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选择——当前国外大城市发展战略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大城市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已成为当今世界众多城市的政府部门和居民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不同城市自身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但人民都对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期望。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勾画和制定发展蓝图,着手解决困扰本世纪大城市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实现城市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制定总体规划,明确奋斗目标
无论是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城市建设与管理都负有重大责任。实践证明,城市规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目标,合理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日本首都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90年代以来,东京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许多社会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有效解决城市问题,通盘考虑跨世纪的发展蓝图,1995年11月29日,东京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将东京建设成生活型都市》综合建设计划,提出了将东京建设成为:“安全、充满希望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环境舒适,生活优裕,让每个人充分施展能力的城市”。巴黎针对交通、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和住宅建设等问题,于1994年制定了新的《大规划》,旨在发展和强化大区的城市体系,集中力量发展三种城市轴心:欧洲级轴心(巴黎市区、拉德芳斯、华西、马恩河谷新镇),城市与工业再开发轴心(圣德尼斯平原、布劳涅的原雷诺卡町等原工业区)和外围农村地区的新镇、中等城市以及它们自己的小城镇体系。巴黎市政府提出,“巴黎的发展目标是拥有历史古迹、艺术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充满活力、创造力和生机的城市”。
二、调整经济结构,兴建科技园区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许多城市在世纪之交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力图在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世界上首都作为单纯政治中心的代表性城市,经济功能十分弱小,几十年来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建设、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为了改变城市面貌,给城市注入活力,华盛顿地方政府和民间成立了“大华盛顿建设委员会”,负责对华盛顿进行“首都换装”,其主要方针是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1997年,华盛顿地区的技术型企业达到2300家,仅次于硅谷,居全美第二;1997年全美高速增长的技术企业有500家,其中15.6%集中在该地区,接近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16%);该地区高技术知识领域的企业集中程度也居全美第二。该委员会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要使华盛顿成为新的硅谷——全美第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亚洲发展相对落后的印度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是印度最为西方化的大都市,以前以发展传统工业为主。最近该市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发展信息业为主的科技园区——“软件技术园区”,建有全国唯一传输数据的区域卫星通信系统,吸引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和众多优秀的计算机专家,该市提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印度的“硅谷”和“计算机首都”。
三、控制城市规模,大力发展卫星城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研究解决由于城市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居住条件恶化等“大城市病”,一直是本世纪各国城市规划和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为此,人们做了长期的努力和大量的有益尝试。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美国,已有一些地区开始注意并着手研究解决限制城市扩张问题。密歇根和马里兰州正有计划地让社区购买城市边缘的耕地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土地,以阻止这些土地被占用致使城市进一步向外扩张。而对于许多大城市来说,在中心城市周围兴建卫星城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东京作为人口密集岛国的首都,下辖23个区、27个市、5个町和8个村,人口近1200万人。为控制中心区人口,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在东京都中心区外,规划建设了新宿、涩谷、池袋、上野——钱草、锦系町——龟户、大崎和东京湾7个辅助区,将中心区的城市功能、设施和人口向这些地区分散和疏解,形成一批人口增长的“反磁力中心”,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区压力,其人口已出现负增长趋势。为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效,东京都政府在继续坚持这一作法的同时,着手研究新建、改建卫星城的方案,力图在下世纪彻底改变东京都的面貌。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其现代化水平是综合反映城市发展程度的标志,许多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最终要靠改善基础设施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在描绘二十一世纪蓝图时,各级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为下世纪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交通问题。以巴黎为例,每天有2200万人次乘车出行,有160万辆机动车在市区行驶,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巴黎大区每年都要投资80亿法郎改善交通条件。据预测,到2015年巴黎每天乘车出行的人数将达到3100万人次,现有交通设施无法满足需要,政府正制定一项庞大的交通改造计划,规划建设一条新的地铁线和两条地区特快铁路干线,打通连接卫星城和机场的三环路,同时还积极发展短途的“软运输网”。世界各大城市在考虑交通问题时,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都将修建地铁作为解决市区交通问题的最切实的方法和主要措施。
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持续不断的局部战争对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城市长期面临生存、恢复和发展任务。9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把二十一世纪称为生态健全的“绿色世纪”。为了有效改善环境,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大力开展绿化活动。二战以后柏林在原东德和西德分界处建立了一个绿色植物隔离带。德国统一后,柏林市政府在重建柏林过程中将绿化带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严格保护现有的周末小花园和街道广场的草地和树木,计划新建16个公园,修复、重建450公里长的绿化带。这些绿化带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将成为限制城区向外扩张的天然屏障。二是有效处理和控制城市垃圾。东京等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兴建、改建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从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到综合利用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同时,限制大型商业和其他服务设施废弃物数量,鼓励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和包装物。三是水资源保护与重复利用。许多大城市水资源短缺及河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发展中国家城市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着手研究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排放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医院进行严厉制裁。汉城等许多城市大力引进、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减少水的消耗量,并限制大量消耗水资源的行业发展。东京等许多发达国家城市逐步更新供水管道,减少途中损失,提高供水效率;鼓励使用水循环装置,提高工业和居民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四是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巴黎、新加坡等许多城市通过制定庞大的交通改造计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机动车的使用量,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措施,减少尾气排放量。雅加达等一些发展中城市采取措施限制或外迁一些严重污染空气的企业,并大力引进环保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汉城等城市大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减少居民用煤量,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六、保护历史文物,恢复传统风貌
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大了保护历史文物的力度,许多城市在大规模改造时开始逐步恢复其传统风貌。巴黎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这些历史遗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巴黎市政府于1997年成立了“老巴黎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监视巴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市政府还提出强制性意见,把位于历史性建筑物视野之内的房子也列入保护范围内,使社区建筑式样和环境协调统一,城市景观保持原有特色。为了使历史遗产更有魅力,巴黎市政府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整修和改建计划,将工作重点放在爱丽舍田园大街、蒙马特高地、先贤祠、拉丁区、旺多姆广场、塞纳河岸和教堂等最主要的地段,一些工程将一直延续到下个世纪。华盛顿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1791年根据当时流行的欧洲巴洛克风格设计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市内大街都是斜形的,市内各类建筑物高度都限制在39.6米(130英尺)。1910年,国会专门立了法,保护这种历史风格。在制定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时,该市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和内容,使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
七、加快住宅建设,鼓励私人建房
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是城市面临的重要和长期的任务。在发达国家城市中,由于市区土地价格昂贵,居民住宅越建越远,加上交通堵塞严重,造成居民通勤时间越来越长。此外,许多大城市郊区可建设用地已经十分紧张,给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增加了难度。一些市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加快住宅建设速度。巴黎大区制定《大规划》,计划每年建成6万套住宅。同时,市政府提出了若干方案和财政补贴办法,鼓励中产阶级在市区或郊区建房。发展中国家城市由于人口快速膨胀,住房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许多居民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一些城市政府在继续加快住房建设的同时,开始考虑鼓励私人建房,以缓解供需矛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目前市区内城市人口约60万人,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150万人,尽管市政府每年都安排建房,但住房短缺问题仍十分严重。最近,该市对城市总体规划作出调整,在首都地区建立了两个特区,允许私人在当局的间接控制下开发房地产。
八、拓展公共空间,兴建文化交流设施
城市是人们进行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现在许多人开始抱怨,城市建设和发展使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封闭世界,但同时人们却失去了以往彼此之间的那种亲情和友谊。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将是为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提供更加广阔的公共空间和交往机会。科隆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汽车制造、化学、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和能源工业十分发达。科隆在努力使其经济和科学处于领先地位的同时,非常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力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政府一方面注意保护以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为代表的13个罗马式教堂;另一方面投资建设和改善一批新的文化交流设施,已建成8所市立博物馆、100个画廊和工艺品商店、3个大型拍卖行,其中路德维希博物馆和“科隆艺术”以及“西德艺术博览会”已世界闻名,很大程度地改变了科隆传统工业城市的面貌。面对未来,科隆市政府拟继续加大对文化交流设施的投入,提出要成为国际性艺术贸易都会。华盛顿为了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首都功能,计划将宾夕法尼亚大街北侧、白宫与国会山之间的商业区进行大规模改造。一个可容纳2万人的集娱乐、购物、体育于一体的综合设施即将投入使用,一个面积为61万平方米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心即将动工,宏伟的华盛顿歌剧院计划于2000年竣工。此外,华盛顿还规划将闹市区和纪念区的博物馆、纪念碑、公共建筑物以及各类公园连成一片,使其设施更完善,活动更集中。
九、加大投资力度,创造就业机会
城市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许多城市政府除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外,还采取多种方法扩大筹资渠道。越南首都河内是资金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城市,为了促进城市建设,政府颁布实施了《外国投资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当地和外国的投资者从事经济和城市建设,已签订了200多项外国投资计划,共吸引外资30多亿美元。河内市政府正在研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国际合资、合作,逐步把首都建成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是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许多城市政府把降低失业率作为基本方针,在制定计划和政策时优先考虑。据联合国统计,赫尔辛基是欧盟大城市中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就业和住宅压力很大。最近该市又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本地区15%以上的劳动力失业,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已成为市政府今后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针对上述情况,该市制定了一项总体规划以及重建制造业的特别计划和国际化战略,目的是把赫尔辛基建成北欧强大的文化和商业中心,经济要辐射到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乃至巴尔干国家和俄罗斯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