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2.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 要】城乡规划专业是专门培养具备区域和城乡规划技能的应用工程技术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该专业学生需要经过反复尝试、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进行规划设计所要求的能力,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都在进行。研究认为,根据高校专业建设需要,从设计实践入手、合理做好课程设计、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是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1.导言
城乡规划专业是专门培养具备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专业,目前我国新形势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其培养的内容不仅只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专业知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能力,使之成为优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从城乡规划专业创立到现在,国家为其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城乡规划专业也制定了相关的实习计划、课程标准等,使城乡规划专业能规范合理建设。
在新形势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还要合理安排相关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课程的安排,高校还要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一些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学校还制定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开设了很多实践课程,从实际操作上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的培养人才。
2.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某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8年,学制4年,最初从属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仅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等几门区别于农建专业的课程。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及城乡规划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后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某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亟需新一轮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
该校建筑与规划系共12名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名,助教3名。硕士学位6人,在读硕士生1人。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之校内专业发展平台难以吸引国内知名院校毕业的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城乡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高职称人才及学科带头人。
另外,教学方式单一,专业理论课往往是重讲授而轻参与,重说教而轻启发,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性、创新性也被逐渐消蚀,学习热情也大打折扣。
2.2过于注重理论知识
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应该是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应体现出“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理念,但是在我国一些高校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或传统教育的影响,只注重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从专业课程的安排中就可以看出高校对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侧重性。而大部分高校的课程安排都是三分实践,七分理论,完全与黄金比例相反,导致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2.3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高校虽然给予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很大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操作训练中却没有做到位。其一是高校的实践课程的教师较少,使得学生无法经常进行实践训练和交流。其二是实践的设施不足,设施不足就只能由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轮流进行操作,这样非常浪费时间。其三是实习的基地偏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后要对知识进行巩固,需要进行实地操作。而由于建设实践基地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以及要顾虑安全等问题,一些学校便将此环节省略不计,使得学生只是在漫无目的学习理论知识,甚至于觉得学习知识根本没用。部分课程教师会带学生出去实习,但是并不能让学生去城乡规划行业去实习,而是将学生带入各个工地,让学生做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学拥有再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没有进行与专业对口的实地训练,是很难真正进入规划行业的,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2.4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
由于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场地的多样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设计成果评判主观性强,因此很难做到客观、科学、公正,往往使教师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出现偏差,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课程设计和实训课程为例,全班学生分组进行设计,一组出一套最终设计成果图,在总体方案经全组成员讨论确定以后,其他细部的工作由组员分工完成,部分学生拈轻怕重,因此难免存在组内分工不均、彼此出力大小不均的现象,但最后全组的成绩一致,在设计过程中付出多的学生自然心生不满,影响其以后设计中积极性的发挥。
3.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分析
3.1强化“核心素质”,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在城乡规划学课程设置上,主体核心理论体系以城市为主,原有的城乡规划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没有过多减少,重点考虑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规划思维、规划技能等核心素质,并通过引导,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在课程实践安排上,保留原有的规划设计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等环节,主要实践内容基本保持不变,部分内容通过课外获取适当缩减。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和现场观摩,通过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培养学生主动走向现实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以设计课为主干,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
随着中国城乡规划事业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的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现实需求,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由培养“工程型人才”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复合型人才”指适应城乡规划要求的技术、管理与实施型的全面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经过理性分析和逻辑归纳,找出问题缘由并提出解决办法的人才;“实践性人才”是指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沟通协调能力,可以保证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人才;“社会型人才”是指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能够对城乡规划全面认识,具备发现社会问题能力的人才。合理、完善的教学培养计划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成长、成熟、成才,进而实现“四才”的培养目标。
3.3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直接推动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3.3.1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在现有师资情况下,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这种做法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是教师的选择。教师是崇高的职业,需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愿意放弃收入较高的设计院工作,转投教师行业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精神。二是现行的选拔制度。由于当前各高校选拔教师的门槛较高,既有高学历又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稀缺。
3.3.2加强现有师资工程实践培训
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正在努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做法有:利用当地设计院校的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到设计院带薪培训,让教师直接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加强实践能力;与国内外著名规划院校形成合作关系,选送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高校学习,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理论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接触工程实践项目,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对待实践型教师,高校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使其从根本改变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不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4.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毕业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城乡规划核心素质能力,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中小城镇规划综合素质能力,正是由于能很快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反应良好,因此学校在近几年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发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很好的指导和引导,加上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些方面加以努力,不断探索改进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燕妮.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山西建筑,2011,17:252-254.
[2]刘英,孙庆珍,申金山.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05:51-54.
[3]杨大伟,安蕾.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04:41-44.
[4]韩秀茹,燕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1,Z2:46-48.
作者简介:
刘君(1980.9-),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论文作者:刘君,邢小宁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城乡规划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人才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课程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