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网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输电线路杆塔也相对应的加强,以达到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优化进行探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优化;浅析
1 输电线路杆塔的概念
在输电线路中,杆塔是用于支撑和架空导线和地线一种装置,其主要是由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造而成。为了电力输送不会受到恶劣天气因素以及人力破坏因素的影响,要始终保持输电线路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用户享受到正常供电,生活也质量会得到保证。
2 输电线路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塔钢结构的合理选择
在对架空输电线路结构选择及分析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电线路设计中的经济效益,对于拉线塔而言,其作为国内具有经济、结构的工程技术形式,被很多区域所使用。但是,对于山区而言,主要采用了自力式的铁塔代替。通常状况下,拉线塔的形式相对多样,其具体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绝缘支持式杆塔,这种结构形式投入成本相对较大,制造的难度也相对较高,所以,在现阶段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中,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小。第二,拉线——拉索杆塔,这种结构设计中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保证线路的紧缩、缩小线路传输的距离,这种结构形式最早运用在美国等国家,但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主要是杆塔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宽;第三,拉V塔,这种技术形式主要广泛的运用在高压线路之中,但是,由于机械强度相对较高,会对故障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杆塔的强度问题
杆塔强度通常会受到杆塔制造材料、受力形式的影响,在输电线路持续、稳定以及正常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输电线路的持续性及稳定性,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而且,在该种结构强度分析中,需要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一般状况下,我国的输电线路通常会采用环形截面混凝,通过对施工质量的提升,节约用料,并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通过对杆塔强度的分析,需要充分保证钢筋混凝土的处理,为杆塔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提升提供保证。
3 杆塔结构的优化设计
3.1 动态规划法
杆塔结构的优化设计是追求重量轻、型式美、加工简单、运输方便等优势的动态规划法。其中,所谓动态规划法是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止运用一种手段,而是同时采取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在对杆塔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杆塔安装的现场实际情况、力学原理和相关的计算法则,缩小杆塔的迎风面积,以及合理的选用塔材,减小杆塔的设计尺寸,减小占地面积,从而增强杆塔的实用性。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才能找到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才能设计出外观更美、结构更简单、实用性更强的杆塔。这就是动态规划法的主要思路和运用过程。
3.2 杆塔主材布置及节点的优化
杆塔结构的构造力求简单,结构受力明确。各受力构件的形心线应尽可能的汇交于一点,力求减小偏心受力。主材、斜材应尽可能使用多排螺栓连接,斜材尽量直接与主材连接。主材在节点处尽可能做到双面传力,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杆塔的结构强度、构件规格和杆塔的截面面积都与主材有关。在其所要承受的内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杆塔的构件规格越大,长度也就越大。同时,杆塔塔身的斜材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杆塔发展的新型式
近年来城市人均用电量不断增加,110~220kV变电站开始进入市区。受到城市地形和环境的制约,线路走廊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常规的角钢塔已不适用于城市架空输电线路,于是人们研制出了占地面积小的钢管杆。钢管杆加工工艺相对复杂,投资较大,但是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能较好的与城市景观相互融合,美观大方,在城市架空输电线路中发展迅速。钢管杆的型式主要有单杆和双杆两种,其中单杆使用较多。钢管杆的优化设计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点前期要对线路走廊做详细的勘察,充分了解走廊的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第二点合理的选择杆身、横担的连接方式,杆身的连接方式分为插接与法兰连接两种,法兰连接对于杆的重量和强度控制,要优于插接;第三点在符合规范对杆身挠度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钢板厚度和杆身的锥度以及分段长度,以达到优化钢管杆尺寸和重量的目的。
4 未来杆塔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4.1 设计理论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输电线路杆塔的结构设计理念来看,还是相对传统一些的。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必须引进更为先进的理论体系。那么,如何将现代结构的分析方法应用到杆塔结构设计中,还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当中。而且,应着重在初应力、初位移、加工误差等对杆件承载力的影响这几方面展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4.2 节点构造的计算方法
我国目前的输电线路杆塔与国外的相比,除了性能、材料、设计理念等与国外有很大差异之外,在重量和体积方面也都较为偏重和偏大,同时,在节点构造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目前,在影响杆件承载能力的几项因素当中,对新性能节点、新材料还有节点构造等几方都还需要做出更加细致的研究,使其进一步的完善。
4.3 设计软件的应用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线路杆塔结构设计软件还存在一些缺陷,致使许多先进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的经验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未来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将朝着“数字电网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我国的电力系统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 结束语
作为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杆塔的设计、生产与安装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质量,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优化设计工作,使其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也是我国当前电力系统的工作重点。相信在电力系统全体人员的一致努力下,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将会以更加优化的设计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我国的电力系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曾超.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型式选择和优化设计[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11):325-325.
[2]杨文超.关于输电线路杆塔疲劳问题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3):230-231.
[3]金鏖.高压输电线路杆塔设计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172-172.
[4]童雪芳,董晓辉,谷定燮.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独立接地性能仿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2,38(12):3323-3330.
[5]李观.特高压钢管塔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6]刘毅锟.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电力线路优化设计研究[J].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
[7]孟遂民.架空输电线路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路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输电线论文; 节点论文; 优化设计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