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习理论对高职学生技能教学策略的启示_学习理论论文

西方学习理论对高职学生技能教学策略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启示论文,学习理论论文,技能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于2010年9月在杭州举办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高教性”和“职教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性。从类型视角出发,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然要强调其高教性,按高等教育规律办学;从职业教育视角出发,高职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根同源,根植于职业教育,是由中职教育生成、发展而来,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因此。必须彰显其职教性。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因而,技能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克伦巴赫(J.Cronbach,1977)认为,‘最好是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准确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component acts)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1]与技能的“习得”的教学过程与“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教学目标相比,目前有不少高职学生存在着技能学习困难,这种学习困难,既有源自学习主体的因素,也有源自主体之外社会的因素。这里仅从学习主体这一角度阐述。基于西方学习理论和高职生源质量状况来分析影响高职学生技能学习的因素,对进一步思考提高高职学生技能的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于西方学习理论分析影响高职学生技能学习的因素

西方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和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识技能;动作技能指习得的、有意识地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加涅认为,“人类在其一生中学习许多不同的东西,搞清楚学习结果如此巨大差异的一个办法是将它们看作行为表现的类型。”[2]进一步认为,这五种学习结果又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

基于西方学习理论,影响高职学生技能学习困难的因素可以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认知因素看,这类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困难基于智力发展相对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他们通常是停留在孤立学习、机械记忆,难以上升到意义学习、逻辑辩义,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在学习动作技能上,花时多,效果却不如其他学生。

从情感因素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反应灵活,他们动作技能的学习困难只是由于学习态度、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具体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能始终如一。

从动作技能因素本身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机械、动作呆板、停留于死记硬背,动作技能的学习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差,实验操作能力差。

三、基于高职生源质量状况分析影响高职学生技能学习的因素

笔者对江苏省自2003年以来入学就读高职学院的专科新生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与本科院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进行了比较,如下表。

通过比较发现,2003-2010年的8年中,专一与本一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之差最高达161分以上。专二与本二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之差最高达199分,即使是2008年以来实行高考“3+X”方案,专一与本一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之差(三门课程总分)也达到了100分,专二与本二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之差也达到了151分。虽然,我们无法断定入学成绩与技能学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但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认知水平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技能的因素之一。笔者进一步对录取同一所高职学院的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录取同一所高职学院的学生,其入学成绩中的高分与低分差异也有在100分以上的,不同学生的同一科目成绩的差异也有在60分以上的,而且这种情况还发生在选择同一专业就读的学生中。笔者在对入学学生的志愿选择及以往学习表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感受、学习动力状况的自我评价及学习体验、未来职业选择等作了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他们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随意性大,他们并不了解所选择学校的性质、所学专业的目标。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相对欠缺,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入学后往往看不清学习职业技能对未来发展的重要,这些状况必然影响到高职学生技能的学习。

四、西方学习理论对高职学生技能教学策略的启示

加涅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把人看做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的典型模式是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见下图),外界环境中的刺激通过感受器转变为神经信息到达感觉记录器。进入感觉记录器的信息通过复述、精细加工,部分被感觉登记了的信息进入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里的信息经过编码,信息以编码形式贮存在长时记忆里,当信息需要使用时,通过检索,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信息被提取后,有的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有的又回到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对提取出的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合适的则通向反应发生器。反之,回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再次提取。该模型还有两个部分,即执行控制和预期。这两个部分影响着信息加工的整个过程,是信息加工模式中的重要结构,其中执行控制(认知策略)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预期(动机)起着学习定向作用。加涅进一步将学习由简单到复杂分成八类,形成学习层次理论。认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都是建立在原有的、已习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累积的过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知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对于影响学习进程的情感——社会因素,他主要从学生的主观和人际因素入手研究;在论述学习中的动机因素时,他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由此,对高职学生技能教学策略有一些重要启示。

1.合理确定动作技能学习目标,激发高职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努力

从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学习层级理论来看,高职学生技能的学习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持续地拖欠“子任务”而难以实现“终点任务”造成的。通常,一套完整的动作技能可以分解成按先后次序出现的局部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动作技能的性质和难度、学习者的技能水平、运动能力、体力等因素结合考虑,并预见每一位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给予高职学生适度的期望和要求,激发他们向“最近发展区”努力。当然,在学习一种技能时,是运用将技能的全部内容一次学完的整体练习,还是采用一部分、一部分地加以练习的局部练习呢?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一种技能的各个动作之间联系密切,采用整体练习法,效果更好;如果一种技能比较复杂,并且是由若干局部技能所构成,则要分别将局部技能逐个练习,当每一个局部技能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后再把这些局部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练习,这样效果更佳。

2.改善认知和非认知结构,在高职技能教学中渗透元学习训练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强调,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而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控制的知识则是元学习的内容。西方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元学习训练能够渗透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并且发现在技能教学活动中渗透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比较理想,且符合生态学效度。元学习的实质是通过认知结构的改善、非认知心理结构的改善来改善学习本身,优化学习品质。所以,高职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中,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自觉性,增进学习效率,而且也是培养高职学生自主精神和责任心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不习惯元认知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角度的变化,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只要我们的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了元学习训练的重要性,训练方法的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了。至于如何进行元学习的训练,包括课件在内的教育技术学的兴起为学习提供了新的前景。

3.激发动作技能学习动机,驱动高职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的动力系统

动机是学习动作技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他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认知内驱力与自我实现的人的“了解与理解的愿望”有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大致与“尊重、自尊”的需要相对应,附属内驱力则与“爱和自尊的需要”相对应。显然,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强调的是学习中的动力系统,即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学习过程是教育通过呈现知识再加上激发学习动机而展开”[3];需要则是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按照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由于某种欲求或需要所引起。所以,在对高职学生的动作技能教学中,要通过“需要”——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对学生未来参与竞争的重要性,来帮助高职学生引发其社会性内驱力,培养远景性学习动机;通过“好奇心”——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产生的兴趣,来帮助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培养其强烈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成功的体验”——依据学生现有的水平,提出适度的期望,并寻找可能成功的突破口,使其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来帮助高职学生增强自信心,引起学习动机,获得新的成功。

教师不是选择适合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指向于现实学校教育目标的学习在许多情况下要经历一段时期才能产生。”[4]“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是动作技能教学的最高目标。研究影响高职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因素,旨在提出实现高职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目标的教学策略。合理确定动作技能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目标,在高职技能教学中渗透元学习教学,驱动高职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的动力系统等只是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动作技能效果的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理应有更为广泛的思考空间。

标签:;  ;  ;  ;  

西方学习理论对高职学生技能教学策略的启示_学习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