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论文_安灵敏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论文_安灵敏

安灵敏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分析在我院住院的 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多样,经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范用药,能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07-02

低血糖反应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年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应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也有所增加,且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长时间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害。现将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的病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69.8岁,病程平均10年以上。

1.2并发症情况 并发高血压者1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周围神经病变6例,眼病4例,肾病2例。

1.3用药情况 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18例,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4例;单独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6例;促胰岛素分泌剂加二甲双胍2例。

1.4诱发因素 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未及时进餐或进餐量减少者16例,用药过量或联合用药不合理2例,肝、肾功能损害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6例,患感染性疾病,感染控制后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3例,增加体力活动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2例,饮酒后1例。

1.5临床表现 急性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心慌、出汗、手抖、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有饥饿感19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嗜睡、意识模糊、昏迷7例,无症状低血糖 4例。

1.6处理方法 患者出现上述低血糖症时,立即用血糖仪测定指尖末梢血糖,诊断明确后,轻症患者口服含糖类食物或口服高渗葡萄糖液,病情均很快缓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情较重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随后静点10%葡萄糖注射液,要观察到患者意识恢复;血糖>3.9 mmol/1后还应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以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本组30例患者在3天内血糖恢复稳定,临床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

3 护理

3.1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①患者的年龄偏大,病程较长;②低血糖好发于餐前、夜晚及凌晨,不易发现;③多并发有心脑血管等疾病;④临床表现多样而不典型,脑功能障碍者多见。

3.2病情观察 即时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神志及活动情况,注意有无面色苍白、饥饿、无力、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尤其注意反应性低下的老年人。

3.3一般护理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患者及家属要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熟悉低血糖的症状,以及自我处理低血糖的方法,患者养成随身携带《患者信息卡》和高糖食品的习惯。

3.4饮食护理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糖尿病控制情况如何,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治疗,均应长期坚持饮食控制[1]。进食种类应多样化,切忌单一,蔬菜、水果、豆类等搭配合理,可以提高营养价值。正确的烹调方法也是饮食治疗中不可忽略的,烹调过程清淡化,多用清蒸、炖、焯的方法,少用煎、炸、烧烤的方法;根据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差的生理特点,提出合理的个体化的饮食要求。片面控制饮食往往会造成进食量减少,营养障碍,体力下降,容易发生低血糖,遇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注意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经常监测血糖的变化,至少4次/日,即空腹+三餐后。如空腹血糖高应加测凌晨2点及4点的血糖。

3.5用药的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要终身服药,患者很难坚持,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出现忘服、漏服等现象,从而造成血糖的异常波动。服用口服降糖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要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自我感觉血糖控制良好而私自减药,也不可为了血糖迅速下降而盲目加量。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较强的降糖药,也不强求血糖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空腹血糖不超过7.8 mmol/1,餐后血糖不超过11.1 mmol/1即可[2]。胰岛素注射时要剂量准确,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各种胰岛素注射时都应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可以先进餐,然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

3.6运动的护理 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根据病情选择运动方式,不宜过劳,但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尽量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如短效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至1小时左右,应减少运动量。尽量避免在大腿等运动时需要剧烈活动的部位注射胰岛素,可以选择腹部注射。尽量不在空腹时运动,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的老年患者在运动前后各测血糖一次,就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写 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 2009年版

[2]. 段海英,黄松.护理路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2011.9:777~779.

论文作者:安灵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论文_安灵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