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长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在全国论文,报告论文,李金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2003年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李金华在报告中指出,2003年,全国审计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进一步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审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共审计13万多个单位,审计处理后,已上缴财政148.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867件。
预算执行审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审计重点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李金华指出,从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来看,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把揭露预算分配和管理中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这次审计反映的许多问题都是涉及预算分配和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如一些负责资金分配的部门在年初安排预算时,未将资金及时批复到具体部门和项目,有380多亿元在年度执行中通过追加的方式再进行分配的问题,引起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分配到位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加大了对中央补助地方支出的审计力度。去年,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对这部分支出的审计,揭露了有些项目重复设置、多头审批,有些资金分配超越范围,甚至向本系统倾斜等问题,促进有关部门进一步整合归并项目,严格资金分配管理。
三是加大了对中央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力度。其延伸检查了216个二三级预算单位,查出违规资金37亿元,发现和揭露了一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促进中央部门加强了对所属单位的预算管理。国务院各部门对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十分重视,积极进行纠正和整改。截至目前,已上缴财政各项资金77亿元,归还原渠道9亿元,移送案件83起,有545人(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地方审计机关在去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各地以财政、税务部门审计为主导,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加大了对专项资金、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体系。对财政部门的审计逐步从单纯的合法性审计向规范管理方面迈进,并注意加强了对财政管理改革有关内容的审计。如北京、湖北、四川、浙江等地围绕财政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对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核算中心等的审计力度,取得明显效果。
专项资金审计注意把审计与审计调查、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与检查资金使用效果、揭露问题与从管理和机制上深入分析原因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效果
李金华指出,去年,全国统一组织对国债资金、土地出让金等7项重点专项资金以及武警消防、公安系统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和调查。
工作中注意把审计与审计调查、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与检查资金使用效果、揭露问题与从管理和机制上深入分析原因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效果。
对764个环保及公路国债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揭露和反映了部分国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管理不规范,损失浪费大,投资效果差,以及中西部一些地区公路建设负债规模过大,拖欠贷款和工程款现象突出等问题。
审计10个城市国土出让金管理使用情况,并对国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一些地方非法买卖土地、违法“圈地”、乱占耕地,以及低价补偿或截留挪用农民征地补偿费问题突出,审计结果引起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审计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地方扶贫贴息贷款投向不合理,主要投向了工业、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性和竞争性行业,而用于扶持农户的小额贷款却逐年萎缩,不利于国家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
审计13个省(市)社会保障资金,通过从总体上掌握和分析社保资金状况,揭露和反映了由于统筹级次偏低,造成社保资金互济性差,基金结余与缺口现象并存等突出问题。另外,审计调查四川省江油市和广东省增城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情况,发现企业参保率普遍比较低,“应保未保”现象严重。
审计调查湖北、重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资金,重点检查国务院批准的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发现进入库区的污染物排放底数不清,部分水污染防治项目重复立项,多数重点治理企业未能实现达标排放等问题,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认真整改。
对19个省武警消防系统财务收支情况及部分地区消防建设情况进行审计和调查,查出和反映了一些地方对消防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造成消防站点建设不达标、消防装备缺口大,给生产和社会安全造成一定隐患等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公安部消防部门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拨出专款,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对26个省公安机关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有些收费收入未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账外固定资产数额较大,“三乱”问题依然存在,一些资金未缴入财政专户。另外发现290多个基层公安机关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目前已移送案件38起。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及时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及社会捐赠款物的筹集分配与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并首次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标志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启动。
地方审计机关除参加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外,还结合本地实际,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了其他专项资金的审计。如广东、安徽、江苏等地开展了水利建设资金、抗洪救灾资金的审计,山东、辽宁、云南等地组织了失业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低保资金审计,湖北、江西等地分别审计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和移民建镇资金。这些审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融审计尝试开展了以总行为龙头、实行联网审计的审计组织方式。地方审计机关除参加人寿保险公司的审计外,还从本地实际出发,对地方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审计,在促进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作用
李金华指出,去年,全国统一组织对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系统进行了审计。为了适应金融机构信息化快速发展,会计数据高度集中的新情况,在工行审计中,尝试开展了以总行为龙头、实行联网审计的审计组织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这次审计共移交案件线索30件,涉案金额69亿元。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一是信贷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伪造虚假资料,骗取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一些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还贷能力,向银行申请巨额市政设施建设贷款。二是票据市场管理混乱,一些企业通过开具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量套取信贷资金。三是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利用关联企业骗贷,造成信贷资金损失严重。
对人寿保险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查出非法代理、超额退保等不正当竞争问题金额23.8亿元;以出借、投资等方式违规运用保险资金25亿元;私设“小金库”3179万元。审计还发现违法犯罪案件线索28件,涉案金额4.89亿元。
地方审计机关除参加人寿保险公司的审计外,还从本地实际出发,对地方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审计,在促进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作用。
去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对585个国外贷援款项目进行了审计,已全部出具审计公证报告,其中有保留意见报告34份,拒绝发表意见报告2份。审计署还组织28个省对地方政府外债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揭露和反映了部分项目立项审批流于形式,缺乏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外债没有纳入预算全口径管理,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相关建议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
企业审计较好地完成审计任务。根据中组部的委托,去年审计署组织2000多人,历时8个多月,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摸清了电力企业家底,发现和揭露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李金华指出,根据中组部的委托,去年审计署组织16个省、18个特派办和有关社会审计人员2000多人,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署党组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去年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经贸司承担了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该公司资产总量达1.4万亿元,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审计历时8个多月,审计的资金面占60%。为了搞好这项审计,组织进行了周密的审前调查,制定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并举办了3期审计人员培训班。工作中,注意及时沟通情况,梳理问题,加强协调指导。广大参审人员克服任务重、难度大、时间长、异地工作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审计任务。这次审计,基本摸清了电力企业家底,发现和揭露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损益不实,潜亏数额较大;管理不严,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主业与三产产权不清,存在收益向三产企业流失等问题。同时,审计发现了一批重大经济案件。
地方审计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抓住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审计的效果。如上海对3家政策性亏损企业进行了审计,天津对10户大型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陕西对16户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对外投资效益进行了审计调查,安徽、河南对全省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挂账情况进行了清查审计,为促进深化国企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继续认真搞好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进一步扩大
李金华指出,各级审计机关继续认真搞好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进一步扩大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去年,全国共对3.6万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资金671亿元,建议给予党政纪处分317人,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749人,现已受到降职撤职处分的267人。全国除个别省区外,都进行了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审计署研究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导意见》,12个省市出台了县以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规定。中央及各地联席会议和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协调指导,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深化和发展。
审计机关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审计署集中力量研究制定了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李金华指出,2003年,在认真抓好各项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审计机关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审计机关成立20周年,审计署集中力量研究制定了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地认真学习领会规划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地区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或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了审计工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各级审计机关狠抓了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审计人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坚持原则、客观公正的自觉性和做好审计工作的责任心、紧迫感。同时,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注重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审计队伍良好的精神状态。审计署组织对18个特派办和已实行审计外勤经费自理的10个省市审计机关开展了执行“八不准”规定情况专项检查,促进了“八不准”审计纪律的进一步落实。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审计署成立以来发布的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了65项;制定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修订了审计抽样等5个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工作的法规依据和作业标准。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金审工程一期的应用、网络和安全三个子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编制了《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发》和网络建设等9个指南与规范。
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人员结构与工作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审计内容较为单一,审计技术方法比较落后,制约审计监督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审计管理水平低,审计质量控制薄弱,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审计理论研究滞后,许多新的工作领域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2004年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二十字方针,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金华指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时,对今年审计工作的重点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各项部署的落实。
2004年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二十字方针,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审计业务上,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在审计基础建设上,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审计署率先启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省级审计机关相应试点,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力度。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今年审计任务
李金华指出,2004年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草案),已印发会议讨论,请大家研究提出意见。在今年审计工作指导上,要注意把握好三点:
继续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失
李金华指出,当前,我国财经领域中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问题还比较普遍,在一些方面甚至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是我们的看家本领。评判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该发现的重大问题和经济案件是不是得到了揭露和查处,是不是通过审计切实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经过20年,现在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清楚了:即真实性永远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在摸清真实性的基础上,对照国家法规去检查,就是合法性审计;对照有关效益目标去评价,就是效益审计。以前我们主要做了前一个方面的工作,今后要两者并重,既要揭露违法违规的问题,也要揭露影响效益的问题,它们都对国家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构成威胁。但是,五年规划提出实行“两个并重”,决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在任何情况下,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都是审计机关的首要责任,是第一要务,今后这方面的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会借改革之机,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侵吞转移国有资产进入小集体或个人腰包,对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严肃查处。
积极推进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李金华指出,积极开展效益审计,是五年规划提出的今后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立足于实际,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工作”。要抓住这些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效益审计的实践。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地进行探索。关于效益审计的讨论,我们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现在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要积极开展实践。从已经开始这方面探索的地方看,效益审计重在实践,只有在干中学、学中干,才能逐步提高、逐步完善。总是等、靠、要,希望别人给你一条出路、一套办法,效益审计永远开展不起来。今年,审计署要适当选择一些项目开展效益审计,有条件的省和部分中心城市也要选择一两个项目试行效益审计,其他地方可从实际出发作出安排。二是要突出重点,以揭露重大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为主。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主要限定在财政性资金和项目的范围之内,重点揭露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工作中,要注意抓住影响效益的突出问题,摸清情况,深入剖析,予以充分的揭霹和反映,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抓不住要领。特别是在效益审计的起步阶段,反映的问题宁可少一点,也要有说服力,评价的面宁可窄一点,也要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效益审计的作用。
切实加强专项审计调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
李金华指出,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时的指示,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发挥好审计监督在促进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工作为宏观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相比较而言,审计主要是针对各个具体的项目和单位而专项审计调查主要是针对改革和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它在促进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更明显,效果更好,加强这项工作能够提高审计成果层次,扩大审计效应。当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且许多是涉及改革发展的带有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对待这些问题,一般审计的方法有时难以适应,定性处理也不好掌握,应更多地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审计调查首先要搞清情况,不仅要关注财政收支中的重大问题,还要关注其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的突出问题,更要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促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今年统一安排的项目中,专项审计调查比较多,有些是审计与调查结合进行,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审计调查、商业银行呆账核销情况审计调查、医院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审计调查、水利建设资金审计调查等。对这些项目要妥善安排,落实到位,保证出成果。同时,各地还要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安排组织好自身的审计调查项目。不论是审计还是审计调查,都要善于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注重审计成果的加工提炼,把握总体概念、反映突出问题、加大分析力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
加强审计管理,积极实施审计质量控制
李金华指出,审计管理水平低,是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制约审计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审计事业发展,推动审计工作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
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加强审计管理的中心环节。结合落实五年规划,审计署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这次作为会议材料征求意见,会后正式印发。署机关各司局和派出机构从今年开始就要带头严格执行,署定的计划项目都要按这个办法的要求去做,各省级审计机关可以有重点地选择一些项目试行。今后,凡参加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项目必须施行这一办法。
制定这个办法的主导思想是对审计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力求建立较为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执行中要注意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切实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李金华指出,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重点是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坚持在摸清情况,充分占有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确定项目。今后从每年第四季度开始,各业务部门和计划管理部门就要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坚决杜绝临时“拍脑袋”的现象。要实行项目建议书或立项研究报告制度,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同时,逐步着手编制中期审计项目计划。从目前情况看,仅仅编制年度计划,着眼于短期内的项目安排,还不能满足审计工作长远发展的需要。以2至3年为期,编制中期滚动项目计划,有利于搞好各年度计划的衔接,保持审计监督对重点问题的持续关注,促进一定时期审计工作总目标的实现。中期计划是指导性计划,执行中可以适时调整、完善。
增强审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李金华指出,实践证明,制定一个好的审计方案,是搞好项目审计
的基础,而搞好审前调查,又是制定好审计方案的基础。现在相当一部分项目审前调查搞得不深不细,蜻蜒点水,甚至不搞审前调查。这就好比不了解战场情况就仓促上阵一样。毛泽东同志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审计工作,这个“准备”的功夫就要下在审前调查上。去年电力审计之所以成效显著,制定了一个好的审计方案是一条重要经验。今后每项审计都要把制定好审计方案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审前调查,分解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明确具体的审计步骤和方法,落实审计责任。
坚持推行审计日记制度
李金华指出,实行审计日记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新举措。以前编写的审计工作底稿,只注重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而忽视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这不利于检查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日记,实际上是一种过程控制、程序控制,能够督促审计人员严格执行计划和方案,认真负责地实施审计,同时它还是追究或解脱相关人员责任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应本着对工作、对同志、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高度重视发挥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李金华指出,这次对审计报告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改进,主要是把审计报告由原来审计机关的内部文书重新定位为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并相应取消了审计意见书。重视审计报告对于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作用,是国际审计发展的一个趋势。
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由单纯的合法性审计向“两个并重”转变,审计报告在体现审计成果,履行审计职责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断提高报告质量。
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李金华指出,近年来,审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展较快,特别是2002年金审工程正式启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审计机关在网络基础设施、硬件配备和软件开发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多数省厅和市地县审计局实现了远程信息交换。通过审计署鉴定的18个审计软件在全国推广,并进一步整合建设了审计实施和审计办公两大系统,作为金审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已部分投入试运行。广泛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全国有4万多名审计人员通过了初级培训,515人通过了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大为提高。计算机审计在金融、企业、财政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金融审计中效果显著,借助计算机技术发现并查实了一大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案件。在银行和行政事业单位中还探索开展了联网审计试点。当前,审计信息化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对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在地区之间、层级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在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审计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误区,一些地方和单位重建设轻应用、重开发轻推广、重设备配置轻人员培训、重形式轻实效,特别是对计算机在审计实施中的应用重视不足;就全国而言,统筹规划和协调不够,低层次重复开发的现象比较突出。
信息社会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李金华指出,信息社会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抓住机会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现在我们不少领导同志,对汹涌而至的信息化潮流不闻不问、泰然处之,或者嘴上讲信息化,思想还停留在手工审计的阶段。有些时候,落后的生产方式可能更让人留恋。旧的一套驾轻就熟,对新东西不熟悉,也不感兴趣,思想惰性极强。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全体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审计信息化不光是个技术方法的问题,它对审计工作的方式、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素质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关系审计工作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要破除神秘感,克服“恐高症”,下大气力把这项工作搞上去。
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要放在计算机在审计实施中的运用上
李金华指出,审计机关是从事审计业务的,审计信息化只有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开花结果,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才能说这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我不是说不可以搞办公自动化,而是说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于此,不能把工作重点完全放在这里。如果我们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对简单的文书运转的模仿上,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的就体现不出来,其对审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就要大打折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重点推进计算机审计。要统筹安排,立足于从较高的层次上组织开发和建立审计实施系统,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水平开发。要务必在“用”上下功夫,审计署各单位和派出机构都要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结合各自的业务,抓好计算机审计,完善和运用好已统一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等软件。地方审计机关也要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计算机开展审计,不断提高审计效果。
计算机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要把重点放在审计信息的管理和使用上,促进信息集合,形成共享
李金华指出,目前我们审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占有并且能够共享的有效信息不足。一方面信息不完整,不能对审计决策、审计实施形成有力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共享性差,有限的信息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对分散的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包括宏观经济、法律法规、审计对象以及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结果和审计专家经验等信息。另一方面要依靠有效的网络,分层次地形成信息共享。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计划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审计成果的运用等都会依赖这个平台方便有效地展开。
计算机审计和审计信息管理是今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两大重点任务,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用些精力,积极探索实践,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抓出成效。
优化结构,提高技能,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李金华指出,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不久,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这一主题的全国会议,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了做好人才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当前,在审计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与工作发展的要求不适应,高层次人才缺乏;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尚未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工作机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多层次的审计人才
李金华指出,审计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实行“两个并重”,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的财务审计知识已难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工作。要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多层次地搞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以自学为主,通过统一考试予以确认;二是审计工作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要通过抓好骨干培训的方法予以解决,发挥好骨干对工作和对其他人员的带动辐射作用;三是有针对性地抓好部分高级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高层次审计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审计专业人才。所谓高层次的审计管理人才,应当是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工作发展规律,能够引导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审计工作不断前进的优秀管理人才。所谓高技能的审计专业人才,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审计技术方法。普及性学习、骨干培训与高级人才的培养相互配合,有利于造就一支素质较高、梯次健全、适应工作发展要求的审计干部队伍。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工作机制
李金华指出,关键是在干部管理中,要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要坚持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审计人员,全面推行公开选拔制度,健全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加大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力度。今后署机关及派出机构提拔处级干部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竞争上岗,每3至5年处以下干部要进行一次全员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同时,不断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职数和范围,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在适当时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部分处以上干部和审计业务骨干。在干部考核和选拔使用中,要切实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要把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任用、奖惩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同时结合审计职业化管理的探索,逐步建立与审计职责相适应的审计人员准入、等级、考核、晋升、奖惩等制度,通过进退和交流,逐步调整人员结构,实现对审计干部的科学管理。
此外,审计系统尤其是省以上审计机关,要充分注重审计理论研究。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三至五年的科研规划。二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审计学会、科研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审计机关与社会科研、教学机构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要把各方面力量组合起来,攻克一些重点课题,力争在今后五年中出一批高水平的对审计实务有很强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
今年,我们还要组织力量研究修改审计法,审计署已向国务院法制办提出申请,国务院将其列入2004年度立法计划。各级审计机关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要共同努力,把审计法修改得更好,使之既适应当前的工作实际,又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导向性,为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
认清形势,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审计工作
李金华在报告中指出,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全体审计人员深入学习领会这个讲话,充分认识在当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要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把求真务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审计工作,把加快审计事业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
当前,审计机关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审计事业发展,必须全面科学地判断形势,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必须正确分析本地区本单位审计工作现状,找准差距,提出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大力加强审计创新;必须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形势,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基础和根本依据
李金华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审计工作正处于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来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从总体达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审计工作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新形势、新要求,对审计工作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大提出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也同样适用于审计工作。其次,从审计工作自身发展来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基本经验,目前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也就是说,20年的工作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在此基础之上,能否经过几年的努力,推动审计事业再向前迈进一步,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审计工作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是推动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的重要阶段。战略发展机遇期的审计工作也是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审计工作。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今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分析现状,找准差距,是坚持求真务实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改进工作的第一步
李金华指出,差距找得准不准,直接关系到目标明确不明确,改进有力不有力,发展有效不有效。因此,做好战略机遇期的审计工作,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切实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找差距,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和勇气。既要肯定成绩,更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看到时代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要有隔几年推动审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的信心和决心。找差距,要有针对性。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审计工作,其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即使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必须根据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入查找和研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把握规律,推进创新,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李金华指出,所谓审计创新,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推动审计工作与时俱进。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准确把握主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审计工作。
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审计管理创新等。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要自觉摒弃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思想、观念、思路和做法对审计工作的束缚,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加快审计发展。审计创新的实质是与时俱进,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时”、解决好如何“进”的问题。因此,要推动审计创新,首先是广大审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一定要正确认识形势,切实增强与时俱进的意识。其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审计工作规律。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它必须根植于深厚的实践基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激发创新的灵感和动力,使我们提出的各项改进措施都能符合实际,符合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第三,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安排各方面的工作。使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协调、审计管理创新与审计业务创新相促进、审计内容创新与审计方法创新相配套、审计与审计调查相配合、真实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相辉映。同时要善于抓住一
定时期影响审计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突破,推动发展。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良好
精神状态,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关键
李金华指出,加快审计事业发展,推进审计工作现代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要坚持全国审计工作一盘棋,又要提倡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全局来动局部,以局部来推动全局;既要着眼于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又要抓紧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既要坚持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新的实践、新的创造,积极有效地推进审计工作。要切实防止和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情绪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工作态度。既要增强工作紧迫感,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艰苦创业,扎扎实实艰苦奋斗。要坚持“从严治理审计队伍”。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列举的当前干部队伍在作风上存在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深入搞好对照检查,认真纠正存在的问题。去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公正客观、严谨细致,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今年进一步强调:整个队伍建设要贯穿一个“严”字,进人要严把入口,自身队伍要严格管理,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要按照这些要求,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审计队伍,为落实五年规划,推动审计工作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李金华强调,近几年来有不少新的同志走上了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岗位,其中有些是从事过审计工作的,有些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不论什么情况,工作岗位变了,担子和责任也就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应,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工作的内容、对象、方法等也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希望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主要是学习和把握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规律;二要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新人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要求,从而带来新的景象。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动审计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李金华在报告结束时指出,落实五年规划,拉开了审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如果再进一步,我们不妨可以作出这样的构想,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时,我们要探索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审计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我们要实现审计工作的现代化,使中国审计工作水平名列世界的前茅。
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和审计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肩负的使命神圣而艰巨,希望全体审计人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动神计工作取得新的发展,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李金华论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审计软件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审计署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