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新闻生产的转型与坚守
李艳梅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 438000)
【摘要】 社会形态的剧烈变革带来媒介环境的变迁,作为媒介主要职能的新闻生产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新闻的内容生产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核心生产流程也呈现新的变化,新闻报道形式日益丰富。新闻媒介要想在剧烈的变迁中立足,必然需要不断谋求转型,一方面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和认知要重塑,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包括信息采集方式、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以及个性化、社交化生产的实施。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无论如何变迁,专业理念、现场意识、优质内容仍是其必须坚守的定律。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生产;个性化生产;报道形式;专业理念
近年来,全球社会形态都处在激烈的变革之中,在此社会背景下,新闻业也呈现出诸多危机以及相应的改革态势。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即为“媒介融合”。所谓媒介融合,不仅仅是能够利用新媒体、适应新媒体,而更应该是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通过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荣互通,形成体系竞争力,以真正适应已经出现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现实。[1]
“我告诉他,什么时候不打了,咱就回家。”为了照顾丈夫,妻子冉莹颖辞去工作,在美国学会了做饭,还是丈夫的翻译和司机。邹市明也表示,家庭生活让他体会到拳击另外的乐趣。他告诉记者,在成为真正拳王的道路上,自己想过也许有一天会被击倒,但他并不恐惧,而会迎着暴风雨般的拳头,继续走下去。
当下,为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各大媒体中央厨房纷纷建成投入使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在此大势之下,作为传统媒体主要职能的新闻生产首当其冲不断发生了变革。
一、媒介环境变迁下的新闻生产
当前,社会形态的激烈变革不断推动了媒介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正以一种前所未有之姿不断推进。在此过程中,作为媒体主要职能的新闻生产呈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一)内容生产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是一项高度职业化的工作,其中核心的新闻采写编评工作均是由职业新闻工作者完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闻生产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新闻业界真正进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时代。
图6、图7为端横梁锚固块最大、最小主应力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锚固区横梁与底板交界处、人洞边缘应力集中明显,最大主应力为拉应力,最大值达到13.2 MPa;锚垫板下方区域直接承受锚具压力,这一区域最小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值为30.1 MPa。
(二)新闻生产核心流程的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机构及时采集传播原创的、全面客观的、独家的新闻报道成为其提升影响力、公信力的关键。进入媒介融合时代,用户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追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算法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今日头条”的成功。
因此,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流程日益转变为凸显算法与编辑手段,信息传播的方式也由传统媒体时代静止式、线性排列的方式转变为移动式、碎片化的方式。这就要求媒介必须实时持续提供全面的数量巨大的新闻热点,还必须依据算法针对性推送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内容。
数字化图像处理及3D打印技术可根据CT数据进行骨折部位的真实还原、虚拟复位、复位后评估,从而实现模拟手术,预选内固定钢板,进行钢板预塑形,提供术中钉道导航[7],可制定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术者实施微创手术提供有效工具。本研究把上述技术应用于SandersⅡ或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实施经跗骨窦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首先老师在平台发布项目导学,介绍word2013的学习必要性以及该项目的教学要求,并列出详细的知识导图,便于学生对该项目知识点的把握。在具体的任务学习过程中又分为以下几步:
(三)新闻报道形式的日益丰富
2018年,中国新闻奖首设媒体融合奖项,设立6个评选项目,共50个奖数,约占总奖数的1/7。这也意味着融媒体作品的生产已经成为了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下的新闻生产必须不断谋求转型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内容生产方式的多元化直接带来了新闻从业者角色的变化,职业新闻从业人员越来越由传统的新闻报道者转变为新闻信息的筛选者,出现了高度编辑化的趋势。
融媒时代,传统媒体应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完成个性化新闻产品的生产,并注重社交化阅读方式,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融媒时代新闻生产的转型发展
传统媒体时代,关于新闻报道的类型无非是消息、通讯、专题、特写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到来,当下的新闻报道形式日益丰富,机器人新闻、数据新闻、VR、AR、MR、H5、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等等,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新闻工作者角色与认知的重塑
融媒时代,互联网思维之下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用户思维,新闻的生产必须基于用户的使用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确保新闻到达率。于记者而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记者必须是集采访、摄影、后期剪辑制作等能力于一身的全能型、服务型记者,既要有新闻思维、更要有视觉化思维。于编辑而言,除做好传统的把关人的角色,还必须承担起“栏目运营者”的角色,要调动起所有能力使整个栏目运作起来。[2]
(二)信息采集方式的创新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实时化,对信息的实效性显著提高。因此,采访模式必须借助现代技术,多元化发展。
融媒时代,新闻报道形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在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融媒体作品中,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VR、动画、视频等多种报道形式。如一等奖作品澎湃新闻的H5《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该作品就采用了下拉式长幅连环画、渐进式动画、360度全景照片、图集、音频、视频、交互式体验等多种报道形式,很好地提升了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2019年上半年新华社制作的《草木之声》开创性地以微电影的方式呈现时政报道,全片无一句解说词和一句采访讲述,完全通过四个故事画面本身完成叙事。但其一经推出就迅速收获了2.38亿浏览量和数万条好评,这充分说明新闻报道形式创新的重要。
对甲状腺功能求得的TGI指数为:≥51岁TGI=242,女性TGI=102,已婚TGI=104。可知年龄最大的一组对甲状腺功能的偏好性最强,且远超其它年龄段。在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中,差异较小。
(三)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
迟羽在滑翔伞基地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大约是大家都看出她被胖子缠得太紧,第二天,一名叫七哥的男教练主动提出愿意帮迟羽分担一些客人。迟羽求之不得,感恩戴德地把胖子推到了七哥的名单里。
报道形式的创新还体现在必须注重可视化设计、社交化阅读上,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四)个性化、社交化生产提升用户体验
传统纸质媒体“文字+图片”的报道形式越来越被视觉化形式取代,即使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尤其是财经新闻的报道中也越来越多呈现数据可视化等形式。因此,传统媒体也不断谋求转型,澎湃新闻的“梨视频”、新京报的“我们视频”等等短视频新闻发展迅猛,并不断抢占市场。
当下,各级媒体均在打造融媒体中心,互联网传播已然突破地域的限制。但在此过程中仍必须注重个性化新闻产品的生产,如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与当地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资讯信息的提供,真正打通内容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应注重以社交化阅读方式提升用户体验,这就要求编辑对于用户评论等及时回复以实现互动。
三、坚守——融媒时代新闻生产的不变内核
融媒时代,新闻生产在谋求不断转型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坚守其不能改变的内核,以延续新闻业态的良性发展。
当下,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信息采集的速度和效率。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面对面采访仍是不可取代的重要的信息采集方式,但为确保时效性,视频采访、网络采访等信息采集方式也将成为重要的补充。同时,媒介融合发展要求记者的采访素材必须完备,详细完成事件的记录,包括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资料的记录,以便能够提供多元化新闻素材,确保新闻能以最快速度以不同形式发布在不同载体上。
(一)专业理念的在场
近年来,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离场的忧虑。新闻采编作为新闻生产的关键环节,其规范中对新闻的追求即为:记录时代、公平正义、人文关怀。2018年引爆互联网的“疫苗之王”在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关注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新闻专业理念在场的思考。其后的“权健”事件等等,无不说明专业理念在场的重要以及当下用户对具有专业理念的新闻报道仍有巨大的需求。
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确保专业理念的在场,从新闻报道的议题设置到采访报道到传播互动都应该关注社会及公众关注的议题,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采访、编辑和报道。
妇科护理对于患者和婴儿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它关乎到了是两个及以上人的安全问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妇科护理工作当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安全隐患,但是相信在经过院方和患者的重视之后,在一定的改善措施之下这种情况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患者都能够在较好的交流沟通当中意识到妇科护理的重要性,明白自身所处位置该做的事情,进一步降低妇科护理当中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几率。
(二)强烈的现场意识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绝不是对新闻热点的加工改造,而是必须深入一线,突出现场意识。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虽然为凸显时效性,会采用视频采访、网络采访等多种辅助形式,但在完成简讯、消息等事件的基本报道后,对于事件的详细报道则要求记者必须深入采访,确保真实性和现场感。
如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广西日报记者不顾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深入采访拍摄灾区突围自救并传送出珍贵的采访画面。正是这种“现场意识”才最终成就了好新闻。
(三)“内容为王”
融媒体时代,仍然必须坚守“内容为王”,传播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任何时候,新闻业界都必须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作为提升其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法宝,及时发布原创的、全面客观的、有深度的独家新闻才能成就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界面重奖头部内容,多组稿件获得10万元奖励,其中就包括刘向南的《【独家】知情人讲述:我所知道的张扣扣杀人案》以及梁宙的 《鸿茅药酒系列调查》,两篇调查报道详尽、客观、有深度。由此可见,“内容为王”是融媒时代新闻生产中必须坚守的定律。
综上,当下媒介不断融合的趋势改变着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新闻生产的变革不断推动低效生产方式的淘汰,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不断优化、平台不断再造。但与此同时,新闻业界作为社会公器,其价值层面必须坚守相应的定律方能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立足于人民。
参考文献:
[1]陆小华.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的创新探索[J].新闻记者,2019(03).
[2]王侠.液态社会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延续——基于对新闻客户端M的分层访谈[J].国际新闻界,2019(05)60-79.
【作者简介】 李艳梅,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与数字新媒体。
标签:媒介融合论文; 新闻生产论文; 个性化生产论文; 报道形式论文; 专业理念论文;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