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型胸痹应用气通脉汤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郑素萍,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李永安

气虚血瘀型胸痹应用气通脉汤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郑素萍,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李永安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气通脉汤应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88例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气通脉汤治疗,观察组2组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上,2组分别为86.36%、56.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2组分别为11.36%、36.3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气通脉汤对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完全性。

关键词:胸痹;气虚血瘀型;气通脉汤;临床效果

胸痹为现代西医学中的冠心病,其发病因素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诸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导致冠脉粥样硬化发生,引起冠脉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心肌细胞死亡等,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1]。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加强对中医治疗胸痹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气通脉汤应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8例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作为对象。中医诊断标准:出现心悸气短、胸痛胸闷、神倦乏力等症状,且面色紫暗,脉弱而涩,舌淡紫。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重度心律失常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性别: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8.7±2.5)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8±1.6)年。观察组44例,性别: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8.9±2.7)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4±2.3)年。在入选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构成对比上,观察组、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嘱咐患者合理饮食,控制高脂食物摄入,主要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39,商品名:鲁南欣康)进行治疗。患者口服药物20mg/次,2次/d,心绞痛发作患者给予硝酸甘油片(生产厂家: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2),舌下含服。治疗30d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上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选用汤剂为气通脉汤。汤剂药物组成:生黄芪45g,党参30g,瓜萎30g,葛根30g,川芎15g,地龙12g,郁金15g,红花9g,桃仁9g、赤芍9g,三七粉3g。对患者实施辨症加减。心痛伴有腰酸者添加适量狗脊、川续断;胁痛者添加川楝子、陈皮;心悸、失眠者添加龙骨、牡蛎;痰浊内阻者添加石菖蒲、茯苓;阴虚者添加生地黄、麦门冬。

1.3疗效判定标准

以拟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作为参照,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显示正常,胸闷、胸胀、胸痛、心悸、憋气、气短等症状均完全消失;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电图有明显好转,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电图、相关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甚至更为严重。显效率+改善率=总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所用工具为SPSS20.0统计软件包。分别以“%”、“±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相互比较分别行χ2、t检验。对比有显著性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给予2组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38/44),其中,22例为显效,16例为改善,6例为无效。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82%(25/44),其中,12例为显效,13例为改善,19例为无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共有5例(11.36%)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恶心,1例为呕吐,2例为轻微头痛。对照组共有16例(36.36%)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例为恶心,7例为呕吐,5例为轻微头痛。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胸痹在现代西医学为冠心病,其发病机理表现为急剧供血不足导致冠状动脉循环出现障碍,引起缺氧代谢等,进而导致酸性产物对心脏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作用,又经神经反射弧直接传入大脑皮层,再反射于皮肤区,进而引发胸部不适、心悸等症状出现。中医学认为,精神调摄失宜、饮食不节、劳逸不当等,导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进而导致心脉失畅、痰瘀闭阻为胸痹发生的机制。胸痹为一种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之证,气虚帅而血无力,血行失去通畅性,进而导致血脉瘀阴,因此,其治疗应注重通补兼施,专通专补。气虚血瘀型胸痹为胸痹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类型。在实施辩证治疗过程中,必须注重气虚与血瘀兼顾,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气虚较为明显的患者应重用补,血瘀较为明显的患者应重在通。但是实际治疗过程中,不能够忽略佐以补或者通,否则较难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饮食干预、日常生活干预以及给予西药等方式来对胸痹患者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对胸痹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很难取得理想总体疗效。本次研究所用气通脉汤主要功效为益气活血。在药物组成中,黄芪、党参具有良好补益心气功效,主要取其气为血作用,气行促血行;川芎具有活血行气功效,可使气走而不守,其为血中之气药;红花、丹参等具有良好活血化瘀功效,瘀祛则可促进经脉运行通常;地龙的功效主要为祛瘀通络;瓜萎具有化痰通络的功效;三七粉、葛根、赤芍药等主要发挥良好行气活血功效,同时还发挥良好止痛作用。上述主要联合使用,发挥良好活血化瘀、活血通络功效,进而达到络通痛止、气旺血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在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辩证加减治疗,可促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缓解,进而提高治疗总体效果,促进患者得到更好康复。同时,中药方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气通脉汤对4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该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选用气通脉汤对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总体疗效更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巧. 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运用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9):161+164.

[2]汤伟. 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行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34):81-82.

论文作者:郑素萍,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李永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  ;  ;  ;  ;  ;  ;  ;  

气虚血瘀型胸痹应用气通脉汤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郑素萍,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李永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