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促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_总部经济论文

总部经济促进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价值链论文,促进我国论文,总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大显著特征: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总部经济则是跨国公司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及向全球公司转型的产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作为世界未来最大的市场,在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跨国公司纷纷将总部从香港地区、新加坡、东京等地迁入。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威胁的和挑战。然而,总部经济的发展却给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带来突破路径:一是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使我国企业切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二是跨国公司总部经济效应可以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转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一、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全球经济日趋形成全球产业价值链。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其价值活动可粗略地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研发设计、核心部件生产等)、劳动密集型(简单零部件生产、简单组装等)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总部经济活动和市场服务等)(隆国强,2007)。全球价值链的主体跨国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在我国集聚形成总部经济,形成“总部——加工基地”链条,使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但跨国公司处于链条的高端。“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为:一是转向第Ⅱ区域(上游,核心技术垄断),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研发国际化;二是转向第Ⅲ区域(下游,高额利润空间),在中地区总部→总部经济活动和提供市场服务(售后服务、融资、培训等)。而大多数中国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第Ⅰ区域,即附加值最低的价值链底端(如图1所示)。

图1 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布局

资料来源:根据隆国强.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升级新战略.国际贸易,2007,(7):28修改。

二、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根本途径

英国的Humphrey & Schmitz(2000)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四种方式: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跨产业升级,这4种升级方式的具体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方式

资料来源:根据Humphrey,J.and Schmitz,H整理。

通过深入剖析这四种升级方式可知:不论通过那种方式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关键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此,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升级,不管是向Ⅱ区域还是向Ⅲ区域升级,最根本、最有力的途径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图2 企业国际竞争力模型

在当前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途径是什么呢?总部经济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带来什么契机呢?这就首先要分析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如图2所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国际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构成了企业获取持续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的今天,单纯一家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则构成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企业的管理运营能力可以防止企业的创新被模仿,提高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构成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三个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企业管理运营能力通过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迅速掌握可以保证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吻合,提升技术创新效率,降低风险;资源整合能力则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技术、信息、人力、资金等资源来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管理运营。

三、总部经济促进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分析

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分两步走:第一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第二步,在全球价值链升级(如图3所示)。全球价值链的主体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集聚,形成“总部——加工基地”链条,我国企业通过OEM,与跨国公司合作、联盟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为我国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总部经济效应为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促进我国企业加强学习、模仿、消化吸收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等,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根本途径。

根据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可知,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和企业管理运营能力的提升。

图3 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

1、总部经济效应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跨国公司内外部科技资源的互动频率、密度和质量(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01)。而且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中央实验室和其海外R&D分支机构之间的技术和知识是相互流动的,这种知识和技术的外溢与辐射效应会给我国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带来巨大的机遇(韦肖,2004)。从我国“总部经济”最多的上海的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来看,截至目前,落户上海的“总部经济”的跨国公司总部达5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投资性公司150家、研发中心196家。

自1999~2006年,外资企业在上海设立的技术开发机构逐年增加,但外资企业对技术开发机构的科技人员以及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幅度更大,技术开发机构从1999~2006年增长了2倍多,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增长7倍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增长10倍多,如表2所示。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在上海的集聚,形成了巨大的知识和资源地,一般研发中心存在着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这就为上海本土企业快速进入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知识场景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表2 上海外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0~2007》历年数据整理。

近年来,上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如表3所示)。上海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2006年R&D经费支出达256.78亿元,是2000年R&D经费投入的3.35倍;同时,科技活动人员由2000年的16.31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20.07万人,增长了23.1%;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R&D2006年已高达2.48,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减小。2000~2006年,上海的专利授权平均每年以37.73%的速度递增;新产品出口平均每年以39.07%的速度递增,2006年达4112.78亿元;国际领先成果和国际先进成果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3.31%和7.31%。以上分析表明,总部经济的发展为上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上海企业具有巨大的R&D资源而且其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表明上海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表3 上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

2、总部经济促进企业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我国企业吸纳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据统计,2006年,按各国/地区进入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计算,在美国注册的162家企业共计73383亿美元;日本67家企业共计24072亿美元;德国37家企业共计18365亿美元;法国38家企业共计18108亿美元;英国33家企业共计15448亿美元,而我国两岸三地30家企业共计9714亿美元。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存在“缺少全球产业集成者、产业集中度偏低和全球化程度偏低”,我国企业不仅产业集中度偏低,而且全球化程度也不高,提升全球化程度必然增强吸纳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王志乐,2007)。

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主要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重要节点,作为总部经济的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集聚,为我国企业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带来了巨大机遇:一方面,总部经济带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我国企业到海外市场整合资源。以外商投资为例,北京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阵地,由于在京的跨国公司集中管理着跨国公司在华所有投资企业,改变了过去分散投资,提高了跨国公司的投资规模(如图4所示),外商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进而推动北京企业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另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为我国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具有借鉴作用,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研发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图4 北京实际利用外资额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数据整理。

3、总部经济促进企业提高管理运营能力

企业的管理运营能力的高低强有力地决定着企业的差异性国际竞争力,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总部经济的发展给我国企业提高管理运营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跨国公司向全球价值链转移,设立地区总部是基于全球发展战略的转变,为我国企业提升全球战略视野提供了新鲜经验;二是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带来的管理溢出效应,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学习全球战略的制定、全球管理结构的调整和理念文化的提升,推进我国企业的市场化以及战略、结构和管理理念的转型(王志乐,2007)。总部经济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的配套能力,有利于我国从事附加值更高的服务环节,从而促使我国企业提升管理和经营创新的能力;就近学习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能力、开拓全球市场和运作市场的能力;不断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升软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  ;  

总部经济促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_总部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