco协议或媒网关控制协议。②软交换到达信令网关的不同接口。通过使用该接口,软交换与信令网关间的网络信息能够被传达出去。在该接口上,为了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No.7信令的传输,我们可以采用与信令传输相关的协议。③不同软交换系统之间的接口。不同软交换通过它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④软交换与不同的应用/业务层的接口。它可以给第三方网络平台、不同应用数据库、不同功能服务器等提供适当的接口,进而对业务进行相应的维护、并对各种新增的业务提供相应的支持。
(4)处理和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完成呼叫的一些初始工作,并提供包括智能控制、人工呼叫、连接应用、触发管理等在内的各种对呼叫进行控制的功能,构成整个网络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梁莹.浅谈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4).
[2]吴善培.NGN与软交换[J].有线电视技术,2010(5).
论文作者:朱盛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软交换论文; 功能论文; 业务论文; 网络论文; 网关论文; 接口论文; 协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