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述评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述评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物质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观点。90年代,人们立足于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之间的界限

弄清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传统的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之间的区别,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前提。但是,人们对此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概括地说,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1.“基本内核”观。这种观点认为,物质本体论是传统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所继承、坚持和发扬的。这是因为,第一,物质本体论并非只是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观点,而且是所有唯物主义所必须加以坚持的共同原则。第二,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倾向,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没有从实践方面、从主体方面去考察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物质现象,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所具有的改造世界的功能。但是,不能借口马克思强调从实践方面、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就否定整个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特别是否定自然界的优先性、独立性。因为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指的是地球,而不是整个世界。实践论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历史观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观点。

2.“实践基础”观。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以实践论为基础,超越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但并不能因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抛弃了物质本体论,而以“实践本体论”取而代之。这是因为,第一,旧唯物主义所唯之“物”乃是在人之外,对人毫无意义的自然界。从这一物质概念出发的物质本体论不是科学的,是被马克思所否定的。马克思不仅强调从实践出发,而且强调从实践的主体方面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马克思所讲的“对象、现实和感性”不仅是指地球,而且是指整个世界。第二,无论是自在的自然界还是现实的自然界,都是物质自然界。实践只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基础、途径和推动力量。当实践使自在的自然界向现实的自然界转化时,自然界的物质本体性并没有改变,而是在新的意义上保存了下来。

3.“实践本体”观。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改造,不仅抛弃了它对“物质”所采取的直观的认识形式,而且更换其哲学本体论的基础问题,应该用“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这是因为:第一,传统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是外在于人的实践的自然物质,传统唯心主义所“唯”之“心”是外在于人的实践的主观精神。一个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了人的自然”,另一个则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同样都是完全抽象的东西,应该加以批判和改造。第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物质实践活动,而不是自在的物质。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解成物质本体论和实践的基础地位的统一,即认为马克思既强调实践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同时又重申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这是一种站不住脚的理论折衷,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同时又无法显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对传统的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超越。

4.“社会关系本体”观。这种观点认为,旧唯物主义物质观是一种抽象的物质观,它是以直观的、脱离一切历史条件的方式去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根本特征在于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实质而言不是物质本体论,而是社会关系本体论。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不是从抽象的(学院化的)或直观的(庸俗的)角度来谈论物质概念的,而是从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出发来探讨物质问题的;第二,马克思是从生产劳动的对象化特征来谈论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的物质现象——商品和商品生产的;第三,马克思的物质观的根本宗旨是对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拜物教的批判,因此他既不追求对物质世界形而上学的神秘说教,也不追求对物质世界的实证解释。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之间的界限问题上,我们需要阐明三个问题。首先是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缺陷。旧唯物主义物质观有很多公认的缺点,如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不可知论倾向、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但是,其最根本的缺陷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也就是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一系列缺陷,都是因其“直观性”这一根本缺陷而引起的。因为将物质世界看成是外在直观的对象,必然将人的主观精神及其实践活动看成是外在于物质世界的异在,从而陷入二元论的困境,即所谓的不彻底性;必然只能外在地描述事物的现象,而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陷入不可知论的困境;把事物各个部分的分割看成是外在因素造成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也是因为外力推动的结果,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必然否认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把它看成是神秘的精神活动的场所,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困境。

其次是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同表现形态。传统的教科书把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划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划分只注意到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形式和外在的变化,而没有看到其内在的实质性变革。按照这种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之间,在观察世界的视角方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都是以自在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马克思之前,旧唯物主义经历了自然唯物主义(又称“纯粹唯物主义”)和人本学唯物主义两大发展阶段。自然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人和自然服从同样的规律。它确定了物质统一性,却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本学唯物主义在弥补古代唯物主义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典型形态表现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明确宣布,他的“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中文1版,上卷,18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与自然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不同在于:它不是把意识简单地归结为自然,而是认为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真正基础是人,但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没有走出“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窠臼。因为费尔巴哈所谈的人仍然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他只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而没有把人看成是“感性活动”。

再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实践,而不是感性的存在——自在的物质。这是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现存世界和对象是在人们的实践中生存并被把握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人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二、物质、实践、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更清楚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与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界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内,物质、实践、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对此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实践依赖于物质。这种观点认为,物质是实体,实践是其属性和功能。实践不能作为独立的本体而存在。这是因为:实践并不是在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实体(本体),而是依附于人这个物质实体而存在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这种特殊物质运动系统所特有的机能和存在形式。实践与物质的关系实际上犹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犯了类似“唯能”论的错误。

2.物质依赖于实践。这种观点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物质则是实践活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这是因为:所谓本体乃是指哲学体系达到并保持其逻辑自足性的内在前提和基础。它是逻辑的非实体性的,是关系的而非元素的,是形式的而非质料的;一方面规定了物质不是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自在的客观实在,另一方面以物质为本体范畴,使它获得了逻辑设定的意义。这必然陷入说出不能说出的东西,寻求没有认识者的认识,把握未曾对象化的对象的悖结。对于实践来说,却无需借助他物来规定和说明自身,而是在自身内并唯一通过自身而被理解的东西。有人一方面试图在本体论层面上引入实践,以缓解物质本体论的困难;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物质本体,试图在实践背后寻找更根本的、更隐蔽的基础,这是自相矛盾的。

3.物和实践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这种观点认为,既非物质,也非实践,而是社会关系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和基础。这是因为,物质本体论不过是发端于古代的世界本源论或宇宙起源论;实践活动是人们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办法加以考察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则是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隐弊的、深层的东西,因此是无法以实践活动作为本体的;在马克思看来,一切人和物都是在社会关系以太中显示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方式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

综上所述,第一种观点认为“实践依赖于物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物质依赖于实践”,似乎水火难容。我认为,对第一种观点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它所谓的物质是指什么?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之外的“纯粹自然界”尽管是可以存在的,但对于人类实践活动而言,却是无意义的,实践并不依赖于这种“物质”。作为物质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要素,只能是进入人类实践领域的现实物质世界,这一物质世界是依赖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存在的。对于第二种观点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实践活动为什么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因为实践的构成要素、对象、手段及实践主体人本身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换言之,人类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对象、物质手段以及人这种特殊物质系统的存在为前提的。

因此,在物质和实践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1.物质是指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感性世界的总称。2.物质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要素,没有对象世界,没有物质手段,没有人,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实践活动;物质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物质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永不停息的双向运动关系。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和认识了现实的物质世界,而被改造了物质世界(包括人本身)又使得人们的实践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种观点试图从实践一般,深入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以此来建立马克思主义本体论。问题在于:第一,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是一维、单向的,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内容。既有经济的(物质的),又有政治的、思想的、宗教的等社会关系。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对于具体的社会或时代来说,其社会关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基础上的,是与这种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这样一来,所谓社会关系的先行性,立刻就变成了社会物质生产的先行性。事实上,追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其结论也是如此。如果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现了其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逻辑基础的格式塔转换的话,那么,这种转换后的理论出发点和逻辑基础,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具体化、对象化。这里的出发点不再是一般的、泛泛而论的实践,而是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这是因为,就人类实践而言,它包含三种不同形式:人们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科学实验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活动。无疑后两者是在人们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基础上派生的,并围绕它而展开的。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了人们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这样一来,社会关系本体论就是有悖于马克思的。由此可见,同样是从实践出发来建构哲学理论体系,得到的并不一定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在于对实践的进一步分析。从实践走向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思路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曾被“修正”。在理论上,有人力图超越马克思的物质实践观,不是走向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实践,而是走向抽象的生存本体论。而生存的最深层次又是精神性的,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这显然不是回到了马克思,而是背离了马克思。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是以物质生产实践即“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从而违背了马克思。因此,揭示马克思物质观的内涵,不仅具巨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标签:;  ;  ;  ;  ;  ;  

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述评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