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吴丽聪论文_吴丽聪

浅析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吴丽聪论文_吴丽聪

吴丽聪

乳源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在医药生产的过程中,固体制剂十分常见,其生产车间也是制药厂生产过程中数量最多的车间,在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车间进行合理布局,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本文对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思路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固体制剂;工艺布局;设计

引言

固体制剂是药物的常规剂型,具有产量高、成本低、计量准确、使用和携带方便、理化性质较稳定、贮存期长等特点,是日常生活用药中最普遍的剂型之一。固体制剂的生产在制剂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固体制剂生产时,具有物料种类多、产尘工序多、产品批量大、产品多品种同时生产等特点。

1固体制剂分类及要求

1.1固体制剂分类

固体制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口服制剂产品。常见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

1.2GMP对于固体制剂工艺的设计要求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提升药品质量标准。2012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实施工作的通知;2012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GMP情况摸底调查做好分类指导工作的通知。新版GMP对企业生产药品全过程所需要的人员、厂房、设备、卫生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原则系统地融入到GMP中。依据新版GMP,固体制剂生产厂房生产区应参照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工艺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合理的厂房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自动化、密闭的生产系统、设备容器的清洗和干燥、正确的气压气流分布等。对于特殊产品,依据新版GMP,设计时应满足: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2固体制剂车间生产工序

固体制剂综合车间一般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等产品,虽为不同活性成分的产品,但生产洁净级别都是D级,其前段制颗粒工序即称量、粉碎、过筛、制粒、整粒、干燥、整粒、总混工序相同,固以通过整合共用工序设备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率,减少洁净区面积,从而节约建设资金。后段成品工序即压片、包衣、填充、分装、铝塑等需要单独设计相应的功能间,因此应通过分析该固体车间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在GMP设计的要求下得出设计草案。

3固体制剂车间的特征分析

(1)前段工序相同,如称量、粉碎、过筛、制粒、整粒、干燥、整粒、混合等功能间可布置在同一片洁净区域内。

(2)涉及物料种类多,需要通过设置物料暂存和中转站,明确人物流分离,加强人员的管理等措施来避免物料混淆。

(3)产尘的工序多,设计必要的捕尘、除尘装置或把产生大量粉尘的前工序区域联立在一起,组成前工序区域,从而有利于粉尘处理。

(4)小批量、多品种,注意批与批之间必须严格清场,重视人员的管理。

4固体制剂综合车间的设计思路分析

4.1工艺布局设计原则

合理的工艺布局设计是满足GMP验收与认证的前提。固体剂型的制备过程应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满足药品生产工艺要求,应避免人物流交叉,布局合理。固体制剂车间的显著特点是产尘的工序多,车间生产人员班次不一。固体制剂车间的工艺设计首先要把握好整体的布局模式,人、物流的关系,再考虑从具体功能房间的布置上充分满足不同设备的特殊需求,以满足GMP要求。

(1)为了缩短运输路线,可将固体制剂车间与仓库组合成一幢厂房设计,按不同防火分区考虑,并应根据全厂区人物流的方向,将车间与仓库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布置,车间通过货运走廊与仓库加以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考虑多厂房设计时,则应将仓库设置在多个厂房中心位置,便于物流运输。

(2)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有关要求,厂房内区域划分清楚,便于管理。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应当设计合理。

(3)固体制剂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

4.2物流设计

固体制剂车间物流设计,第一,最大限度缩短物流运输的距离,且将物流出来的工艺步骤减少;第二,需要进入到空气洁净区域的所有包装材料、原辅料等等,需要设有对应的清洁措施;第三,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物料进口与废弃物出口不可以合用一个传递窗或者气闸,需要对应单独设置传递设施;第四,人员与物料进出生产区域的通道需要分别对应设置。例如,部分原辅料、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等等这类容易造成污染的物料,需要设置专用出入口;第五,倘若需要在洁净区域设置清洗间,那么空气洁净度必须与该区域标准相契合。同时,还要避免已经清洁的相关设备、模具与未进行清洗的设备、模具存放在一个区域之中。已经经过清洗的设备、模具、物品等等需要尽快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在存放到指定环境中。

4.3人流设计

固体制剂车间人流设计,第一,洁净厂房需要设置对应的门禁系统,从而对进入人员进行严格控制;第二,人员进入区域需要设置、脱衣区、气锁间等等;第三,如果固体制剂车间所生产的医药是青霉素、头孢等等之类的,则必须设置对应的淋洗间,并要求每一名直接接触原材料的工作人员进行淋洗;第四,物流与人流必须分开,且工艺路线必须保持顺畅,同时物流路线设计时要注意不能出现返流的情况,整体路线要保持短捷标准;第五,人流与物料的出入口需要分开,建议在相反的方向设计物料人口与人流入口。

4.4工艺设计特点

4.4.1车间物流实现单向流

在本次设计中,物品经过净化处理后进入车间的洁净区,首先进入粉碎称量区,然后将制粒、微丸、总混、压片、包衣等功能间按照工艺流程依次布置,一直至内包装区,然后通过自动包装线直接到外包装区,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中间品不返流,避免了与其他工序的混淆风险,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4.4.2设置粉碎称量中心

由于产尘以及生产相关性等原因,固体制剂车间应将粉碎过筛以及称量过程设置成一个原辅料称量单元。单元内包括物料的粉碎、过筛以及称配过程。由于该区域在粉碎过筛以及称量时,有物料暴露,易产尘,因此,设置整体称量罩,将粉尘有效地控制在称量罩内,降低污染以及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将粉碎、过筛、称量放在一个集中的区域,设置前室,于其他洁净区功能间相对独立。

4.4.3注意防爆设计

某些品种的固体制剂在制粒工序需要用到乙醇等有机溶剂作为辅料,因此,如有需要,在制粒工序,则需充分考虑防爆等条件。沸腾干燥机等设备的防爆型号,通常设置有泄压口,在避免粉尘暴露的同时,充分降低有机溶剂对于操作间的影响。在发生爆炸事故时,可以有效地将爆炸控制在设备内部,降低爆炸的危险性。

结语

固体制剂生产车间的各工艺流程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关系具有多样性,在进行工艺设计前,必须充分了解所需要的产量、剂型、工艺流程等要求,设计过程中,应始终贯彻GMP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进行平面布局和设备布置,设计好人、物流路线,设计出既满足甲方需求,又满足GMP要求的节能、实用、高效的车间。

参考文献

[1]李红,徐哲.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分析[J].机电信息,2015,(14):42-45.

[2]薛丹枫,陈建国.浅谈固体制剂车间的工艺布置设计[J].医药工程设计,2010,31(02):18-22.

[3]颜柳,李紫明.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93.

论文作者:吴丽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浅析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吴丽聪论文_吴丽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