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研究——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劳动力论文,农民工工资论文,状况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利用2001年与2005年两次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工资拖欠状况及其变化。2003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就业于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与2001年相比,200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中,就业于建筑业的比例有所降低,而就业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比例略有提高。但计量分析表明,建筑业的农民工仍然比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显著地更容易被拖欠工资。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集中于个体私营企业。所有制对农民工是否被拖欠工资的影响非常显著。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民工相比,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农民工,都更容易被拖欠工资。反映农民工个人特征的变量,对是否被拖欠工资没有重要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禁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文件,以及其他一系列措施,对于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确实产生了积极意义。今后的治理措施,应该针对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贸易、餐饮业等所有这些容易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业,进行全面地治理,而不是仅仅针对建筑业。第二,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民工相比,企业单位的农民工都更容易遭遇工资拖欠,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治理工资拖欠应该在个体私营企业上下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