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的5月~2017年的1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27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围产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保障分娩安全性,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促进其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产后出血;满意度
产妇面对分娩不仅有喜悦,也会承受较大的痛苦与风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妇面临一定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不仅影响分娩质量,甚至危及其生命。护理工作被认为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护理服务对产妇来说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对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27例产妇做为此次研究对象,住院时间是2016年的5月~2017年的11月。纳入标准:①所选产妇均选择在我院分娩,且孕期保健均在我院完成。②产妇在我院有较为完整的资料,方便对此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③患者均属初产妇,在沟通、体力、意识方面均无障碍。④产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能够配合护理工作。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资料:研究组有产妇115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是(29.8±5.2)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是(39.1±1.5)周。对照组有产妇112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是(29.4±4.6)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是(39.5±1.7)周。对比两组产妇在基本资料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在围产期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预见性护理,护理内容:①做好产妇入院后的接待工作,引导其将各项检查完成,进行主动介绍,促进产妇的陌生感减轻;对其耐受能力及存在的不良因素进行准确评估,同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保障护理工作具备预见性、时效性。②加强基础护理,结合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喜好,营造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提高产妇在围产期的舒适度。提醒产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每天进行适当运动,以确保精神愉悦、体力充沛。予以个体化饮食指导,结合产妇妊娠情况、身体需要列出饮食清单,告知饮食禁忌,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科学搭配,保持饮食多样化,以易消化、热量高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充足摄入水分。③预见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利用好时间做好沟通工作,实时掌握产妇的情绪变化,尊重并耐心倾听产妇的表达,及时给予产妇有效的安抚、疏导及鼓励;分析影响产妇心理状况的饮食,告知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引导产妇正确分辨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教会其进行自我调节[2]。此外,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要格外注意对其情绪的安抚,适当的予以心理暗示,以免对治疗产生消极影响。④健康教育,有效的对产妇进行认知干预是实施预见性护理的重点,也是提高产妇配合度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强化产妇防范意识,降低产后出血几率。在分娩前,利用访视时间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普及分娩过程,讲解需要注意的重点,指导产妇进行分娩准备,引导产妇对产房环境进行参观,强调积极配合的重要意义。为产妇讲解产后出血的发生机制,告知能够诱发产后出血的常见饮食,传授预防重点,告知产后出血治疗期间的配合要点,讲解发生产后出血后产妇如何摆放体位,怎样放松身体、症状护理。为产妇发放科室印制的健康资料,普及一些产后的护理要点、围产期食疗方、哺乳常识等。⑤预见性产程护理,在产妇到达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要重视产妇能量、水分的补充,嘱咐产妇将休息时间增加,注意保存体力,对产妇宫缩状况予以定时观察,对胎心变化予以监测,掌握宫口的扩张情况,若产妇在这一阶段进展缓慢或不顺利,需做好手术的预见性准备,同时做好处理产出血的措施[3];在这一阶段,要实施有预见性的指导,嘱咐产妇发力不要过早,避免损伤软产道增加出血风险。在产妇处于第二产程时,为其提前建立静脉通道,利于其进入产妇后随时、准确的输注液体、药品、血液制品;若产妇需要予以会阴切口,帮助其对切开时机予以准确把握;若产妇有宫缩乏力表现,选择缩宫素于合适的时机输注。产妇到达第三产程时,密切留意阴道出血状况,准确记录出血量,协助产妇尽快娩出胎盘,帮助产妇按摩子宫,促进积血排除,给予米索前列醇于舌下含服。⑥预见性产后护理,产妇娩出胎儿的2h是产后出血高发时期,要做好有预见性的观察,加强对产妇各项体征的观察,对阴道流血量进行定时检查,做好随时施救的准备。指导并鼓励产妇及早哺乳新生儿,以促进宫缩,降低出血风险。鼓励产妇及早排尿,避免因尿潴留发生产后出血。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调查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
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有众多的诱发因素,是分娩阶段产妇常见并发症,若止血效果不理想或施救不及时,有很高的诱发大出血风险[4]。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产后出血并非无法预防,而高效的护理服务与产后出血几率的降低息息相关,保障护理服务有一定的预见性、针对性,对减少产后出血有积极的意义。预见性护理是新形势下结合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和先进护理技术衍生的护理新模式,需要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掌握评估、发现风险及不良因素的能力,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身体状况,预判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治疗安全性[5]。
本文将预见性护理实施于研究组,结果提示,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保障分娩安全性,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促进其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兴翠.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临床医学,2015,9(6):229.
[2]彭玉英.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51 - 252.
[3]胡晓鹰,叶彩眉. 实施预见性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63 - 65.
[4]孙翠花,王德慧,卢美英.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401.
[5]侯海艳.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303-304.
论文作者:刘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预见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阴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风险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