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于脑梗死患者NDS评分的影响论文_于善波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100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于脑梗死患者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NDS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Barthel指数显著较高,ND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不仅临床疗效较好,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丁苯酞;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

脑血管疾病中急性脑梗死较为常见,该病不仅能导致患者局限的神经功能缺损,而且还可能不同程度损伤患者心脏,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抗血小板、抗凝血与溶血栓药物时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但这些药物的效果常受到多因素限制,因此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非常值得尝试[1]。今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探讨丁苯酞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因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经MRI及脑部CT结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2]得以确诊,发病时间在72h内。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症状、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1至76岁,平均年龄为(65.3±3.4)岁,梗死部位中基底节区、腔隙性、小脑的例数分别为30例、14例与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42至77岁,平均年龄为(65.5±3.6)岁,梗死部位中基底节区、腔隙性、小脑的例数分别为31例、15例与6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部位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北语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粘度检查。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是阿司匹林抗凝、氟桂利嗪改善患者脑循环、颅内压调节改善患者脑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血压与血糖水平稳定、营养支持等,疗程为1至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给予患者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天两次,每次25mg。该药为石药集团恩必普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为25mg:100ml,疗程为7到14d。再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序贯口服,生产厂家同上,每粒0.2g,每日三次,每次2粒。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极大改善;有效:患者症状体征、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好转;无效: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或有恶化趋势。②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D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③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包括洗澡、修饰、进食、穿衣、大便、小便、上厕所、上下楼梯、床椅转移及行走等,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Barthel指数显著较高,ND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可能与患者高血压、高血脂或吸烟有关,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有学者认为,患者血压下降会降低颅脑内灌注压,增大缺血半暗带,加剧细胞毒性反应与炎症反应,促使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引起患者脑梗死[3]。丁苯酞属于抗脑缺血药物,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药可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含量、提高抗氧化物能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此外该药能改善患者脑微循环与脑回流,抵抗血栓,减少神经细胞内钙库分泌,抑制脑出血,减轻脑细胞损伤,有效保护脑神经细胞。不仅如此,丁苯酞能调节机体炎症因子平衡,降低炎症反应,对内皮细胞进行保护,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Barthel指数显著较高,ND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不仅临床疗效较好,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欣,郑少娜.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02):221-223.

[2]郑峥,陈兴泳,程琼,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03):322-326.

[3]刘威,唐娜娜,卢洋,等.丁苯酞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NFD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2):368-370.

论文作者:于善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丁苯酞对于脑梗死患者NDS评分的影响论文_于善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