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艺术起源思想探析--“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研究记”_艺术论文

马克思艺术起源思想探析--“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研究记”_艺术论文

马克思的艺术起源思想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手稿论文,札记论文,起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艺术起源于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科学命题。这个承前启后的思想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定义:(一)劳动使人类把自然变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二)劳动创造了人这一艺术赖于存在的物质前提;(三)劳动促使了艺术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积极扬弃前人特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思想学说而卓然提出自己的论断。这对于探索艺术的本源,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艺术起源 劳动说 人的本质 对象化

艺术起源于劳动,是文艺理论起源问题中的重要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科学命题。

劳动,尘世的粗拙的物质生产劳动,既孕育了艺术的胎芽,又是艺术的催生剂。这是马克思从社会实践这一深藏的经济事实及其广泛深刻的联系上所揭示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论断。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就在他写于1844年4月至8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以下简称为《手稿》)中。

“劳动创造了美”[①];“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的书本”[②];“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性。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③]。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其根本意义在于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美和艺术世界。而且应该特别指出的,在马克思对艺术起源问题的深求曲探,从而卓然地树立起自己的论点时,对前说或他说诸如“游戏说”、“模仿说”、“动物美感说”、“巫术说”等,并非抱完全摒弃排斥的偏执态度,而是纵观博览,坚持甄别、扬弃、贯融、吸收的兼容立场,这就使其理论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诚然,劳动说不单纯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一书中说:“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部分只具有从属的意义。”芬兰美学家希尔思在《艺术的起源》中也说:“劳动的歌的舞蹈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在大洋洲的部族那里遇到。”还说:“劳动的协作将被歌唱和舞蹈的节奏因素所影响。”然而,马克思的劳动说,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这一认识论反映论为理论基点的,是马克思在阐述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并在批判地继承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鲜明表现出来的。劳动说可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初形态,是能够钩联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核心枢纽,是制约人类社会各方面演变和进程的中介环节,具有促使艺术发生条件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较之其他起源学说,劳动说更贴近问题的本质内在联系,它不但揭示了艺术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终极原因,而且也触及了其直接起因。

《手稿》关于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思想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三个要义:

(一)劳动使人类把外在于人的自然变为人化的自然,变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变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这是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终极原因。

马克思从来就主张对劳动的认识,应防止和避免单纯的直观性与狭隘的经验性,而从普遍性和抽象性加以总体把握。他指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质规定。“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④]。“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⑤]。由此看出,劳动的本质意义决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实用的功利的结果上,决不止于生产出具体的产品,而是创造出泱泱乎大千,涵容千古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人的劳动的现实化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正是在劳动实践中萌发涌动、实现和发展的。有了客观世界的人的本质对象化,才会有人的心灵、感觉和情感的对象化。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势必发生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人是从动物中进化出来的,人的活动不同于在本能支配下的动物的活动,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⑥]。人能够制造工具,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达到自然为我所用的目的,比如人的双腿不及骏马快捷,但人制造了火车、飞机,把它变成了人的第二双腿,这就获得了骏马所无法企及的神速。人的这种活动,我们称作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力量通过实践能动地变成对象,“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对象化者就是物化或物态化之谓也。人的活动要有活动对象,通过人的活动,把第一自然转化为第二自然,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化到物态化的对象中去了。例如人们从万里长城、金字塔看到人类的强大创造力,从《诗经》、《楚辞》窥见到人类的丰富想象力,从火箭、宇宙飞船肯定了人类的高度思维力。这样,人的主体力量对象化,大致可以解释为:人类经过自由有意识的活动,在活动对象里烙下自己主体力量印记的过程。因为人的主体力量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那么,作为人的“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艺术,当然是人的主体力量物态化的反映。所以,它跟其它人的主体力量一样,只能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艺术赖于存在的物质前提。这是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内在动因。

马克思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恋爱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⑦]

马克思把人、自然、劳动三种基因作了排列,论证了劳动在三种基因中的决定性地位。通过劳动,通过对自然(相应的对象)的能动改造,人的全面的主体力量就形成和发展起来。马克思告诉我们,生产劳动是获得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先决条件,生产劳动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的基础,即所谓“经验的基础。”艺术实践自然不能例外,也是以生产劳动实践为基础的,但有其特殊性,当人的主体力量未能丰富地展现时,谈不上什么艺术实践。在人的主体力量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本身可以从事艺术实践的五官培养出来了,但这还不够。随着劳动的发展,人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感官也不断地丰富和得到确证。“精神的感官”、“实践的感官”,指的就是社会的感官,就是人们征服自然的意志,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以及用舞蹈、音乐去再现劳动情景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人的主体力量,都是在人类从古到今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

由于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劳动的本质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使人的主体力量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只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和条件。只有经过人的劳动,自然才变为人化的自然,成为人的主体力量的观照和确证。他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研、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又说:“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⑧]这里,我们体味了两层意思:第一,自然是第一性的,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对象和物质基础,但假如离开人的加工改造,自然界照样是死寂一片;而经过劳动,就把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与人们对立的无机自然界,变成人化的自然,把表面上拥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现存感性世界,变为体现人的主体力量的理性世界。第二,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本质意义,劳动“生产”了人和社会,劳动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把这两层意思做一点引申,就是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劳动实践制约着其他实践,包括艺术实践。离开劳动,其他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美与艺术都只能是子虚乌有。

(三)劳动促使了艺术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这是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直接起因。

从劳动的本质入手,剖析人的物质器官和精神器官的产生,马克思不但论述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经验的基础”,而且还阐述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的基础”,这便是劳动中人们的美感的产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问题。“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⑨]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既有物质的关系,也有精神的关系。自然,既给人提供物质食粮,又给人提供精神食粮。人既可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从自然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又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审美等等实践,从自然中获得精神生活资料。而且随着人们对自然对象属性的不断的发现,也就不断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这点突出地表现为这时人们的审美对象,已经不单是物质改造过的对象,那些还不是劳动生产的对象,都可以成为其他实践的对象,精神生活的对象,特别是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对象。在整个自然界,有一部分自然物并未刻下劳动的印记,称之为“非人化的自然”。然而在审美和艺术创作领域中,“人化”与“非人化”自然的审美意义可以等量齐观,以此而产生的艺术表现的作品,同样具有巨大的魅力。这就因为从意识上把握自然,是物质地改造自然的一种准备。人类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劳动中享受到运用肉体和意识的各种主体力量的愉悦,这便是艺术的缘起之因,也就是艺术起源劳动的理论依据。对于马克思的这个见解,从后来大量挖掘的原始艺术的遗址中,得到最好的佐证。在人类美的历程中,先有动物画,后有植物画,证明原始艺术负有组织劳动、交流思想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功用,而原始艺术总是伴随着劳动,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特点,也证明了原始艺术本身就是原始人寄情寓兴、娱乐取悦的一种形式。这样,环绕着人类通过劳动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艺术的问题,马克思阐述了人们由于劳动使自然界“人化”,变为“人化的自然界”以及美和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物的观点,揭示了艺术是适应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真理。这就使一直徜徉于艺术缘起之因迷津中的人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我们知道,在文艺学史上,有众多的哲学家、艺术家探索过艺术起源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德国康德、席勒的游戏说。这些学说虽然都接触了艺术起源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都没有深刻地揭示出艺术的成因与结果的关系。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也从实践方面解释艺术起源,因而成为了他们自己学说体系的两位巨人,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他们都把劳动实践看作是“理念世界”或“抽象化的感性世界”的反映。所以,他们虽然抬腿走向艺术起源的深宫,较之前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然而始终被人本主义的镣铐拴住了自己的手脚,最终只能是踌躇于艺术起源的高墙之外。

因此,把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作个比较,看看马克思是怎样继承扬弃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学说思想而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理论的,或许不无益处。

黑格尔说:“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们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⑩]黑格尔强调通过实践,使人发现人的“内生活”与现实的“外在事物”联系,人化的自然就是改变外在事物的实践过程。他以一个小男孩把右头抛在河里时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面上现出的圆圈为例,[(11)]证明人的审美意识是在一定劳动实践中产生的。那么,艺术呢?在黑格尔看来,在改变外在事物过程中实现他自己,认识他自己的“冲动”,人皆有之,艺术就是在改变外在事物过程中观照人的“心灵的定性”和“他的意志”的实践活动,艺术创作是“自我创作”,是“复现”自身的能动性活动。[(12)]马克思对黑格尔这种前无古人的论述,给予充分的肯定,称道黑格尔“把对象性的人,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3)]然而可惜的是,黑格尔指的实践活动并非人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他的所谓“劳动”就是使“绝对精神”得以获得“物性”的“精神劳动”。他总是一口咬定“艺术的内容就理念,艺术的形态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14)]这就等于说,文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物质世界产生之前就存在了的“绝对理念”演变出来的。所以马克思说:“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5)]一句话,黑格尔的所谓“劳动”,就是超然物外的心志迸进,是虚无漂渺的“宇宙精神”,他的所谓艺术起源于“劳动”,实际上就是起源于“理念”“获得”“物性”的“精神劳动”。

当然,黑格尔的“理念”,包含着人的主观精神的某些因素,这一点并非毫无可取之处。然而他太绝对了,用抽象的精神劳动,取代具体的物质劳动,靠逻辑的推演取代社会实践。他把艺术实践问题禁锢在“绝对精神”的牢笼里絮絮不休地在“理念世界”的圈子里谈艺术,其结果就不仅取消了人类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也就必然地掩盖了艺术发生的本源。

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理念说”,认为“感觉是绝对的官能”。[(16)]在他看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象黑格尔所说的通过理性的作用,而是通过感性的作用,强调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取决于人的感觉。他也举一个例子,话也说得很俏:“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恚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的热情的音调。……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费尔巴哈把他这个观点用来解释艺术实践时说:“美的形式是独立存在的……它是通过自我反映出来的。”又说:“艺术的对象是——在叙述艺术中间接地是,在造型艺术中则是直接地是——视觉、听觉、触觉的对象。”[(17)]这里,我们的确看见,费尔巴哈一脚踏进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唯物论的门槛。他认为艺术反映出来的内容不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被反映的生活。但是,同样遗憾的是,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说成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感觉力量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的形象说成是诉诸感性的直观的人,他所说的“感觉”是一件万应灵验的法宝。他说感觉“就是你的一种最神秘的,同时也是不以你为转移的独立力量,它是在你身上起着作用,然而却又超然于你的东西,……这就是你的上帝”。[(18)]

我们也承认感觉是人的主体力量的表现,带有先天固有的某些属性。但这种纯粹的人的生理心理感应,是初级的、机械的东西,对于感觉的客体的意义是微不足道的。感觉只有在社会劳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完善之后,才能对自然起着作用,“在你身上起着作用”。然而,费尔巴哈根本就不承认社会劳动实践的存在,根本否认社会实践对感觉的制约作用。他把感觉乃至思维神秘化为人的身外之物,绝对化为人的先天固有而且是永恒不变的本质力量。费尔巴哈被他的直观唯物论害得发生一连串的逻辑混乱。他本来还刚刚谈到艺术是对象世界的反映,转眼工夫出尔反尔,把艺术说成超绝体外的“感觉”出来的。总之,费尔巴哈是摒弃了“理念世界”后一头栽进了“感性世界”的泥潭。他同样不理解从古到今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也无法“感觉”出艺术发生的奥秘。

这个艺术起源问题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解释,是马克思在《手稿》中从社会实践方面阐发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论证了劳动给自然与劳动对象所带来和变化。他说,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产生了“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联系”,[(19)]“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20)]自然是实现人的主体力量对象化的客观依据和条件,通过人的能动性的劳动,把自然变为人的现实。其次,马克思阐述了劳动给劳动者所带来的变化。他说,人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象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对人的现实性的占有”。[(21)]很明显,马克思强调的是劳动实践对人类其他实践的支配作用和意义。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还创造了完善的人本身,丰富和扩充了人的一切社会实践的能力——感觉、思维、美感、想象、创造等等。艺术无疑是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但它基于物质生产劳动。劳动使人与自然发生对象性的关系,人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占有人的现实性。换句话说,艺术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人认识对象世界的一种形式,而不是黑格尔所谓“绝对理念”外化的结果,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谓“主观感觉”的纯意识反映。

马克思把黑格尔演化理念的精神劳动的能动性,进行分析批判从而改造成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扬弃费尔巴哈把人的劳动归结为人的感觉的直观活动,变革为劳动是使人从自然的奴隶变为自然的主宰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论断,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批判继承的必然结果。这表明,马克思在建设自己学说体系的时候,总是以前人研究的资料作为出发的前提,大胆地拿来他们的“合理的内核”,把以往的一切积极成果融化到自己的科学理论中去,而决不盲目地泼脏水,连同浴盆中的婴孩也一道泼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篇未完成稿,它反映了当时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但由于马克思在1845年春以前仍未彻底摆脱人本主义的束缚,因此在《手稿》中打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马克思后来称之为“对费尔巴哈的迷信”的东西,出现了同新的内容不相适应的术语和旧观念的个别因素。例如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的本质——异化——本质的实现(复归)”的历史,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说和人本学的论证同时并存,历史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兼而有之,说明他的唯物史观尚未完全形成,正如他后来反省的那样,《手稿》中使用了“人的本质”、“类的存在物”等范畴,是由于当时自己对经济学批判不足而不得不借用的“拐杖”。

但是,马克思在《手稿》里是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虑,对自己的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作综合性的阐述。这表现他正在废止德国思辨哲学传统,标志着他已经从人本主义向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转变,而他用劳动和劳动发展史来理解人类历史、艺术历史,正是他实现转变的相当重要的一步。这种转变,不仅表现同传统的世袭的理论的彻底决裂,而且表现为对已取得的成果的全面系统化的发展。这个特征,从他尔后的经典著作中对“劳动化”更为深刻的阐述,看得很清楚。

马克思在《手稿》谈及美感产生于物质生产劳动中时,曾谈过客观自然对于人,“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但是,“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产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为人的无机的身体”。[(22)]这里,马克思剖析了人类初期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水乳交融的情况。翌年,在他与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本身。”[(23)]两者如出一辙,然后者比前者具体多了。

马克思写于1857年8月至9月的《〈政治经济学〉导言》中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24)]很明显,这是对他在《手稿》中揭示的艺术审美规律的进一步发挥。《手稿》里说:“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25)]这就是说,人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同时建立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而艺术就是产生于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精神享受的需要之中的。而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所说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的这句话,既肯定了美感来源于劳动实践,又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假如只有粗陋的有限的的实际需要的美感,就会极大地限制了他感受对象的美学意义,正如拜金主义者其实并非懂得黄金的真正意义一样。只有人的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才能感受到对象中所深藏的人的力量而获得精神享受,而美感和审美能力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思想成熟的经典著作中,不仅是延续着《手稿》中的从社会实践方面论述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并且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运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继续沿用了《手稿》中引用过的蜜蜂的例子。他说:“蜜蜂用蜡来造蜂房,使许多人类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就连最拙劣的建筑师也比最伶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用蜡来造蜂房以前,就已经在头脑里把那蜂房构成了。”恩格斯在1876年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更是对《手稿》揭示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作了系统精辟的概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理想的诠释。恩格斯说:“劳动和自然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在这个基础上它(指手—引者注)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27)]

从上面的引述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都是通过考察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指出人的本质是一个物质的辩证发展过程,把劳动的本质看成是人的主体力量对象化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以,他俩的结论都一样:物质生产劳动是一切精神生产劳动的前提,艺术是劳动的产儿。今天指出这一点并不难。值得探讨的是,这个萌发科学结论的胎牙,就孕育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这一点,对于我们探索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渊源,领会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观点的意义,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于1996年9月13日收到

注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3) (15) (19) (20) (21) (22) (25)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80页、51页、80页、84页、96页、169页、121页、99页、163页、163页、95页、125页、124页、95页、126页。

⑩ (11) (12) (14)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6页、37页、37页、87页。

(16) (17)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1页、171页。

(18)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页。

(23) (24) (26) (27)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卷31页、第2卷95页、第23卷20页、第3卷509—51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艺术起源思想探析--“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研究记”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