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变局后的以色列与埃及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埃及论文,以色列论文,变局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埃及从2011年1月25日开始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至今仍未完全平息。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力量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了政权更迭,穆巴拉克政权的脆弱性大大超出了国际社会的预料,也引起了邻国以色列的极大震惊。埃及政权交替对以色列的政治、外交以及国民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埃以关系出现了新的趋向。
以色列对埃及剧变的态度与反应
埃及动荡初期,以色列总理要求所有部长及官员保持高度沉默,不允许发表公开评论。以色列官方把任何轻易表态的言论都视为对政府与国家的不负责任。与此同时,来自民间的评论也十分谨慎。因为在当时局势很难预测的情况下,以色列政府认为,无论发表何种言论都将对自身不利:如果公开支持埃及反对派,将被视为对盟友穆巴拉克的背叛;如果支持穆巴拉克,那么又会被批评为支持独裁统治。此外,以色列也不愿意因为埃及问题引发阿拉伯国家对自己的责难。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以色列对于动荡中的埃及采取了静观、慎言的策略。
尽管如此,以色列政界鉴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对中东和平进程的特殊贡献,在感性上仍然幻想他能抵挡住此次革命浪潮的冲击,对曾经的埃以关系赞赏、留恋并期望按原有轨迹继续向前发展。以色列原国防部长本雅明·本·埃利泽(Binyamin Ben-Eliezer)在2011年1月25日接受以色列陆军电台的采访时曾乐观地表示:“穆巴拉克政权是强大而稳固的,在埃及没有人真正具有实力能够与穆巴拉克抗衡。我丝毫不怀疑埃及现在的局势仍处于控制中,我们与埃及的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①他还认为,“现在以色列对于那里发生的事情不能采取任何行动,所有我们能做的就是表达对穆巴拉克的支持,并希望这场骚乱能很快过去。”②然而,局势并未朝着以色列预期的方向发展,1月28日,埃及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情况更为混乱。面对这种局面,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在31日会见哥斯达黎加驻以色列大使罗德里格·加里拉斯(Rodrigo Carreras)时,充分表达了他与穆巴拉克的友谊,佩雷斯指出:“我们过去一直是而且将来也会无比尊重穆巴拉克总统。他所做的事也许并非全部正确,但是他确实做了一件让我们所有人都十分感激的事:他是中东地区和平的维护者。”③2月6日,美联社发表了一篇佩雷斯为穆巴拉克辩护的演讲,题为《穆巴拉克对和平的贡献不应该被忘记》,该文章提到佩雷斯在当日会见欧洲议会成员时说:“陷入四面楚歌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因其维持了两国将近30年的和平,而应该永远被铭记。”④佩雷斯高度赞扬了穆巴拉克通过阻止中东的战争而挽救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无数生命,“他对和平的贡献,在我看来将永远不会被忘记。”⑤佩雷斯的这番言论无疑是对穆巴拉克的坚定支持。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也于同一天在耶路撒冷对内阁表示,要继续努力维持与埃及超过30年的和平关系。然而,这些言论却招致埃及国内很多人的抗议,他们反对以色列支持穆巴拉克,认为如果没有以色列和美国的支持,穆巴拉克政权就不可能生存这么长时间。事实上,埃及局势的发展终以穆巴拉克政权的终结而暂告一段落。
埃及剧变后,“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字眼已经纷纷见诸各大媒体,这一变动无疑将对中东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冲击,以色列更是首当其冲。原以色列外交部总干事阿龙·李尔(Alon Liel)认为,穆巴拉克的倒台将会把以色列带回到数十年前的孤立境地,并提醒以色列“要为埃及的转变做好准备。”⑥以色列人尤其担心,如果穆斯林兄弟会等激进组织入主埃及政府,将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后果。随着埃及大选的推进,以色列的危机感愈发严重,特别是当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组建的“自由与正义党”在国会中取得主导地位后,以色列更是公开表达了对此情况的深切关注。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现在的情况极其令人担忧。我非常希望埃及无论哪个政府上台,都能够明白除了维持和平条约之外别无选择。”⑦巴拉克同时呼吁埃及政府能够认真处理西奈局势。此外,埃及突然发生政权更迭使得以色列军队措不及防,因为以色列已经超过20年时间没有把埃及作为真正威胁来进行战略评估。如今以色列认为其亟须对军队进行重组从而应对最坏的结果。以色列国防力量研究与评估理事会原总负责人雅各夫·阿米德罗(Ya'acov Amidror)认为,以色列需要明白现在自己正处于“火山口上”,“局势千变万化,我们必须考虑到可设想的最坏的结果。”⑧他还认为“中东地区的平衡将会被打破,以色列必须大规模进行设施建设以应对埃及”⑨。
埃及变局对埃以关系的直接影响
纵观埃以关系史,埃以双方经历4次中东战争的较量。1979年3月26日,埃以双方正式签署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和以色列共和国的和平条约》(简称《埃以和平条约》),从而结束了埃及和以色列长达30余年的战争状态,埃以关系走向正常化。穆巴拉克就任埃及总统后,开始实行平衡外交,在与以色列维系着特殊关系的同时,又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自此,埃以逐步形成了和而不热、冷而不战的微妙关系,这一特殊关系被许多中东学者称为“冷和平”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先天性缺陷的和平,但也给双方带来了可喜的和平红利。埃及在巴以冲突中充当了“调停人”的角色,是巴以谈判的主要场所和外交斡旋的重要舞台。同时,“冷和平”的关系增加了穆巴拉克外交活动的灵活性,有利于埃及恢复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然而,埃及剧变发生后,埃以关系中固有的一些逆流迅速膨胀,一系列现实问题凸显出来,并朝着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埃以关系走向低谷。
(一)《埃以和平条约》的命运问题
穆巴拉克下台后,虽然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曾发表声明,表示埃及将会继续履行前政府所签署的所有国际与区域条约,但这并未打消以色列的顾虑,以色列对能否继续维持埃以和平条约仍然不敢持乐观态度。一些阿拉伯媒体也认为目前埃及社会的整体局势不允许埃及对外政策再像前穆巴拉克时代那样向以色列和美国倾斜,埃及军方所发表的声明也只是为了减轻以色列和美国对埃及外交政策走向的担心。
与埃及军方的表态不同,埃及国内许多民众却认为埃及与以色列的30年和平条约已经终结,呼吁修改条约。除此之外,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等政治力量甚至号召彻底废除和平条约。美联社于2011年4月25日援引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埃及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54%的埃及人希望取消《埃以和平条约》。尽管埃以维持了30年的和平,但大部分埃及人以一种负面眼光看待以色列人,《埃以和平条约》非常不受埃及人的欢迎。”⑩9月15日,时任埃及总理埃萨姆·谢拉夫(Essam Sharaf)在接受土耳其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埃以和平条约》“并非圣书,只要对该地区有利,并有助于创造公正的和平,将随时都可以修改。”(11)谢拉夫的言论引起以色列舆论哗然,以国防部长巴拉克于9月16日立即召见埃及驻以色列大使亚西尔·里达(Yasser Reda),要求其澄清谢拉夫的这一言论,并向里达表达了不满,要求“和平条约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被遵守”。(12)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马克·雷格夫(Mark Regev)回应谢拉夫的言论说:“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最近至少两次表明遵守埃以和平条约的重要性,该和平条约是地区稳定的根基。”(13)然而,客观事实是以色列对和平条约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埃及剧变后,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埃及政府未来外交政策的取向,使《埃以和平条约》的命运前程未卜,充满变数,但基本发展趋势是埃以关系将会陷入多年来未有的低谷期。
(二)天然气供应问题
在埃以关系中,埃及向以色列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埃以和平条约》的附件,埃及向以色列出售石油及以色列有权投标购买埃及国内消费不完的石油和天然气(14)。1994年8月,埃以双方签署了埃及向以色列出口天然气的初步协议,该协议规定埃以双方将合资成立天然气输送公司。随后成立的埃及东地中海天然气公司(East Mediterranean Gas),即是由埃及通用石油公司和以色列梅尔哈夫能源公司共同建立的合资企业,从2005年开始与以色列签订多项天然气协议,协议期为20年。然而,协议从签订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埃及公众普遍对该协议持批判态度,认为该协议所订立的天然气出口价格过低。在动荡的2011年,埃及先后发生了8次输往以色列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舆论普遍认为炸毁天然气管道的武装分子旨在对以色列造成沉重打击。虽然,是年11月埃及方面修复了被武装分子袭击的天然气管道,但对于以色列而言,该国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于埃及,这对资源匮乏的以色列来说至关重要。
天然气管道如此频繁被炸绝非偶然事件,折射出了穆巴拉克下台后埃以关系的敏感性。令以色列担心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埃及民众以及埃及官方对待两国天然气问题的态度也使以色列惴惴不安。据恩纬特市场调研公司(Synovate)于2011年10月3日发布的民意测验显示:“73%的埃及人反对向以色列出口天然气,具有压倒性多数的埃及人反对埃及与以色列政府签订的天然气合同。”(15)埃及国内反对派报纸《解放报》(Al-Tahrir)在报道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中使用了一个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题“埃及人民热爱炸毁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管道的人员”。(16)埃及反对派对穆巴拉克的指控就包括了“不恰当地以优惠价格向以色列出售天然气,并从中牟利”。(17)埃及总检察长也下令扣押前能源部长法赫米(Sameh Fahmy)以及5名其他高官,让其对该天然气合同做出解释。前埃及外长、现阿盟秘书长纳比勒·阿拉比(Nabil el-Araby)也认为,《戴维营协议》和《埃以和平条约》并未规定埃及须以低廉价格向以色列出口天然气,但在穆巴拉克时代埃及一直这样做,因此以色列应该向埃及提供补偿,“今后埃及不会再是以色列的战略资源库”。(18)随着埃及民众反以情绪逐渐增长,要求修改甚至废除埃以天然气协议的舆论越来越引起埃及人的共鸣。面对此种压力,埃及石油部长阿卜杜拉·古拉卜(Abdallah Ghorab)已经明确表示:“(埃以天然气贸易协议)修改草案即将完成,天然气出口价格将大幅提高。(19)”“这将完全从经济角度考虑,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埃及利益。(20)”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基于国内压力集团考量,埃及提高对以色列天然气出口价格似已成定局,加上埃以关系恶化的发展情势,以色列是否会因此出现一定程度能源供应危机?这对以色列来说是一个亟待应对的问题。
(三)埃以边境安全形势
随着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以色列的边境安全形势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8月18日,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附近发生了连环恐怖袭击,共造成8名以色列人死亡,40余人受伤。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随即表示,“边境事件反映了埃及对西奈半岛控制的放松,恐怖主义组织在那里能够自由扩张”(21)。不久,以色列国防机构截获了一份情报,称埃及西奈半岛的恐怖分子策划在开斋节前后对埃以边境发动恐怖袭击。由此,与埃及接壤的以色列边境地区不安全感增加。
目前,埃及为国内事务所累,很难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来维持西奈半岛局势,一些被以色列方面认定的恐怖组织也在利用西奈半岛的“权力真空”来扩大自身的影响。以色列一直以来在南部边境都执行着“流动防御”政策,根据情报而机动增减军力部署,如今由于埃及对西奈半岛的控制捉襟见肘,特别是恐怖分子越来越多地从南部边境潜入以色列,以色列不得不改变先前“重北轻南”的军事策略,加强南部边境的军力部署,并动议加紧建设埃以边界墙,以进一步保障以色列的南线安全。
这一系列事件也表明,以色列与埃及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关系已变得越来越脆弱,加之埃及国内不断上升的反以情绪,以色列国防机构的许多官员也提出尽快与埃及建立战略对话,以此来引导两国全面审查双方有关军事方面的条款,这些条款规定了埃及在西奈半岛的驻军人数等。
(四)冲击使馆事件引发的埃以外交危机
在如前所述的埃拉特袭击事件中,以色列国防军在追击恐怖分子时打死了5名埃及安全部队成员。以此事件为导火索,引发了埃及方面的强烈反应。埃及军方对以色列提出了严重抗议,认为以色列打死埃及士兵的行动违背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告以色列立即就此事展开联合调查。埃及总统候选人穆萨和哈姆丁·萨巴赫(Hamdeen Sabbahi)也对以色列这一行为进行谴责。埃及民众也在开罗以色列大使馆前进行抗议,“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边境”,(22)并焚烧了以色列国旗,拆毁金属隔离墙,要求驱逐以色列大使。
以色列国内对此事件力求不扩大事态,正如前以色列驻埃及大使兹维·马泽尔(Zvi Mazel)所言:“使当前事件升级对以色列和埃及都没有好处,现在必须避免煽动性言论,在两国的合作努力下全面调查事件原委,对以色列和埃及最重要的是两国间的和平。”(23)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也发表声明称对此事表示遗憾,但未道歉,只是强调:“《埃以和平条约》对中东地区的持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战略价值。”(24)
与以色列的态度不同,埃及政府认为巴拉克就此事件仅仅表达遗憾是不够的,“这不能与该事件以及埃及民众对以色列的愤怒相提并论”(25)。“以色列打死埃及士兵”的新闻将埃及民众压抑多年的对以色列的忿恨之情彻底释放出来,埃及国家媒体、电视台也发布许多“埃及人的尊严被践踏”的消息,几乎所有政治组织都将这一事件看作具有象征意义的外交事件。埃及网络黑客也于2011年8月21日攻击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个人网站,并在网页上留下“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集团是我们的头号敌人”(26)的字样。9月9日,埃及国内数千名抗议者在以色列大使馆前举行激烈的抗议行动,砸毁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馆防护栏,扯下以色列国旗代之以埃及国旗,并且将使馆内一些印有“机密”字样的文件从楼内抛出,由此造成冲击使馆事件。
冲击使馆事件是1979年埃以签订和平条约以来两国爆发的最严重的外交危机,埃以关系进入冰点。面对国内民众的巨大压力以及抗议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埃及最高军事委员会今后很可能会对美国与以色列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其外交的独立自主性将会逐渐增强。从以色列方面来看,内塔尼亚胡也一改以前的强硬作风,低调、克制地处理这一事件,毕竟在目前的局面下,以色列采取灵活、弹性的外交对策必不可少,如果一味采取强硬立场,势必引起更加严重的对抗。
埃及变局对以色列的间接影响
穆巴拉克时期,埃以双方虽然仅仅维持着“冷和平”关系,但埃及对以色列一直奉行温和政策,这在客观上为以色列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埃及作为以色列盟友的这一角色不仅为以色列的边境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使以色列国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安全感。然而,埃及剧变后,埃及对待以色列态度的逆转使后者难以应对,除了直接摩擦之外,一些间接因素也对以色列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以色列对国防安全的担忧剧增。
(一)埃及开放拉法口岸,接近哈马斯势力
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带不途经以色列直接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2005年8月,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离后交出了这一地区控制权。根据埃及与以色列达成的协议,该口岸由埃及控制,欧盟派有监督员协助检查经由此口岸进入加沙地带的物资。2007年6月,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后接管了该口岸加沙一侧,欧盟协查中止,埃及也关闭了口岸。埃及政权更迭后,埃及对拉法口岸的政策也出现了变化。2011年5月28日,埃及宣布除周五和公共节假日外,开始永久性开放其与加沙地带边境的拉法口岸,并对妇女和18岁以下、40岁以上的巴勒斯坦男子实行免签政策。埃及官方通讯社表示:“这一举措是埃及对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和法塔赫实现重新联合所作的一部分努力。”(27)哈马斯对埃及的这一举动表示了欢迎,哈马斯发言人法乌兹·巴胡姆(Fawzi Barhum)说:“这是一个勇敢和负责任的决定,该决定与巴勒斯坦人民和埃及民众的意愿相一致。”(28)
但是,在以色列看来,这一举措无疑会使哈马斯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哈马斯将会获得完全的自由,其力量将会得到增强,这将从战略层面上威胁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以色列官方普遍认为埃及此举“打破了力量平衡,帮了哈马斯的忙,使巴以谈判更加复杂”。(29)以色列副总理西尔凡·沙洛姆(Silvan Shalom)也表示:“这是危险的一步,有可能导致武器、爆炸装置和恐怖分子进入加沙。”(30)
与此同时,埃及与哈马斯关系的新发展也令以色列不安。埃及与哈马斯的关系由来已久。早在穆巴拉克时期,埃及情报局长苏莱曼就在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斡旋,为巴勒斯坦内部民族和解而努力。在埃及变局后,埃及继续充当哈马斯与法塔赫的调解者。2011年10月29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代表访问了加沙地区,这是自2007年哈马斯夺取该地区的控制权以来,埃及方面首次访问加沙。外媒纷纷将埃及这一举动称为“自从穆巴拉克下台以后埃及对待伊斯兰运动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又一个明显信号”(31)。特别是埃及议会选举被提上议事日程后,以色列方面特别担心穆斯林兄弟会最终获胜,导致“埃及与加沙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这毫无疑问会损害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32)。然而,政权更迭之后的埃及并不理会以色列的忧虑,反而更进一步。在埃及的竭力斡旋与安排之下,2011年11月2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和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Khaled Mashaal)在开罗会晤,共同商讨推进巴勒斯坦和平进程。会后,巴勒斯坦内部曾经敌对的两大政治派别表示:“将共同合作,对(巴勒斯坦)人民和民族事业承担共同责任……这将翻开法塔赫和哈马斯关系的崭新的一页。”(3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指责阿巴斯选择了错误的一方来达成和平,“(阿巴斯)不可能与(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达成共同和平,因为哈马斯如此公开地表示将会奋力摧毁以色列国”(34)。以色列总理发言人马克·雷格夫(Mark Regev)也公开表示:“阿巴斯与哈马斯走得越近,他距离和平就会越来越远。”(35)
众所周知,穆巴拉克在任时期,埃及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依赖美国,从大局上配合以色列的安全需求。如今的埃及却不顾以色列的强烈反对,向哈马斯释放出友善的信号,竭力为法塔赫和哈马斯的牵手创造条件,说明埃及在对待加沙问题上态度已经转变。不仅如此,埃及过渡政府在国内民众的压力下,内外政策中“去穆巴拉克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从埃及过渡政府最近的一系列做法来看,也不能排除当政者会通过调整对以色列关系来弥补国内民众对现实问题的失落感,缓解他们对外来势力的排斥感。埃及会逐渐摆脱其他因素的制约,越来越多地从本国利益出发来审视埃以关系。
(二)埃及与伊朗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埃及与伊朗交恶,但这一关系却在穆巴拉克下台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2011年2月23日,埃及同意伊朗两艘军舰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驶入叙利亚。这是伊朗军舰自1979年德黑兰革命后首次通过苏伊士运河。对于允许伊朗军舰通过运河一事,埃及政府早在2月18日就宣布,根据国际法,除了与埃及处于战争状态,否则埃及政府不会禁止任何国家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埃及同时表示,它不再承诺与以色列保持旨在对付伊朗的战略同盟关系,埃及现在愿意与伊朗打交道。
伊朗军舰顺利通过运河对以色列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此次伊朗抓住了时机,在埃及政局的敏感时期,无论军方或者其他政治力量都不会轻易接受美国或者以色列的影响。而且,开此先河后,埃及以后恐怕也很难拒绝伊朗的类似要求,那么伊朗军舰将来有可能长期游弋于以色列的家门口,这将会对以色列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事件,内塔尼亚胡于2月20日向内阁发表公开讲话:“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生活的地区是多么的不稳定。在这里,伊朗希望通过派遣两艘军舰横穿苏伊士运河的做法来从中渔利并扩大其影响力。以色列严肃看待伊朗这个举动。”(36)他还说,鉴于伊朗的举动以及目前地区的动荡局势,以色列将增加国防开支。
(三)埃及支持巴勒斯坦“入联”
2011年9月23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申请书,要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以色列反应甚为强烈,而埃及却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这一行动,并与其他阿拉伯国家联合,帮助巴勒斯坦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推动巴方在联合国取得会员资格。纳比勒·阿拉比曾明确表示:“现在埃及完全支持巴勒斯坦的入联计划,并敦促美国也采取同样立场。”(37)巴勒斯坦要求“入联”对以色列来说无疑是一颗“外交炸弹”,而埃及坚定的支持立场更给以色列增添了心头之患,以色列认为这是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新政府对巴勒斯坦日益同情的一个“风向标”,国际社会纷纷将埃及的这一态度视为埃及新政府与以色列迅速划清界限的一个征兆。以色列人也认识到随着埃及国内伊斯兰政党地位的上升,巴勒斯坦必将越来越受到埃及新政府的影响。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2012年1月12日会见埃及最高军事委员会领袖及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在内的埃及政党后也表示,“埃及新政府将会比前任政府更多地关注巴勒斯坦人的权利”(38)。
巴勒斯坦要求“入联”是20多年来第一次不按照美国的安排而主动出击,一方面是因为对长久以来巴以和平进程停滞不前感到失望,另一方面是越来越认识到依靠以色列让步来停止定居点建设的期望已很难实现。此外,埃及国内政治形势也给巴勒斯坦提供了良机,埃及民众的反以呼声也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巴勒斯坦人。虽然巴勒斯坦深知获得联合国“完全会员国”的资格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是他们已经获得了外交和道义上的成功,这必将使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加恶化。
余论:埃以关系变化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
综上所述,埃及变局对埃以关系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地缘政治局势的恶化在以色列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不断冲击着以色列人脆弱敏感的心理防线。其实,对于以色列而言,沉重的压力不仅仅来自埃及。事实证明,中东动荡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以色列与美国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阿拉伯国家不断增强的敌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在以色列人看来,“阿拉伯之春”带给他们的是一个“严寒的冬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政治海啸”:土耳其翻脸、约旦抗议、巴勒斯坦坚定地要求加入联合国,更加巨大的威胁还有叙利亚和伊朗。
除了地缘政治方面压力之外,与其战略盟友美国的关系也使以色列颇有微词。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中东战略,美以关系也进入了一个磨合期。在以色列看来,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接触伊朗、同阿拉伯世界示好、要求启动中东和平进程等,都无疑对以色列施加了压力。以色列方面也通过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等渠道表达了对奥巴马政策的不满。尤其是美国对穆巴拉克的“抛弃”行为,不仅意味着美国对其坚定盟友穆巴拉克的背叛,同时对以色列也传达了一个可怕的信息,那就是如果当以色列面临类似埃及目前遇到的危机时,也会发生同样的结果。除以色列之外,也门、约旦、沙特等国也认定美国是一个不可靠的盟友。事实上,他们已经公开表示过对美国这种“背信弃义”行为的极度不满。这一事件无疑使得美以关系极度降温,奥巴马虽然在事后赶赴中东与佩雷斯会晤,以图安抚盟友,但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已留下了永久性的疑虑。此外,美国在伊朗军舰“过河”事件上的放纵态度也刺伤了以色列。加之,美国明确表示已接触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做法,亦使以色列陷入相当尴尬和被动的局面,以色列的外部压力逐步增大,进一步增加以色列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和自身的不安全感。
以色列人素有一种病态的不安全感,当前严峻的局面更加重了他们的安全焦虑症。以色列的外交空间遭受进一步挤压,从草根百姓到社会精英无不在谈论以色列国家的生存问题。埃以关系之所以在埃及剧变后发生如此大的逆转,最根本的原因是《埃以和平条约》所维持的“冷和平”局面基础还很脆弱,在表面和平的状态下潜伏着利益博弈、地区争端、民族冲突等诸多因素,两国间深深的不信任绝不是一纸条约所能解决的,一旦政局变化,压抑已久的对抗情绪就会快速释放;另一方面,一年多来中东地区的大变局,也激发了阿拉伯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西方、反以色列的呼声随之高涨。目前,埃以关系的变动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极力从中斡旋,不希望出现重大波折。对于埃及人而言,基于承认、理解、宽容之上的埃以关系是国家稳定的必要前提,也是振兴民族大业的明智选择;对于以色列人而言,必须要培植一种平常的心态:平常地对待自己的对手,平常地看待自己,以积极、和解的态度来应对目前的困境,修复已经出现的裂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断送用鲜血与生命浇灌出来的和平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埃以关系如何继续发展?中东地缘政治会有怎样的进一步变动?中东国家国际关系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以色列国民的非常态心理会对地区安全与稳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注释:
①"Ben-Eliezer:All We Can Do Is Express Support for Mubarak",Jerusalem Post,January 26,2011.
②Ibid.
③Greer Fay Cashman,"Peres Stands by Embattled Egyptian Counterpart",Jerusalem Post,January 31,2011.
④Associated Press,"Mubarak's Contribution to Peace Won't Be Forgotten",Jerusalem Post,February 6,2011.
⑤Associated Press,"Mubarak's Contribution to Peace Won't Be Forgotten",Jerusalem Post,February 6,2011.
⑥Ben Lynfield,"Israel fears loss of a crucial ally with Mubarak's fall",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February 11,2011.
⑦Dan Williams,"Israel:Egypt has 'no alternative' but to keep peace",Jerusalem Post,December 3,2011.
⑧Karl Vick,"Israel Has Faith Mubarak Will Prevail",Time,January 28,2011.
⑨Ben Lynfield,"Israel fears loss of a crucial ally with Mubarak's fall",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February 11,2011.
⑩Jpost.com Staff,"Poll:Most Egyptians Want Peace Treaty with Israel Canceled",Jerusalem Post,April 26,2011.
(11)Reuters,"Egyptian PM:Peace Deal with Israel Not Sacred",Jerusalem Post,September 15,2011.
(12)Jpost.com Staff,"Egyptian Ambassador Asked to Clarify Statements",Jerusalem Post,September 16,2011.
(13)Reuters,"Egyptian PM:Peace Deal with Israel Not Sacred",Jerusalem Post,September 15,2011.
(14)[以色列]摩西·达扬著;张存节译:《沙漠中的和平——达扬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92页。
(15)Press TV Staff,"Egypt's Gas Pipeline to Israel Attacked",http://www.presstv.it/detail/212014.html,2011-11-25.
(16)Open Kessler,"EU Ready to Expand Dialogue with Muslim Brotherhood",Jerusalem Post,July 5,2011.
(17)Yossi Nissan,"Jordan Agrees to Pay Higher Price for Egypt Gas",Jerusalem Post,May 12,2011.
(18)《埃及将提高出口以天然气价格 称不再当其资源库》,http://news.sohu.com/20110412/n280231046.shtml,2011-04-15.
(19)Reuters,"Egypt to Markedly Raise Gas Prices in New Deal with Israel",Jerusalem Post,October 4.2011.
(20)Koby Yeshayahou,"Israel Rejects Demand for Higher Egyptian Gas Price",Jerusalem Post,May 24,2011.
(21)Reuters,"Egypt Protests Border Killings,Demands Israeli Probe",Jerusalem Post,August 19,2011.
(22)Ibid.
(23)Zvi Mazel,"Analysis:Egypt-The Blame Game",Jerusalem Post,August 21,2011.
(24)Yaakov Katz,"Barak Apologizes to Egypt over Security Officers' Deaths",Jerusalem Post,August 20,2011.
(25)Jpost.com Staff,"Peres:Sinai Should Return to Being 'Peninsula of Peace'",Jerusalem Post,August 21,2011.
(26)Jpost.corn Staff,"Egyptian Hackers Target PM",Israel Radio Websites",Jerusalem Post,August 22,2011.
(27)Calev Ben-David and Saud Abu Ramadan,"Egypt's Opening of Gaza Crossing Prompts Hamas Welcome",Israeli Concern,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1-05-26/hamas-hails-opening-of-rafah-crossing-into-egypt-israel-expresses-concern.html,2011-05-26.
(28)Harriet Sherwood,"Egypt to Open Gaza Border Crossing",The Guardian,May 27,2011.
(29)《以色列:拉法口岸不能成为武器通道,这是底线》,载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6/02/6773986_0.shtml,2011-06-02.
(30)Ethan Bronner,"Israel Waits and Worries before Gaza Border Opening",New York Times,May 27,2011.
(31)Jpost Editorial,"Gaza and Egypt",Jerusalem Post,October 30,2011.
(32)Ibid.
(33)Khaled Abu Toameh and Herb Keinon,"Abbas,Mashaal meet,agree to 'work as partners'",Jerusalem Post,November 24,2011.
(34)Michael Weiss,"Fatah-Hamas Reconciliation:A Preliminary Assessment".http://www.henryjacksonsociety.org/cms/harriercollectionitems/FatahHamasBriefing.pdf,2011-04-29.
(35)Khaled Abu Toameh and Herb Keinon,"Abbas,Mashaal Meet,Agree to 'Work as Partnrs'",Jerusalem Post,November 24,2011.
(36)《以“严肃看待”伊朗军舰过运河》,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2/21/c_121105643.htm,2011-02-21.
(37)Jonathan Head,"Egypt urges US to back Palestinian state declaration",http://www.bbc.co.uk/news/world-middle-east-13256587,2011-05-02.
(38)Reuters,"New Egypt Gov't to Focus on Palestinian Rights",Jerusalem Post,January 13,2012.
标签:穆巴拉克论文; 以色列总理论文; 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伊朗革命论文; 埃及人论文; 伊朗石油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